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爹爹是镖师 > 第256章 加开恩科

爹爹是镖师 第256章 加开恩科

作者:偏爱金骏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4:26:36 来源:小说旗

午膳照样很丰盛,王爷对小鸡炖蘑菇赞不绝口,鸡肉软烂,蘑菇鲜香,黄黄的鸡汤,王爷喝了不止三羹。

四喜欲言又止,食不过三,主子喝了四羹,嗯,又舀了一羹…

罢了,主子难得出来自在一会!自己也敞开了吃吃喝喝吧。

此时,春闱的结果出来了,武县今年没有学子入榜!

宝县的周丙华倒是来信报喜,他的第五子,被顾甲搭救的周朗考中了二甲三十五名,成了一名进士!

顾甲和陆宴替老友高兴,双双备了厚礼,着陆北去宝县祝贺!

顾甲生日这天,茶叶又开采了。

陈新月的月份大了,陆东没有带她来茶香园。

陆南带着皮大牛回来采茶。顾念打量着大牛嫂子,越来越漂亮了。看着他俩拉丝的眼神儿,顾念觉得缘分真的太神奇了!

王爷和四喜同样戴着草帽,背着竹篓在茶园里采茶。

住了这么久,王爷没有要走的意思。顾甲和陆宴也乐意陪同,都不年轻了,随心所欲的遵循内心吧!

王爷摘下一把嫩茶捧在手心里细看,看完了还要深嗅一口茶草的自然香气。

顾念不时打量一眼这个中年大叔,草帽、布衣、布鞋,不是脸上的威严气势,真的看不出是皇室成员!

王爷亲自体会采茶的乐趣,住在家里半个月了,除了四喜,不用任何人侍候。

说出来匪夷所思,可这偏偏就是事实!

四亩茶叶采完后,王爷看着两个师弟的制茶过程,为了不浪费一锅好茶,王爷没有亲自制茶。

蒋县令派了两个衙差守在顾宅里,只等茶叶做好包装好后,立即打马送去驿站,再经驿站送去京城。

王爷无奈的叹气一声,贡茶贡茶,送入京中,再经皇上赏赐到王府。

王爷体会到了两个师弟的不容易!

顾甲安慰王爷道:“明年的今天,三十亩茶园都开采了,做一次就有几百斤春茶了。贡茶也需要不了那么多,足够我们饮用了!”

还是念儿想出来的办法好,谎报茶叶的产量,瞒天过海留下了十斤茶,自己和陆弟喝就够了。

至于王爷,他的茶得由宫中赏赐下来,再说王爷可不缺茶,念儿给他准备好了!

到了四月中旬,梅树上的梅子熟了,两家人摘回来几百斤梅子。

王爷亲自目睹顾念做青梅酒的全过程。五大缸青梅酒,酸甜可口,难怪程长史赞不绝口,自己天天喝,都喝不腻!

王爷记起来了顾师弟提出的葡萄树,王爷摇头叹息道:“师弟提起的葡萄树,我多次和皇兄提起,大鸿胪向西域去信索要多次,西域都没有答应!

西域只是每年运送大量的葡萄来我大庆售卖,不同意送树苗!”

顾甲深感惋惜,没有葡萄树,就种不出葡萄,女儿想酿葡萄酒行不通了!

顾甲道:“西域不愿意送树,那是没办法的事情!师兄不必挂怀!”

小气!顾念听了王爷的话,暗暗吐槽西域。今年买回来的葡萄,我就把葡萄籽弄出来,自己育苗!

哼!只要有葡萄,我还育不出葡萄苗吗?以前只是想着西域有现成的葡萄树。

那茶树还不是自己摸索着用茶籽育出苗来,现在茶籽不都成了茶树了?

只是西域和大庆邦交,自己育出的葡萄苗仅供自己家用就行!

万万不能大肆种植葡萄,让两个国家交恶,顾念偷偷分析着利弊。

又过了几天,农田里的土豆开始收获了。

王爷和四喜站在鹅卵石路上,看着田里挖出来的像小山一样的番薯,不时微笑着颔首!

番薯果然是高产粮食,念儿还用番薯做出了淀粉!

王爷回书房写了一封信,陆北将信送去了驿站,再经驿站送去了并州。

第五天,侍书又带着车队来了!

这一次,顾甲和陆宴向并州捐赠番薯没有惊动武县的商人。

捐赠一次是高义,年年都要捐赠,就是道德绑架,顾甲不愿意!

王爷和四喜随着拉满番薯的车队一起返回随州府。

车厢里装满了土特产,四喜乐得合不拢嘴。主子在茶香园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要不是女主子来信催王爷回府,王爷真的乐不思蜀了!

顾甲和陆宴把马车送到了官道上,王爷就让他俩返回了,“师兄我还会来的!只是得防着宫中的老纨绔,呵呵,那老纨绔来了,赶都赶不走!”王爷想起了太上皇就头疼。

王爷回到王府立即召见程长史,程长史轻摇鹅毛扇,捋须微笑道:“王爷不必忧心,顾家的千金是有福之人,我去岁见过了,是长寿之相!”

有些话能说出口,有些话只能烂在肚子里。窥破天机,损了自己的寿数……

四月底,县衙公告栏果然如郑王爷说的出了公示,新帝加开恩科!

消息传出来,刚刚落榜的学子又燃起希望来,八月的乡试重启,算算时间已经不多了!

最高兴的莫过于县学的章夫子了!

本以为他的得意门生云昭还得等三年才能参加乡试,不成想,新帝加开恩科了!

过几天云昭就出孝期了。

这四年来,云昭虽然在家里守孝,可学业却没有落下。县学今年要出一名举人了!

章夫子喊来长随,叮嘱几声后,长随牵着马,出了县学。

云昭正坐在门廊下背诵《中庸》,樊大儒的批注不激进、不消极,锋芒内敛,果真是名副其实的大儒!

这几个月云昭把《中庸》《大学》按樊大儒的批注重新理解一遍,有了新的认识。

“诚”是中庸之道的本体,是天之道,追求达到诚的状态和境界是做人之道。

《大学》强调的是修己,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

云昭领悟了岳父送书给自己的目的,是通过科举站在朝堂之上还是信守承诺的三年之约。

岳父没有强硬的制止自己,也没有请人劝说自己,完全让自己选择!

还用选择么?云昭微笑着,心里的那个人等了自己三年,守了自己三年。

等出孝了,就等岳父上门提亲吧!

“笃笃笃”的敲门声打断了云昭的思绪。将书放在小几上,云昭上前打开了院门。

章伯将马拴在门前的大柳树上,才随着云昭进了门。

进了堂屋,章伯先燃了一炷香插进香炉里,对着两个灵位拜了三拜。

云昭恭敬的还了礼。

章伯坐下后,云昭泡了一杯春茶放在章伯面前。

“你夫子让我来告诉你,朝廷开了恩科,云昭脱孝后,立即回县学上课!”章伯露出温和的笑容对云昭说。

“圣上开了恩科?”云昭高兴的问。

“嗯!开了恩科!”章伯点头。

“学生谢过章伯,谢过夫子!”云昭对章伯拱拱手道。

“最开心的是你夫子!他本以为你还要再等三年,这恩科恰是好时候!”章伯笑着说。

云昭也开心了!闭门三年,苦逼的自学,终于迎来了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