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从自悟先天魔功开始修仙长生 > 第一百六十九章 武道余晖,不败神话

与武无敌交谈过后。

赵夕左右踱步,有些心绪不宁,他走出房间,看了一眼天空。

就见他的身体不断升空。

他的肉身突破万米高空的束缚,空气中渐渐的失去氧气,温度不断下降。

可他面上没有任何波动,仍旧不断往上提升高度。

直到他遇到了一层光膜拦住了他的去路。

膜的另一边是宇

《从自悟先天魔功开始修仙长生》第一百六十九章 武道余晖,不败神话

亲爱的访客,

本章内容字数过少,其他网站可能还在更新中,后续会自动修复。

以下内容与本书无关。

长秋宫,飞香殿。

陈太后仪态懒散,横卧贵妃榻,一只手搭在绣龙隐囊上。

太后今天看起来病恹恹的,似乎有什么烦心事,让她愁眉不展。

说起陈太后,年轻时也是出了名的美人儿,性格乖巧,深得先帝喜爱。她出身于洛阳富贾之家,对平常人来说也算得上是千金小姐。可在这深宫之中,却算不上高贵。更是无法与门阀出身的“唐皇后”“孟贵妃”“西门贵妃”等人相提并论。那时她只能屈居充华,位于九嫔之末。

后来,先帝壮年染病,病情急剧恶化,处于弥留之际,太子赵盈正准备登基继承皇位。谁也没想到,这时太子会突然暴薨,死在了皇帝前头。为争夺新太子之位,宫中连续发生血案,皇子誉、皇子牧先后遭到毒手。竞争最惨烈时,唐皇后与孟贵妃刀兵相见,结果二人均死于乱战之中。

场面惨不忍睹,不可描述。

那时陈充华只能在各势力夹缝之间求生存,可当唐、孟两家撕破脸皮的时候,她觉得机会来了,她联合“和亲王”赵统,引王师十万入京,稳定局势。同时联合唐氏门阀,将自己十三岁儿子赵崇扶上皇位,也就是如今“天赐皇帝”。

一晃十年过去,这十年发生过太多的事情,往事血腥,历历在目,让亲身经历过生死的陈太后从来不敢懈怠。

十年,美人见白发。

陈太后眼角渐渐泛起褶皱,嘴角法令纹深嵌。

独掌权柄多年的太后,不怒自威。

即便是这样慵懒横卧,也让人望而生畏。

她身边只有一名太监,名叫犁万堂。自从江湖豪侠“大霹雳手”陈千缶死后,犁万堂已经成为当世翘楚,赤手空拳,已无人能敌。他只忠于一人,那就是陈太后。

“禀太后,恬静求见。”犁万堂恭敬道。

“哦?她怎么来了?也不怕暴露身份?”陈太后被犁万堂搀起,脸色凝重坐在榻上:“让她进来吧。”

“宣,恬静觐见。”

不久后,唐振身边锦衣婢恬静走了进来,撩袍跪倒:“奴婢恬静,参见太后。”

“何事?”太后挥手,示意平身。

恬静站起身,恭敬回道:“禀太后,今日有一人,名叫苏御,来到唐府。他本是神策中郎将苏常胜之子,与安乐郡主唐灵儿定有娃亲。如今唐振推翻旧约,改嫁为赘,让他成为唐氏上门女婿。”

陈太后微微皱眉:“唐氏门阀的家务事而已,区区小事,与我何干?”

恬静道:“这件事表面看来很是平常,那苏御看起来也只是个纨绔子弟,可是他手里有一把剑。奴婢绝不会看错,那把剑是陈千缶送给女弟子雁悲鸣的剑。”

“雁悲鸣?她不是死了吗?”

听到“雁悲鸣”三个字,陈太后眼皮乍起,目光如射,与身旁太监犁万堂对视一眼。

随即犁万堂跪到地上,诚惶诚恐。

陈太后目光回转,对恬静道:“你肯定没看错?”

“奴婢愿以性命担保,绝不会错。”

陈太后手捏扳指,重重摔在地上:“通知曹无敌,行动取消。”

“喏!”

——

清化坊,宁侯府。

年逾八旬的老者正与一名中年男子对弈,棋盘上纹路纵横,黑白势力犬牙交错。

这时一名手扶长剑的高大男子走了进来,对老者耳语几句。

老者手持黑子,悬停空中,良久没能把子落下。

随即怒目旋转,望向窗外。

这名老者不是旁人,正是唐氏门阀二老爷,曾任兵部尚书,如今依然掌握神策军五个师的实权派人物,唐宁。

“既然太后取消行动,我们也只能取消了。”唐宁收回视线,渐渐收敛目光中的暴戾之气,待他恢复如常时,把棋子缓缓落下。

对面中年男子察言观色,投子认负,起身准备离开。

“子度,你要去哪?”

“去见见太后。”

“不要去了。你说不动她的。我了解这个女人,她做出的决定,不会更改。”

“但是这次她一定要改。否则错过这个机会,将来更难。”

唐宁苦笑一声:“人生如棋。无论是你还是我,其实都是对弈者,也都是棋子。在你与人对弈的时候,你可以总揽全局,根据形势调遣棋子。可当你是棋子的时候,你又能做些什么呢,除了你身旁的这些棋子,你还能看到什么呢?太后心细如发,她的暗桩到处都是。可能你我的身边就有。她做出的决定,一定是全盘考虑。而我们只是见到森林一木,这时我们最好别去劝她。否则无论怎么劝,都是错的。有的决定看似草率,其实那只是一根弦,牵一发而动全身。或许我们从来没搞懂太后的目的。我们之间的合作,或许从来都不是真的。”

曹子度点了点头:“就好像我们跟她合作一样。”

“是的。”

——

唐振来到后殿,准备在这里与皇帝见面。

可他在大殿里坐了很久,也没有人来见他。

唐振突然嗅到一丝危险的味道,随即仗剑,转身离去。

——

苏御先跟小嬛去西府拜访唐宁,无事发生,不必赘述。

随后跟随小嬛来到安乐郡主府。

苏御抬头看了看门匾,“安乐郡主”四个大字铁画银钩,遒劲有力,黑底金字粉刷如新。据说,这还是太后娘娘亲笔写底儿,名匠镌雕所得。

虽然唐氏十五小姐不喜欢这个称谓,可一些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

在大梁朝,整体看来还是皇室实力最强,京畿道二十万玄甲军,兵强马壮。

三大门阀的军队虽然也有十五万的规模。但轻易不会与皇室撕破脸皮。而且这种关系已经保持了一百余年,互相之间早已形成默契。比如唐氏所控制十五万神策军,就从来不靠近潼关,同样,除非是支援神策军作战,否则玄甲军也不走出潼关。

潼关,是双方的底线。

唐氏门阀的人,大部分住在洛阳。但在长安还有一部分精锐力量控制着军队,牵制皇帝不敢动唐家。如若洛阳老家发生变故,十五个精锐师同时造反,其后果不堪设想。更何况其它两大门阀也不会同意皇帝这样做。

最好是保持着这种平衡,谁也不动谁,同时又都给皇室三分面子。

其实三大门阀之间也是勾心斗角,皇帝的存在能起到很好的沟通作用。虽然天赐皇帝今年才二十三岁,而且性格懦弱。但其身后陈太后才是皇室真正掌权人,这女人刚柔并济,行事果决。先帝驾崩,十年经营,毒杀和亲王赵统及其亲信,完全掌控皇室所属军权。玄甲大将军张云龙,总监军曹圣,总督粮官赵挺,总参将公孙雄,总副将陈青,第一到第二十师玄甲中郎将,都是太后的人。大权在握,威名在外。皇室资源牢牢把控,地位不可撼摇。

“哎呀,不好啦,走水啦!”

“快快,快去灭火!”

“天呀!小瑜,你是怎么搞的!”

“对不起,对不起林主薄,是小姐的猫把烛台打翻了!”

“大白天的,你点蜡烛干什么?”

“密室里黑呀。我看不清字。”

丫鬟冯瑜不小心引燃仓库,据说那里放的都是些重要资料。

小丫鬟吓坏了,一边喊,一边去取水。

情急之下,她拎着一大桶水,栽栽歪歪往这边跑。

甚是吃力。

苏御恰巧经过,伸手一把抓住桶柄,拎起来就跑。

“这是……”冯瑜不认识苏御,站在那里发楞。

“是姑爷!”小嬛攥住冯瑜的手,焦急地说:“你怎么那么不小心!”

冯瑜低着头,咬了咬嘴唇。

随后两个小丫鬟一起跑去打水,当她们再次跑回来的时候,发现火已熄灭,只见到仓库里一片狼藉。

小嬛气急跺脚:“这下坏了,这个月的赏金都没了!”

冯瑜委屈地站在一旁,瘪了瘪嘴。

豪门大户,平时就很注意防火,每个院子里都准备着盛满水的水缸。其实这次火势并不大,只是小丫鬟方寸大乱呼喊出声,才搞得人心惶惶。苏御拎着水桶,瞅准燃烧点,一桶水浇上去,基本上火势就剩下一半。随后几名丫鬟跑过来,轮番几泼水下去,屋里就只剩下一些烧焦的味道了。

火灭后,几名小丫鬟围住小瑜,七嘴八舌地指责起来。听她们说话,好像是这个月的“赏金”没了。具体是什么赏金,苏御不知道,也没去问。只是抱手站在门外。

这时姓林的主薄走了过来。

在梁朝,主薄不是特定官员的称谓,更好像是会计或者秘书。

“林婉见过姑爷。”

一听姓林,这可是唐氏门阀“八大家将”姓氏之一,当年苏常胜也是神策军中高级将领,自然认识不少军界人士,连带着苏御也认识一些。

苏御笑了笑:“林主薄是长安林氏么?”

“正是。”

“哦,那林崇阳可是您的族亲?”

一听到林崇阳的名字,林主薄脸上的笑容加深了,反问道:“姑爷认识胞弟?”

“他在华州府练兵,倒是见过几次,还一起打过马球。令弟年纪轻轻,便已升任都尉,实在令人佩服。”

林崇阳与苏御同岁十九,他的这位姐姐看起来也就是二十出头。

简单说了两句话,便算是打过招呼,随后听到屋里传来小丫鬟们的争吵声。

吵得挺激烈。

林婉说,这帮小丫鬟都是同一批选入的丫鬟,七八岁时就跟着小姐。由于这一批小丫鬟比较机灵,颇得小姐器重。她们要学习写字,还稍懂术数。平时在家里整理些资料,还负责东大仓里货物账目。

刚说完稍懂术数,就听丫鬟们在屋里争讲起来,好像是有什么解不开的难题。

一个红袄丫鬟说:“还说运气好烧得都不是重要文件。这不是最近四个月的存根么,现在烧没了,如何向小姐交代?”

冯瑜憋屈道:“也不是所有都烧光了,一二三仓的账目都在。”

红袄丫鬟道:“知道三个有什么用,其它四个仓库不知道,也是白搭。”

小嬛在烧毁的卷宗里翻找,找到一张烧了一半的纸:“一二三仓一直都是满的,进货的只有四五六七仓。而四个月之前的总账都在,李家28200匹,陈家15800匹,孙家18750匹,韩家9750匹。”

冯瑜道:“我找到去年九月进货单了,李家进5包,陈家进5包,孙家进6包,韩家进7包。这些货都打开之后是5050匹。”

一名绿袄丫鬟道:“我找到十一月的了,李家4包,陈家3包,孙家7包,韩家8包,应该是4750匹。”

小嬛道:“我找到十二月的了。李家12包,陈家9包,孙家2包,韩家3包。都拆开一共是6350匹。”

冯瑜惊喜道:“我找到十月的了。李家7包,陈家5包,孙家3包,韩家3包。一共是4300匹。”

一个胖墩墩的丫鬟道:“不行啦,不行啦,他们四家的包都不一样大啦,这样算不出来啦。”

一个瘦瘦的丫鬟道:“哎呀,烦死了。这可怎么办呀!”

小嬛埋怨道:“我这个月还要买春衣呢,这下没钱买了。”

小丫鬟们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七嘴八舌,说了一大堆数据,可说了半天,只感觉越说越乱,把她们弄得焦头烂额。

可苏御总结了一下,这其实就是一组四元一次方程,很简单的小学题,可这就把小丫鬟们给难住了。

苏御走到外面,用石子在地上列出方程,计算出结果,李家一包是300匹,陈家一包200匹,孙家一包250匹,韩家一包150匹。

知道运送包数,再加上四个月之前的存根数,这就能算出每一家的货物总量。

这时林婉走了进来:“你们还是别吵了,把你们手里的账都拿过来,咱们好好对一次。看看还能不能对出来。”

站在一旁,看着这帮脸蛋紧绷怨气冲天的小丫鬟们,苏御突然想笑。看来这帮小丫鬟平时只是去查数,根本不参与劳动,否则怎么会不知道一包有多少匹呢。而且她们完全可以去问问干活的工人嘛。可她们却不想着去问,而是在这里跟账本较劲。

有心帮她们解围,转念一想,自己还只是个局外人,要时刻认清自己的身份。这事本与自己无关,别人没来求自己,自己主动冒出来说话,颇有逞能之嫌。再说,林婉已经给出了工作意见,人家又没说对不出来。

想到这些,苏御来到外面小亭里坐了下来。神态悠闲。

眼瞅着这帮小丫鬟去各自屋里抱来几摞账本,翻开来看,上面密密麻麻都是蝇头小字。

随后在林婉的带领下,她们开始对账。

一个个清脆利落的数字,蹦豆儿似的说出来。林婉手持狼毫小笔,快速记录着什么。看来她们平时经常对账,配合已经很熟练了。

在这期间,丫鬟们为了这个月的奖金,都聚精会神查找账目,尤其是那小嬛,更是这群人中最认真的一个。

结果竟然没人搭理坐在小亭中的新姑爷苏御。

不久后,仓房里传来一阵欢呼声,看样子她们终于搞清了账目,小嬛跟着大伙儿兴高采烈地欢呼,突然想起来什么,跑出来问候苏御。

这时只有丫鬟小瑜还是高兴不起来,因为林婉说要扣除她这个月的奖金,另外还等着小姐回家,再做进一步惩罚。

小瑜一个劲儿强调是小姐的猫惹的祸,可林婉却充耳不闻。

不久后,小嬛安慰小瑜几句,才来到苏御身边:“姑爷,让您见笑了。”

“只要没大事就好。”苏御温和口气道。

小嬛叹了口气:“小瑜她家正缺钱呢,这个月赏金得不到,估计她娘又要来哭来闹了。看来,只有我能借钱给她。”

苏御目光玩味,反问道:“你如此关心小瑜,为何你总数落她呢?”

小嬛苦笑一声:“我与小瑜关系最好,我说她,总比让别人说她好。”

闻言,苏御微微点头。

这时那名胖胖的丫鬟跑了出来,喊:“小嬛,刚才算李家总数是多少来着?”

“37500。”小嬛眨眨眼:“这么快你就忘了?”

“哎呀,别喊啦,刚才我不是忙麽。”胖胖的小丫鬟又跑了回去。

小嬛似乎有些不放心,跟着胖丫鬟一起跑了回去。

苏御坐在小亭里,皱起眉头:“37500……,好像不对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