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 第324章 开凿运河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第324章 开凿运河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56:58 来源:小说旗

自从东汉前期,汉武帝派遣大将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彻底消除了匈奴对中原的威胁之后,北方辽阔的草原便成为南匈奴、鲜卑、乌桓等民族的共有之地。

这些民族政权在名义上归顺于大汉的天威,承认汉朝的宗主权,然而实际上,他们却时常在边疆地区掀起叛乱,挑战朝廷的权威。

整个东汉一朝,北方的边疆地区始终处于一种紧张而微妙的状态。朝廷不得不频繁调兵遣将,以强硬的手段镇压这些部族的叛乱,以期维持边疆的稳定。

尽管如此,北方边疆的和平却始终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新的战火。

到了东汉末年,乌桓成为了东北地区最为强大的游牧民族。乌桓的各部落散居在幽州的北部,他们以游牧为生,擅长骑射,勇猛善战。

在众多的乌桓部落中,辽西郡、辽东属国、右北平郡三地的人口最为密集,因此被世人合称为“三郡乌桓”。这三郡乌桓不仅是乌桓族中的佼佼者,也是北方边疆最为重要的力量之一。

三郡乌桓的勇士们骑马纵横在草原之上,他们的帐篷星罗棋布,牛羊成群,生活虽然艰苦,却也自由自在。

他们虽然在表面上对汉朝朝廷保持敬畏,但实际上却各自为政,时常因争夺水源、草场而发生冲突,甚至不惜与汉朝的边防军队发生摩擦。

乌桓三部之中,领导层由蹋顿与楼班两兄弟担纲,其中蹋顿掌握最大权势。尽管如此,其他乌桓部落却尊奉楼班为单于,而将蹋顿视为王者。此外,难楼、苏仆延、乌延等部落首领也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

无疑,乌桓的领袖们心中也自有盘算。眼见中原动荡,天下无主,他们便暗中磨砺兵刃,预备时机一到便南下中原劫掠,若条件成熟,他们甚至不排除与中原的诸侯们一较高下,争夺天下霸主的宝座。

乌桓大帐内,领袖们围坐在火堆旁,火光映照着他们脸上的狡黠与野心。

乌桓王蹋顿沉声道:“诸位,你们可曾想过,这中原之地,繁华富饶,如今却陷入动荡,正是我乌桓崛起之机。”

楼班眼中闪过一丝贪婪:“王上英明,兄弟们早已按捺不住,只待时机一到,只待挥师南下,让中原见识我乌桓的铁骑。”

谋士韩延寿摸着胡须,深思熟虑地说:“王上,南下中原非同小可。如今中原诸侯割据,我们若能与他们联手,共同对抗强敌,待时机成熟,再图霸业,也未尝不可。”

蹋顿坐在营帐的中心,双手握拳放在膝上,目光坚定地扫过在座的各位兄弟。他沉声说道:“诸位,局势动荡,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决定,让兄弟们再去冀州探探情况。”

一旁的将领闻言,眉头微皱,担忧地回应:“蹋顿首领,冀州如今是曹操的地盘,我们的人过去,风险不小啊。”

蹋顿微微点头,语气坚定:“我知道风险,但不明敌情,我们如何制定对策?必须有人去冀州,了解曹操的最新动向,尤其是他对我们的态度和准备。这是我们制定下一步计划的关键。”

另一位将领站起身,抱拳道:“首领放心,我们愿意前往冀州,为部落探明情况。即便是龙潭虎穴,我们也绝不退缩。”

蹋顿满意地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但记住,安全第一,不可轻易暴露身份。一旦有异,立即撤回,我们在这里等你们的好消息。”众人齐声应是,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庄重,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曹操在平定冀州之后,并未就此高枕无忧。

北方边疆,乌桓势力虎视眈眈,成为曹操统一北方的又一心腹大患。

乌桓族骁勇善战,骑射精湛,长期以来在边疆地区侵扰边疆百姓,威胁中原王朝的安宁。

此时,若要稳定北方局势,必须拔除乌桓这颗钉子。

曹操站在冀州的城楼上,眺望着远方,眉头紧锁,脸上显露出深深的忧虑。他转身对身边的谋士荀彧说道:“彧兄,你看看,这冀州之地,本是富饶之所,如今却时常遭受乌桓骑兵的骚扰,百姓不得安宁,这让孤如何能不忧心?”

荀彧轻轻点头,回应道:“主公所言极是,乌桓骑兵来去如风,的确让人防不胜防。他们的骚扰不仅损害了百姓的利益,也动摇了我军在冀州的根基。”

曹操握紧拳头,敲击着城墙,语气坚定地说:“我们必须想出一个长久之计,不能再让这些乌桓贼寇如此嚣张。孤需要你的智慧,荀彧,你可有良策?”

荀彧沉思片刻,缓缓开口:“主公,下令开凿平虏渠、泉州渠,这两条运河贯通南北,将幽州南部、冀州北部的众多河流连为一体。如此一来,南方的物资便可沿河流北上,再由海路直达辽西,为我军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曹操闻言,眼神一亮,对荀彧的建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迈步走到地图前,仔细审视着标示的河流和地形,点头说道:“彧兄高见,此计甚妙。运河一通,不仅能够解决物资运输的问题,还能加强幽州与冀州之间的联系,对我军日后征战大有裨益。”

荀彧微微一笑,继续补充道:“主公,开凿运河虽是耗费人力,但一旦完成,将对我军有着长远的影响。不仅能够迅速调集兵力,还能确保粮草充足,让乌桓等边疆势力无法再凭借地利与我军周旋。”

曹操点头赞同,转身对侍立一旁的将领们下令:“即刻着手筹备,调动工匠和士兵,开始开凿平虏渠、泉州渠。此事关乎我军未来的战略布局,务必尽快完成。”

......

曹操站在大殿之上,神态威严,环视一周,只见文臣武将齐聚一堂,气氛庄重。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诸位,近日乌桓屡次犯边,劫掠百姓,威胁我北方安全。今日召集大家,便是商讨如何讨伐乌桓,以绝后患。”

众将闻言,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曹操举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说道:“乌桓虽然强悍,但并非不可战胜。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既要确保战事顺利进行,又要尽量减少我军损失。现在,请各位畅所欲言,共商讨伐大计。”

曹操点头赞同,转向武将们:“诸位将军,你们有何高见?”

夏侯惇挺身而出,抱拳道:“末将愿为先锋,率精兵直捣乌桓老巢,务必一举荡平贼寇。”

曹操微笑表示赞赏,然后看向其他将领。

张辽也站了出来,说道:“大王,乌桓人擅长骑射,我军应以骑兵为主,步兵为辅,方能与之抗衡。臣建议选拔精锐骑兵,加强训练,以应对乌桓的骑射战术。”

曹操听后,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深知张辽对骑兵的见解独到。

“孤已下令开凿平虏渠、泉州渠,这两条运河贯通南北,将幽州南部、冀州北部的众多河流连为一体。如此一来,南方的物资便可沿河流北上,再由海路直达辽西,为我军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曹操顿了顿,语气坚定地说:“如今,一切准备就绪,是该对乌桓动手的时候了。”

“即刻下令,调集精兵强将,筹备粮草,准备北上讨伐乌桓。此战关系重大,必须一举成功,以绝后患!”众将闻言,齐声应诺,纷纷表示誓死效命。

曹操的目光从地图上抬起,眉头紧锁,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忧虑:“诸位,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眼前,那就是辽西郡的刘备。他如同芒刺在背,不得不防。”

议事厅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将领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曹操环视一周,接着说道:“我知道,你们中的许多人反对此时征讨乌桓,最大的顾虑便是刘备可能趁我军北上之际,从侧翼发起偷袭。”

夏侯惇站出来,沉声说道:“大王,刘备狡猾多端,若我军主力北上,他必乘虚而入,届时我军腹背受敌,形势危矣。”

曹操点头,表示理解众将的担忧:“你们的顾虑不无道理,刘备的确是个不容小觑的对手。但我们不能因此畏缩不前,必须制定周密的计划,既要确保对乌桓的征讨顺利进行,也要防备刘备的任何异动。”

田畴接口道:“主公,或许我们可以分兵两路,一路北上征讨乌桓,另一路则留守幽州,以防刘备。同时,我们可以派出间谍,密切监视刘备的动向,一旦有变,即刻应对。”

曹操沉思片刻,最终下定决心:“就按子泰(田畴)的建议行事。我们必须双管齐下,既要消灭乌桓的威胁,也要确保后方稳固。此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将领们听罢,虽仍有忧虑,但见曹操决心已定,也只得齐声应诺,准备执行命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