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 第34章 张济张绣归降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第34章 张济张绣归降

作者:明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4:24:09 来源:小说旗

随着黄巾军巨型车弩的发射,张济亲眼看着一支箭头上绑着圆形铁疙瘩的巨大弩箭,一箭钉在城门楼的柱子上,然后“轰”的一声巨响,那个铁疙瘩爆出一团火光,随后张济就感到一股巨大的推力袭来,将他掀翻在地。

另外,手臂上还传来一阵剧痛,倒地的张济忍着巨大爆炸声导致的头晕目眩抬手一看,手臂外侧的盔甲被划开了一道口子,一块细小的铁片插在臂甲上。

要不是有盔甲,他这条手绝对要废。

张济再抬头看去,柱子附近的几名守城士兵均已被炸翻在地,有两名士兵一动不动,估计是死了。另外几人躺在地上翻滚哀嚎,要么口鼻流血,要么身上被炸弹爆炸的铁片击中,痛苦万分。

那根巨大的城门楼柱子也被炸得似乎断了半边,看起来摇摇欲坠的样子。

随着爆炸声绵延不绝地响起,张济和他手下的守关将士们都被这前所未见的火药武器震傻了,有人甚至当即丢下武器,大喊着“雷公发怒了”就跑下了关墙,往关内逃跑了。

“叔,快走,这里危险!”愣神中,张济被灰头土脸的张绣搀扶起来,一路跌跌撞撞地跑下了关墙。

黄巾军的巨型弩车并不多,发射频率不高,其实并没有直接炸死炸伤多少人。

但问题是,这种前所未有的热武器,是这个时代的人想都没想过的。他们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真有不少人以为是张循作为太平道教主,法力高深,召唤了雷公来炸他们。

因此,大多数人都被吓住了,跟张济叔侄一样,仓惶逃跑,脑海里根本没想得起守城的事儿。

而张循这边,在看到第一次炸弹攻城就取得了奇效后,立即下令全军攻关。必须趁这个吓住对方、关墙上已经没有多少守军的机会破关而入。不然的话,强行攻关真的会死许多人。

吊桥绞索被炸碎,吊桥也落了下来。虽然吊桥本身也被炸坏了一些,但终究还是能用,还是能供黄巾军过护城河的。

城门一样,虽然没被炸塌,但也被炸了几个大洞,而且结构被破坏了。黄巾军推着攻城锤过来仅仅撞了几下,就将城门撞开了。

而城门后面,竟然空无一人,城门洞的士兵也早已逃跑得干干净净了。

黄巾军几乎没有任何伤亡,就正面攻进了着名的函谷关。

等张济下了关墙往府邸方向跑了一会儿后,想起来自己该守城时,已经大势已去,黄巾军的骑兵大部队都已经冲进了关城内。

张济叔侄无力回天,只能纵马疾驰,往潼关、长安方向逃跑。但赵云、黄忠两人亲自率军追击,凭借精良的战马和马蹄铁带来的战马奔跑能力提升,很快追上了张氏叔侄。

虽然有几十名死忠亲兵出手拦截,但在赵云、黄忠的刀下几无一合之敌,很快就伤亡殆尽。

见身后亲兵伤亡殆尽,赵云追了上来,张绣一咬牙,提着虎头錾金枪勒马转身道:“叔叔快走,我拦住他们!”

赵云龙胆亮银枪一指,笑道:“让我来会会你,看你从师父那学到了几成本事。”

听到赵云这么说,张绣有点儿发愣,不知道赵云什么意思。但赵云已经提着龙胆亮银枪冲了过来,张绣也没法,只能迎难而上。

结果赵云一出手,张绣就更加疑惑了,竟然在赵云的招数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虽然并不完全相同,比自己使的招数更有力、更精湛,但似乎有同出一门的影子。

两人拼了两招后,张绣心里的疑惑更甚。这时,黄忠从身侧绕了过去,追击张济。

虽然张绣想要去拦,却被赵云缠住,无法脱身。很快,张济就在远处被黄忠几招打下马生擒活捉。

张绣内心更乱,结果一招不慎,也被赵云打掉了武器,大败亏输。

打掉张绣的虎头錾金枪后,赵云并没有像黄忠对张济那样叫他投降,而是抱拳道:“大师兄,看来你武艺有些生疏了。”

张绣这下有点明白了,于是问道:“你是童渊师父后面收的弟子?”

赵云点头道:“是的,我是师父的关门弟子,听师父提过你和二师兄张任。”

张绣摇头叹息道:“都是一个师父教出来的,不料你武艺竟比我高出这么多,习武这事儿,真的得看天分啊!”

正在两人聊天的时候,张循带着典韦和锦衣卫追了上来,看到赵云和没有武器的张绣聊天,于是问赵云道:“子龙,怎么了?为何还不将他擒下,赶紧去夺潼关?”

赵云这才道出两人同出一门的关系,张循顿时笑着对张济道:“张济将军,你看,这就是缘分。你我都姓张,五百年前绝对是亲戚。现在张绣与赵云又是同门师兄弟,关系匪浅。要我看,你们不如就加入太平道,与我等同去长安、共图大事如何?”

张济看了看侄儿,见张绣点头,又想起黄巾军攻城时的神秘雷公武器,还有赵云、黄忠、吕布这等猛将,这天下恐怕就该太平道得,他要再不同意归降,就是跟天意对着干了,而且还要丢命。

于是,张济最终同意,与张绣一起归附太平道,并一同前往潼关,劝降守军。

虽然潼关守将不是张济的部属,但素知张济叔侄武艺高强,见他们都归降了兵强马壮的黄巾军,潼关守将也没有再负隅顽抗,直接开关投降。

黄巾军不费吹灰之力连拿函谷关、潼关,大军顺利挺进了关中平原,距离长安仅剩100多公里了。

这时,李傕、郭汜、樊稠等人尚在长安城外的长平观与马腾、刘焉、刘表联军大战,并不知道身后的函谷关、潼关两道天险都已经被黄巾军不费吹灰之力攻破,连他们倚重的张济、张绣叔侄都已经投了降。

李傕、郭汜等人的部下大都是来自当初董卓的西凉铁骑和丁原、吕布的并州铁骑,加上占据着朝廷大义,士气高昂,战斗力非刘焉、刘表等部下的南方士卒可比。

尽管马腾、韩遂的西凉兵卒战斗力不错,但一来人数少,二来他们是主动进攻长安,形同叛乱,士气上天生矮人一头。

因此,双方的对战,代表朝廷一方的李傕、郭汜、樊稠等人大占上风,眼见得已经击溃马腾等人联军,正准备追击的时候,突然得到传令兵禀报,说黄巾军已经突破函谷关、潼关,直奔长安而来,即将兵临城下。

李傕、郭汜等人大惊,只得停止了对马腾等人的追击,率军返回长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