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发财从掠夺三国的文物开始 > 第160章 耕者有其田

发财从掠夺三国的文物开始 第160章 耕者有其田

作者:岁月如水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4:20:08 来源:小说旗

“杨太尉是否应该给微臣道个歉呢?”

“还请万岁给微臣做主!”

刘基向汉灵帝恳求。

袁隗、杨彪等人是朝中大臣,如果说揣测人心,设计阴谋,治国理政,挟持同僚等方面,甩刘基十八条街,他打马追不上。

这是一定的。

作诗,刘基不害怕满朝文武中的任何人。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几年医学院不是白读的。

每首选上课本的诗歌,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拿来糊弄一下古人不成问题。

就像这首诗,他只是魔改一下王昌龄的《芙蓉楼送新渐》,就将满朝文武惊得心肝颤抖。

汉灵帝点头。

他越来越喜爱刘基这个臣子。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是何等干净纯洁的诗句,是何等清纯没有半点杂质的淳朴心灵。

对朝廷是何等的期盼,何等的信任!

“杨爱卿,事情是你挑起来的,你质问刘爱卿的《将进酒》,致使刘爱卿做出来新诗《金殿上答袁隗太傅》。”

汉灵帝盯着杨彪:“杨彪,你可认输?”

杨彪恨透了刘基。

真想不到,袁隗出如此刁钻的题目,竟然无法难住刘基。

实在可恨!

“万岁,臣愿意给刘都尉道歉。”

杨彪也很光棍。

事情根本躲不过去,那就低头认输。

“微臣也不是为难刘都尉,只是觉得刘都尉太年轻,不该有如此沧桑的感受,心有疑虑,所以验证一下,更主要的是为皇上验证人才。”

说到这里,杨彪转身到了刘基面前,就好像他心怀社稷,忠心耿耿一样。

拱手施礼:“刘都尉,是我莽撞了,还请刘都尉谅解。”

“按照你我两家的交情,你是能理解的。”

刘基淡淡一笑,杨彪不简单,名列三公,不是一般人能走上去的。

杨彪的儿子也不简单,是被曹阿瞒砍了脑袋的杨修。

老杨家的人太聪明。

“杨太尉能点拨晚辈,实在是受用不尽,以后晚辈会多多拜访,还希望前辈不要推脱。”

杨彪大笑:“一定一定。”

他恨不得刘基死。

“哈哈,好,实在是好!”汉灵帝大喜,“朝臣就该一条心地为大汉江山着想,就该像刘基和杨太尉一样和解,不把芥蒂放在心里。”

“刘基听封!”

刘基站出来,就要听皇上封赏。

袁隗再次站出来:“万岁,臣有事情询问刘都尉,还请万岁在微臣询问之后再封赏如何?”

汉灵帝不痛快,认为袁隗多事儿。

只是袁隗是太傅,也就是他儿子的老师,给一些面子。

“好吧。”

袁隗盯着刘基:“刘都尉,黄巾军进攻黄县的时候,是多少人马?”

刘基躬身:“太傅,两万人马!”

袁隗笑了:“那黄巾军进攻你刘家寨的时候,是多少人马?”

“一万五千人马。”

袁隗笑容越加的阴森:“刘家寨当时多少人马?”

“太尉,当时刘家寨只有三千护卫队,是维护刘家寨三万百姓的队伍。”

袁隗知道到了重点:“你三千护卫打败了黄巾军一万五千人的队伍后,改编了黄巾军,你的队伍有多少?”

“大约一万五左右。”

“平息了铉国和牟平之后呢?”

“队伍大约是五万人。”

“刘都尉,而后又有一部分黄巾军投降于你,总数大约在十万上下,是也不是?”

刘基回答:“是,袁太傅,我收拢的黄巾军总数是十一万三千三百九十六人。”

“刘都尉,你可知道这十一万三千三百九十六人都是反贼,他们都该诛灭九族,你将他们藏起来,是什么居心?”

“万岁,”袁隗转身对着皇上,“刘都尉私自放了十一万黄巾军反贼,居心叵测。”

“第一害,十一万人是反贼,如果刘基居心不良,瞬间就能拉起十一万的军兵,威胁朝廷,他又有军粮工厂,如果不及早铲除,则天下危矣。”

“第二害,反贼没有接受朝廷的制裁,逍遥法外,长此以往,谁还尊重朝廷的法度,法度没有,国将不国。”

“第三害,谁给了刘都尉私自放了黄巾军的资格,这是私自行事,不尊朝廷,如同谋反,还请皇上明察。”

“都尉刘基大才如斗,却巧言令色,心胸似海,却图谋不轨,他一旦起事,大汉王朝必然遭受重大损失,皇上,为了江山社稷的安危,斩杀此人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袁隗说的有道理。

你有军粮,有军人,你要干什么?

蔡邕等人当时就急了。

“袁太傅,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蔡邕不乐意了,袁隗这个老小子,时刻想害死刘基,让女儿蔡文姬守寡,其心可诛,“上天有好生之德,黄巾军造反,难道能将反贼全部斩杀?”

“这里有镇压反贼的皇甫嵩、卢植等将军,他们当时镇压反贼,是不是贼首从重处理,民众放归田间。”

“他们都得到皇上嘉奖,怎么到了刘都尉这里就变了方向。”

“不错,黄巾军的贼首和走投无路的百姓不一样,百姓就该赦免。”

汉灵帝看着刘基:“刘基,你说。”

刘基看着皇上:“万岁,百姓造反,所为何事?”

“真的是为了江山社稷,荣华富贵吗?”

“不,他们为的是一口饭吃。”

“大汉灾害三年,多少百姓颗粒无收,官府还催逼钱粮,他们都没有吃的,如何有钱粮?”

“为了交税,卖儿卖女的有之,卖身为奴的有之,啃树皮吃草叶的有之,吃观音土的有之……他们没有了活路,追随黄巾军也只是为吃饭而已。”

“我东莱郡为什么那么快的平息了青州三郡的匪患,是因为我给他们说,只要你们投降,就耕者有其田,寒者有其衣,饿者有其食,黄巾军就纷纷投降。”

“万岁,臣这样做为的平息大汉王朝的匪患,做的对与错还请万岁明察!”

“杨太尉、袁太傅一直指责为臣,臣想问他们一句。淮南袁家四世三公,资财富可敌国,在大灾之中做了什么有益于家国的事情?”

“杨家也是大士族,大家族,在这场遍及全国的灾难中,救活了多少百姓?”

“你们不救百姓,怎么让百姓活?”

“万岁,百姓才是社稷的根本啊!”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还请万岁深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