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和平解放大明 > 第111章 中华银行

和平解放大明 第111章 中华银行

作者:姐依旧潇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58:07 来源:小说旗

“微臣……”张煌言含着眼泪小口的将面前的面条吃完。

面不是北方的面条做法,而是张煌言家乡的龙须面,配着海鲜,典型的家乡味道。

皇帝陛下微笑着看着他,眼中满是关切和欣慰。

张煌言抬起头来,感激地望着皇帝,泪水模糊了视线。

“朕的御厨是北方人,南方的做法也是朕教的,不太地道!等哪天朕去南方,你可要请朕吃正宗的!不过……”

刘松揶揄笑着说道:“西湖醋鱼就算了!”

张煌言被逗得破涕为笑,心中的感动愈发浓烈。

这一刻,君臣之间的距离仿佛更近了一步。

“你的折子朕仔细看了,当中的很多想法与朕可谓不谋而合!就拿江南来讲,朕对此也略有耳闻。那江南之地,经济繁荣昌盛,商业极为发达,大宗货物的往来频繁至极,存储、交易等诸般事务繁多复杂。在这些活动之中,所采用的皆是商行的银票作为支付的工具。于京城以及江南的各个地方,钱庄的银票被广泛地接受,并且能够随时予以兑现,在民间那是极为流行。这种银票制度的存在,不但极大地方便了商人之间的交易往来,更是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以及流通。”

“陛下是想要兴办钱庄?”张煌言似乎隐隐约约明白了一些。

“嗯,恰如你折子中所述,于全国各地建立官办钱庄。一来嘛,出口的货物皆用咱们的银票作为结算的凭证,如此便能有效地避免逃税之事!二来呢,还能够用于发放官员的工资,以及士兵的饷银!朕也是持有这样的想法,不过一直苦于没有时间来操持此事,现今就将其交付于你,相关的人员由你自行挑选!”

“陛下,可是这压库银……”张煌言自然深知这乃是天大的事情,要知道这启动资金可是海量的银子啊!万一出现挤兑的风波,自己遭遇不测倒是没什么,可影响的却是朝廷的信誉啊!倘若真出了事,自己即便万死也难以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啊!张煌言不得不万分谨慎。

“朕已然想好了,朕的内帑拿出五百万两,对了,廉政公署的朱署长也已然答应出资三百万两,还有朕打算将朕在凤凰山的股份抵押两千万两,再加上石见银矿的收入一并拿出!相信如此这般,应当是足够了!”

“陛下……”有了如此众多的启动资金,张煌言若还是干不成此事,那可就太对不起皇帝的信任与厚望了。

有了这个官办钱庄,全国各地的士兵能够直接支取自己的饷银,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上下其手、贪污军饷的情况发生。而且,如此一来,官办钱庄的信誉自然无需担忧。全国的官员的工资都在官办钱庄领取,还有什么可不放心的?

其实刘松还有一层意思未曾言明,那便是为将来发行纸币打下坚实的基础。只要国家的信誉足够强大的时候,再发行纸币就会水到渠成了。并且,外国的货物必须要到官办之处进行登记,交完税之后方可买卖,各地的关口仅仅负责核实和查验货物的价值,这样便多了一道监察的手续,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有人从中牟取暴利。

“陛下,这事臣办了……不过这钱庄不能受户部管辖吧?臣……”

张煌言知道自己即将接手的钱庄有多重要,但同时也清楚这必将引来各方觊觎。如果钱庄直接隶属于户部,那么日后必然会引发无数麻烦和争端。因此,他必须提前考虑如何保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皇帝似乎早已料到张煌言的顾虑,微笑着回答:“这个问题朕已经想到了。朕打算将户部拆分为多个部门,如金融司、税务司等等。这样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国家财政,并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导致**和滥用。当然,具体细节还需要在大朝会上进一步讨论和决定。”

听到这里,张煌言松了一口气,但还是有些担忧地问道:“那对于部门之间的拆解,是否存在其他限制或条件呢?”

皇帝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的担心。接着解释说:“对于部门之间的拆解,各个司司长都拥有一票否决权。也就是说,如果某个部门的司长不同意拆分方案,可以行使否决权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随意拒绝合理的改革建议,毕竟我们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

张煌言听后心里稍安,觉得这个制度既能保证各部门的自主权,又能防止过度集权带来的问题。他不禁对皇帝的智慧和决心表示钦佩,同时也期待着未来的改革能够顺利推进。

“还请陛下为钱庄赐名!”

“就叫中华银行吧!”

…………

张煌言刚走,就有一名小太监走进来汇报:“陛下,李阁老觐见!”

“快请!”皇帝连忙说道。

内阁首辅李信很快走了进来,正要行礼,却被皇帝阻止:“免了!来人,给李阁老赐座,上茶!什么事?”

皇帝刘松点了根烟,走到李信面前,递过一根问道:“是不是又有什么麻烦事了?”

李信叹了口气道:“陛下,还是少抽点吧,对身体不好……”

李信接过烟,点燃后美美地吸了一口,然后才说道:“辽东巡抚来了折子,说现在辽东缺人,陛下的东北大开发计划恐怕要延迟了!”

刘松皱着眉头,语气沉重地说道:“目前整个辽东地区的人口加上军队总共还不到一百万,这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啊!那么内阁对于这个问题有没有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呢?”他深知,人口不足将会严重影响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李信无奈地叹了口气,回答道:“如今天下刚刚安定下来,经过近几年的统计,神州大地所有的人口大约只有七千万左右!不仅是东北地区,就连江淮各地也存在大量荒地无人开垦的情况!想要调动人口,实在太难了!”他心中明白,人口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面对这样的局面,李信感到十分无奈。如今到处都缺少人力,甚至连山海关到沈阳之间的驰道都是由军队和俘虏来修建的,根本没有足够的民力去进行开荒工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