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 第87章 关于地球的猜测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第87章 关于地球的猜测

作者:明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4:24:09 来源:小说旗

太平八年(201年)二月的某一天,工部部长刘洪向皇帝张循献上了凝聚他心血的天文学术着作——《关于我们生活的大地是圆球的猜想》。

这份文稿,不仅是他个人智慧的结晶,更是对传统观念的一次大胆挑战。

张循自登基以来便以开明和睿智着称,他深知科技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大力鼓励科技创新,希望华朝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当刘洪的文稿被呈上案头时,张循初读之下,不禁为之一震。

在华夏悠久的古代,人们普遍秉持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大地为平的概念几乎不容置疑。张循正思索着如何激励东汉的天文学家们突破这一传统认知,探寻更为深邃的真理,却不料刘洪已先行一步,独立揭开了这一谜团,令张循倍感惊喜,心中激荡不已。

刘洪,这位屹立在大汉末年天文与数学巅峰的巨匠,或许内心深处早已萌生了对于大地形态的疑惑,只是过往时局所限,未曾有勇气将这份质疑公诸于世。

然而,时移世易,如今的华朝,在皇帝的英明领导下,正大力倡导科技创新与新知发现,各行各业的新发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股时代的洪流无疑为刘洪的勇气与想象力注入了无限动力。

最终,他鼓起勇气,将这份深藏已久的猜想凝聚成文,献给了皇帝,开启了一场关于宇宙奥秘的全新探索。

张循仔细阅读着刘洪的文稿,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刘洪在其论述中详尽地阐述了其推论的基石:他曾亲历海滨,目睹出海捕鱼的船只缓缓驶向辽阔的海域,渐次被那道遥远的天际与海平面交织而成的界限缓缓吞噬,直至整艘渔船完全隐没于视线之外。此番景象有力地佐证了海平面并非绝对平坦,而是蕴含着微妙的弧度。

再者,环顾天下,名山大川林立,其高度超越洛阳者比比皆是,黄河之源的巍峨便是明证。然而,即便立于洛阳城楼之巅,极目远眺,长安城的身影却依旧难觅踪迹,这又是何故?

非但长安,就连近在咫尺的函谷关亦隐于无形之中。

假设大地平坦无垠,那么黄河上游的大山高城理应清晰可辨,至少应勾勒出模糊的轮廓。而今,眼前却是一片空茫,这无疑揭示了大地同样具备弧度,遥远之物终将沉入地平线的怀抱。

基于此,刘洪大胆假设,倘若地平线无限延展,是否会在我们目力不及的另一端,与大地再度相接,构成一个完美的球体?

这一念头让刘洪自己也不禁心生悸动,因为它直接挑战了华夏自古以来“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似乎是对先祖智慧的某种不敬。

幸运的是,皇帝张循对于科学探索与大胆设想持开放态度,正是这份鼓励,让刘洪得以继续深入思考,并最终将这一思考成果凝结成文,呈献给那位看似无所不能的君主,期许他能对这一猜想的真伪作出评判。

在文中,刘洪提出了诸多引人深思的问题,其中最为核心的莫过于——若地球果真是圆形,人类居住其上,那么地球的另一面是否同样有人类栖息?若然,他们为何不会坠落?

这一问题触及了万有引力的深奥领域,对于刘洪而言,难以透彻理解实属正常。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次天文学与物理学的理论飞跃,未借张循之手引导,便由刘洪独立提出,无疑是对华夏古代天文学高度发达的有力证明。

当然,若非张循的开明,刘洪或许根本不敢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抛出如此惊世骇俗的疑问。即便提出,也难免遭遇世人非议,被视为异想天开,甚至疯癫之语。

当张循读完文稿,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他深知,这一猜想如果得到证实,将彻底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同时他也明白,这一猜想将引发怎样的争议和动荡。但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穿越者,他更清楚科学进步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于是,他决定支持刘洪,让这一猜想公之于众,接受全社会的检验和讨论。

《华夏旬报》在接到张循的指示后,立刻全文刊登了刘洪的文章。一时间,全社会为之轰动。人们纷纷议论,有人惊叹于刘洪的胆识和智慧,有人则激烈反对,认为这是对传统观念的背叛和侮辱。

儒家学子们首当其冲,他们聚集在学堂里,引经据典,痛斥刘洪的猜想是荒谬之谈。他们坚信“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是祖宗传下来的智慧,是不可动摇的真理。他们指责刘洪是在挑战祖宗的权威,是在亵渎圣贤的教诲。

然而,也有一些实事求是的学者,特别是那些从事技术研究的科学家,对刘洪的猜想表示了支持和声援。他们认为,科学就应该勇于探索未知,挑战权威。

他们指出,刘洪的猜想是基于实际观察和推理得出的结论,是科学精神的体现。他们呼吁全社会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来接受和检验这个猜想,而不是一味地排斥和打压。

民间的热议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茶馆里、市集上、甚至田间地头,人们都在谈论着这个惊人的猜想。有人表示怀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有人则坚信不疑,认为这是对世界真相的揭示;更多的人则是抱着好奇和探究的心态,想要看看这个猜想究竟能否得到证实。

在洛阳的一家茶馆里,几位学者正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刘洪的猜想。其中一位年轻的学者,手持茶杯,缓缓地说道:“刘洪的猜想,虽然大胆,但并非无稽之谈。我们生活在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里,许多事情都是我们无法想象和理解的。也许,大地真的是圆的呢?”

另一位年长的学者则嗤之以鼻,反驳道:“这怎么可能?我们从小就被告知,大地是平坦的,天空是穹顶的。这是祖宗传下来的智慧,是不可动摇的真理。刘洪的猜想,简直是对祖宗的背叛!”

年轻学者微微一笑,说道:“祖宗的智慧,当然值得我们尊敬和传承。但是,科学的精神就是勇于探索未知,挑战权威。如果刘洪的猜想能够得到证实,那将是对我们认知世界的一次巨大飞跃。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改变,就拒绝接受新的事物。”

年老的学者沉默了一会儿,想到最近这几年在皇帝张循主持下不断诞生的新鲜事物和发明,不由点了点头道:“或许你说得对,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来接受和检验这个猜想。也许,我们真的生活在一个圆球状的大地上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