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 第112章 巡狩天下(3)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第112章 巡狩天下(3)

作者:明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4:24:09 来源:小说旗

张悬成为近年来首位被处以死刑的郡级高官,这一事件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朝野上下瞬间掀起了滔天巨浪。

交州州长张鲁也因对族人约束不严,受到了皇帝的严厉斥责,并被罚去一年俸禄以示惩戒。

若是在张鲁初归附时遭遇此等对待,或许还会有人担忧其是否心怀不满,但在如今华朝河晏海清、政治清明的局势下,张鲁只能默默接受,心中虽有不甘,却也不敢有丝毫异心,否则便是自寻死路。

毕竟,交州州长的职位,可是比他原来汉中太守的职位还要高得多的,朝廷可没亏待他的主动归附。

在处理完汉中郡的贪官污吏后,张循按照惯例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款待汉中郡的士农工商各界代表。

宴会上,张循身着华美的龙袍,面带微笑,与大家谈笑风生,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并向每位代表赠送了精心准备的皇室小礼品,彰显皇恩浩荡,使得这些基层优秀人才更加坚定地成为了“保皇党”,在民间起到了极好的团结人心作用。

宴会结束后,张循才带着巡狩队离开汉中,他们沿着历史悠久的金牛道,穿越险峻的剑门关,一路风尘仆仆,最终抵达了益州州治所在地——成都。

当张循一行抵达时,益州州长蒯良早已率领文武百官及民众夹道欢迎,场面热烈而庄重,充分展现了益州人民对张循的尊重与期待。

在接见了成都当地的州级高官后,张循便让蒯良将益州上下除汉中郡以外的官员名单、履历、政绩、档案全部交由他审阅。

他坐在书房中,手握笔杆,眉头紧锁,对每一份名单都仔细甄别。他利用每天70次的系统问答机会,对从七品(副县长)以上的官员进行了逐一甄别。

在系统的精准辅助下,张循迅速锁定了那些贪官污吏,他们的罪行一一被揭露出来,令人触目惊心。张循毫不手软,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惩处,或开除公职,或判刑入狱,同时提拔了一批有能力、有干劲的官员接替他们的位置。

然而,在这过程中,也不乏试图顽抗到底者,益州郡郡长赵韪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赵韪在三国历史上本就名气不大,张循也并不知道他在历史上就反叛过刘璋的事迹,因此在平定益州后,朝廷便让他担任了益州郡的郡长之职。

然而,赵韪却并未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反而利用地处偏远、朝廷监管不力的条件,勾结地方豪强与南蛮部落首领,将益州郡经营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他胡作非为,横行霸道,对朝廷的命令阳奉阴违,甚至阻挠朝廷派遣的工作组,使得中央的土改政策难以在益州南部有效实施。他还暗中囤积粮草,训练私兵,像汉朝的地方诸侯那样试图割据一方,当土皇帝。

由于张循之前身在洛阳时,系统1000公里的远程探测能力无法覆盖到如此偏远的益州郡,因此赵韪的所作所为一直未被发现。

然而,这次张循亲自巡狩至成都,通过系统逐一检测官员,终于揭开了赵韪等人在益州南部的**与叛乱真相。

张循发现,不仅赵韪本人**狂妄至极,他下辖的益州郡,以及益州南部的犍为郡(宜宾、泸州一带)、牂牁郡(贵州一带)、越嶲郡(西昌、渡口市一带)、永昌郡(缅甸、老挝、云南边境一带)等地的官员也大多**不堪。

他们或贪污受贿,或滥用职权,或欺压百姓,罪行累累,罄竹难书。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人竟然还和赵韪一样怀有反心,计划在张循清理吏治的时候联合孟获、高定元等南蛮少数民族叛乱,试图独立建国,与华朝分庭抗礼。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张循当机立断,决定采取果断措施。他深知,如果不能迅速平定叛乱,将会给益州带来难以估量的动乱。他带着禁卫军出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平定这样的叛乱。

张循当即下令赵云、高宁率领禁卫军主力化装成普通老百姓,秘密前往南中地区做好准备。他们沿途搜集情报,了解叛军的动向和实力,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做好充分准备。

在张循的周密部署和系统的实时监控下,赵韪等人的行动计划完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当张循宣布罪行、抓捕赵韪等人的圣旨一到各郡,赵韪等人刚刚起兵造反,尚未来得及裹胁下辖老百姓时,华朝的禁卫军便如同天降神兵一般突然而至。

他们手持半自动步枪,行动迅速而敏捷。在赵云、高宁军官的带领下,他们迅速占领了叛军的据点,切断了叛军的退路。

在这场实力悬殊的较量中,赵韪、孟获、高定元等叛乱首领或被杀,或被俘虏。赵韪在绝望中自杀身亡,孟获和高定元则被俘虏后押往成都受审,最终判处死刑当众执行。

一时间,南中地区被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包括孟获这样颇有威望的南蛮少数民族首领也被斩首示众。他们的尸体被挂在城墙上示众,以儆效尤。

与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的故事不同,张循这边无需费尽周折,因为华朝的实力足够强大,也舍得分足够的土地、利益给老百姓。少数民族普通老百姓并非傻子,他们自然知道朝廷是真心实意地照顾他们。

因此,除了少数孟获的死忠部下外,其他人并不会轻易跟着孟获造反。他们纷纷归顺朝廷,表示愿意遵守朝廷的法律和命令。

最终,南中叛乱在短短两个月内就被轻松平定下来,没有造成太大的混乱和影响。这一行动不仅彰显了华朝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情报网络,也给那些心存侥幸、意图不轨的官员和豪强敲响了警钟。

他们深知,波及数郡的叛乱都能被皇帝的禁卫军在两个月内轻而易举地镇压,这足以说明朝廷在情报和军队实力方面都处于极为强盛的地步。

因此,即便有些人罪大恶极,绝对逃不过死刑的下场,但在这样的威慑下,也不敢再轻举妄动,生怕连累家人,只得主动交代问题,祈求从轻发落。

除了官场外,张循还十分关注益州的社会治安问题。他深知只有社会稳定,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因此,他下令对前期未清理干净的豪强地主、土匪恶霸等进行彻底的清理。这些豪强地主、土匪恶霸们曾经凭借着自己的权势和武力欺压百姓、为非作歹。

他们霸占土地,强抢民女,无恶不作。然而,在张循的铁腕整治下,他们纷纷落网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有的被判处死刑,有的被流放边疆,有的则被没收财产,沦为平民。

他们的罪行被一一揭露出来,受到了广大百姓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拥护。

同时,前期推行不力的土地改革政策也在张循亲临益州并镇压了一众叛乱后得到了顺利推进。

许多老百姓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华朝早就将土地分给了大家,只是以前被赵韪等贪官污吏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所蒙蔽。

由于地方偏远、信息闭塞以及方言沟通障碍等因素,许多老百姓对此并不知情。他们曾经以为土地是地主的私有财产,自己只能租种地主的土地,忍受着沉重的地租和高利贷的盘剥。

然而现在张循亲自巡狩到成都,并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震慑了那些顽固分子,使得大部分人都主动交代了问题,并积极举报他人违法行为。张循也及时处理了这些举报,使得益州的社会治安得到了显着改善。

土地改革政策的顺利推进,让广大百姓看到了希望,对此欢呼雀跃。

张循对贪官污吏和豪强恶霸毫不手软的态度,坚决打击了这些人的嚣张气焰,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还强力推行土地改革政策,让广大百姓获得了土地和财产,实现了真正的当家作主。

他们相信在张循的领导下,益州一定会迎来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