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发财从掠夺三国的文物开始 > 第165章 文采风流

发财从掠夺三国的文物开始 第165章 文采风流

作者:岁月如水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4:20:08 来源:小说旗

“有请前十甲上台——”

张让尖利的声音传出来老远老远。

随着声音落地,东莱刘基刘敬舆、巨鹿田丰田元皓、广平沮授沮公与、涿郡崔瑗崔子玉、淮南刘晔刘子扬、颍川荀彧荀文若、颍川荀攸荀公达、北海王修王叔冶、豫州毛玠毛孝先、高平王璨王仲宣,等十个人,信步登上诗台。

十个人对着皇上行礼。

宽敞的袍服袖子甩动,十个人对着皇上跪倒:“草民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汉灵帝很高兴,眼前十人代表着大汉王朝年轻一代的文脉,是国家栋梁:“爱卿平身。”

十个人站起来,然后和何太后、董太后,皇子,见礼。

而后对文武百官、观礼的各国人民,还有洛阳城内的百姓行礼。

观众看台上的十个人,年轻俊美,风度翩翩,喝彩声好像松涛海浪,哗然响起。

“前十甲出现了,都很年轻。”

“这是大汉的文脉代表,是大汉的文胆。”

“他们的诗写的真好,不知道这次会写出什么奇异诗篇。”

人们充满期待地议论纷纷。

“期待好诗。”

“再出华章。”

“刘晔,我们支持你。”

“王璨,我们支持你。”

“刘基,必胜,必胜,刘基。”

好多人喊着自己支持的人的名字,现场第一次形成了一场小小的**。

**落下。

皇上亲自出题。

汉灵帝站起来,看着前十甲,满脸笑容:“各位,你们绝大多数是初来洛阳,洛阳是咱们大汉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我出题,只有一个要求,诗中必须带有洛阳二字,随意发挥,让洛阳的百姓见识你们的诗才。”

汉灵帝的花落地,人们再次欢呼。

“好哇,洛阳必然随着他们的诗歌流传千古。”

“哈哈,皇上偏爱洛阳人,这个题目出的好。”

“就看前十甲的好诗了。”

观众们沸腾。

诗台上的张让,让观众们暂停欢呼,将时间放给台上的孝廉,让他们构思诗才。

人们点头。

诗歌文章,经国之大业,万古之精神,写的时候,打扰不得。

决不能断了孝廉写诗的灵感。

顿时,偌大的午门外广场静悄悄的,只有呼呼的风吹过。

这是给前十甲思考的福利。

时间一炷香。

烈日晴空,万里无云。

偌大的午门外广场上,人头涌动,却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眼盯着诗台,等孝廉中的前十甲构思新鲜的诗歌。

能参加大场面的诗会,能见到代表天上文曲星的天才,是所有人的荣耀。

就在此时,淮南刘晔走出来,他朝着张让拱手:“刘晔不才愿第一个交付答案。”

张让大喜:“刘孝廉,好,请你吟诵。”

“来人,做笔记。”

人们看刘晔刘子扬年轻貌美,器宇轩昂,犹如临风玉树,就鼓掌喝彩:“好好好,南阳刘晔,诗才无双。”

“刘晔,加油,加油,刘晔。”

刘晔朝着台下的观众拱手。

他一步踏出,昂然吟诵:“掷柳迁乔太有情。”

年少风流,一句话就是“有情”,用掷柳一词形容,就衬托出来情感的丰富。

这一句诗不能说是精品,最起码是上品。

人们似乎听出来大雅之音。

刘晔春风满面,脚步再次踏出来,越显得洒脱:“交交时作弄机声。”

写美丽的女子坐在机杼上,一下子一下子的织布,专注而精心,也只有如此的专注,才能织出来优美的缎子。

“洛阳三月花如锦,”

这句话转折的有些突兀,描写了洛阳三月的美丽,好像锦缎一样璀璨,好像锦缎一样耀眼,好像锦缎一样令人开心。

缠绵悱恻,丽句也。

写的真好。

刘晔再次跨出一步:“多少工夫织得成。”

这句话出口,人们一脸的惊喜。

写得好!

全诗是: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听着大雅之音的诗句,全场的观众都沸腾了。

“刘子扬,刘子扬。”

“写得好,写得好!”

“刘子扬,我爱你!”

高台下的女子甚至喊出来这种惊人的虎狼之词。

喊声好像潮水,一波又一波冲击着诗台。

感受着下面观众沸腾的热情,刘晔脸色通红,也被现场的气氛带动。

真想不到现场气氛是如此的好。

观礼台上,各国的使者盯着刘子扬,眼神里是满满的警惕。

就是这种天降大才护持汉朝,大汉的国运才不不至于衰落。

刘晔成为他们关注的对象。

文武百官的高台上,好多人捋着胡子赞扬:“刘子扬写的真好,最后一句诗出来,我们才知晓这首诗的真意。”

“是啊,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简直是神来之笔,妙手偶的。”

“大才,刘晔刘子扬乃是大才。”

人们都非常看好刘晔。

就在此时,王璨王仲宣出场。

他朝着周围行礼:“在下不才,乃是高平王璨王仲宣,我来第二首诗吧。”

台下掌声如潮。

王璨迈着四方步,巡游四方,宛如神人一样飘逸,曼声吟哦:“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一句诗出来,全场一片惊呼。

自然天成,特有水准。

王璨越显得倜傥风流,风雅不尽。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大气。

太大气了。

曾经批示过给风给雨的券子。

曾经给出过给云给月的印章。

想象之奇特。

构思之宏伟。

令人叹为观止。

震惊了全场的人,一个个为王璨挑起大拇指。

就连刘基都赞叹,真不愧是写出来《登楼赋》的名家,真是大手笔。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这一句诗越显得潇洒落拓,放荡不羁。

想过一种醉生梦死的生活。

一首律诗完成,全场再次疯狂。

人们对王璨这个孝廉才子越加的敬重。

这首诗直抒胸臆,发自内心深处,写出来自己的想法,写的真好。

“真是大才,这首诗我看可以坐上冠军宝座。”

“一点不假,这首诗压住了刘晔刘子扬的诗歌了。”

“好诗,越品越有味。”

“如此大才,国家必须用,这是支撑大汉王朝的栋梁之材。”

人们呼喊声形成了汹涌的浪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