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成极品婆婆:看我农门主母逆袭 > 第138章 不知天高地厚

“嘿嘿,一个庄户也敢前来自讨没趣,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

“我可是肥水赫赫有名的李秀才,曾在府试拿过案首。都入不得诗仙的法眼,你一个庄户人家,只怕大字都不认识几个,还敢狂言作诗。”

“可不是,你连肥水城的学子都不是,竟敢如此托大,我劝你还是赶快离开吧,可别自讨没趣。”

赵见贤恍若未闻,道:“诗仙可曾说过,非学子不能切磋?在下出身寒微,却是久仰诗仙大名,也可闲得几句,今日愿意执笔一试。”

小厮放下手臂,这才将赵见贤引入会贤斋。

“嘿,这个庄户打扮的年轻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这人倒是面生的很,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后生,也太是狂妄自大了。”

“可不是,就连我等也折戟其中。”

赵见贤进入会贤斋,只见会贤斋正中,放了几个书案,有数个书生都在执笔狂书。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抚着白须,品着香茗,正闭目养神的坐在大厅正中。

一个书生奋笔疾书,将写好的诗词呈献给白发老者,恭敬道:“张师,劳烦您看看。”

张载这才睁开双眼,面无表情的将宣纸拿在手里,上下浏览一番,这才摇摇头:“中规中矩,你这诗词比以前虽说有些进步,但却太过拘泥于格律。”

书生大为失望,收起纸张,眼中隐隐闪过一丝异样的神色,不过嘴里还是恭敬说道:“多谢张师点评,学生告退。”

张载挥了挥衣袖,书生这才恭敬退了出去。

一个小厮将赵见贤引入方才书生的座位,并研好墨,恭敬的递上笔。

赵见贤小时受到过苏天策以及赵靖远的熏陶,平日里熟读四书五经,一般的字也都认识,但是家里穷,却极少写字。

方一拿起毛笔,就有些胳膊乱颤。反倒引起了张载的注意。

眼前这个青年并非书生打扮,而是庄户打扮,张载也是第一次见到赵见贤,不由得大感意外。

只见赵见贤拿笔姿势太过怪异,而且写字时胳膊乱颤。

张载不由得瞪了赵见贤一眼,心道此人太过胡闹了。

拿笔姿势不对,下笔力度不对,蘸墨不均匀,远远看去,字迹歪七扭八。

张载眉头一皱,有些不悦。

“快看,这人字迹如此丑陋,竟然也敢前来献丑!”

“嘿嘿,一个庄户人家前来凑什么热闹!”

“可不是,就是这般别扭的字迹,能做出来什么好诗?”

“世风日下啊,世风日下啊!认几个字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后进来几个书生,都在等着位置,有几个人眼尖,远远就看到赵见贤的字迹,太过丑陋。

张载冷哼一声,就继续闭目养神。

又有几个书生前来呈上写好的诗词,张载看了后,都是摇摇头。

这诗词歌赋,最是考验一个人的文采才华。

别看各个卷面字迹工整,但是诗词都是小家子气,自己都看不上眼,更遑论李太白了。

足足一炷香的时间,赵见贤才将纸张写满,字迹不修边幅,完全没有工整可言。

赵见贤恭敬的将手里的纸张递给张载,张载冷哼一声,接过卷子。

这什么字迹,太过丑陋,让人根本不想多看。

张载随意扫了两眼,就要将纸张还给眼前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

“咦?”张载忽然惊叹,紧锁的眉关忽然打开,不由得认真看了起来。

只见张载越看越震惊,越看越入神,最后竟然是拍案而起。

倒是进进出出的书生都愣住了,都不由得都看向了张载。

只见张载的脸,瞬息万变,先是一脸不屑,随后一脸惊讶,再后一脸震惊,最后一脸沉迷。

“哈哈哈!好诗,好诗!谁说我肥水无人!”

张载哈哈大笑,再次打量起赵见贤来,一脸满意的样子。

“这个庄户青年,到底写了什么诗句,竟然引得张载大儒赞赏?”

“这人眼生的很,我等也没见过。”

“我倒是好像见过,我是青牛镇的,这人往年冬天好像在镇上卖柴?”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众人纷纷都看向赵思齐。

张载问道:“你这后生,我在县学可没见过你,你是那个私塾的弟子。”

赵见贤恭敬道:“在下并没有在私塾里念过一天书,更别说是县学了。是我外祖父、父亲以及娘亲教我认字。只是家贫,一直自己在家读书,并没有老师。”

张载目光如炬,见赵见贤神色一本正经,就知道他没有说谎。

“你外祖父是何人呢?”张载抚着长须问道。

“我外祖父是苏天策。”赵见贤如实禀报。

“啥,苏天策是他外祖父?这个是苏天策的外孙子?”

“这外孙子看着就恭顺老实,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看起来比苏天策强多了……”

“苏天策这厮可算走了狗屎运,不但有个好女儿,看来这外孙也不一般。”

一提起苏天策的大名,众人都是一阵头大,就连张载也微不可察的皱眉。

“嗯,不错,不错!这孩子性情温和,温文尔雅。”张载再次打量赵见贤一番,露出一副欣赏的表情。

“你今年多大了……”

“今年一十八岁了。”

“还不算晚,可愿意来我会贤斋,我张载亲自教导你读书写字。”

“自然愿意!晚辈求之不得。”

赵见贤也时常听苏天策念叨过张载的名字,知道张载不仅是肥水县的督学,更是肥水城最有名气的大儒。

张载又将此诗用大字誊抄一遍。并吩咐小厮将原稿送上二楼。

有人不禁大声读了起来:

君不见,西楼残月满江天,人生失意发白然?君不闻,古来诗人多落寞,穷困潦倒无一钱。

称欲比谪仙,闲来赋泰山。飘然拂袂去,骑鹤云霄间。

醉里扬州不须还,暮里歌舞不忍眠。谁复称狂客,笑尔三千年。天穷地尽才无尽,一杯清酒诗万篇。

何来惆怅江上月,莫是愁丝如絮棉。从此逍遥仙阕里,不知人间是何年。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放荡九天终不改,云深千里踏浪来。谁问仙人何处往?我称明日下瑶台。瑶台从无世间愁,仙庭处处是蓬莱。终日赋得神仙醉,悄然不知发已白。

噫唔哀吁!转首不知秋几许,人间尽是胭脂雨!轻摘小楼窗外月,忽听西山横笛曲。一夜西风暗地来,惊醒狂客梦千缕。试问天宫何处在?梦里处处高塘女。回首但看斜阳柳,大雁千里孤城去。

君不见,万里江天处处飞丝絮,聊赖百般杜鹃语。莫不见,醉翁仙骨飘然随风去。管他惆怅几万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