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铁马寒衣江湖行 > 第三十七章、出关追踪

铁马寒衣江湖行 第三十七章、出关追踪

作者:烟尘绝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3: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沐寒衣从荷包中取出一把苞谷喂了那只信鸽,那只鸽子倒也乖巧,啄食完谷料,咕咕咕叫得几声,展翅扑楞楞掠过堂前屋檐往空中飞去了。

那潘天罗不觉赞道:“姑娘这手法高明得紧。”众人见她这鸽子驯化得如此通人性,亦是啧啧称奇。

沐寒衣道:“现下路线已明,那便可以出发去追那只老狐狸啦!”

包拯道:“此事不宜大肆声张,以防走漏消息,还需委托各位尽力追踪,不论如何,务必将经书夺回,归还我朝,也不教此书作者的心血白费。”

胡振邦想到父亲大仇未报,所著之书尚落在异族不法之人手中,极是愤懑难平,朗声道:“包大人放心,我若不将此夺回归宋,誓不为人!”

沐寒衣见他立此重誓,心中颇为诧异:“原来他夺此书,竟是为了归还宋人,我还道他一心为辽尽忠呢,他虽是汉人,但自幼便在辽国长大,义父又是辽人,却不知为何一心要替宋尽忠?”

又转念:“设若有一天,那《武经总要》被我二人合力夺回,又将如何呢?难道势必要与他生死一战?看他发誓的样子,似乎他本人与这经书有极大的关联。”

众人既知松赞普去向,便开始商定要如何才能阻他将经书交至吐蕃王子的手中,须知一旦被他交出经书,那吐蕃王子自然会以《武经总要》作为聘礼交至西夏的李元昊手中。

而那李元昊生性好战,极具野心,曾多次带兵马骚扰宋、辽、吐蕃的接壤之地,经书一旦落到了李元昊手中,他定会将其中的用兵之法,军械制作之法用诸于西夏军中,实践于战争之中,假以时日,对宋必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寇云忧道:“此书万不可落入此人手中。”原来他与驻守陕西沿边的边帅曹玮相熟,曾向他提起过李元昊为人,称其文有韬略、武有谋勇,日后必为宋朝边患。

寇云问他何以见得,曹玮道:“久闻李元昊常行走于沿边榷市,我曾派人四处打探他的行踪,甚至亲赴当地等候,以期会面,却总是不能如愿,后终于有派出的人为我画了他的画像,果见他身形魁梧,鹰目阔口,非寻常人也!”

包拯道:“不错,寇世兄所言极是,我记得在明道元年,便是那李元昊继位当年,他便迫不及待发动侵略,攻打河湟吐蕃,占领了猫牛城。”

寇云道:“正是,更可怕的是,此人异常凶悍,不畏挫折,屡败屡战。在景祐二年他出兵进攻吐蕃的青唐城,与唃厮啰部将安子罗若战二百余日,被安子罗军击溃败逃,居然又在同年十二月,又率大军进至河湟,又败在唃厮啰手下。两次大败,本以为他会休养生息,不曾想他又调转了方向,去攻打河西的回鹘,占据了河西走廊,这一战后他便如有神助,破兰州诸羌,进占马衔山,还在瓦川会筑城镇守,以此妄图阻断我大宋与吐蕃之通道。”

胡振邦与沐寒衣听得包拯和寇云提及的西夏李元昊之事,均是暗自心惊。胡振邦忍不住道:“这李元昊当真可算得上是一代枭雄了。”

沐寒衣虽然内心也颇感震撼,口中却不以为然道:“再怎么个了得,也不过是两条胳膊两条腿的普通人而已,也没甚了不得!难不成他还想当个始皇帝,统一天下不成?”

众人现在均知她是女孩儿家,故此她使些小性子,口中说些不服的话,大家也不在意,只是笑笑。

大家想着那党项三鹰也属西夏人,把他们西夏王骂得狠了,怕他三人不高兴。不曾想那党项三鹰也纷纷破口骂李元昊,看起来也对西夏王李元昊极为不满。

众人听了半天终于听明白了一点,原来那李元昊自称乃是鲜卑人,并不承认自己是党项族人,他一向只称自己祖先是吐谷浑。要知那吐欲浑早在唐朝便被消灭,当年安史之乱,又被吐蕃占领了去,成为吐蕃属地,他这意思,简直就是把自己当成了吐蕃人,而非党项人所承认的是羌族后人,是以党项三鹰对李元昊这点极为不满。

说了半天,大家都觉非阻断松赞普此次行动不可。胡振邦道:“我有一个主意,大家看看是否可行。”

众人俱道:“你且说来听听。”之前大家见识过他武功和谋略,特别是临阵指挥中细致沉稳,称得上是少年老成,心中均对他有所期待。

胡振邦道:“我和沐姑娘,还是同一路走,沿松赞普行走线路去追,一路之上,沐姑娘可与沐铁老前辈保持讯息不断。”众人听得点头称是。

“另一路,便要有劳三位党项兄弟了。”胡振邦向党项三鹰道,“待得三位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便直接赶往西夏而去,以防松赞普突然转变路线去西夏,若他并未赶去西夏,我二位未能阻截松赞普得手,那便还有劳三位在西夏以逸待劳,设法探得《武经总要》一书的去向。”

潘天罗道:“胡少侠说得有道理,依我看也不用等待了,这便兵分两路,一同出发了罢!”

麻青道:“二哥,你这性子恁急,我二人是恢复得差不多了,可是大哥呢,他被师父害得内伤未愈,这一路之上怎生受得住风雪颠簸。”

拓跋鸿飞笑道:“二弟说得没错,事不宜迟,咱们还是抓紧上路吧。再说我得了胡少侠运功调理,已经好了大半,这一路之上,我们就慢慢赶路吧,说不得,边走边休养,好得还快些。”

大家好说歹说,终于劝得拓跋鸿飞答应,留在包府修养数日,待得内伤好得透了,再动身往西夏而去。并约定,一旦胡振邦与沐寒衣来到西夏,便在李元昊所在地兴州拜寺口双塔留下讯息。

交日,胡振邦与沐寒衣备好衣物干粮水囊,包拯又送了一匹骏马给胡振邦骑。那是一匹棕色大马,虽不及“白龙”神骏异常,但也身高膘壮,全身上下毛色油亮,无一根杂毛,亦是一匹罕见的良马。

二人谢了包拯,与寇云、党项三鹰等人别过,离了汴京一路往西。那两匹马脚程均是好快,二人分乘两骑,都觉耳旁风生,出得城外,山岗树木如飞般在身旁掠过。从一早行到午间,已奔出二百多里,一路上那沐寒衣均是稍稍挽辔,略放慢一点速度,堪堪与胡振邦的黄马保持首尾相衔。

打过尖后,两人策马又驰,心想多跑得几个时辰,便离那个松赞普越近,只消再奔跑几日,必能赶上这只老狐狸。晚间二人在客店中歇宿时,心中便安心了许多。

接连奔驰数日,很快便到了肃州。二人纵马登上嘉峪关,登高极目,只见长城蜿蜒如线,关外一片沙漠,远处有狼烟升起,一轮血红的夕阳正自缓缓落下地平线。

见此情景,胡振邦心生感慨,脱口吟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沐寒衣赞道:“木胡兄作得好诗句!”她生性活泼随意,爱开玩笑,一路之上总是称胡振邦为“木胡”。

胡振邦笑道:“这可不是我作的,此乃昔日唐代诗人王维奉唐玄宗之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在出塞途中所作,不过他作这首《使至塞上》时,可不是在此地,那是在凉州了。”

沐寒衣“哦”了一声道:“你们汉人中,历朝历代,确有不少文人雅士,墨客骚人,只是近代以来,似乎文韬有余,武略不足,嘻,不过你说你自小便在辽国长大,何以对于汉人诗词却如此熟悉。”

胡振邦一愣,道:“我虽自幼便到契丹,但我义父教我一刻也不要忘记了自己的祖先,因此我义父一直请汉人先生教授我学习四书五经、春秋孟子,是以对前人的诗词歌赋,信口还能道出一二,让你见笑了。”

沐寒衣笑道:“我是佩服得紧,哪里会见笑呢。”当下二人纵马下得城来,出得关来。沐寒衣突然下马,拾起一块石子,回身往城内投掷,完了拍拍手上沙尘,对胡振邦道:“你也下来投一块!”

胡振邦只道她孩子心性,笑道:“做甚么,也让我学小孩子家淘气么?”

沐寒衣笑道:“你先投了再说。”

胡振邦下马,学着她样子,拾了块石子往城内投去。

沐寒衣这才告诉他道:“你可知道此处有个习俗,因为关外风沙险恶,旅途艰险,因此凡是出关者出得关外,必须取石向城内投掷,便可生还关内。”

胡振邦哈哈大笑道:“如此看来,此行我二人必能逢凶化吉,安然无恙回到关内。”

忽听得驼铃声声,一支驼队缓缓而过,驼背上传来一阵苍凉歌声:“既出嘉峪关,双眼泪已干,道路多艰险,茫茫戈壁滩。”二人向前望去,只见沙尘滚滚,适才看见的血色残阳,已渐渐被吞噬殆尽。

所幸行不多时,沙漠之地又有一处客栈可以打尖。次日再行,一路过玉门、安西后,沙漠由浅黄逐渐变为深黄,再由深黄渐转灰黑,便越发接近戈壁边缘了。

这一带更无人烟,一望无垠,广漠无际,那黄马跑得疲惫不堪,而沐寒衣的“白龙”却似有了用武之地,精神振奋,发力奔跑,不久远处出现了一抹岗峦,主体竟全是形如斧削的石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