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爹爹是镖师 > 第243章 朝廷新政令

爹爹是镖师 第243章 朝廷新政令

作者:偏爱金骏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4:26:36 来源:小说旗

这天上午,陆北刚入城门,就被城里的百姓三个一群,五个一堆围在一起的高谈阔论吸引。

今天城里出了什么新鲜事儿吗?

“北爷!县衙前又有新政令了,可惜我们不识字,你快去看看吧!”叫牛儿的乞儿看到了陆北,赶紧凑过来说。

“好!我拴好马,就去看。”陆北下了马,从怀里掏出一个弹弓递给牛儿。

牛儿接过弹弓,开心的笑了。果儿有弹弓,现在我也有了。

陆北先去醉仙居,等顾七搬走豆腐后,锁了车厢门,再走去县衙。

县衙前围得水泄不通,只见县丞大人站得高高的给百姓解释新政:“朝廷这次的政令是为了家中小郎君多的百姓着想,十六岁以上的郎君,只要不是家中的长子,不是独子,没有成亲,没有婚约。都可以迁去并州或通州落户。

只要去并州和通州落户的郎君,官府发两亩田,三年以内免收赋税。

愿意去这两州落户的郎君,官府统一官配一名当地的小娘子成亲!

官府统一为他们建两间,夯实的泥土建成的房子,这夯实的泥墙房子可不同于你们建的泥坯房,冬日住在里面暖和,夏日住着凉爽。

总之,愿意去并州和通州落户的郎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并州的知府大人可是我们以前的赵县令!

家里郎君多的,赶快回去商量好!早报名,早落实到位好处!”

陆北点点头,这都是顾妹妹提议的,赵大人给皇上上了奏折,竟然被采用了!

看来我们这位新帝也是集思广益嘛!

陆北开心的笑着露出了小虎牙,顾妹妹真厉害!并州和通州没有壮丁,可宿州和随州多啊!

兄弟几个挤住在几间屋子里,还不如去并州成家立户呢!

多好的政令啊,白得两间新屋,白得两亩田,三年不收税!还给你官配一个媳妇!

仅仅是置办两亩田就要八两银子了!这落户政策真真是极好的。

官配的媳妇好啊,看看大牛嫂子和二师兄!大牛嫂子长得好看,虽然不怎么会做衣服,但她力气大啊!

怪不得叫大牛呢!瘦瘦小小的大牛嫂子,干家里的力气活儿完全不在话下。

陆北退出了人群,朝醉仙居走去,心里还在想着刚颁布的新政令。

路上遇到了清水巷的邻居刘婶,刘婶正拉着自家的三郎君往县衙方向赶。“小北啊!你听说那新政令没?我家三郎正好合适呢,这可是大好机会啊!”

陆北笑着应道:“刘婶!确实是好事呢!你赶快带三郎去县衙报名!”

刘婶一家十几口住在清水巷的一进宅子里。三郎过了十七岁,托人保媒,媒婆也发愁啊,三郎和两个侄儿挤住在一起,就是成亲了,住的房子都没有。

这新政令不是解决了三郎的所有困境,房子有了,田有了,媳妇也有了。

陆北越想越觉得新政好。

到了醉仙居,叶掌柜也和陆北闲谈起来:“少东家,今天这新政令一出,咱们武县怕是要热闹起来喽!第一个可以看得见的好处就是男丁税减免了。”

“新政是好事,就看郎君多的百姓家中怎么把握了。”陆北暗忖,就拿柳树村来说,家家的日子过得红火,肯定不会让家中的二郎、三郎去并州了。

新政只能针对家中贫困的百姓。

叶掌柜缓缓道:“犹豫的人估计很多,毕竟背井离乡还是很难抉择的事!”他也是从灵县来武县定居的,如果不是东家送了宅子,他家中的老娘也舍不得离开灵县。

俗话说得好,故土难离!

陆北点头肯定了这个难题,但还是坚定的说,“这其中的好处大家慢慢都会明白了,而且赵大人在并州肯定也会妥善安置前去的郎君们!迁出去的郎君还可以作为家族的旁支。”

叶掌柜也点头认同。

柳树村又聚集在大柳树树脚下,对这新政一头雾水。

不是说父母在不分家吗?这村里四十一户,除了四家是独子,其余的家中都有二子、三子、四子。

再说去并州多远呐!柳树村离县城近,每年去县城里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

这要是把家中的二郎、三郎送到离家一二千里的并州去落户,那可舍不得!况且现在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好过了…

黄里正也是愁眉不展,今天整个武县的里正都召去了县衙商议新政的施行。随州和并州经历了战乱,现在两个州只剩了老弱妇孺,春耕在即,没有青壮工耕种,田地荒芜。

对于贫瘠的村镇,新政无疑是好事。

可对于柳树村来说,家家日子好过了,谁舍得孩子出去?

可一个郎君都不愿意去,柳树村就是特殊的存在了,去岁正月初一征兵没有郎君去,这次迁移又没有人去…

可如何是好?

家里的母鸡和湖边的母鹅抱窝的不少。顾念和空青、青萝、顾六妹一起忙忙碌碌的给抱窝的母鸡铺上柔软的稻草,每只窝里放了二十枚鸡蛋。

刚放好蛋,母鸡就“咯咯咯”的粗声叫着走到窝里,轻轻地坐了上去。一双眼睛总是警惕地环视四周,确保没有别的母鸡来打扰她孵蛋。

每当有别的母鸡想要靠近时,抱窝的母鸡就发出咯咯的警告,用它那小小的身躯保护着未出生的小鸡。

她的羽毛蓬松,看起来比平时大了一圈,仿佛是一个勇敢的士兵。

山奈看着这些不曾见过的有趣景象,不知不觉的露出了八颗牙齿。

抱窝的母鹅同样用稻草铺的窝,每个窝里放了十只鹅蛋。

鹅蛋大,所以母鹅的窝也大。一只只羽毛洁白的母鹅,优雅的坐在蛋上。

两家的孩子可真是觉得稀奇,连顾念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

大小孩子耐心的等待着,期待着二十多天后就会孵出很多小鸡、小鹅来。

梅子酒又酿下了,去年酿的酒,酸酸甜甜的。连郑王府里都赞不绝口,顾念想做梅干的心思只好歇下了。

葡萄树苗郑王爷还没弄到,想来这大庆的葡萄都是外邦运来的,大庆还没有掌握栽种葡萄树的技术。

今年桃树开的花不少,到了五月底,可以做些桃干了。

去年醉仙居的桃树上结的桃子也不少,被连续几天的狂风暴雨全打落了。

今年风调雨顺,是个好年景,顾念看着桃树上的桃子,心情好了不少。

春茶送进宫一百八十斤了。

自己种的茶,爹爹想喝,还只能顾念偷偷摸摸的藏起来。

每每到了采茶的日子,县衙里就来了两个衙役守着,茶一出锅,包装好茶叶,就骑快马送走了。

唉,皇权社会,自己种的茶,只要入了皇家的眼,你不仅没有所有权,话语权都没有。

如果没有空间作弊,爹爹只能闻闻茶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