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 > 第228章 瞑眩反应

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 第228章 瞑眩反应

作者:橘香袭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4:55:20 来源:小说旗

第二个患者一出,牟老郎中呼的站起来,神情紧张道:“这种疑难之症寻常郎中也难遇几次,用来考效一个年轻人,你是有意为难了。”

孙医官露出得意之色,倏地又板起脸,对牟老郎中高声道:“考核医术当然不分难易,病人可不管你是年轻郎中还是老郎中,只要当了郎中就要会看诊。

你也是道中老人,该知道人命关天,就是要让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见见疑难杂症。

否则只懂一点头疼脑热的病,读两本医书就敢开医馆,把人命当儿戏,谁还敢找郎中了。”

牟老郎中默然,这话他也无法反驳,的确如此。

中医学习,难就难在分阴阳虚实之上。

不过对有经验的郎中来说,这分阴阳还是容易的,最怕的是虚实夹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

稍有不慎就会火上浇油,雪上加霜,让病情加重,最终到无法挽回的局面。

此时顾沐云按着惯例诊脉看舌问诊,患者畏寒舌胖大苔白腻,脉沉细,的确是寒症,宜扶阳为主,驱逐阴邪。

但患者无故牙疼,夜里发热,咽喉肿痛又是热症,顾沐云顿时为难起来。

这是真寒假热证,但热从何来,患者是服下扶阳汤药,方症相符,自己开方也会用附子。

堂里气氛又紧张起来,牟老郎中下意识摸着茶盏不出声。

赵平此时面色愈发紧张,他担心顾师妹开方时短,遇到这复杂的病症出错。

想到这,他走到患者跟前道:“可否让我也诊诊脉?”

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复杂,多一个郎中诊断更好,虽然这个郎中也年轻。

脉相入手,赵平眉头蹙得更紧,他也没有见过这种情况。

不过杏林堂以扶阳为长,他所见病症自然比顾沐云多。

赵平斟酌再三,抬眼看向还在沉思的顾沐云,试探着低声道:“难道是瞑眩反应?”

他声音不大,但足以让顾沐云听到。

顾沐云脑中陡然清明,如果出现病症舌脉不相符,还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药物反应。

瞑眩反应指的是在服用中药或接受中医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的一种短暂性、非持续性的不适反应。

通常被视为身体在调整、修复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也被认为是药物起效或治疗有效的标志之一。

反应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浑身不舒服,有失眠的,反正就是以前曾经犯过的病重新出现了。

有些患者服辛温药剂一两次就有流鼻血的,有口干咽痛的,有口腔溃疡的,病者以及家属多认为上火了,返病了,立即停药不敢再服,殊不知这才是治疗起效的表象。

是否上火,不能只看病人的外在,只需要一条就能辨明,那就是患者感觉口干却不想喝水,或者只喝热水不喝凉水,这就跟真正的酷热口渴是完全相反的。

顾沐云继续问患者:“你口干可想喝凉水?二便如何?”

患者摇头:“口干就喜欢喝热粥,滚烫的最好。哦,我拉肚子,这几天拉得厉害。”

现在正是夏季,世人都喜欢冷饮,就是一碗粥也要用井水镇过才吃。

但患者口服热药又想喝热粥,这就是药物反应了。

不仅不能停药,还需要加大附子的剂量继续服用。

顾沐云心里顿时有数,又把患者的舌苔看过一次,笃定道:“你之前的药没有错,还需要继续服用。”

那患者瞪大眼睛,满脸的不相信,对喊自己来的孙医官道:“孙医官你瞧瞧,这叫什么话,明明我这嘴巴肿得张不开,她还要我继续喝,这小郎中是不是拿我戏耍着玩的。”

孙医官不解答,只看着顾沐云似笑非笑道:“患者不信你,该怎么办?”

跟患者如何沟通,又是业医者除用药治病外的又一种功夫,而且还颇为重要。

过了这个关,才是进入大医的门坎。

理解医理、病理,能增加患者服药的信心。

顾沐云对患者道:“你这上火是假的。

药物剂量太小时,药力还没有透到里层,就好像在用石片打水漂。

小石片丢出去,会在水面会击起多处水花,而大石头咚的一声就沉到水底。

这就是轻量附子有时候会上火,而大剂量附子火反而下去了的道理。”

此话一出,孙医官原本带着轻视嬉笑的脸严肃起来,旁边潘医官微微点头。

牟老郎中重新端茶饮了一口。

文郎中没有走,还在这里看热闹,赶紧讨要一张纸笔记下来。

李员外侧身问赵平:“赵郎中,顾姑娘这话听起来好像有道理,是不是这样的?”

赵平压住心里激动,点头:“是这样的。”

患者还不怎么相信:“嘴巴起泡你可以说是打的什么水花,那我拉肚子又是怎么回事?”

顾沐云道:“这也是药力效果。

其实每个人吃附子的反应都不一样。

人是一个小天地,所有病态变化也是自然界中有的。

体内寒重者,犹如大地上有冰雪覆盖。

用热性的阳药,就好像太阳使冰雪消融,地气上升为云。

水汽源源不断向上汇集成云,然后变成雷阵雨(腹胀,头晕目眩,恶心欲吐,痰多,口涎增多等)

如果上空还有其他的云层,两相交接就会有电闪雷鸣(矢气频频,腹中雷鸣等),最后就是雨的降临(腹泻)。

等到雨后的天空湛蓝(神清目明)空气清新(身轻,口中有津液上承)。

体内寒气越重,这反应也越大,甚至几年前,几十年前的旧病复发。”

潘医官忍不住喝彩:“学医靠的就是悟性,顾姑娘是把扶阳一脉读透了。”

他也是喜欢用扶阳药,听到顾沐云的理解,顿时感觉为同门中人。

见那患者还有些不相信,知道已经不是医理上的问题,而是心理问题了。

患者看病喜欢找上年纪的,相信老郎中经验丰富。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神仙坐堂,未开方患者先信三分,未吃药病已经好一半。

潘医官直接对患者道:“这药就是这样吃的。

你想想填臭水沟吧,填沟前是不是得先把沟里臭泥挖出来,然后再填上新土。

这期间是不是更臭更脏,只要熬过这一段时间,把臭沟填好就干干净净的。”

不知道这话是不是更好理解,还是他这个尚医局医官的话更有权威,那患者立即喜笑颜开:“明白了,明白了,我这就回去继续喝药,不换郎中,多谢医官,多谢!”

他对屋里几个医官团团作揖,偏偏忽略过顾沐云和赵平。

没办法,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说的就是青年男女,人家不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