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商界游龙 > 第105章 合作初现

商界游龙 第105章 合作初现

作者:飞猪不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2 14:18:01 来源:小说旗

\"量子芯片的良品率又提高了3个百分点。\"李明远推开实验室的门,\"但功耗问题还是没有完全解决。\"

林默正在查看特斯联发来的合作框架:\"他们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应用场景。想用量子计算优化整个城市的交通网络。\"

\"这倒是个理想的测试场景。\"李明远说,\"复杂系统的实时优化,正好能发挥量子计算的优势。\"

\"但是......\"陈芸插话道,\"我们的系统从来没有处理过这种规模的动态数据。需要完全重新设计架构。\"

正说着,张明匆匆走来:\"林总,高盛的人到了。他们对量子金融很感兴趣。\"

\"让他们先等等。\"林默说,\"我们得先解决眼前这个问题。\"

实验室里,团队围在全息投影前,研究着城市交通的实时数据流。数以万计的数据点在虚空中闪烁,组成了一幅流动的城市地图。

\"传统的计算方法根本处理不了这种复杂度。\"李明远分析道,\"即使是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也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一次全局优化。\"

\"但我们的量子系统不一样。\"陈芸说,\"它可以同时处理所有可能的方案。问题是,如何保证实时性和稳定性。\"

林默思考片刻:\"还记得老城区的量子网络吗?它已经展现出了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如果能把这种特性用在交通系统中......\"

\"我明白了!\"李明远眼前一亮,\"不是简单的中央控制,而是让每个路口、每辆车都成为量子网络的一个节点。它们可以自主决策,又能通过量子纠缠保持整体协同。\"

\"理论上可行,但技术难度很大。\"陈芸说,\"需要设计全新的量子通信协议。\"

\"这正是突破的机会。\"林默说,\"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就等于打通了量子计算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瓶颈。\"

团队立即投入到新的研究中。李明远负责优化量子芯片架构,陈芸设计安全协议,其他工程师则专注于具体的实现方案。

三天后,第一个原型系统诞生了。他们用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模拟了一个小型交通网络,包含100个路口和1000辆车。

\"太神奇了!\"特斯联的技术专家看着演示,惊叹不已,\"系统的响应几乎是实时的。而且它能自动适应各种突发状况。\"

确实,无论他们如何改变交通流量,系统都能在毫秒级完成重新规划,保持整个网络的最优运行。

\"关键是这个。\"李明远指着一组数据,\"系统不只是被动响应,它还能预测和防范可能的拥堵。\"

\"就像城市交通有了自己的'大脑'。\"林默说,\"而且这个'大脑'比任何人类专家都要智能。\"

正在这时,一个意外的访客到来——高盛的首席技术官。

\"希望没打扰你们。\"他说,\"但我刚才看了演示,突然想到一个绝妙的应用方向。\"

\"金融市场?\"林默问。

\"没错。\"他兴奋地说,\"如果把这种自组织的量子网络用在金融交易中,可以彻底改变市场的运行方式。每笔交易都成为网络的一个节点,系统能实时优化定价和风控。\"

\"有意思。\"林默说,\"这确实是个重要的应用场景。李明远,你觉得技术上可行吗?\"

\"需要做一些改造。\"李明远说,\"金融数据的波动比交通更快更复杂。但基本原理是相通的。\"

\"那就同步开展吧。\"林默决定道,\"让我们看看量子网络在不同领域的表现。\"

实验室很快分成两个团队。一组继续完善交通系统,另一组开始研究金融应用。

随着研究深入,一些有趣的现象开始显现。量子网络在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时,会自发形成不同的组织结构。这种自适应能力远超预期。

\"你们看这个!\"陈芸指着监控屏幕,\"金融模型产生了一种螺旋状的量子态分布,而交通系统则是网格状的。系统正在根据应用特点自我优化!\"

\"不仅如此。\"李明远补充道,\"两种模式之间还能相互借鉴。交通系统学会了金融模型的快速响应,而金融系统则具备了交通网络的稳定性。\"

这个发现让团队兴奋不已。它意味着量子网络不仅能适应不同场景,还能在应用过程中不断进化,变得更加强大。

特斯联和高盛的专家们都被这些进展震撼了。他们开始讨论更大规模的实际应用计划。

\"我们可以先在一个小城市试点。\"特斯联的代表提议,\"把交通管理系统全部升级为量子网络。\"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一个地区**易所进行测试。\"高盛的专家说,\"从小规模现货交易开始。\"

林默同意了这些建议,但提出了一个关键条件:\"所有的应用必须是开放的。我们要建立统一的接口标准,让更多伙伴能够加入生态系统。\"

这个主张得到了普遍支持。大家都意识到,只有形成开放的生态,量子计算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接下来的日子里,实验室比以往更加忙碌。工程师们开始设计实施方案,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应用做准备。

陈芸的安全团队在设计新的加密协议。当量子网络扩展到城市级别,安全性将变得至关重要。

李明远带领硬件组优化量子芯片。更大的运算规模需要更强大的算力支持。

实验室的设备24小时不停运转。每一次测试都可能带来新的发现。

供应链团队在扩充产能。随着应用场景的扩大,硬件需求激增。

法务部在起草新的合作协议。这种前所未有的技术合作模式需要严密的法律保障。

会议室里,来自各方的专家在讨论技术标准。要实现真正的开放生态,首先要统一接口规范。

林默的办公室里,一摞摞合作意向书堆积如山。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希望加入这场技术革命。

实验室的显示屏上,两个量子网络模型并行运行。它们像两个灵动的生命体,在数据的海洋中自由游动。

李明远正在调试新的控制参数:\"如果调整量子态的耦合强度,系统的响应速度还能提升......\"

陈芸监控着安全系统:\"量子加密的效果很好,任何入侵企图都会被实时发现......\"

张明分析着财务数据:\"两个试点项目的预算都在合理范围内,投资回报周期有望缩短......\"

实验设备发出规律的嗡鸣。在这个永不停歇的实验室里,科技的边界正在被不断推进。

白板上布满了复杂的公式和图表。这些都是团队智慧的结晶,指引着项目的方向。

供应商代表在汇报产能计划:\"新的生产线可以在三个月内投产,完全满足试点需求......\"

法务团队在研究知识产权策略:\"开放平台必须有清晰的授权机制,既要促进创新,又要保护核心技术......\"

系统工程师在优化架构:\"如果采用分层设计,可以让不同类型的应用更好地协同......\"

特斯联的专家在分享交通数据:\"高峰期的车流量可能达到每小时十万辆,这是很好的压力测试......\"

高盛的团队在设计交易模型:\"期货和现货的联动对系统响应速度要求很高......\"

实验室的角落里,一组量子探测器持续工作。它们默默记录着每一个微小的突破,见证着技术的进步。

工程师在调试新设备:\"量子态的相干时间又延长了,这对大规模应用很关键......\"

数据分析师在整理测试结果:\"两种应用模式的协同效应超出预期,这说明系统的潜力还很大......\"

会议室里继续着技术研讨。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正在参与一场改变世界的技术革命。

林默站在全息投影前,看着两个量子网络模型的优美舞蹈。这是科技之美的完美呈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