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 第492章 还有一个好消息(求订阅)

缅北,新编第十二军临时指挥部。

空气潮闷。

军长吴子强立于地图前,眉宇紧锁,审视着这片即将成为战场的土地。

他刚刚结束了对第一批新兵基础训练科目的巡视,心中对这支仓促组建的新军,既有期待,更是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楚云飞可是特意找的统帅部索要的指挥权。

将这支部队交给他吴子强。

显然是对他寄予了厚望。

他绝不能辜负钧座的信任。

代理参谋长孙铭手持一叠文件,神色同样凝重,开口道:“关于渗透至我后方的缅甸独立军,相关情报已基本搜集完毕。”

吴子强转过身,走到孙铭对面的行军马扎上坐下,接过孙铭递来的文件,同时问道:“情况如何?”

“这帮缅甸人,在日本人的扶持下,究竟搞出了多大的名堂?”

“对我们后续在缅北建立根据地,以及保障滇缅公路的安全,会构成多大的威胁?”

“首领名为巴莫,此人早年曾留学英国,是个典型的政客,在缅甸本土具有一定的政治声望。”

“日本人正是看中了他这一点,将其扶植为缅甸‘临时政权’的元首。

此人野心勃勃,极力鼓吹所谓的‘大缅甸主义’,试图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并建立一个独立的缅甸国家。

他很善于蛊惑人心,在缅甸部分地区,尤其是在那些对英国殖民统治不满的群体中,具有不小的号召力。”

吴子强冷哼一声:“又是一个认贼作父的汪兆明式人物!这种靠着侵略者刺刀支撑起来的伪政权,又能有多大的作为?”

巴莫其人,更像是一个政治符号。真正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其次则是被称之为昂山的伪缅国防部长。根据我们目前收集到的情报来看,”

孙铭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这个昂山,原名翁山,早年曾是仰光大学的学生领袖,后流亡日本,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并参与组建了所谓的‘缅甸独立义勇军’,也就是现在这支缅甸独立军的前身。

此人年轻,有军事才能,且深受日本南方军的器重。

他手下的那支‘缅甸独立军’,虽然在装备和训练上远不如日军正规部队,甚至比不上我们的杂牌军,但他们熟悉缅甸的地形。

擅长丛林游击作战,并且在部分缅甸民众中,被视为‘民族解放的英雄’,这样的对手实际上很难对付。”

吴子强一边听着,一边仔细翻阅着手中的资料,上面记录着缅甸独立军的大致兵力、活动区域、主要头目以及他们与日军的协同关系。

“难怪他们可以利用其熟悉地形的优势,渗透到我们的后方,袭扰我们的补给线,煽动当地民众反对我们,充当日本人的间谍和向导?”

吴子强沉吟片刻,而后缓缓补充道,“也就是说,这支所谓的‘缅甸独立军’,名为‘独立’,实则上就是类似伪军一类的走狗部队。”

“正是。”孙铭肯定道,“这几天频繁活跃在缅北地区的,也就是他们。

我们的情报显示,前段时间日军便已将其正式纳入作战序列,主要任务除配合正面外,便是清剿占领区抵抗力量,并向我缅北后方渗透、破坏、收集情报。”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孙铭指着地图上几处标红的区域,“这些区域是缅甸独立军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也是我们未来计划建立后勤基地和屯垦区的核心地带。

他们在这里拥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甚至建立了一些秘密的联络点和据点。

这些潜伏在后方的缅甸独立军,很可能会像毒蛇一样,在关键时刻给予我们致命一击。”

吴子强听完,脸色变得更加凝重。

他自然清楚,楚云飞让他组建新编第十二军的并驻扎在缅北的目的是什么。

除了作为远征军的战略预备队外。

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肃清后方,确保滇缅公路这条生命线的绝对安全,并为远征军建立一个稳固的后方根据地。

而这支缅甸独立军,无疑将是他们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最大障碍之一。”

“巴莫.昂山”吴子强默念着这两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虽然只是练兵,对抗的也是实力较差的对手,可这何尝不是一次真刀真枪的反游击作战训练呢?楚长官高瞻远瞩,恐怕还有其他方面的深意”

孙铭沉默了片刻,并不敢妄加猜测:“楚长官还提到,昂山此人虽然目前是日本人的棋子,但他骨子里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

他与日本人的合作,更多的是一种互相利用。

未来,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我们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做一些文章。”

“日本人可以承诺让他们独立,我们也同样可以承诺让他们缅人独立”

“另外。”孙铭补充,“楚长官还提及,昂山亦是民族主义者,与日合作乃互相利用。未来或可利用其与日军的矛盾。”这番话,隐隐透出楚云飞惯有的深远布局。

吴子强沉思片刻,说道:“我明白了。”

“你立刻组织参谋处,根据现有情报,制定一份详细的针对缅甸独立军的清剿与反渗透作战预案。”

“要摸清他们的兵力部署、活动规律、指挥体系以及与当地民众的联系方式。”

“同时,加强对我们新编第十二军内部的保密教育和思想甄别工作,严防缅甸独立军的渗透,我们的新兵里面可是有不少的边民。”

“是!军座!”

——

总攻发起之后

战争形势并未如同双方预想的那般乐观。

不管是远征军,亦或者是日军方面都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对方想要取胜的**。

都是不惜一切代价,均是抓住了一切的攻防转换机会。

战况无比焦灼,习惯性的想要掌控一切的楚云飞微操整个战场。

将自己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到了极致。

新编三十八师孙立人所部的攻势进展的并不顺利。

突如其来的大雨延缓了他们的推荐速度。

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孙立人只能够留下绝大多数的作战部队去维持那脆弱不堪的补给线。

幸运偶尔也会宠幸一下小日子。

何况这里是缅甸,一个天气说变就变,颇为恶心的地形。

在这种情况之下,与其说是一场会战。

不如说是死磕,一场关于双方国家未来的死磕。

联合指挥部内。

宽敞的作战室内,巨大的缅甸全境作战地图占据了整面墙壁。

地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最新的敌我态势,代表中国远征军的蓝色箭头虽然在敏当方向取得了一次辉煌的局部胜利。

但在整个战线上,与日军的红色箭头依旧犬牙交错,形成了一种危险的平衡。

史迪威正背着手,眉头紧锁地在地图前踱步。

他那双蓝色的眼睛里,充满了对当前战局的深深忧虑。

连日的阴雨不仅让他的心情如同这天气一般潮湿。

更让整个战场上的攻势都陷入了迟滞状态。

日军方面的坦克装甲车虽然无法继续推进,但却充当起了固定炮台使用。

给进攻的作战部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楚云飞此刻正坐在沙盘旁,手中拿着一份最新的气象报告和后勤补给统计。

神色虽然平静,但眼神深处却同样闪烁着忧虑的光芒。

和在华北地区作战不同。

缅甸这个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以及漫长的雨季都给指挥作战带来了许多意料之外的困难。

即便是他,也只能够对症下药,反应速度虽然优于日军方面,但对于此时的战局而言,影响可以说谁微乎其微。

赵鹏程手上拿着电报,快步走向了楚云飞:“五军战报..”

史迪威横跨出去,直接夺过了赵鹏程手中的电文,仔细阅读了一番之后,语气中充满了焦躁与无奈:“楚,这该死天气!

已经连续下了快四天的雨了!

道路泥泞得像沼泽,我们的卡车寸步难行,物资转运的效率低得可怜,就连第五军也出现了弹药补给不足的情况!”

第五军在远征军的作战序列之中,是第一序列的补给部队。

他们都出现了弹药不足的情况,自然更不用说其他部队了。

“因为缅甸雨季的缘故,小日本的飞机起飞频率确实大大降低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们地面部队的空中压力。

这算是唯一的好消息。但是我们己方也无法发挥出火炮的优势!你知道的,我们的105毫米榴弹炮和那些75毫米山炮,在晴朗干燥的天气里,是压制日军火力的利器。

可现在呢?

炮弹运不上去,观测条件也差得要命,炮兵阵地更是一片泥泞。

连转移和隐蔽都成了大问题,为了强行支援前线,甚至出现了数起炸膛事件,伤亡颇重!”

史迪威烦躁地抓了抓自己那头略显凌乱的金发:“我们空有炮火优势,却打不出去,这仗打得太憋屈了!

日军虽然同样受到雨季影响。

但他们似乎更擅长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小规模的渗透和袭扰。

我们的防线拉的太长。

很多地段兵力薄弱,日军很显然是要和我们进行对攻。

这样打下去的话,局势对我们反而不利!”

楚云飞摆了摆手,接着说道:“我刚刚统帅部发送过来的,关于下一阶段作战的指导意见。”

史迪威精神一振,急忙问道:“哦?委员长那边有什么新的指示?”

“他们是否同意我们利用雨季的间歇,发动一次有限度的全面进攻,以改善当前的僵持局势?”

楚云飞微微摇了摇头,神色间看不出太多的情绪波动:“统帅部方面的意见是维持战线,抢修仰光港,等待后续援助的抵达。”

“维持战线?等待援助?”史迪威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楚,恕我直言,这未免也太保守了!我们刚刚在敏当取得了一场大胜,士气正盛!

虽然雨季限制了我们的行动,但同样也限制了日本人!

我们为什么不能抓住这个机会,继续主动出击,夺取一些关键的战略要点,进一步压缩日军的活动空间,为后续更大规模的反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呢?”

他指着地图上的几个位置:“比如这里,这里,还有这里!这些都是日军防线上的薄弱环节,如果我们能集中优势兵力,在雨势稍歇的间隙,发动几次快速突击,完全有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

楚云飞耐心地听完史迪威的分析,缓缓开口道:“统帅部的考量,也有其道理。”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仰光港的位置:“仰光港虽然在我们手中,但日军撤退前的破坏极为彻底,港口设施损毁严重。

统帅部方面认为。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工程力量和资源,全力抢修仰光港。

只有尽快恢复仰光港的吞吐能力,才能确保贵国承诺的大规模援助物资,特别是那些重型装备和急需的工业设备,能够顺利上岸,并运往前线和后方。”

“至于‘维持战线’。”楚云飞的目光转向双方犬牙交错的防线:“统帅部的意思是,在雨季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应以稳固现有阵地,消耗日军有生力量为主。

避免进行大规模的、没有绝对把握的攻势作战,以免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毕竟,我们的兵员补充和后勤压力,同样巨大。”

“而‘等待后续援助的抵达’。”楚云飞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不仅仅是指武器装备和物资。”

“更重要的,是国内正在加紧编练和动员的后续作战部队。

以及美国方面承诺的更大规模的军事顾问团和技术支援团队。

只有当我们的整体实力,特别是技术兵种和后勤保障能力得到根本性的提升之后。

我们才能发起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反攻,将日军的南方军彻底击溃,乃至歼灭。”

“史迪威先生,你心里面也清楚,不是我们不愿意主动进攻,而是无法一鼓作气的消灭他们,这样的拉锯战只会无意义的消耗我们精锐的士兵。”

史迪威听着楚云飞的解释,脸上的焦躁并未完全消退,但眼神中却多了一丝理解。

他其实已经明白楚云飞所转述的具体意思。

很可能不仅仅是统帅部的命令。

这种“表一套”(传达统帅部命令),“里一套”(实则也是自身战略考量)的方式。

史迪威在与楚云飞的合作中,已经有所体会。

毕竟楚云飞一旦发现统帅部的思路不符合自己的心意,他是断然不会服从命令的。

从这个角度思考的话。

很显然,自己的“盟友”从一开始的争夺援助物资。

到现如今的想要一战打垮日军南方军主力。

他的胃口越来越大,楚云飞已经不再满足零星的援助抵达仰光。

而是迫切的寻求得到能够支撑起大规模,持续性攻势的巨额援助。

而这些东西,确实已经在路上了。

“好吧,楚。”史迪威叹了口气,语气有些无奈:“我理解统帅部的谨慎。

抢修仰光港确实是当务之急。

但是,我们不能完全放弃主动权。

我建议,在维持整体战线稳定的前提下。

我们应该鼓励各部队,特别是像第二百师、新编第三十八师孙立人所部以及邱清泉的新编二十二师这样战斗力较强的部队。

利用雨季的特点,积极开展小规模的、以袭扰和侦察为目的的攻势行动。

既能保持部队的战斗状态,也能不断给日军制造麻烦,不让他们有喘息和从容调整的机会。”

“我已经命令各军师主官,在确保防线稳固的前提下,可相机组织精干小部队,对日军的补给线、前哨据点进行袭扰。

雨季,虽然限制了我们大部队的行动,但也为小部队的渗透和游击作战,提供了天然的掩护。

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