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 第316章 真心假意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第316章 真心假意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56:58 来源:小说旗

甘宁上岸后,海风轻拂,波光粼粼。

海岸边,三艘楼船静静地停泊,仿佛在守护着这片海域。

其余船只在甘宁的目光中逐渐掉头,向东驶去,船帆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周瑜与孙策听闻远去的船队,并未过多思索。他们相信,这三艘楼船足以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变故。此时,他们的心思都集中在甘宁身上,而对于船队的去向,似乎并未放在心上。

酒香飘逸,宴席之上的气氛随着酒意的熏陶愈发浓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宾客们的脸颊上都泛起了红晕,笑语喧哗,气氛热烈非常。

孙策坐在主位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锐利,他轻轻放下手中的酒杯,打破了热闹的喧嚣,开口问道:“甘宁将军,您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

甘宁坐在席间,一副豪放不羁的模样,他敞开衣襟,大笑声中带着几分粗犷,大大咧咧地回答:“哈哈,孙策将军,越王他老人家说了,咱们早晚都是一家人,今日特派我来此,就是要问问二位将军,可愿意拜倒在越王的麾下,共谋天下大业?”

甘宁的话音落下,宴席上的气氛似乎凝固了一瞬,众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了孙策的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孙策闻言,眉头微微一挑,手中的酒杯轻轻晃动,语气平静地回应:“甘宁将军,此话当真?”

甘宁哈哈一笑,拍拍桌子,豪爽地说:“孙策将军、周瑜将军,你们都是聪明人,何必拐弯抹角。越王诚意满满,只要你们愿意归顺,封侯拜将,不在话下。”

甘宁微笑着回答:“两位将军,越王士徽此番之意,是想与二位将军共谋大业。他深知两位英勇善战,特此送上这份诏书,以表诚意。”

孙策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兴奋,拍案而起:“好!正合我意。能与越王携手共进,共创辉煌,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孙策接过诏书,目光扫过那遒劲的笔触,只见诏书上写着:“朕以赤诚之心,任命孙策为幽州牧,总领一方,望其镇守边疆,安抚百姓,共创盛世。任命周瑜为辽东太守,望其施展才华,造福一方。”孙策眼中闪过一丝激动,深知此乃重任在肩,必将全力以赴。

周瑜听后,脸上也露出满意的笑容,他拱手作揖,恭敬地说:“越王如此看重我与孙策将军,我们自当肝脑涂地,不负圣恩。”

甘宁点头称赞:“两位将军果然爽快,越王得知此事,定会大喜过望。越王的宏图伟业,正需要像二位将军这样的人才。待你们归顺之后,我国必将如虎添翼,雄踞一方。”

孙策与周瑜相视一笑,心中早已有了共识。

酒宴的喧嚣逐渐散去,夜色愈发浓重。孙策与周瑜步出宴席,来到一处幽静的庭院。月光洒在两人身上,映照出他们凝重的神色。

孙策停下脚步,转身望向周瑜,语气严肃地问道:“公瑾,我们真的要归顺越王吗?”

周瑜沉吟片刻,点了点头,然而,紧接着他又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

“伯符,归顺越王或许能为我们带来一时的安宁,但长远来看,我们还需谨慎行事。越王虽强,但他的野心勃勃,我们不可不防。”

周瑜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夜色,看到了远方那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魏王曹操与越王士徽,虽非血脉相连,却情同手足,贵为兄弟。士徽多次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助魏王一臂之力,方使得曹操有了今日的辉煌成就。”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继续说道:“然而,这天下终究是容不下两位英雄的。魏王雄心勃勃,欲一统天下,而越王亦非池中之物,他的野心绝不亚于魏王。我猜测,两人之间的情谊终将因为权力的争夺而破裂,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而这战,将决定天下的归属。”

孙策听后,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既然如此,我们更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必须早做打算,以免在这场风暴中被吞噬。”

周瑜的目光如同锐利的剑芒,穿透了夜色的宁静,直指那远在辽西的潜在威胁。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字字句句都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如今,我们要防备的,不再是越王士徽与魏王曹操,而是那潜龙在渊的刘备。他蛰伏辽西,暗中积聚力量,不可小觑。”

“伯符,你已被任命为幽州牧,是时候拿回属于我们的东西了,将那辽西之地纳入我们的版图,巩固我们的根基。”

孙策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他深知周瑜所言非虚,刘备的崛起确实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点头应道:“公瑾所言极是,刘备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但我们有公瑾的智谋,有江东子弟的勇猛,何惧之有?”

在辽东郡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世家大族历来对权力变迁持谨慎态度。然而,当越国舰队乘风破浪,强势登陆辽东郡时,原本对孙策、周瑜身份持怀疑态度的辽东世家,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诸位,越国舰队的到来,无疑打破了我们辽东的平静。孙策、周瑜二人,我们之前多有怀疑,如今他们的身份和实力已经毋庸置疑。”

“确实,我们世家历来对权力变迁都保持警惕。但今日目睹越国舰队的威势,不得不让人另眼相看。”

那天,海风呼啸,战船林立,孙策、周瑜率领的越国舰队如同天降神兵,震撼了辽东郡的世家们。他们目睹了周瑜的英姿飒爽,领略了他的雄才大略,心中不禁产生了敬畏之情。

“是啊,我也有所耳闻,周瑜发布的政令,条理清晰,深得民心。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这位年轻的将领。”

“我也看到了,孙策不仅武艺超群,而且治军严明。”原本的疑虑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这位年轻将领的敬仰。

越国舰队登陆后,周瑜迅速发布了一系列政令,旨在稳定局势、安抚民心。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继续观望,还是积极响应他的政令?”

“观望已无必要,越国舰队的登陆已经证明了一切。我们应该顺应时势,支持孙策,为辽东带来新的生机。”

“好,既然如此,我们就联名发出声明,支持周瑜的政令,为辽东的稳定和发展尽一份力。”

这些政令传达到辽东世家,他们纷纷响应,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世家们深知,顺应时代潮流、拥护英才,才是明智之举。

一时间,辽东郡各地,世家子弟纷纷投笔从戎,愿为周瑜效力;家主们则慷慨解囊,筹集粮草物资,支持越**队。原本对周瑜政令持观望态度的世家,如今成了政令的坚定执行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