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美滋美味的六零养娃日常 > 第215章 教二蛋等人练武

于如嘉:“多福他们每天早上五点钟就会起床练武哦,你们能起得来吗?”

大娃信誓旦旦道:“起得来。”

二蛋:“我也行。”

华子不甘示弱的举起手:“于阿姨,我也想练武。”

狗蛋跟着举手:“于阿姨,我,还有我,我想跟着一起练武。”

于如嘉:“你们回去跟你们爸妈说一下,要是你们以后早上过得来,我跟多福他们叔叔说一下,让他带着你们一起练。”

要是多福的招式练到位了,让他教就行,可惜小家伙现在的招式还嫩了些,既然决定教人家,那就要教对了。

四只羊是赶,多来几只羊,也是赶,就让高书景带着他们一起做吧。

大队人马进山的收获是丰富的,于家分到的羊肉、鹿肉及野猪肉加起来就有六七十斤,还有几只鸡和兔。

当然还有其他肉,只是高书景知道于如嘉的口味,全部换成了她喜欢的肉回来。

家里的冰桶堆得满满当当的,依然有一半放不完。

拿了一部分肉送牛棚那边,余下未放冰桶的肉就准备用来打火锅了。

在收拾肉的时候,于如嘉跟高书景提了二蛋等人想跟着他习武的事。

于如嘉:“……,我的想法是,《明月心经》和《太乙心经》暂时不教给他们,你在军区学的那些招式教教无防。”

高书景:“他们几个品性不错,要是能坚持每天早上过来,我教教亦无妨,只是顺手的事。”

于如嘉:“等多福学得差不多,可以让他教,到时你就解脱了。”

高书景:“多福几人的天资很好,只是想要到能教人的地步,最起码得再学一年。”

他们这边刚收拾完了餐桌,得到消息的几家的大人就过来了,手上提着今天分到的肉。

黄大队长嘴里嫌弃二蛋,在听到高书景愿意教二蛋练武时,还是第一时间提着羊肉跟鹿肉过来。

高书景今天拿的什么肉回来,在边上看着分肉的黄大队长清楚的很,挑了他喜欢且不常见的两种肉过来。

黄大队长:“二蛋这皮猴子就麻烦书景了,不指着他身手好到哪里,你消消他这股精力就成,免得他一天到晚没事做,到处祸祸。”

吴胜利:“我家大娃也一样,经常气他妈,家里每天都鸡飞狗跳的,有了高干事的教导,他肯定会收收心,我们也能省些心了,多谢高干事了。”

能不省心嘛,自从大娃跟多福等人好了后,高书景做点什么事,大娃都要拿到他面前来说,整得他跟个废物一样。

最近还跑到他弟弟吴得胜面前说,话里话外都是多福他们的叔叔怎么怎么厉害,怎么他的叔叔就一点都不厉害?

吴得胜被他说的落荒而逃,然后跑到他面前让他管管大娃。

现在大娃跟了他最崇拜的高书景,以后要是学不好,大娃就怪不到他们身上了。

而且高书景确实是个有大本事的人,大娃哪怕学到他的一分为人处事,也够大娃受用一辈子。

郑大洋:“狗蛋就麻烦高干事了,要是他不听话,你尽管揍,我们半句话都不说。”

黄学军:“华子这孩子没啥特点,就是耐得下性子,高干事随便教教,让他有点防身的能力就行。”

高书景:“他们要是愿意学,我顺手教教无妨,不过练武非一朝一夕之事,贵在坚持,这点你们要跟他们提前打好招呼。”

“要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别怪我将人赶出去。”

一番折腾之下,高书景收下了二蛋等人。

原以来二蛋几个练过一阵子就不想练了,没想到他们竟然一直坚持了下来。

不知不觉间,时间就踏入了六九年。

于如嘉的第一个孩子落地两个月,继承了夏家阳盛阴衰的传统,是个男娃,大名高多吉。高书景至此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奶爸之路。

六八年就开始大批知青下乡了,知青院每天都鸡飞狗跳的。

经历的事情多了,黄大队长再也不是以前期待着知青过来的小白了,用他的话来说,这自愿下乡的知青跟强制下乡的知青品性就是不一样。

自愿下乡的人就算没有一技之长,人家在过了最初的适应期后也是本本分分的干着活。

强制下乡的知青每天不生点事,就不自在。不是这个知青的活没干好要返工,就是那个知青跟人吵架,被说了还一个不服两个不愤。

当然了,这也不是绝对的,强制下乡的知青里有些好的,可惜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住在里面的知青难免不被波及,就一起成了黄大队长眼中品性不行的人。

今天又是被通知去领知青下乡的一天,用二蛋的话来说,他爸今早的脸老的跟老头子差不多。

这两年他们除了特殊的假日或下大雨外,每天早上都有过来习武。

队上有其他人也想让高书景教他们家的孩子习武,只是那些人跟于家的关系平平,自然不会被接受。

所以现在在于家习武的外人仍只有二蛋几人。

吃早餐时,多福就将二蛋今天早上说的话分享了出来。

于如嘉:“你们出去玩时要多注意一些,知青那边能不去就不去。”

在她之前来的四个知青,路阔海跟吕桂花结婚后搬了出来;

去年周北发和张招娣也走到了一起,结婚后就在路阔海家旁边起了屋子,也搬了出来。

陈漫漫在镇上找了工作,已经搬到镇上去住了。

高书景这两年为镇上很多单位修理过,一些本不能用的机子及车辆被他修一下或改一下,又能投入使用了。

偶尔还会改装些机子提升产量。

有了产量又有了更多可使用的机子,扩厂增加劳动岗位就成了必然的结果,其中岗位增加最多的就是纺织厂和钢厂。

趁着这股东风,上汾大队中有几个初中高中学历的队员都去参加了入厂考试,有成功拿到岗位的,也有没考上的。

四个老知青和黄丽洁还有两位队员就拿到了岗位,因为这个事,队里的大人们还兴起了一股激娃风,让他们努力学习,将来去镇上做工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