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 第147章 内阁通告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第147章 内阁通告

作者:明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4:24:09 来源:小说旗

随着北方五十余万天竺联军惨败,身毒国王、联军盟主毗湿柯利以自刎这一悲壮的方式,为这场最大的战役画上了句号。

这一战,不仅标志着天竺境内最后一支颇具规模的抵抗力量彻底失败,更宣告着华朝在天竺大型战役的结束。

至此,曾经辉煌一时的四大王朝——质多王朝、西萨特拉普王朝、百乘王朝、身毒王朝,皆已臣服于华朝的赫赫军威之下。

他们和那些曾经如同繁星般点缀在天竺大地上的十多个小国一起,被华朝彻底征服,其领土与人民,皆被纳入了华朝的统治范畴。

当然,天竺仍有几个国家还没有彻底被占领,因为吕布率领的军队刚刚结束这场大战,还没来得及去占领。

古宁陀王国、克拉底人、象雄国、摩揭陀国这几国的军队在国王的带领下加入了联军,却跟身毒王朝一起遭遇惨败,国王与大将们或战死沙场,或沦为阶下囚。

如今,这几个国家的国内,兵力空虚,士气低落,即便是想要拼凑起一支像样的军队,也如同痴人说梦,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这不妨碍还是有些不清楚华军武器先进程度和战斗力的人痴心妄想,想要趁机夺得这些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在这样的背景下,吕布率领的华朝西部军区远征军在占领了身毒王朝的首都拉勒高德后,迅速展开行动,清理战场上的尸体,救治伤员,安顿被俘的天竺士兵,同时配合跟进的朝廷官员,有条不紊地接收身毒王朝的国家政权,整顿吏治,恢复秩序。

在完成这些任务后,吕布分兵四路,分别前往古宁陀王国、象雄国、摩揭陀国以及克拉底人的领地,接收这些国家的政权。

在这个过程中,有人试图趁着国王死亡或俘虏的混乱局面,趁机作乱,妄图自立为王。

然而,他们的野心和阴谋在华军携带的热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强大军队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不堪一击。华军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轻易地扑灭了这些叛乱,彻底征服天竺全境。

太平廿六年(219年)八月初一,华朝迎来了其建国廿六周年的庆典。在这一举国欢腾的时刻,华朝内阁借由《华夏日报》(原《华夏旬报》改为日报)与《司隶州报》、《洛阳日报》等诸多权威报刊杂志,向全国人民宣告了一则震撼人心的消息:华朝已将大月氏(贵霜帝国)与天竺(身毒王朝、百乘王朝等合计二十余国)尽数纳入版图之中,设立贵霜州与天竺州,任命原贵霜国王波调出任贵霜州首任州长、诸葛亮出任天竺州州长,全文如下。

《华朝内阁通告》

“内阁承天子之圣谕,谨代表华朝朝廷,向普天之下宣告:近日,我朝英勇之师,频传捷报。西部军区的勇士们,以无畏之姿,攻克了大月氏(贵霜帝国),其广袤无垠的土地,自此成为华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后,他们又势如破竹,征服了身毒王朝及摩揭陀国等天竺北方的诸多国家。与此同时,海军黄海、东海、南海三大舰队,携手东部军区与南方军区的精锐之师,扬帆出海,跨越浩瀚的碧波,于天竺的海岸登陆,披荆斩棘,连续攻克了质多王朝、西萨特拉普王朝、百乘王朝等十余个国家,战绩辉煌,令人振奋。”

“至此,大月氏与天竺的全境,皆已归入华朝的怀抱,成为我朝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此番疆域的拓展,使华朝的版图扩大至两千余万平方公里之广,人口亦突破亿数大关,成为地球历史古往今来前所未有之超级大国。这一切的辉煌,皆源于吾皇张循陛下的雄才大略与英明神武。陛下以尧舜之仁心,行始皇之伟业,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使华朝日益强盛,国泰民安,其功绩之伟大,足以照亮寰宇,成为后世之楷模。”

“今日这份辉煌的成就,既得益于吾皇陛下的高瞻远瞩与运筹帷幄,也离不开华朝万民的**协力与共同奋斗。陛下推行土地改革,倡导农耕文化,兴办工商业,发展航海事业,崇尚科学精神,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如春雨般滋润着华朝的每一寸土地。”

“印刷术、蒸汽机、内燃机、无线电报、步枪、大炮、钢铁战舰等科技发明的不断涌现,极大地提升了华朝的国力,也激发了华朝子民们开拓疆土、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今日,内阁代表朝廷,向所有为华朝的繁荣稳定与疆域拓展付出辛勤努力与牺牲的将士、百姓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最深切的感激。吾等应铭记陛下的教诲,继续坚守忠孝仁义之道,勤勉耕耘,共同构筑华朝的太平盛世。”

“愿吾华朝子民,以此次疆域拓展为契机,以陛下为榜样,坚定不移地前行,共同描绘华朝的宏伟蓝图。让华朝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太平廿五年八月初一,华朝内阁布告天下,愿与万民共勉之。”

通告一经发布,瞬间在华朝全国引发了一场欢庆的狂潮,举国上下,无不沉浸在一片喜悦与自豪之中。从文臣武将汇聚的朝堂,到偏远宁静的乡村,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对这份辉煌成就的赞叹与庆祝。

各级官员,无论是身居高位的大臣,还是勤勉于地方的基层官吏,当他们的目光触及报纸上那庄严肃穆的内阁通告时,无不面露喜色,眼中闪烁着激动与自豪的光芒。他们纷纷聚在一起,议论纷纷,分享着这份属于华朝人独有的荣耀与喜悦。

在荆州长沙郡的某个县城里,县长手执那份承载着内阁通告的报纸,目光炯炯,仿佛能穿透纸张,直视那辽阔的新疆土。他一字一句地阅读着,每读一句,脸上的笑意便更浓一分。

阅毕,他轻捋着花白的胡须,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笑容,朗声道:“吾皇英明,华朝威武!此番拓土开疆,不仅彰显了我华朝的赫赫威名,更是我们每一个华朝子民的荣光。吾等身为朝廷命官,当更加勤勉尽责,以实际行动回报陛下之恩,为华朝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县长的话语,如同春风拂过湖面,激起了堂下众基层官吏心中的涟漪。他们纷纷挺直了腰板,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齐声附和道:“县长所言极是!吾等定当铭记陛下之恩,勤勉耕耘,为华朝的太平盛世添砖加瓦,共筑辉煌!”

整个县衙内,气氛热烈而庄重,每一个在场的人,都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属于华朝的荣耀与自豪,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这场伟大征程中的一份子,与华朝同呼吸、共命运。这一刻,他们不仅仅是在庆祝一份通告的发布,更是在庆祝华朝的未来,庆祝那份属于每一个华朝子民的荣光与梦想。

在北方军区某师的训练场上,阳光炽热,士气如虹。随着一声响亮的号角,一名传令兵踏上了高台,他手持报纸,声音洪亮如钟,将那份承载着华朝最新成就的内阁通告逐字逐句地宣读出来。

士兵们闻讯,先是短暂的静默,随后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与雷鸣般的掌声,仿佛整个训练场都在这股激情的浪潮中颤抖。

一名满脸沧桑的老兵,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用力地拍着身旁年轻士兵的肩膀,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看到了吗,小子?这就是咱们华朝的力量!跟着陛下,咱们不仅能打胜仗,更能开拓疆土,书写属于咱们的传奇!”年轻士兵的眼中同样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他握紧拳头,坚定地点了点头,仿佛在这一刻,他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与华朝的辉煌紧密相连。

训练场上,士兵们纷纷聚在一起,议论纷纷,话题离不开何时能轮到北方军区出征。他们知道,此次开疆拓土,西部军区、东部军区、南方军区以及海军三大舰队都参与了其中,唯独洛阳军区因拱卫首都洛阳的重任而未能参与,而北方军区也因地理原因同样未能获得出征的机会。

然而,这份遗憾并未让士兵们的气焰有丝毫减退,反而激发了他们更强的斗志与渴望。他们的目光穿越了训练场的边界,投向了遥远的北方与西方。那里,丁零、坚昆、康居、帕提亚帝国等势力林立,等待着华朝的征服。士兵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憧憬,他们相信,下一次出征的号角吹响时,一定轮到他们北方军区去开疆拓土,去建功立业,去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这份信念与渴望,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在每一位士兵的心中燃烧着,激励着他们不断刻苦训练,时刻准备为华朝的开疆拓土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洛阳大学那古朴而庄严的校园内,一间宽敞明亮的自习室内,灯光柔和地洒落在每一张专注的脸庞上。此时,载有内阁通告的报纸正被学子们一字一句地传阅着,仿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希望。

一名青年学子,他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仿佛被通告中的内容深深触动。他高高地挥舞着手中的报纸,声音因激动而略显颤抖,却充满了无比的自豪与坚定:“此乃吾辈之幸事!华朝之强大,乃吾辈之骄傲!吾等身为学子,虽身处象牙塔中,但心系国家,当以学问为剑,以智慧为盾,报国为民,为华朝之未来贡献我们的才智与力量!”

他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瞬间点燃了自习室内所有学子的热情。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笔和书,目光中闪烁着共鸣与期待。有的学子紧握双拳,仿佛在心中默默许下了报效国家的誓言;有的则相视一笑,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议论声此起彼伏,如同潮水般汹涌澎湃。学子们或讨论着华朝此次开疆拓土的重大意义,或畅谈着自己如何以所学回馈国家,为华朝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他们的言语中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与忠诚,对未来的希望与梦想。

“吾等当以科技兴国,用知识的力量推动华朝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对!我们还要传承文化,弘扬华朝的精神,让世界都看到我们的风采!”

“没错!吾辈虽年轻,但志存高远,定要为华朝的未来书写属于我们的篇章!”

在这间小小的自习室内,学子们的热情与梦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仿佛能够穿透时空的界限,与华朝的辉煌未来紧密相连。他们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就一定能够为华朝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才智与力量,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