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 第106章 半自动步枪研发成功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第106章 半自动步枪研发成功

作者:明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4:24:09 来源:小说旗

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华朝各行各业如同百花齐放,竞相争艳,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农业的革新使得粮食产量激增,工业的进步带来了生产效率的飞跃,商业的繁荣促进了物资的流通,文化的交融则让思想的火花四溅。

这样的盛世,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周边小国和部落的目光,不少平民百姓希望归附华朝,渴望分享这份来自华朝的富裕与强大。

然而,这只是平民百姓的想法,当权者愿意归附的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国王与部落首领紧握着手中的权力,不愿轻易放手。

他们或出于对独立的执着,或出于对独裁的偏执,选择了坚守自己的权利。对于这些国家或部落,华朝若想实现真正的统一,就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征服与治理。

在这个问题上,张循的心中早已有了明确的答案。他深知,要统一全球,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华军的伤亡,否则,伤亡过重将导致无人可战,统一大业也将功亏一篑。

因此,他坚定地认为,唯有开发比大刀弓箭更为厉害的武器——火器,方能成就霸业。

火器,作为新时代的战争利器,主要分为大炮和步枪两大类。大炮自诞生之初便在战场上展现出了强大的威力,经过不断地改进,其炮管、发射方式、炮弹等方面均取得了显着的进步。

而步枪的研发则相对缓慢许多,原因在于其结构更为精细,对精度的要求也更高。手工打磨已难以满足步枪的制造需求,必须借助机床进行精密加工。

除此之外,火药、枪管材质、点火装置、子弹等各个环节都是亟待攻克的难题。然而,这些困难并未吓倒华朝的军事研究者们。他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智慧,一步步推动着步枪的研发进程。

几年前,兵部军事研究院终于成功研制出了第一支火绳枪。这种武器通过从枪口装入火药和弹丸,然后手动点燃火药进行发射。其威力巨大,射程可达五六十丈,远超普通弓箭。除了像黄忠、吕布这样的神箭手外,无人能够企及这样的射程。

火绳枪的出现,无疑为华朝的军事力量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发射简单,配备瞄准装置,可以连续发射,极大地提高了士兵的作战效率。

然而,在张循看来,火绳枪仍存在诸多不足。其发射速度相对较慢,且在雨天等恶劣环境下无法使用,局限性较大。

因此,张循并未急于将火绳枪列装部队,而是要求兵部继续研究下一代的步枪。

军事研究院的研究员们不负众望,通过对火绳枪的深入研究和改进,成功研制出了燧发枪。这种武器解决了火绳枪雨天不能使用的问题,发射速度更快,精度更高,射程也有所增加。

燧发枪的出现,无疑让军事研究院的研究员们兴奋不已。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可以立下一大功。然而,当他们将这一成果呈献给皇帝张循时,却得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

张循对燧发枪的进步表示了肯定,并对研究员们进行了嘉奖。但他却决定,暂时不将燧发枪列装部队,而是要求他们继续研究下一代武器——击针枪。

在张循的心目中,击针枪才是真正接近现代化武器的存在,火绳枪和燧发枪都只是过渡产品,他对此并不满足。

张循的远见和决心,让军事研究院的研究员们深感敬佩。他们知道,只有不断攀登科技的高峰,才能满足皇帝对武器的苛刻要求。于是,他们再次投入到了紧张的研发工作中。

随着各种机床、刀头、合金材料、击发药、点火药的发明创新和改革,军事研究院能使用的材料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为击针枪的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终于,在太平十五年(208)的冬天,兵部军事研究院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他们成功研制出了从后面装子弹、子弹自带底火的击针枪!

这种击针枪的设计极为精巧,扣动扳机后,一根钢制撞针会迅速撞进子弹尾巴上的火帽,点燃雷酸汞,从而引发子弹底部的火药爆炸。爆炸产生的**气体会将子弹猛地推出去,形成强大的杀伤力。

同时,子弹被设计成流线型,与枪管上的线膛完美配合。这样,子弹在射出枪管后会进行旋转飞行,大大增加了其飞行的稳定性和精确度。这一设计,使得击针枪在射程、精准度、发射速度等方面均取得了质的飞跃。

击针枪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燧发枪站着装弹容易暴露身体的缺点。士兵们可以卧倒或隐蔽在掩体后进行装弹和射击,大大提高了生存能力。

同时,击针枪拥有的射程、精准度、发射速度等优势,使得其在战场上能够轻松压制敌人,甚至改变战争的走向。

当张循得知这一消息后,他激动得难以言表。在两位军方内阁大臣赵云、黄忠的陪同下,他亲自前往军事研究院的实验打靶场观看实弹射击效果。

在亲眼见证了击针枪的威力后,他更是亲自上手打了几发子弹,体验了步枪的射击效果。

射击结束后,张循对研究员们竖起了大拇指,赞不绝口:“非常不错!步枪研究小组的人每人官升一级,奖励100两白银!”

然而,张循并未满足于此。他深知,虽然击针枪已经取得了显着的进步,但仍存在改进的空间。于是,他提出了新的要求:

“击针枪的发明很伟大,但现在这样一颗一颗地装弹还是太慢了。你们可以设计一个用弹簧向上推动的弹夹,进行自动装弹,搞出半自动步枪来。”

“到时候,一个弹夹装10颗子弹的话,一个士兵带10个弹夹,就可以进行100次射击了。这样一来,步枪的射程比弓箭远、射速比弓箭快、子弹比弓箭多、威力比弓箭大。即使敌人上重甲部队,也抵挡不住我们的步枪。这才能真正减少我方伤亡,实现低伤亡统一全球的目标。”

张循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他深知,只要上弹夹的半自动步枪技术成熟并可以大规模生产后,华朝统一全球的日子就指日可待了。

在场的研究员们深受鼓舞,他们纷纷表示将竭尽全力投入到新的研发工作中去。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的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研发的任务,更是承载着华朝统一全球、开创盛世的伟大梦想。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军事研究院的研究员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他们不断地试验、改进、优化,终于在半年后成功地设计出了符合要求的弹夹和半自动步枪。这种半自动步枪不仅具备了击针枪的所有优点,还大大提高了装弹速度和射击效率。

当张循再次来到军事研究院时,他看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半自动步枪。他激动地拿起步枪,亲自进行了试射。随着一阵阵清脆的枪声响起,子弹准确地击中了目标。张循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的梦想即将实现。

张循最后吩咐道:“半自动步枪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大家可以一边继续改进一边设计生产线了。只要解决半自动步枪的生产技术,将步枪大规模列装部队后,就该我们真正统一全球了!”

研究员们终于听到皇帝张循说这次步枪可以了,不由非常振奋,接下来自然就是开始半自动步枪的生产线设计了。

从手搓试验品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还有一大段路要走。但已经有了试验品,大规模工业品也就不远了。

无论张循还是研究员们,对步枪大规模列装华军部队的日子,也都期盼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