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 第481章 远超之前的援助款项,美方的巨额援助合同 (求订阅)

缅甸。

仰光北。

联合指挥部临时驻地,史迪威的办公室。

比起作战室之中。

史迪威的办公室颇为简陋,甚至可以说有些杂乱。

墙上挂满了大比例尺的缅甸及周边地区军用地图,上面用各种颜色的笔迹标注着最新的、大多令人沮丧的敌我态势。

空气中弥漫着烟草、汗水和消毒水的混合气味。

史迪威将军背着手,在他那张简陋的行军桌后来回踱步。

脸上是他标志性的、混合着疲惫、不耐和坚毅的表情。

楚云飞坐在桌子对面的行军椅上,面前摊开着一份关于部队损失和当前位置的简报。

他也同样显得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正专注地思考着眼前的困局。

自仰光港被毁以来,整个战场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沉重的压力笼罩着每一个人。

史迪威的声音嘶哑而低沉:“日本人给我们留了一片废墟和一个巨大的后勤灾难!”

他转过身,看向楚云飞:“我刚收到华盛顿的电报,马歇尔将军发来的,转达了总统的意思。”

楚云飞抬起头,等待着下文。

他知道,在这种关键时刻,来自华盛顿的态度至关重要。

何况他已经提前将美国方面的好感度拉满。

断然不会担心美国佬不会出钱。

史迪威的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既有某种“我早就说过”的意味,也有对当前局势的忧虑:“看起来,这次仰光的失败,或者说,日本人这种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切断对华补给线的决心,总算是把华盛顿那帮官老爷彻底打醒了。”

他走到楚云飞面前,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马歇尔告诉我,总统对缅甸的局势极其、极其关切。他现在非常担心。”

“担心如果不能迅速找到替代仰光的补给方案,或者无法稳住缅甸战线,中国战场可能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果。”

史迪威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然后说出了一句让楚云飞颇感意外的话:“最新的风向是,罗斯福总统和他的核心幕僚们,现在似乎更倾向于要优先解决我们眼下面临的这个烂摊子。他们认为,必须先稳住东南亚,确保对中国的支援能够以某种方式恢复,这个战略优先级,在目前看来,甚至可能要暂时排在欧洲战事之前。”

楚云飞的眉毛微微扬起,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史迪威先生,你的意思是白宫方面认为,解决远东,特别是中缅印战区的危机,比在欧洲采取下一步重大行动更为紧迫?这与‘先欧后亚’的大战略相悖。”

“是的,我知道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史迪威点了点头,脸上带着一丝苦笑,“但这就是我从马歇尔那里得到的信息。‘先欧后亚’是大框架,但具体的战役优先级,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现在的情况是,”

“民国的持续抗战能力受到了致命威胁,而中国一旦崩溃,对整个同盟国的战略打击将是灾难性的,尤其是在太平洋战场。所以,罗斯福总统的意思是,必须不惜代价保住中国,而保住中国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缅甸和通往中国的道路。”

他继续说道:“华盛顿方面正在紧急制定更大规模的对华援助计划,包括武器、车辆、工业设备你能想到的几乎所有东西。他们也在评估重建仰光港或者开辟新路线的可能性,虽然这需要天文数字般的投入和时间。”

楚云飞迅速消化着这个信息,他敏锐地抓住了其中的关键:“史迪威先生,如果美国方面真的将中缅印战区提升到如此高的优先级,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很快就能得到更充足的资源支持?比如我们急需的重型火炮、更多的运输机、强大的工程兵部队来修复道路桥梁,甚至更强的空中支援力量?”

“理论上是这样。”史迪威的回答依旧谨慎,“援助计划正在批准,资源正在调拨。”

“只不过批准和运到这里是两码事。”

“你知道的,这里存在着。而且,优先权也意味着更大的压力。华盛顿那边盯着呢,他们投入了资源,就想要看到结果。他们希望我们,包括你、我、英国人,还有……委员长那边,能尽快扭转局面,打出一些让他们放心的战绩来。”

楚云飞点了点头,他完全理解史迪威的意思。

更高的战略优先级,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更严苛的期望。

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我明白了,将军。”楚云飞的语气恢复了平静,但眼神中多了一份深思,“如果美国真的愿意暂时将重心向我们倾斜,那么无论困难多大,我们都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我们需要尽快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向华盛顿证明,他们的投入是值得的。”

“说得对,楚,我们需要一个计划,一个能够让这帮该死的权贵老爷们觉得他们的投资能够迅速转化为”

“我们同样需要时间..”楚云飞拒绝了史迪威的提议:“而且我还需要知晓援助的具体内容之后才能够做出相应的决定。

连续的作战让第一批入缅作战的士兵们承担了巨大的身心压力。

如果没有后续部队进行轮换补充的话,这么打下去也是问题。

尤其是山城方面截止到目前为止尚未下定决心。

兵源补充方面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目前山城方面还在考虑征募原本兵役政策之中的缓征人群,迟迟不能够下定决心。

这就是一件很让这帮人为难的事情。

学生如果能够顺利毕业,往往能够承担社会上颇为关键的工作岗位。

对于未来的战后重建,乃至行政体系,工业体系的建设和恢复,都有重大意义。

而现如今。

如果美国佬大规模援助武器的话,又需要大量受过教育的兵员来使用这些武器。

生源地,甚至学生兵从哪个省征募,都有很多的讲究。

就国民政府的效率,一时半会恐怕搞不定。

——

转眼间,又四天的时间过去。

距离仰光港被完全摧毁一周。

山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官邸。

自仰光港被日军彻底摧毁的消息传来,山城重庆的最高统帅部已经笼罩在一片凝重压抑的气氛中整整一个星期了。

缅甸战局的急转直下,尤其是海上生命线的断绝,英国佬的冷淡态度让所有人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山城已经出现了一部分的中级军政官员认为楚云飞抢占仰光港的行为激怒了英国人,所以才会导致局势糜烂。

消息传到常瑞元的耳朵中之后,他便找来了徐恩曾和戴雨农彻查此事。

不查不要紧,一查基本上身上都不干净。

不是被日本人收买的敌特,就是和汪伪政府有牵连。

奔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原则。

军统和中统大开杀戒。

常瑞元的眉头,这才稍微舒展了一些。

这天下午,美国驻华大使高斯带来了华盛顿方面的正式回应,并请求紧急会见委员长。

会客室内,XXX端坐主位,神色肃穆。

财政部长宋子文、军政部长何敬之、军令部长徐次宸等核心幕僚在座,气氛显得有些沉重。

美国代表在简短的寒暄和对缅甸战局表示关切后,郑重地传达了来自罗斯福总统的决定:

“委员长阁下,诸位将领。”美方代表语气严肃而诚恳,“华盛顿方面已经详细评估了缅甸战场的最新局势,特别是仰光港被毁对贵国抗战造成的严重影响。”

“罗斯福总统深知中国战场在反法西斯同盟中的关键作用,以及贵**民所承受的巨大牺牲。为应对当前挑战,并再次表明美国对中国抗战的坚定支持,总统已经签署命令,启动一项针对中国的、规模空前的紧急援助计划。”

此言一出,在座的中国官员们精神都为之一振,目光齐刷刷地投向美方代表。

美方代表打开随身携带的文件,开始详细介绍援助计划的内容:

“根据总统命令,美国将通过《租借法案》框架,立即向贵国提供以下援助物资:

美国陆军制式武器装备:

步兵武器: 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十万支,汤普森冲锋枪三万支,勃朗宁轻重机枪(M1919及M2 .50口径)共计一万挺,M1卡宾枪五万支。

支援火力: M2型60毫米迫击炮两千门,M1型81毫米迫击炮一千门,M1A1型75毫米山炮(驮载式,适合复杂地形)五百门,M3型37毫米反坦克炮及更新型的M1改型45毫米反坦克炮(主角此前要求设计的,美国二战时期实际上并没有45毫米反坦克炮)共计八百门。

弹药:配套上述武器的各口径弹药,首批供应量足以支撑一次大规模战役所需,后续将持续补充。

通讯与工程:大量SCR系列野战无线电台、电话线材、舟桥设备、爆破器材及工兵工具。

车辆与运输设备:

车辆:威利斯MB/福特GPW“吉普车”五千辆,GMC CCKW 2.5吨军用卡车(即“十轮卡”)一万辆,道奇WC系列中型卡车三千辆。

水面舰艇/船只:提供可在内河使用的武装巡逻艇五十艘,登陆艇(LCVP/LCM)一百艘的组件(可在华组装),以及二十艘自由轮(Liberty Ship)的建造配额。

虽然目前港口受限,但这代表着未来一旦港口恢复或开辟新港,即可投入使用的远洋运输能力储备。

燃料与油料:

燃油:首批调拨汽油两千万加仑,柴油一千万加仑。

航空燃料:高标号航空汽油五百万加仑,以保障空中运输和作战需求。

工业生产设备:

兵工生产:全套用于扩建或新建兵工厂的机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子弹、迫击炮弹生产线,枪支零部件加工机床,火炮修复设备。

基础工业: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一百套,各类精密机床五百台,以及用于冶炼特种钢材、有色金属(如铜、铝)的部分关键设备和技术资料。

其他物资与支持:

医疗:大批量的磺胺类药物、奎宁(抗疟疾)、外科手术器械、野战医院设备和绷带纱布等医疗用品。

生活用品:各种型号口粮等野战食品一百万箱,军用被服、军毯、军靴等个人装备。

原材料:橡胶、铜锭、钢材等战略原材料。

技术与培训:增派军事顾问和技术专家,协助中方接收、使用、维护新装备,并在后方建立相应的训练体系。

美方代表宣读完毕,会客室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这份援助清单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远超之前的任何一次援助,几乎涵盖了远征作战所需的方方面面。

常瑞元首先打破沉默,他站起身,向美方代表微微颔首:“请转告罗斯福总统,美利坚合众国在此艰难时刻给予中国的鼎力支持,中国政府与四万万同胞,感激不尽!这批援助,对于支撑中国继续抗战,具有无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宋子文也随即表示:“大使先生,贵国政府的慷慨与决心令人钦佩。如此庞大的援助计划,无疑将极大增强中国的抗战力量。

我代表财政部,保证将与贵国相关部门密切合作,确保援助物资的高效接收与分配。”

然而,在感激与振奋之余,一个巨大的阴影也同时笼罩在众人心头。

何敬之与徐次宸交换了一个眼神。

后者谨慎地开口:“大使先生,美国的援助如同及时甘霖,解我燃眉之急。

只是仰光港既已瘫痪,如此巨量的物资,如何才能跨越千山万水,突破日寇的封锁,顺利运抵呢。

运输问题,恐怕,已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严峻、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美方代表点了点头,表示理解:“部长先生提出的问题,正是我们两国政府接下来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核心挑战。

我国政府承诺,将动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和人力,与贵国紧密协作,全力开辟和维护新的运输途径,罗斯福总统已指示军方,将此列为最优先事项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