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开后,我靠系统当人生赢家 > 第255章 二代机甲的研发

在网络上关于“南天门”计划还在议论纷纷的时候,武落平带领着他的同事们已经悄然投入到新一代机甲的研究之中。他们身处机密的研究基地,四周是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忙碌的身影。

武落平,这位最年轻的科学院士,一代机甲的发明人,心中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这一次,他们的目标不再是两米多的“小矮人”,而是七米将近八米的庞然大物。

研究室里,巨大的设计图纸铺满了整个桌面,武落平和团队成员们围坐在一起,激烈地讨论着每一个细节。

“这次的机甲不同于一代机甲,一代机甲因为小,所以相对来说制造难度低,容易控制,而且对能量要求也不强。”武落平严肃地说道,他的眼神扫过所有成员道:“而这次的二代机甲我设计的是高度在七米五到八米之间,这样难点就呈几何倍增加,而且有些东西有质的区别,需要我们从头再来。所以同志们,我们的压力很大啊!”

“没关系武院士,有一代机甲的底子,二代机甲再难我们都可以克服。”楚晴教授道。

“没错。”大家都纷纷发言。武落平冲大家微微一笑道:“那好吧,接下来,我们具体的讨论一下,首先就是武器装备系统。谁来说说?”

“武教授,我认为在武器系统方面,可以采用最新的能量脉冲武器,能够实现远距离的精准打击,并且威力巨大。还可以加载激光武器,或者是电磁武器等等。”一位年轻的研究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嗯,想法不错,但能源供应能不能跟上是个问题。”另一位经验丰富的专家皱着眉头说道,“还有,机甲的防护装甲也不能忽视,要能够抵御各种高强度的攻击。”

“我觉得可以采用多层复合装甲,结合新型的纳米材料,提高防护性能的同时减轻重量。”有人接着说道。

武落平认真地听着大家的讨论,不时地点点头,然后说道:“机甲的动力系统是关键,传统的能源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我们得在核动力模块上取得突破。”

“可是核动力的控制和安全问题一直是个难题啊。”有人担忧地说。

武落平沉思片刻,坚定地说:“这正是我们要攻克的难关。大家想想,如果能够实现稳定、高效且安全的核动力供应,那机甲的战斗力和续航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众人陷入了沉思,然后纷纷开始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

“我们可以借鉴之前在能源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优化和改进。”

“是不是可以增加一些备用的能源系统,以防万一?”

“还有机甲的操作系统,要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让驾驶员能够更轻松地操控。”

“另外,关于机甲的战斗模式,我们也得好好规划。”一位成员说道,“比如,是否可以设计一种近战与远程攻击相结合的模式,根据不同的战场情况灵活切换。”

“没错,近战可以配备强力的机械臂和格斗武器,远程就依靠先进的能量武器进行打击。”

“而且,机甲之间是否能够实现协同作战,组成战斗编队,发挥出更强大的战斗力?”

“我觉得可以通过先进的通讯系统和智能算法,让机甲之间能够实时共享信息,互相配合。比如,在面对大规模敌人时,有的机甲负责吸引火力,有的负责主攻,有的负责掩护。”

“还有,机甲在应对不同类型的敌人时,战斗模式也要有所调整。如果是灵活的小型飞行器,机甲就要提高反应速度和精准打击能力;如果是大型的战舰,就得集中火力攻击其关键部位。”

“在太空作战中,机甲还需要具备独立的生存和补给能力。比如,能够利用太空资源进行能源补充,或者具备自我修复的功能。”

“在地球上,面对复杂的地形,比如山地、水域,机甲是否能变形适应?或者具备跨越障碍的特殊装置。”

“还有,机甲的武器库是否可以多样化,根据不同任务需求快速更换武器装备?”

“另外,机甲的隐身功能也很重要,在必要时能躲躲避敌人的侦测。”

大家热烈地讨论着,各种奇思妙想不断涌现。武落平和他的团队成员们,全神贯注地参与其中,为了打造出无敌的机甲,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创新点和改进方向。

武落平看着讨论得热火朝天的同事们欣慰地道:“大伙说的都很在理,哪我们就分成多个研究小组,对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好了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你们自行分组,最后找楚教授汇报一下,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找楚教授,或者找我。”

众人纷纷点头,开始行动起来。他们迅速按照各自擅长的领域和提出的想法进行分组,一时间,研究室里充满了忙碌而有序的气氛。

负责武器系统的小组立刻投入到对新型能量脉冲武器的深入研究中。实验室里,各种精密仪器闪烁着光芒,数据在屏幕上飞速跳动。他们不断计算着武器的威力、射程和能耗,试图找到最优化的方案。一位年轻的研究员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模拟数据,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再调整一下能量输出的参数,看看效果。”另一位研究员迅速操作着仪器,进行着新的一轮测试。“这次的威力有了显着提升,但能耗还是太高,得继续优化。”他们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改进的细节。

防护装甲小组则在实验室里对各种材料进行测试和分析。巨大的压力机发出轰鸣声,不断对材料样本进行挤压和冲击。小组成员们手持检测仪器,仔细记录着每一次测试的数据。“这种新型纳米材料的抗压性能不错,但韧性还需要改进。”一位成员说道。“试试调整一下材料的分子结构,也许能有所突破。”大家热烈地讨论着,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组合。

动力系统小组围绕着核动力模块的模型,反复探讨着控制和安全的技术难题,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专注和执着。“这个反应堆的冷却系统还不够高效,需要重新设计。”一位专家指着模型说道。“还有,如何确保在极端情况下核动力的稳定输出,也是关键问题。”大家纷纷点头,陷入沉思,随后又展开激烈的讨论,各种方案被提出又被否定,再提出新的思路。

战斗模式小组则通过计算机模拟不同的战场情况,验证着各种战斗模式的可行性和效果。大屏幕上显示着激烈的战斗场景,机甲在虚拟的敌人中穿梭作战。“这种近战与远程结合的模式在面对密集攻击时,反应不够迅速。”“那我们增加自动切换的智能算法,根据敌人的距离和威胁程度自动选择最优的攻击方式。”小组成员们一边观察模拟结果,一边快速修改着参数和算法。

楚教授在各个小组之间穿梭,不时给予指导和建议,确保每个小组的研究方向正确,进度顺利。他时而停下脚步,仔细查看实验数据,时而与成员们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这个思路很有创意,但要注意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你们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不要忽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在楚教授的指导下,各个小组的研究工作更加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