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发财从掠夺三国的文物开始 > 第123章 土豆熟了

发财从掠夺三国的文物开始 第123章 土豆熟了

作者:岁月如水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4:20:08 来源:小说旗

生产治疗肾脏衰竭的药物,刻不容缓。

另外,阻止日蚀汉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日蚀牌滋阴潜阳汤和日蚀牌五皮汤的工作,也刻不容缓。

张啸馨看着眼前的场面,听着他们说的话,脑袋里嗡嗡的。

她留学漂亮国,喝过洋墨水,也没有想到刘基的生意已做到这么大了。

一开口建设粮油厂、面粉厂、屠宰厂、调料厂。

来往的资金都是上千万,上亿。

才知道刘医生,武观姿的这个朋友是如此的富有的,如此的有魄力。

刘基点头:“二哥的提议很好,并且,我在张神医那里了解了日蚀汉药集团有限公司的事情,开出一张治疗轻度肾衰竭的药方。”

“我把这个药方给你,你先做准备,注意先不要申请专利。”

“太阳国人狡猾……”

班俊点头,知道太阳国知道了他们的药物有缺陷,肯定会想方设法弥补,弥补又能赚一大笔钱,他们肯定是不择手段。

说不定会通过专利的渠道,得到药方。

吃亏的还是华国。

对日蚀汉药集团有限公司的反映,已经通过卫健委和俞雁卉两条途径反映上去。

等着临河市ZF解决。

各项工作都有序进行,众人一起高兴喝酒。

喝过酒。

刘基和武振升、武观姿、金光越到两个农具厂将一万多件装备带走。

车子交给了闻人夏冰。

……

带着一万多件装备,回归汉末。

在陈宫的带领下。

盐业、海菜、罐头鱼在铉国县、黄县、蓬莱县、牟平县四个县里铺开。

带动了四个县的造船业、建房、饭店等一系列的经济点,拉动了四个县的经济,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四个县。

生意已朝着青州六郡的各个地方铺开。

一部分流向了衮州。

一部分流向了冀州。

生意逐渐做大,开始有了利润。

同时,以京都洛阳为中心点,卫生巾、二锅头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刘基面临着人手不够的困境。

陈宫开始招收懂得文墨的人,做掌柜,做伙计。

刘基回来了。

带来了一万多套军备设施。

于禁的青龙护卫队、太史慈的银龙护卫队,率先武装起来。

刘基保证,李超的黄龙护卫队、顾鹰的乌龙护卫队,很快就补充上来。

人们看着各项事业蒸蒸日上,都欢呼雀跃。

刘基召集四个县的大家族,来刘家寨观看“土豆”收获。

要想改变一个时代,必须有充足的食物,必须提高生产力。

根据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力不增长,百姓不可能富起来。

四县的士族听说,刘都尉种植的农作物“土豆”收获,让他们去观看。

有些人就撇嘴:“切,我们祖祖辈辈耕种,不知道怎么种地?让一个小娃娃教我们种地,滑天下之大稽。”

“哼,让我们周家出六百匹马,我就不乐意,强人所难。”

“初出茅庐,只知道败家收买人心,刘家有多少资产都被他败坏。”

不管四个县里的家族怎么有意见,东莱郡的都尉号召,他们还不敢不去。

这一天,四个县的十几个士族来到刘家寨。

看见刘家寨的建筑满脸的震惊。

这是一个寨子?

比他们的县城都要大。

四万多护卫队,再加上百姓,足足有十几万之多。

一排排三层的楼房排列整齐。

看着排列好像军队的楼房,人们都有些懵。

这就是刘家寨?

老天。

如果这是个寨子,他们居住的县城就是乡下的旮旯。

再看这里的路,都是整条的石头建造,他们想不通的是,石头怎么会是一整条?

有人拿着匕首刀具砍一下路面。

用尽全力只是个白点。

太奢侈了。

刘都尉是怎么做到的?

难道真有传说中的神仙手段?

刘基让陈宫做了个收获节。

陈宫宣布,所有人到田地里收获土豆,一定要按照要求去做。

收获的土豆,九成归各家,一成归刘家寨。

农人听了陈宫的宣布,一个个振臂狂呼:“刘都尉英明。”

“感谢刘都尉。”

“感谢陈宫县令!”

是刘都尉帮助他们度过了灾荒年月,是刘都尉租给他们房子居住,是刘都尉给了他们田地耕种。

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有田同耕,有钱同使。

刘都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土地是刘家的,种子是刘家的,种植的时候吃刘家的喝刘家的,收获的时候,他们领取九成的收获。

人们当然感激莫名。

陈宫继续说道:“今年,我们会评选出来,亩产最多的土豆王,奖励银子十两。”

“土豆最大的土豆王,奖励银子十两。”

“土豆品质最好的土豆王,奖励银子十两。”

“土豆……”

所以,大家一定要按照规则收货。

人们听说收土豆还有奖励,一个个更加来精神。

陈宫还宣布,收获的土豆,大家除了留下自己吃的,刘家寨收够富足的土豆。

人们听了越加的高兴。

欢呼声震荡着云霄。

收获开始了。

人们朝着田地走来。

因为没有种植过土豆,都不知道土豆的产量。

当他们拿着抓钩刨开土地,挖出土地里面的土豆,一个个硕大的土豆出现,人们都惊呆了。

“老天,这么大的土豆?”

“这是土豆,能吃吗?”

“不知道没吃过。”

刘家寨的百姓笑了:“能吃吗,特别的好吃,是你们不知道罢了。”

“真的?”

百姓们笑了:“当然是真的,收获之后,你们会吃到的。”

有人将一亩地的土豆收获完成,称一下:3868斤。

这个数目出现,震惊了在场所有的人。

依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小麦亩产不过一担八斗收,也就是二百多斤而已。

一亩地的土豆竟然收获了3868斤,是一亩地小麦将近二十倍的产量,太惊人了。

“老天,这是老汉我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产量,太惊人了。”

“谁说不是,亩产这么高,老汉一家人能吃多少?”

“二亩地就够了。”

来自四个县的士族都震惊了。

他的心狂跳。

他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土豆的产量竟然高到这种地步。

他们都有几百亩,上千亩的土地,种上土豆不就发财了。

土豆产量的新高连续刷。

4000斤。

4289斤。

4890斤。

……

人们在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都懵了。

这是刘都尉给他们带来的奇迹,以后再也不用怕饥荒年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