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 第16章 常山赵子龙来投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第16章 常山赵子龙来投

作者:明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4:24:09 来源:小说旗

拿下雁门关后,张循并没有继续往北打。一方面,北面是盆地(大同盆地),即使拿下来也无险可守,所需兵力甚多,难以防守。

另一方面,他地盘一下扩张到五个县,也需要巩固战果。可不能像大伯张角最初领导的黄巾起义那样,急速扩张,看似声势浩大,席卷天下,结果不堪一击。

他得先夯实基础,打下来的地盘就要彻底控制住,老百姓要彻底站在他这一边,这样无论兵源还是后勤,都有保障,首先就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源源不断地壮大实力,最终争霸天下。

接下来,黄巾军继续公审恶霸地主、给老百姓分地,收拢民心,扩军整训提升实力,并选拔任用新的县衙官员。

占领五个县并攻占雁门关之后,黄巾军显然已经成为了并州中北部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几县内的一些寒门士子似乎看到了某种可能性,开始有人主动前来投靠,想要为民做事,而不用张循去寻找邀请了。

其中自然是有私心的,甚至大部分都是私心,只是想升官发财而已。但张循不在乎,他有外挂,不怕人有私心,只要你不是想行刺他,能按他的要求做事就行。

地盘更大了后,需要处理的事情也更多了,有时候张循自己都会搞忘。因此,也不得不挑了几个人留在身边当秘书,协助他处理日常政务。

虽然边疆地广人稀,但五个县的总人口也达到了七八万人,张循因此将军队扩充到了4000多人,将楚义、赵风升到了少将,各领一军进行训练。

4000多人的正规军,在这个汉末乱世已经算是真正的一方诸侯了。要知道,十八路诸侯讨董,许多诸侯的兵力也不过三五千人而已。

而且,张循手下的黄巾军,训练方式与这个时代的其他军队不一样,粮饷、装备、思想水平也大不相同,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

这个时候,张循才算是终于放心下来,不用担心哪天突然被人围攻致死,开始捣鼓一些有益于提升生活水平或军队战斗力的发明创造。

有问答系统进行预设尝试、提高成功率,水车、曲辕犁、造纸术、印刷术、铸铁锅、炒菜、精盐、玻璃、肥料、水泥、合金钢、肥皂、滑轮、红砖、青瓦、连弩、火药等等,都被张循陆续发明或进行了改进。

另外,张循用卜卦系统来找矿,也是无往而不利。本身并州就是产煤区,加上张循发明的煤炉,冬天用来烤火做饭御寒,方便多了。

看着一项项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鲜物件出现,张循的部下们都感到目不暇接,但也更加确信,教主是真的得到了三公将军的传授。不然,一个凡人哪里能创造这么多的新东西。

又因为鼓励行商,许多新东西被创造出来后,被各大商行有组织地贩卖到中原或塞北,为张循换回了不少粮食或马匹,或其他原材料。

张循在控制区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几乎所有人都相信,黄巾军在张循张教主的带领下,一定会继续扩大实力,逐步实现建立太平盛世的愿望。

时间很快又进入了冬天,张循穿越来到汉末已经一年了。

这个冬天,虑虒、原平、广武、葰人、卤城各县百姓过得相当满足,黄巾军给大家分了地,帮忙修桥铺路建房,减少了苛捐杂税和劳役。即使叫去帮忙干活都会发工钱,这在以前简直想都不敢想。

许多原来的穷苦佃农家里,甚至开始给张循供长生牌位,让张循哭笑不得。

中原,董卓与关东诸侯的混战基本结束,关东诸侯人心不齐、粮尽而散,讨伐董卓堪称失败。接下来,就是诸侯之间互相攻伐,扩大势力争霸天下的乱世了。

讨伐董卓、匡扶汉室什么的,地方实力派已经不去管了,大家都只想发展自己的势力,扩大自己的地盘,好在乱世中分得一杯美羹。

临近过年,赵风申请回常山老家过年,并称他会争取将堂弟赵云带来,大家一起在张循手下建功立业。

张循现在也算小有家底了,而且治下已经有了太平盛世的雏形,对吸引人才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张循这次同意了赵风的请求,让他回家过年并争取邀请赵云前来投效。

另外,得益于赵云的事儿,张循特意召集商人开了个会,事先用系统筛选了比较可靠的人选,然后让他们在中原各地行商的时候暗地筛选邀请一下各种人才来并州看一看、瞧一瞧。

真正心怀天下、为国为民的人,来到张循的地盘,说不定就会被各种政策吸引,留下来效力。

又过了一个更加热闹的年后,初平二年(191年)正月,赵风不负众望,真的把赵云带来了并州。

不过,赵云最初并没有答应要加盟黄巾军。毕竟,他对黄巾军的印象,还停留在以前。无论堂哥怎么说,赵云都不敢相信并州的这股黄巾军现在这么为民做主。

然而,从进入虑虒县境内后,赵云亲自去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询问,所见所闻,都让他对张循在并州搞出的这个根据地大为震惊。

这样上下一心、军民同乐、大概建设的场景,真的已经无限接近了赵云心目中的太平盛世、大同社会。

在赵云心中,官府就应该是这样为民做主的,老百姓就应该是这样人人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有地种才对。没想到,他在大汉朝中原各地都没看到的大同社会,却被一群黄巾军在并州边疆给实现了。

这时候,赵云心中已经充满了对张循的佩服。

等见到张循,听了张循对未来的各种设想、规划后,赵云顿时心生向往。如果真能实现那样的太平盛世,那就真是不枉人间来一趟。

最终,赵云确定加入黄巾军,为实现张循口中的太平盛世奋斗。

而张循,自然是欣喜若狂。

总算是得到了第一位三国有名的顶级武将,让他感觉到自己的宏图霸业又近了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