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当上了胤礽的福晋 > 第237章 济世堂

当上了胤礽的福晋 第237章 济世堂

作者:跌落埃及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4:07:36 来源:小说旗

四喜到三阿哥那里的时候,被摁着读了一堆的兵书,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除此之外,还有蒙古各部的风土人情,以及需要注意的人,反正从太子那里三阿哥拿到了太多东西了,太子给什么三阿哥就让四喜学什么?

甚至还有一些是从康熙那里薅过来的,但是四喜不知道呀,四喜还以为三阿哥有多么厉害呢,居然手上有这么多好东西,于是更加的废寝忘食了。

那股认真的劲,直接让三福晋给吓坏了,整天变着法的做花样,让四喜补一补,不然生怕从她这郡王府出去之后,脸上不挂着肉,到时候自己肯定会被谴责的,毕竟这么多个嫂子呢,万一就只有在自己的府里受了,怪的不是三阿哥,怪的是他这个嫂子。

四喜那边的事情解决了之后,月华可算是感受到了什么叫岁月静好,每天早上起来,又给太后请个安,然后把三胞胎送到永寿宫,自己就在毓庆宫里处理着自己手上的事情。

把每年一成的收入用来做慈善,哪里有灾有难就去哪里赈灾,不过这些事情都已经偷偷的让康熙知道了,不然到时候以为自己在收买民心就不好了,自己虽然说有这样的意愿,但是主要还是为了赈灾。

但是最近风调雨顺的,没有哪里受灾受难,所以倒是闲下来了。

康熙那边对于月华这个太子妃的印象越来越好,主要也是养在他身边的大宝,小宝实在是太能给他提供情绪价值了,比起自己刚出生的那些儿子来说,康熙对于这两个孙子孙女的情感显然更深。

第一个是从小待在身边,第二个是脑子聪明,脑子活了,人都是喜欢聪明的人,谁会喜欢说一句话,听不明白,还要解释个十句八句的人。

康熙正在忙于朝政,以及教导孙子孙女,现在连后宫都不怎么去了,后宫的嫔妃怨声载道的,年纪大了,还好平常康熙也会去用些饭,但是年纪还小的,想要孩子的就很怨念了。

康熙的后宫人很多,现在那些小答应们几乎都是两个人睡一间,因为康熙宣人侍寝的时候,都是直接抬到乾清宫的,所以她们回去之后住什么地方,康熙也不在意。

知道月华这么有善心,也知道月华在行善的时候并没有告知身份,而是纯粹的想要救苦救难。

而且观其轨迹,这是哪里有难就去哪里,赈灾物资都是当时的灾民,能用得上的,朝廷上有很多人都想着到底是谁去赈灾,这后面又是以谁的名义,甚至还觉得是反清复明的势力在收买民心。

就连反清复明的势力都觉得是不是他们自己的人,可是在询问的时候却被抓了起来,送到了官府,这下子所有人都知道,这跟反清复明的势力没有关系,但是灾民们都渴望的见到济世堂的人,甚至比官府的人还要让他们觉得可靠。

官府的威信大大的下降了,朝堂之上,自然是忍不了的,但是康熙明白这个是自家儿媳妇的,自然是不会打击的,所以被打击的就是那些在朝廷上上窜下跳的人。

“为什么官府的威信力下降?那还不是因为官府的人做事不行,如果官府的人做事清廉,比济世堂的人做的还要好,为什么威信力会下降呢?”

“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思考怎么样去解决,反而打算去打击对方,你们知不知道这济世堂一年救了多少人?如果按照现在的财政拨款来说,至少要花费三倍以上才能够把这些灾民全部都安顿好。”

“人家本来就是做好事,但是却被你们这些人抨击,朕不仅要夸奖他们,甚至还要奖励他们!”

于是康熙亲手写了济世堂,这三个字让人刻了牌匾,一路浩浩荡荡的送到了济世堂的总部。

月华对于康熙的这手笔也感到佩服,月华办这个济世堂本来就是为了自己的良心有安而已,现在有了康熙的这字,明明没有花费其他的钱,但是却让朝廷和济世堂有了关联。

间接的把朝廷的名声都拉了上去,这不就是一出活生生的空手套白狼吗?但是不得不承认月华不能够拒绝,这也是一块活招牌。

过了一个热闹红火的年,年初的时候就开始准备选秀的事宜了,这一次是月华亲自来,按照往年的规矩,一一次都安排了满军旗,蒙军旗和汉军旗的选秀。

安排好了之后,月华就管不着了,毕竟选秀的事情还是得康熙自己来,雍正这一次选了九阿哥的嫡福晋,和三福晋一样,出自董鄂氏,十阿哥的嫡福晋是蒙古科尔沁出来的,阿巴亥博尔济吉特氏。

除了太子这里,康熙给三阿哥,四阿哥赐了两个格格,七阿哥赐了两个格格,之后就是阿哥们的额娘了,毕竟作为额娘,她们也有给自己的孩子添人的权利。

大阿哥那边也得了惠妃给的两个格格,毕竟现在后院里的孩子都是大福晋的孩子,大福晋现在的儿子也有三岁了,后院没有孩子出生,自然是不行的。

而且,惠妃之前在骂大福晋的时候骂掉了一胎,这婆媳俩都还记着呢,所以,大福晋对于这个婆婆,其实现在并不怎么恭敬了,而惠妃作为婆婆,自然有很多的理由去为难大福晋。

现在就是一个现成的理由。

荣妃那边,现在有了两个嫡孙,心里那叫一个开心,更何况,康熙都赐了格格了,荣妃也就不做那个坏人了,还盼着自己的儿媳妇多带着孙子进宫,给她抱抱呢。

德妃那边同样是松了口气,自己虽然也可以给四阿哥赐格格,但是选的人好也就罢了,要是选的人不好是个搅事精,德妃还怕被埋怨,现在是康熙选的,那就非常好了。

四阿哥的后院只有三个人,福晋一个,李格格一个,宋格格一个。

不过孩子倒是不少,四福晋一儿一女,李格格两儿一女。

要不是贝勒没有侧福晋的名额,说不定现在李格格就已经成为了侧福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