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商界游龙 > 第200章 破晓时分

商界游龙 第200章 破晓时分

作者:飞猪不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2 14:18:01 来源:小说旗

柏林的冬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德国联邦技术评估中心灯火通明,评审组的专家们正在讨论刚刚结束的测试结果。

\"这不可能。\"一位白发专家盯着数据曲线,\"按照经典理论,能量转换不可能达到这种效率。\"

\"但事实就摆在眼前。\"另一位专家说,\"我们亲眼见证了整个测试过程。没有任何造假的可能。\"

林默站在观察室外,通过玻璃窗看着那些德国专家激烈辩论。李明远在他身边小声翻译着讨论内容。

\"他们说这完全颠覆了传统认知。\"李明远说,\"有人甚至提议重新修订能源领域的教科书。\"

\"先完成认证吧。\"林默说。

这时,陈芸匆匆走来:\"林总,b-13号实验出现异常数据。\"

两人快步来到测试区。实验设备依然在运转,但某些参数开始偏离预期值。

\"这里。\"陈芸指着屏幕,\"能量曲线出现了微小的波动。虽然还在可控范围内,但......\"

林默仔细观察着数据变化。这种异常似乎在暗示着什么。正要深入分析,评审组的组长走了过来。

\"林先生。\"老专家用生硬的英语说,\"我们需要单独谈谈。\"

会议室里,只有林默和这位德国权威面对面而坐。

\"坦白说,我很困扰。\"老专家说,\"您的技术完全突破了传统框架。这让我们很难用现有标准来评判。\"

\"那您的建议是?\"

\"发布一个全新的技术规范。\"老专家说,\"以您的发现为基础,重新定义整个行业的标准。\"

林默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这需要很长时间吧?\"

\"是的。\"老专家说,\"但值得等待。因为这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能源领域的一次范式转换。\"

正说着,李明远急匆匆跑来:\"林总,那个异常数据......\"

\"怎么了?\"

\"我们好像发现了something。\"李明远压低声音,\"b-13号实验的波动,竟然和项目主管二十年前的一个未完成实验高度吻合。\"

林默立即告辞,跟着李明远回到实验区。陈芸已经调出了项目主管的原始记录。那是一页被遗忘多年的实验笔记,记录着一个大胆的猜想。

\"您看这里。\"陈芸指着笔记上一段话,\"项目主管认为能量转换存在某种'共振效应'。当达到特定条件时,效率会突破理论极限。\"

\"而现在......\"

\"现在我们可能正好碰到了这个条件。\"李明远说。

三人对视一眼,都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这不仅验证了项目主管的预见,更为技术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调整测试参数。\"林默说,\"让我们看看这个'共振效应'到底能带来什么。\"

实验室再次忙碌起来。工程师们根据新的思路修改设置,科研人员密切监控每个变化。随着参数的微调,能量曲线开始呈现出奇特的pattern。

\"太美了。\"一位德国专家不禁感叹,\"就像一首精妙的交响乐。\"

确实,能量波动的规律性令人着迷。它既遵循自然规律,又展现出超越常规的特质。这正是项目主管一直在追求的境界。

就在这时,何玉凤的电话打来。她正在新加坡参加一个重要会议。

\"林默,我这里收到一个消息。\"她说,\"Global Energy在欧洲的几个实验室,最近都在进行类似的研究。\"

\"他们想复制我们的技术?\"

\"不像。\"何玉凤说,\"根据内部人士透露,他们走了另一条路。但是......\"

\"但是什么?\"

\"他们的实验出现了严重事故。\"何玉凤压低声音,\"三个实验室同时发生能量失控。\"

林默立即明白了什么:\"他们忽略了'共振效应'。\"

\"什么意思?\"

\"这种技术不能简单模仿。\"林默解释道,\"必须理解其中的本质。否则就会像二十年前一样,酿成悲剧。\"

挂掉电话,林默看着忙碌的实验室。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没人在意窗外的风雨。这种单纯的科研精神,正是项目主管最看重的。

\"林总。\"陈芸走过来,\"测试可以开始了。\"

新一轮实验正式启动。随着设备的运转,神奇的一幕出现了。能量场在特定条件下自发形成稳定结构,效率远超预期。

\"这就是项目主管想要的结果。\"李明远激动地说,\"不是强行压榨性能,而是让能量找到最自然的流动方式。\"

评审组的专家们看得目瞪口呆。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先生们。\"林默对着这些德国权威说,\"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真正的技术创新,应该符合自然规律,而不是违背它。\"

专家们热烈讨论起来。有人提议立即修改评估标准,有人要求追加实验内容。但所有人都同意一点:这项技术值得获得最高等级的认证。

\"林总。\"李明远兴奋地说,\"我们成功了。\"

\"不。\"林默摇摇头,\"是项目主管成功了。我们不过是把他的理想坚持到最后。\"

实验室里,年轻的研究员们依然在专注工作。他们可能不知道二十年前的故事,但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那份精神。

陈芸在记录最新数据:\"每个参数都很完美。\"

评估组的专家开始起草认证报告。

法务团队准备着专利申请文件。

柏林的雨终于停了。晨光透过云层,为这个不眠的实验室带来了温暖。

设备运转的嗡鸣声,键盘敲击的节奏,讨论交谈的声音,一切都那么和谐。

在实验台前,一张泛黄的照片默默注视着这一切。照片上,年轻的项目主管正在专注地记录数据。

一位年轻助手走来汇报:\"第三组数据分析完成,结果很理想。\"

测试区的工程师们还在反复检查每个细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