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之灵犀传奇 > 第34章 动手的能力(二)

四合院之灵犀传奇 第34章 动手的能力(二)

作者:缥缈一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4:07:00 来源:小说旗

刘光福跟随伊教授到达实验室,伊教授宣布了刘光福为实验室负责人后,下面的人一片哗然,唐教授站了出来,对实验室的众人说明了这个实验室此时的课题,点出刘光福是这个课题的发起人,这个课题如果完成,将会是国际最先进的等等,这样实验室的众人才平息了下来。

宣布解散后,唐教授给刘光福介绍了实验室的设施和人员,一听到有三个高级技工后,刘光福眼前一亮,然后唐教授又十分骄傲的又给刘光福指出实验室的三台样板机,原来就是打算在这三台机床上进行改造,这可是唐教授费了不少精力收集来的,是国内少数比较先进的机床。刘光福就问这三台机床可有图纸,可有操作手册,唐教授摇了摇头,说那些文件都在战火中丢失了。

刘光福将那三名高级技工给请了过来,一看刘光福就有点失望了,这三人看面相都得60多岁了,但瞅着还比较健康,刘光福就请他们将自己拿手的技术说了一下,结果这三人都是以前娄氏制铁厂的维修技工,熟悉各类机床设备,这三台机床就是他们帮助唐教授收集过来的。

刘光福请他们为自己介绍一下这三台机床的功用,原来这三台都是车床,是四十年代小日子的产品,可以进行车削和膛削,以前曾经用来做过枪管炮管的加工制作。

刘光福又看了下电机,结果是单相直流电机,最高转速才600转,还是110伏的。这在刘光福翻译的文献里,就连作为粗加工使用都勉强,就压根别提加工有精度要求的工件了。

刘光福摇了摇头,就问起这老几位,这些机床他们可曾拆解过,大修过,这三位脑袋晃的跟拨浪鼓似的,告诉刘光福,他们会使用,小毛病他们都可以解决,而稍大一点的毛病都是小日子的工程师过来维修,并且不让他们观看,就连递工具都不用他们。

刘光福就把实验室的人员召集了过来,跟大家说,“既然我们实验室是研究机床,在没有图纸,没有操作手册的情况下,第一步就是要将这机床拆解,了解结构,绘制图纸,了解工作原理,熟悉操作规程。然后第二步才是改进,为我所用。最后,才是推陈出新,创立我们的机床。

现在就是需要进行第一步拆解,由我和三位老师傅动手,其他人由唐教授安排,进行测绘制图。记住了,哪怕是一颗螺丝也要给我测绘,也要记录下来。,”

“大家有什么意见吗?如果没有,就各就各位。”

趁着大家忙乱的时候,刘光福就让三位老师傅准备工具,他穿上能够遮盖全身的围裙,带上手套套袖。直接拿起了螺丝刀,开始了对第一台机床的拆解。他没有让老师傅们动手,因为他的神识已经将机床的全部结构了解了透彻,从哪拆,怎么拆,神识了解了,可是不亲自动手拆解,他怕有遗漏。因为看到的,跟实际拆下来的,兴许有偏差,尤其是在文献中提到的几种公差配合,恐怕不用特殊手段都无法拆解下来。

还好第一台机床拆解顺利,没有特殊情况发生,拆解过程中,在神识的控制范围内,唐教授的表现简直就是让刘光福刮目相看,盛名之下无虚士,唐教授作为华清大学课题组的课题领头人,那业务水平是毋庸置疑的,零件到他手上,他就能够迅速的安排人测绘摆放,连在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都能跟学生说的门清。

两天的时间里,刘光福将三台机床拆了个遍,各个机床的草图都画了出来,无论是零件的还是整个机床的。结果外观差不多的三台机床,竟然内里大相径庭。三台机床有两台是完全一样的,另外一台就显得复杂得多,经过与唐教授的反复核对,那台机床竟然是德国产的,只不过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被改造成了这个样子。

刘光福对这台机床的构造与头脑里文献的描述对比,觉得这台机床更是符合他头脑中改造的目标,这台机床应该使用的是交流电电机,并且最低是220伏甚至可能使用的是三相交流电380伏的。

根据三位老师傅的回忆,这台机床的使用效率没有那两台高,并且这台机床还经常出故障。这样的描述进一步符合了刘光福的猜测,那就是小马拉大车,功率不足无法顺利使用。

刘光福便与唐教授商量,决定以这台机床作为原型机,实施他们的改造。

至此,号称“华国工业崛起先锋”的第一台工业母机开始揭开了面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