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 第181章 罗马海军覆灭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第181章 罗马海军覆灭

作者:明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4:24:09 来源:小说旗

弗拉维提在面对华朝海军那几乎不可战胜的战术时,并未选择坐以待毙。他思考一番后得出结论,罗马的战船虽然排水量较小,但在灵活性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能够在一些浅水区域自由穿梭。

于是,一个狡猾的计划在他的脑海中悄然成形——他打算利用这一优势,将华朝海军的舰船勾引到水浅且暗礁密布的地方去。

在他的设想中,一旦华朝海军的战舰触礁或搁浅,那么它们就将成为罗马海军砧板上的鱼肉,任由宰割。到时候,罗马海军再趁机发动猛烈的攻击,或许就能一举扭转战局,消灭这股威胁罗马帝国的华朝海军。

然而,弗拉维提却并不知道,他所面对的华朝海军,并非孤军奋战,更非毫无准备。华朝皇帝张循拥有推演预测战况走向的系统外挂,在张循的指引下,华朝海军的战舰几乎不可能发生意外。

另外,在直布罗陀海峡的时候,华朝海军还迎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上船。那是一些被华朝这些年收买的、熟悉地中海海况的罗马奸细。这些人,如今已经成了华朝海军的向导,他们不仅为华军提供了宝贵的海图信息,还指引着华朝海军的战舰避开了一个又一个潜在的陷阱。

因此,当弗拉维提满怀期待地实施他的计划,试图引诱华军战舰触礁、搁浅时,他注定会迎来一个残酷的失败。华朝海军的战舰在张循的英明指导和罗马奸细的精确指引下,如同幽灵般穿梭在地中海的波涛之中,让罗马海军的每一次努力都化为泡影。弗拉维提的计谋,最终只能成为一场徒劳的闹剧。

如此这般,华朝海军在地中海的广阔海域内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追击战,对罗马海军战舰进行了无情的猎杀。罗马海军,在这支强大而狡黠的敌人面前,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被动地承受着华朝海军的猛烈炮火。他们的战舰一艘接一艘地被击沉,士兵们一个个地倒下,整个地中海仿佛都被战争的阴霾所笼罩。

这场追击战持续了整整两个月,期间,华朝海军不仅展现了其强大的战斗力,更显示出了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决心。而罗马海军,则在这场漫长的战斗中,逐渐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更加致命的打击降临了。从遥远的红海赶来的华朝南海舰队,如同天降神兵一般,加入了这场追杀的行列。他们的到来,让罗马海军原本就岌岌可危的防线彻底崩溃。

弗拉维提的旗舰,这艘曾经代表着罗马海军荣耀与希望的五层桨战船,也在华朝海军的炮火中轰然沉没。弗拉维提本人也重伤落海,未能被及时营救,最终淹没在了那片他曾经誓死扞卫的海域中。

这场战役的结果,对于罗马海军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上千艘战舰,被华朝海军击毁了七八百艘,剩下的也大多被俘虏。海军士兵十多万人,伤亡惨重,三四万人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海域,还有部分人选择了弃船上岸逃跑,将战舰拱手留给了华军。更有一万多人,在深感罗马帝国覆灭已无可挽回的情况下,选择了向华军投降,希望能够在华朝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对于华朝来说,这场胜利不仅意味着地中海霸权的稳固,更带来了一份意外的收获。那些投降的罗马海军士兵,正好可以被用来操作罗马的海船,为赵云率领的华朝陆军渡海作战提供宝贵的运力。他们的加入,会大大提高华朝陆军的渡海效率,为华朝在未来的战争中取得更多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罗马海军在地中海的最后一抹余晖被华朝海军的炮火所吞噬,那片曾经波涛汹涌的海域,如今已成为了华朝海军独步天下的舞台。罗马海军力量的彻底覆灭,不仅标志着华朝彻底占领了地中海海域,更让许多罗马人意识到,华朝陆军渡海踏入欧洲大陆,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

这一消息如同惊雷般震撼着罗马帝国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与不安。他们深知,黑海海峡,这条连接亚欧大陆的咽喉要道,一旦失守,将意味着罗马帝国的门户大开,敌人将如潮水般涌入,罗马的灭亡也将指日可待。

面对这生死存亡的关头,罗马帝国展现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与不屈的斗志。元老院紧急下令,从希腊、罗马本土以及欧洲内陆各地,火速抽调精兵强将共计30万大军,补充到了黑海海峡的防线之上。

在普利乌斯·卡托的统一指挥下,这30万大军将严阵以待,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敌人,誓死扞卫罗马帝国的荣耀与尊严。

如此这般,普利乌斯·卡托麾下已汇聚了整整80万大军。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士兵并非临时从奴隶、平民中强行征召的仆从军,而是经过战火洗礼、身经百战的正规军。他们来自罗马帝国的各个角落,曾在其他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如今汇聚一堂,共同守护着罗马帝国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支军队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战斗力强悍,是罗马帝国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存在,让普利乌斯·卡托有了足够的底气来面对即将到来的华朝大军,也让罗马人民在绝望中看到了一丝希望。

然而,这80万大军,几乎已经是罗马帝国的极限了。为了守卫黑海海峡,罗马帝国几乎将国内最精锐的军队都抽调到了这里。从北方的边疆到南方的海港,从东部的平原到西部的山地,罗马帝国的每一寸土地都仿佛被掏空了一般,只剩下少量的地方城防军在维持着日常的治安与防御。

就连罗马城,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帝国首都,如今也只剩下不到5万的禁卫军在守护着。一旦首都发生变故,仅仅数万禁卫军,能不能镇压得住,令人不得不怀疑。

罗马帝国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在进行一场豪赌。他们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普利乌斯·卡托和他的80万大军身上,希望他们能够创造奇迹,守住黑海海峡,保住罗马帝国的命脉。

在这样的危急关头,欧洲北部的日耳曼人仿佛嗅到了罗马帝国衰弱的气息,他们如同饿狼般开始南侵,迅速攻占了罗马帝国的北方领土,包括后世的比利时、瑞士以及法国北部等广袤区域。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无疑给罗马帝国雪上加霜,让原本就紧张局势的欧洲大陆更加动荡不安。

然而,此时的罗马帝国却已无暇他顾。在他们眼中,最大的威胁并非这些趁火打劫的日耳曼人,而是远道而来、势不可挡的华朝大军。华朝海军在地中海的霸权地位,以及他们那令人闻风丧胆的陆军战斗力,都让罗马帝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如果不能将华朝大军挡在黑海海峡之外,那么罗马帝国的灭亡,恐怕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在这种生死存亡的关头,罗马帝国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他们几乎将国内所有的精锐陆军都抽调到了黑海海峡,以期望能够在这里挡住华朝大军的脚步。因此,面对日耳曼人的南侵,他们也只能选择暂时隐忍。

实际上,对华朝皇帝张循来说,在罗马帝国如此倾尽全力守卫黑海海峡的同时,也并非没有其他机会。

有大臣曾向张循进言,建议他利用华朝海军的强大优势,运送一支陆军精锐,直接从亚平宁半岛登陆,直捣罗马城的心脏地带。这样的策略,无疑能够避开罗马帝国在黑海海峡的重兵防守,直接对罗马帝国造成致命的打击。

罗马帝国的大部分精锐军队此刻正死死钉在黑海海峡,守护着那最后的防线,这使得罗马城看似成了一座孤城,防御力量空虚,仿佛只需轻轻一推,便能将其一举攻下。

攻占罗马城,这个象征着罗马帝国心脏的地方,无疑将是对整个帝国的沉重打击,甚至可能直接导致罗马帝国的覆灭。

这样的建议,对于一心想要征服罗马帝国的张循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立即付诸实践,将罗马城收入囊中。

然而,张循并非鲁莽之辈,他深知战争的复杂与多变。在做出决定之前,他利用自己那神奇的系统外挂进行了一番推演,以预测可能的战争走向。这一推演,却让他原本火热的内心逐渐冷却下来。

原来,张循发现,虽然华朝海军的力量确实强大无比,但罗马人也并非毫无准备。他们早已料到华朝可能会采取这样的策略,因此早已做好了应对的准备。一旦华朝海军靠近罗马城,还未等华军登陆,罗马人便会迅速撤离,逃往欧洲大陆深处。而普利乌斯所率领的黑海海峡防线军队,也会迅速撤回,利用阿尔卑斯山的复杂地形,与华军展开游击战。

这样的结果,显然不是张循所愿意看到的。他深知,一旦陷入游击战的泥潭,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后患颇多。

虽然从长远来看,华朝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和深厚的底蕴,最终必将取得胜利,但如若轻率地选择从亚平宁半岛直接登陆攻打罗马城,无疑会大大增加战争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这样的策略,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兵源去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更可能让华朝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游击战之中,得不偿失。

相反,若华朝能够保持冷静与耐心,选择一条更为稳妥且直接的道路——即从黑海海峡堂堂正正地渡海攻击,那么就能将罗马帝国的80万大军牢牢牵制在前线。

一旦华朝能够在这场决战中正面击溃罗马帝国的军队,那么罗马帝国内部必然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分歧与混乱。失去了80万军队这一坚强后盾,罗马的贵族、官员和民众将会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担忧,他们之间的裂痕也会逐渐显现。

根据张循的推演,在这样的混乱之中,会有人站出来,为了保全自身的利益,选择控制罗马城,并向华朝投降。

这样的结果,对于华朝来说,无疑是最为有利的。它不仅能够避免在阿尔卑斯山脉中与罗马人展开艰苦卓绝的游击战,还能以更为和平、稳定的方式接收整个罗马帝国。

这样,华朝不仅能够获得罗马帝国的广阔领土和丰富资源,还能借助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更好地在欧洲大陆上站稳脚跟,实现其更为宏大的战略目标。因此,选择从黑海海峡渡海攻击,无疑是华朝在这场战争中最为明智且有效的策略。

唯有将这横亘于前的80万罗马大军彻底击溃、尽数俘虏,方能从根本上瓦解罗马人内心深处的所有信念与希冀,使得他们那座象征着无上荣耀与权力的首都罗马城,在失去了坚强后盾的支撑后,不攻自破,黯然失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