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美滋美味的六零养娃日常 > 第415章 在江城过年07

美滋美味的六零养娃日常 第415章 在江城过年07

作者:喜欢绣球松的小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4:15:09 来源:小说旗

高秀娟笑得嘴都合不拢,眼睛直往几个桶里探去。

高秀娟:“是嘛,我来看看,哟,这青鱼够大的,这条有十多斤了吧?白条有几条,这个鱼用来打汤最好了。”

夏泰顺的眼睛在三个桶里转了一圈,一脸欣慰的拍了拍高国景的肩,有这么多鱼,他们再也不用担心没肉吃了。

夏泰顺:“我刚还在跟你妈说肉不够的事,没想到你们这一出门,几天的肉就都有了。”

高书景将被他抱了两三个钟的多艺放到地上,让他扒着多喜玩。

听到夏泰顺的话,高书景不解的问道:“家里有很多肉呀,够吃一两个星期了,怎么会没肉呢?”

高秀娟更加疑惑了:“我在厨房看了,柜子里就只有十几斤肉,我们这次出去也只带回来了十几斤肉,没有这些鱼的话,一两天就造完了,哪吃得了一两个星期。”

自己一家人的胃口有多大,他心里没点数吗?

多禄从兄弟群中抽身出来:“三奶奶,我们准备了好多肉,就在厨房的桶里,三个桶都放得满满的,你没看到吗?”

自从于如嘉等人过来,家里的饭菜就是高书景带着几个孩子做,高秀娟和夏泰顺工作回来就有得吃。

对厨房里的变化没怎么关注过,以为食材还是跟他们以前一样是放在厨柜里的,没有将桶一一打开来看过,这才没发现桶里的肉。

高秀娟忙走进厨房,在多禄的指引下,打开最里面的三个桶,果然在里面发现了满满当当的肉。

高秀娟两眼放光:“我滴个乖乖呀,你们从哪弄了这么多肉回来?”

家里放这么多肉,她还是头次见。原以为要吃不上饭的,下一秒就被告知家里有的是余粮,这感觉太爽了。

多禄道:“叔叔这两三天都带着我们到外面转,看到什么肉就拿什么肉回来。不过这三桶不全是肉,一桶是骨头,一桶是下水,只有一桶是猪肉跟鸡肉。”

“厨柜那些是因为桶里放不下去了,才放到那里,等着做饭的时候用掉的。”

后面跟进来的夏泰顺乐道:“有了这么多肉,我们能天天吃肉吃到饱了。”

有了足够的肉,高秀娟就大方了:“国景,送两条青鱼跟两条鲤鱼过去你舅舅那边。”

高国景爽快的应了句:“好咧,我这就去。”快手快脚的分了四条鱼出来,拎着就往外走。

不出一个钟,高国景抱着一箱冻梨回来了:“快来看看我给你们带了什么好吃的回来。”

多禄伸过脑袋去一看,就欢呼道:“是冻梨,我们吃过,这个可好吃了。”

夏泰顺:“嘿,冻梨是最北边的特产,你们那地还能吃到冻梨?”

冻梨在最北方,上汾大队在最南方,这梨运到北方不得化了。

多寿解释道:“是姑姑在供销社的朋友郭阿姨送给我们的,就吃过一次。”

他刚开始还以为那是坏梨呢,没想到吃过后发现意外的好吃,可惜就是份量太少,他只尝了个味就没了,没想到今天又有口福了。

多乐没吃过冻梨,嘴里唾沫横行:“叔叔,我们能现在吃冻梨吗?”

高国景:“天太冷,不能吃冰的,饭后我煮给你们吃。”

晚上的锅子是大家期待已久的,今天的汤底是用鱼骨头熬出来的,特别鲜。

带回来的鱼除了送去高天木家的及白条外,全部都杀了,鱼骨做底锅,一部分鱼肉片了出来今天晚上烫着吃,余下一部分存在了桶里。

主要是零下的气温,水容易结冰,一个不留意,鱼就死了。不如杀了放起来明后天吃。

夏景荣赞道:“今天的锅子比前面几次的更好吃,书景这手艺,妥妥的大厨。以前只知道你读书厉害,技术学得好,没想到厨艺也能到达这种登峰造极的境界。”

高国景从上汾大队带了火锅调味料回来,虽说被一些要好的战友瓜分了一些,依然有几包留在了夏泰顺这里。

他们家每次吃大餐时,都会叫上夏景荣。

以前觉得锅子好吃,却没有哪一次的锅子有这次的好吃。

高书景的眉梢荡开了一抹笑意,眼睛从身边的妻子上一扫而过,声线柔和道:“三哥要是每天有这么多食材练手,一练就是十年,你的厨艺也能跟我一样好。”

家里有个好吃鬼,厨艺不提升上来不行呀。

于如嘉一块鲜嫩的鱼肉下肚:“大冬天的吃锅子最是过瘾,一顿锅子吃完,全身都暖洋洋的。”

高秀娟从碗里抬起头:“这话我赞同,大冬天的就该吃锅子,就是食材太难买了,要不是你们早做了安排,我们凑一顿锅子的食材都难。”

夏泰顺:“是呀,我们平时吃的锅子只有几种食材,没有这次的丰盛。”

多禄嘴里塞了一嘴肉,还能抽空说个话:“这哪算丰盛,在我们家做锅子才丰盛呢,有牛、羊、鹿、鱼、猪肉、鸡,每次吃锅子,最少有十几种肉。”

多寿附和道:“对呀,我们家的青菜最少有七八种,今天晚上都没有青菜。”

夏景荣捞起一筷子大白菜放到他碗里:“有青菜呀,这不就是了吗?你要是捞不到的话,可以跟我说,我给你捞,管够。”

高国景解释道:“三哥,他们说的青菜跟你说的青菜不一样,对于他们来说,只有带着绿绿的叶子的菜才能算青菜,大白菜不算。”

“多寿呀,在江城你就别想在大冬天的吃上青菜了,这样冷的天,什么菜都种不活。有大白菜和土豆吃就很好了。”

于如嘉:“是呀,两边的天气不一样,农作物生长的规律就不一样,江城有雪下,你看我们那边,什么时候下过雪。”

高秀娟:“你们这说的我都想去上汾大队了。”

一餐饭吃十几种肉,也就只有二三十年前的夏家办大事时有过几次,冬天还有上十种青菜。

他们家的饭食跟大儿子家的比起来,就跟穷人家一样。

太羡慕大儿家的伙食了,怪不得小儿子每次回到熟悉的家都要适应一阵子。

伙食的落差这么大,换了她,也得适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