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 第188章 亚历山大·塞维鲁自缢身亡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第188章 亚历山大·塞维鲁自缢身亡

作者:明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4:24:09 来源:小说旗

华军方阵所展现出的严整军纪和强大战斗力,让旁观的罗马禁卫军士兵和百姓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从这支令行禁止、号令如山的军队身上,看到了华朝的强大与不可战胜。相比之下,罗马帝国的军队显得如此不堪一击,简直给华朝这支军队提鞋都不配。

也难怪在这场华朝对西方的征战中,罗马帝国的军事力量轻易就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十万海军在茫茫大海上被华朝舰队的炮火所吞噬,八十万陆军主力也在华朝陆军的突袭攻势下土崩瓦解,溃不成军。而首都罗马城的陷落,更是如同一记沉重的铁锤,狠狠地敲在了罗马人的心上,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绝望。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的被俘,更是彻底击垮了罗马人的抵抗意志,让他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与无奈之中。

随着罗马首都的轰然陷落和皇帝的被俘,罗马帝国的各个地方行省与城镇相继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与迷茫的漩涡之中。华朝军队的大胜消息如同燎原的野火,以惊人的速度在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蔓延开来,所到之处,无不引起一阵阵震颤。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那些地方势力中,除了少数仍固执地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试图在绝望中负隅顽抗、妄图挽回一丝一毫的尊严与利益外,大多数人都只能无奈地长叹一声,选择了向残酷的现实低头。他们纷纷卸下了沉重的武器,老老实实地将手中的权力与城防移交给了前来接收的华朝军队,以期在新的统治之下能够寻得一线生机,苟延残喘。

而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巨变中,摄政女王莫米娅的命运也如同风中残烛,走到了油尽灯枯的尽头。乌尔比曾经的预言如今已化为现实,在那场震撼人心的公审大会上,莫米娅的累累罪行被一一揭露,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她牢牢地束缚在了罪恶的深渊之中。

无数罗马市民、皇宫侍卫以及曾经受她欺压的宫女纷纷挺身而出,义愤填膺地揭发她草菅人命、欺压属下的恶行。在铁证如山、众目睽睽之下,莫米娅的狡辩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她最终被判处了死刑,与执政官卡西乌斯以及元老院中的诸多元老一同走上了断头台。

他们的死,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罪行的严厉惩罚,更是对罗马帝国旧时代的一次彻底清算与告别。从此,一个新的时代,将在华朝的铁蹄与智慧之下缓缓拉开序幕,书写着属于胜利者的辉煌篇章。

这一场惊心动魄的公审大会,如同一场狂暴的风暴,席卷了整个罗马帝国,所到之处,无不引起一阵阵惊恐与震颤。华朝以铁腕手段,对罗马帝国的上层贵族进行了前所未有的严厉清算。数千名曾经权倾一时、高高在上的贵族奴隶主,在这场风暴中纷纷陨落,如同飘零的落叶,几乎将罗马帝国的上层贵族阶层屠戮殆尽。

这一幕,让无数罗马人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凉与无奈,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命运的缩影,却也只能黯然接受这残酷而冰冷的现实。因为在这场战争的较量中,华朝是无可争议的胜利者,而罗马则是无奈的失败者。胜败之间,一切规则与秩序都由胜利者来书写与制定,而失败者则只能默默承受这无法改变的历史宿命。

而那位一生都未曾真正握有实权,始终如同傀儡般存在的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在这场翻天覆地的巨变中,更是显得孤苦无依,悲哀至极。他虽身居皇位,却从未真正主导过国家的命运,如今更是无辜地背负上了国家沦丧的沉重罪责。同时,他的母亲、摄政女王莫米娅,也在那场震撼人心的公审大会上被揭露了无数令人发指的罪行,最终难逃华朝法律的严惩,走上了断头台。

这一连串的沉重打击,让亚历山大·塞维鲁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痛苦与自责,他深感自己愧对列祖列宗,愧对罗马人民,愧对这片养育他的土地。

在无尽的悔恨与自责中,亚历山大·塞维鲁写下了一封充满深情与悔意的罪己诏,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罗马的深深愧疚与对皇帝尊严的最后扞卫。随后,他选择了以自缢这种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充满无奈与悲哀的一生,以此向罗马人民表达他最后的歉意与作为皇帝的尊严。

华朝皇帝张循得知亚历山大·塞维鲁的自缢身亡后,深表哀悼。他特意颁发圣旨,允许罗马剩下的官员以皇帝之礼为亚历山大·塞维鲁举行葬礼,这一举动无疑在罗马人民心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张循的这一决策,不仅体现了华朝对亚历山大·塞维鲁个人的尊重与哀悼,更是对罗马人民情感的一种深切关怀与照顾。通过这种方式,华朝在一定程度上抚平了罗马人的创伤,保全了他们的自尊心,也为华朝在罗马的统治减少了潜在的阻力与不满。

张循的这一决策,无疑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君主的卓越智慧与深远见识。他深知,要真正征服一个国家,不仅要靠武力与权谋,更要靠人心与情感。通过尊重罗马的传统与习俗,照顾罗马人民的情感,张循为华朝在罗马的统治奠定了更为稳固的基础,也为未来的和平共处与融合发展铺平了道路。

至太平卅二年(225年)八月初一之日,华朝迎来了举国欢腾、普天同庆的国庆佳节。历经数载艰苦卓绝的征伐与奋斗,华朝已如日中天,其辉煌光芒照耀四方,基本将康居、帕提亚、罗马全境尽数纳入其辽阔无垠的版图之中。

从欧洲内陆那广袤无垠、沃野千里的平原,到伊比利亚半岛那风光旖旎、景色秀美的山川;从大不列颠岛那苍茫云海、波涛汹涌的海岸,到亚平宁半岛那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古城;从雅典那璀璨夺目、辉煌灿烂的文明,到北非那神秘莫测、广袤无际的沙漠绿洲,无一不成为华朝新的领土,无一不彰显着华朝的赫赫战功与无边威势。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就连罗马北方那些曾被日耳曼人野蛮侵占的土地,在华朝军队那如雷霆万钧、势不可挡的强大威势之下,日耳曼人也只能如丧家之犬,惊慌失措地四散逃遁,不敢有丝毫的停留与反抗。他们曾经的嚣张与跋扈,在华朝的赫赫战功面前,瞬间化为乌有,只剩下瑟瑟发抖的躯壳和满心的恐惧与敬畏。

至此,华朝的领土已横跨欧亚大陆,东起扶桑那旭日东升之地,西至大西洋那波涛汹涌之滨,直线距离长达一万多公里,领土总面积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五千多万平方公里,宛如一片辽阔无垠的海洋,包容着万千生灵与无尽财富。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生活着超过两亿的民众,他们或耕作于田野,或穿梭于市井,或投身于学业,共同见证了华朝的辉煌与崛起,共同书写着华朝的历史与传奇。

在人口方面,华朝已占据全球人口的八成以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地球霸主”。而剩余的人口,则分散在一些小国之中,或是仍处于部落原始状态的民族,他们与华朝相比,犹如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显得微不足道。这样的实力对比,无疑让华朝成为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超级霸主,其威势之盛,足以震撼整个世界,让万国来朝,共沐华朝之荣光。

因此,在这个意义非凡、举世共瞻的国庆之日,华朝举国上下皆沉浸在一派欢腾与狂喜的海洋之中,共同庆贺征服罗马帝国、即将成就一统全球这一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街头巷尾,五彩斑斓的旗帜迎风飘扬,震耳欲聋的锣鼓声此起彼伏,人们身着节日的华服,脸上绽放出由衷的幸福笑容,纷纷走出家门,涌入这场规模空前的国庆庆典,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华朝的官员们,身着金碧辉煌的朝服,佩戴着象征尊贵地位的饰品,齐聚于洛阳广场。他们或放声大笑,或低语交谈,但无论何种形式,都离不开对华朝辉煌成就与宏伟蓝图的热议。他们发自内心深处地觉得,皇帝张循那超凡脱俗的领导才能,正是华朝能够攀登至如此巅峰的关键所在。他们满怀敬意地歌颂着皇帝陛下的伟大与睿智,畅想着在皇上的引领下,继续开疆拓土,征服全球,成就古往今来前所未有的超级霸业。

学生们同样热情高涨,他们手捧鲜花,挥舞着色彩斑斓的彩旗,在学校的操场上举办着一场场热烈非凡的庆祝活动。他们高声吟诵着赞美华朝与张循的诗歌,眼中闪烁着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憧憬与渴望。他们坚信,在华朝的庇护之下,自己将能够拥抱一个更加光明与美好的未来,而一统全球的伟大愿景,也将在他们这一代人的见证下,逐步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商人们则借着国庆的喜庆氛围,纷纷将琳琅满目的商品摆上街头,吸引着络绎不绝的顾客驻足选购。在繁忙的交易间隙,他们也不忘热议华朝的强盛与繁荣。他们感慨万分地表示,正是华朝那开放包容的政策,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机遇与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满怀期待地盼望着华朝能够继续开疆拓土,为他们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商业帝国与市场前景。

农民们同样没有忘记这个意义非凡的日子。他们暂时放下手中的农具,换上节日的盛装,齐聚在村庄的广场上,载歌载舞,共同欢庆华朝的胜利。他们感慨地诉说着皇帝张循给予他们的土地与安宁生活,心中充满了对皇上的感激与敬仰。他们满怀憧憬地期待着,在张循的英明领导下,华朝能够将全球纳入其统治之下。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就能踏上美洲大陆,到那些陌生的地方去耕田种菜,书写属于农民的辉煌篇章。

在这个举国欢腾的国庆之日,华朝上下共同庆祝着这一历史性的胜利,也满怀激情地畅想着一统全球的美好未来。他们坚信,在华朝皇帝张循那英明神武的领导下,华朝必将以势如破竹、不可阻挡之势,向着全球统一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令人瞩目的明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