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局被米国炸飞,我成文娱活菩萨 > 第80章 李白,永远滴神!

翠西此时心里隐隐有个猜想,但一时间却捅不破那层窗户纸,仔细回想了一番后,还是没法找到心目中的凶手。

无奈的她只能继续往下看。

“砰!”

又是一声巨响!又是拍桌声!

而这次距离更近,来得也是更加突然,编辑室里的一众编辑们算是彻底绷不住了。

家人们,谁懂啊!就说咱在工作岗位上辛辛苦苦的审稿,砰砰两声!

人都吓傻了!

编辑们循着声音的方向,找到了声音的源头。

原来是新入职的翠西小姐,声音就是从她的工位上传出来的!

众人此时也是一头雾水。

怎么的?拍桌子还能传染不成?

主编拍完小编拍?

要不是拍桌子的是西大陆来的翠西小姐,众编辑们早就发飙了,可惜偏偏是推理部门的新宠翠西,也是让一众人等颇为无奈。

看着沉浸在自己世界里无法自拔,对外界发生的一切毫无知觉的翠西,众人也是直呼倒霉。

虽然不好直接上前理论,但推理部的编辑们也都无心工作了,一个个一边摸着鱼,一边用余光扫向翠西的方向,打算等她回过神来,好好跟她说道说道。

翠西此刻对周遭的一切,可谓是完全无感,整个人都陷入了巨大的震惊当中。

原来十二名乘客前面的证言都是假的!

原来自己一直捅不破的窗户纸是这么一回事!

原来凶手不止一个!

原来他们全都是凶手!!!

原来当年,小黛西一家和女仆相继去世后,雷切特用金钱逃脱了牢狱之灾。

一想到他逍遥法外,正义无法得到伸张,十二人心中便悲愤难平。他们决定以“陪审团”的名义,亲自执行雷切特逃过的死刑,为所爱之人讨回公道。

为此,他们策划了几年时间,先让秘书麦奎因和男仆马斯特曼接近雷切特,再引导雷切特登上这趟列车。

事发当晚,十二人轮流从哈巴特太太房间的联通门,走进雷切特的包间。随后,每个人狠狠地朝雷切特刺下一刀,发泄了无尽的哀怨与愤怒。

他们原本提前对好了证词,打算伪造成凶手已逃走的假象,以便顺利脱身。可没想到的是,车厢里有一个董事专属包间,里面住的竟是侦探波洛。

就像德拉戈米罗夫公主在得知列车上的这个小胡子是大侦探波洛时说的:

这是命运的安排!

命运让他们这个天衣无缝的计划最终惨遭揭露,不过好在恶魔已被审判,逃脱法律制裁的家伙受到应有的惩罚。

看到这,翠西已然同意了陆文成的看法,这部《东方快车谋杀案》确实赢定了,至少在翠西看来,这种全员凶手的写法,在蓝星还从未有过,完全是李白老师继叙诡之后的又一次创新。

更别提整部作品那无敌的细节和铺垫,神作之名可以说实至名归。

但推理之神?

坦白说,翠西认为还有待商榷。

毕竟要想背负神的名号,那至少得有神的影响力吧?这里是华国,又不是旁边的某岛国,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能冠上个仙人之名。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这个西方谚语翠西从小听到大。

那现在陆文成想要给李白戴上神的冠冕,那得承受多大的重量?陆文成真的有仔细想过么?

到目前为止,至少在翠西看来,这部《东方快车谋杀案》还差点意思,离送李白登上神座,还差点味道,至于差的是什么,翠西暂时没想明白。

难道说后面还会有反转?

不能吧!

这部作品到真相大白这已经非常完整了,任何企图对推理结果的翻案,在翠西看来都无法接受!

怀着这样的心情,翠西看完了最终的结局。

这一刻,她也终于明白,之前认为的差点味道,差的是什么了?

差的是那一抹人性的光辉啊!

波洛没有选择直接揭露凶手们的罪行,而是在凶手们说出那桩陈年往事后,给出了两种可能,一个是帮助十二名凶手隐瞒真相,让他们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另一个则是揭露罪行,扞卫法律的至高无上。

而最终布克和康斯坦汀医生选择了前者,也就是隐瞒真相。

虽然波洛没有直接作出选择,但既然他这么说了,甚至还宣布退出这起案件。

波洛心里怎么想的,或者说作者李白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已经再清楚不过了。

就像一句翠西从小听到大的谚语:“Every coin has two sides。(每个硬币都有两面)”

在生活中,也同样没有绝对的黑白对错,善恶并非对立,而是相互纠缠在一起的,其中掺杂着进退两难的挣扎,以及利弊得失的权衡。

要翠西说的话,《东方快车谋杀案》的精彩之处,并不在于破解凶案的谜团,而是在于其对于复杂人性的解构。

谋财害命的富商和动用私刑的“陪审团”,究竟谁是善,谁是恶?

是的!

我们永远不可能用一把尺子丈量所有的对错,以一杆天平测出人品的高低。人心本就明暗交错,世间没有绝对的善良与正义。无论给予善或恶的评价,对应的都只是其中一面,并非全部的事实。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人与人的立场不同,有人为利而作恶,却自以为良善;有人为义而行善,却被一些人怨恨。说到底,每个人都拘泥于一己之私,局限于片面角度,对事件本身的理解也大相径庭。

回到《东方快车谋杀案》,在这场案件中,翠西见识到了李白笔下人性的复杂以及善与恶之间的转换。

运用到生活中,那就是华国人常说的: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毕竟人与人之间的感受是无法完全感同身受的。

就如同那十二名凶手,他们的的真实感受,通过语言传递出来已不及自身痛苦的万分之一,这样就已经将波洛、布克、康斯坦汀以及书本前的大部分读者深深打动。

所以谁又能否认波洛的正义呢?

对此,翠西只想说一句:

李白!永远滴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