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发财从掠夺三国的文物开始 > 第241章 刘基的封赏

发财从掠夺三国的文物开始 第241章 刘基的封赏

作者:岁月如水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4:20:08 来源:小说旗

第四战,万年公主胜!

裁判团在高台上向天下宣布。

声音落地,洛阳百姓的人群中爆发了山崩海啸,天崩地裂的掌声和欢呼声。

“哇呕——”

“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哈哈,大汉再次夺取胜利,太激动人心了。”

“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观众们比自己取得胜利都要高兴,似乎是发了狂。

有人将上衣褪下,扔到天空;有人抱着身边的人转圈,显示喜悦;有人将孩子扔到天空,有人如痴如狂……

胜利了。

大汉胜利了!

四战四胜。

解决了四个难以解开的难题,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以来的智力高峰。

这四战一定能记载青史上,流传千古。

这四战一定能铭刻人心,传颂万年。

这四战夺来了四个郡,扩大了大汉王朝的地盘,开疆拓土。

这四战打击了附属国的嚣张气焰,彰显了大汉朝的文治武功。

万斤巨石,不可撼动。

却被万年公主带着蔡琰给解决了。

对乌丸国来说是一巴掌扇倒在地,然后踩在脸上狠狠蹂躏。

北方四国挑衅大汉威严,想踩宗主国的脸,割走土地的阴谋彻底失败。

鸡飞蛋打。

赔了夫人又折兵。

伤筋动骨。

他们都躲在角落里放声的哭吧。

就在此时,东面附属国:三韩(马韩,辰韩,弁韩)高句丽,扶余,挹娄,倭人。

北方:乌丸,匈奴,鲜卑,羌胡。

西方:贰师、大宛,邛苲、夜郎,吐蕃,蛮荒之地。

诸多附属国的使者都站起来,对汉灵帝躬身施礼:“尊贵的天可汗,万岁,吾皇陛下,文治武功超迈前贤。”

“大汉朝人才辈出,人才济济,春秋鼎盛,我们国家臣服,绝不敢有半点私心。”

“我等必然为大汉做天然屏障,永远镇守边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喊声响亮。

汉灵帝特别高兴。

自从四五年前的光和7年,贼人张角张宝张梁卷裹百万人起义。

霎时间席卷八州,好像火山喷发,难以收拾。

大汉王朝岌岌可危。

今天的胜利是标志**件,代表大汉王朝重新焕发生机,重新走向辉煌。

“各位使者,我大汉王朝在本帝的治理下,国泰民安,国富民强,文治武功,超过前朝,羌胡、乌丸、匈奴、鲜卑四国,不自量力,妄图以大都的名义赢了我朝,从而提高他们的知名度。”

“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一切手段都将灰飞烟灭。”

“朕是天子,上天之子,天降神龙,任何附属国不要打错了主意,否则必然受到天谴。”

“过去的事情,我既往不咎,只希望你们所有国家安定下来,宗主国也不会随随便便找你们的麻烦,否则,就有可能让你们国破家亡……”

汉灵帝狠狠震慑诸多的附属国。

震慑之后,汉灵帝看身边的万年公主宣布:“万年公主封为河阳侯,赏金千两。”

万年公主赶紧跪下谢恩,激动地心脏乱跳,胸膛处好像有小鹿乱跳。

她真想不到仅仅是一战,自己就被封为王侯。

“父皇,万年谢主隆恩。”

汉灵帝点头,很高兴,让万年公主平身。

“蔡琰,你跟着公主一起出工出力,封赏你黄金千两。”

蔡邕也惊喜万分。

她跟着公主只是好玩,是刘郎说她俩人就可以胜利,也就硬着头皮答应,哪想到竟然得到皇上的赏赐。

意外之喜。

蔡琰跪下磕头谢恩:“民女谢主隆恩!”

高台之下,好多人都谢皇上英明。

午朝门外,乌丸国和大汉签订协议,事情才算结束。

回去的路上,人们兴奋谈论着第四战:“哈哈,痛快,实在是痛快,公主和蔡琰两个妙龄女子就打败了乌丸国,实在出人意料之外。”

“皇上的手段高,这就是狠狠打脸乌丸国,乌丸有什么了不起,还比不过两个女人。”

“哎呀不容易,四战四胜,总算有一战刘司马没参加,如果都让刘司马出手解决,事情还真的不好办。”

有些人撇嘴:“刘司马没参加?你知道个屁。”

“那些木料都是从皇宫拉到了冰心小筑,然后从冰心小筑拉出来的,是刘司马带皇宫里的木工做出来的,如果不然,你以为公主能赢?”

“就是,工部那么多人,怎么就办不成?”

潮水一样的人流退去,午朝门外一下子退了潮,上天都高了三尺。

羌胡国络腮胡子的将军,朝着苏萝瞥了一眼。

眼神如刀,阴寒冰冷,大夏天都觉得冰冻皮肤。

杀机毫不掩饰的透出来。

他对苏萝做了一个手势。

手势轻微,一般人无法察觉。

刘基修炼就九阳真经,感知比一般人敏锐一百倍,一千倍。

苏萝觉察到的时候,刘基就觉察到了。

刘基看一眼羌胡的将军。

知道他们有阴谋,也就不动声色。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都在,各国使者也在。

皇上宣刘基觐见。

刘基到了金銮殿上,三拜九叩,行君臣大礼:“万岁,微臣刘基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汉灵帝看刘基满脸笑容,越看越满意。

和羌胡等国的四战,刘基居功甚伟。

如果不是有刘基,别说得到四个郡,大汉王朝的脸都丢尽了。

“爱卿平身!”

“谢万岁!”刘基站起来。

朝堂上,文武百官都盯着刘基,也包括榜眼王璨、探花刘晔。

每个人的目光里充满了羡慕。

刘司马屡立功勋,皇上一定会大力封赏,富贵荣华唾手可得。

刘司马才多大?

满打满算才二十多岁。

如此年龄占据高位,这人不骄不躁,却是难得的人才。

“刘基刘敬舆,”汉灵帝说道,“此次决战,四战四捷,绝大多数是你的功劳,为我大汉扬名,为我大汉争取来四个郡的地盘,功勋卓着。”

“朕欲加封你为青州牧,只是你年龄太小,唯恐你担不得大任。”

“朕封你为代青州牧,镇远将军一职,如果你再立新功,就正式成为青州牧。”

金銮殿上一片震荡。

青州牧!

镇远将军!

妥妥的封疆大吏。

大汉十三州,也只有十三位州牧,掌握地方行政、军事和财政大权。

州牧主要负责以下职责。

行政管理:州牧管理州内的行政事务,包括税收、法律执行等。

军事指挥:州牧拥有军事指挥权,负责州内的军事防御和进攻。

财政管理:州牧掌握州内的财政大权,负责税收和财政支出。

刘基一步走入了大汉官场的高层!

最高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