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云梦江湖行 > 第181章飞车投石

云梦江湖行 第181章飞车投石

作者:南宫云海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3: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181章飞车投石

站在神木堡不高的城墙之上远眺,北边高低起伏不平的天际,一条黑线慢慢涌现,在五里之外停住。

寻常兵卒也许只是看到地平线上一条粗粗的黑线,但武林高手的眼力异于常人,已是能清楚的看到无数的蒙古骑兵列成一排,人数几乎有神木堡中现有兵力的十倍。

朱文琅并不是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在昆明守城一战中,土司族兵六七万,城中明军不到两万,但那也不过是三四倍的差距。

朱文琅虽未研究过兵法,但还是看过几本兵书的,虽然只是一时的兴趣随便翻翻。《孙子兵法》有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今日这一战,还真是十打一的场面。

朱文琅有些不安,城中除了百姓之外,满打满算只有一千五的兵力,可谓伤损一个便少一个,面对一万八千蒙古精兵,到底能不能守住?能守几日?

“少主公放心,在草原上咱们汉人的军队打鞑子比较困难,人家马背上长大的,寻常小孩的驭马之术,便抵得上咱们汉人的轻骑,更何况鞑子骑兵一般都是一人双骑,有时候甚至一人三骑,以节省马力,追不上打不着,稍不留神便被鞑子围上。”站在朱文琅身边的徐东彬淡然道:“但对于守城战,鞑子却远不及我汉人,论起守城之法,汉人能当蒙古鞑子的祖宗。更何况,纳哈出此战只在速胜,一旦不能快速得手,必不敢久留……少主就好好看看,咱们汉人是怎么守城的。”

“徐先生觉得,纳哈出会如何攻城?”

“纳哈出的老师王保保被称为‘天下奇男子’,纳哈出这个弟子可不怎么成器。”徐东彬悠然道:“无非也就是箭雨盖城墙,步卒蚁附攻城那一套,此处不是他的地盘,就算他学了汉人几招,但准备不足,也弄不出什么新鲜东西来。”

“不知道东西门和南门情况如何?”朱文琅有些担心。

“少主公放心,鞑子大军在北边,此次匆匆而来,为的便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拿下神木堡,必然会集中兵力主攻一门。东门西门外地势不利大军展开,南门外又有河,更不利攻城,此次纳哈出的主攻方向,必然是北门无疑。”徐东彬望着北边的蒙军,回道:“再说了,上官少侠在西门,李菁在东门,南门那边则有世成兄弟,人虽少,但守住城门应该没什么问题。若是情况紧急,自然会着人过来求援,若无消息,想必并无异状。”

“鞑子来了!”徐东彬正说着,朱文琅一指北边,突道。

却见那原本停在五里之外的纳哈出大军,一部已是快速接近,约摸有三千人,过来的速度很快,显然皆是轻骑。

“防备!准备避箭!”根本不待徐东彬下令,早就站在城墙之上的瞿郁已是大声发出军令。

却见城墙之上的兵卒纷纷将原本放在地上的盾牌拿在手中,然后一块薄薄的木墙被支立起来,士卒则拿着盾牌躲到木墙之后。

那木墙,是这两天紧急打造出来的,用的是百姓家的门板,只是门板一般都比较薄,力道稍大的箭矢很容易贯穿。

但这城墙上的木墙却是不同,是由两块门板钉合而成,门板中间用木楔钉了几个小木块,使两块门板之间留有寸余空的缝隙,缝隙中却是填满了土。

这种薄薄的土墙,瞿郁试过,他用落月箭,就算三百步,也可轻易洞穿,但若是寻常军士,只需要百步,便难以射穿土墙,六成以上的军士可箭穿一层门板,但几乎九成九的箭都被第二层门板挡住,因为两块门板之间的泥土,已消去了绝大部分箭矢的来势。

这门板比之士卒手中的盾牌,要大上得多,用门板所制的土墙挡住正面,再用盾牌防护两侧,门板之后便可护住至少四五人免受箭雨所伤。

此时,除了少数精干的士卒依旧手持盾牌,躲在女墙城垛之后,以便于随时查看城外蒙古兵的动静,绝大部分城墙上的兵卒都已迅速支起土墙,将身子藏好。

这是蒙古兵最常用的战术,以轻骑迅速接近城墙,然后用箭雨覆盖城墙之上,令守军无法冒头,便于步兵接近,开始蚁附攻城。

果然,三千蒙古轻骑迅速接近,还不到一百五十步时,便已在马上弯弓搭箭。

蒙古兵都是马上用箭的好手,手速又快,眨眼之间便可射出好几支箭,再加上本就借了马跑的速度,足可射出近二百步远,覆盖上城墙,而城墙上的明军哪怕借着城高从上往下,一般也只能射出一百五十步的距离而已。

只见一瞬间,天空犹如暗下来一般,数万支箭如雨般覆盖到了城墙之上,黑鸦鸦一片,“咻咻咻”的箭声犹如尖利的哨音,再加上箭雨钉在城墙上“扑扑扑”的声音,还有射中木墙“嘟嘟嘟”的沉闷声响,顿时连对面说话的声音都听不到了。

蒙古轻骑射出箭雨之后,还在城墙百步开外,便已拨转马头,在城外划了个弧线,分朝两边散开,朝后驰去。

不过盏茶工夫,三千蒙古轻骑又驰回里许开外停下,城墙上箭雨落尽,士卒纷纷从女垛和薄木墙后站了出来。

与之前的情势并无太大的区别,除了城墙之上钉满了蒙古兵的羽箭,就好像城墙上种满了京师中常见的狗尾巴草一般,密密麻麻的一片,另外便是死伤的守城军士。

再密的防备,也总有疏漏之处,这一轮箭雨之下,明军死三人,伤了五人,都是恰好被弓箭射进极小的空隙,射中了躲在后边的士卒。

也亏得徐东彬这几天下令准备的门板木墙,否则这一轮估计至少也得死上几十个兵士。只是让神木堡中的百姓受苦了,大冬天的,门板墙板被拆走,北风一刮,晚上几乎冷得没法睡觉,都被安置到略为坚固的城隍庙和“总兵府”中去了,

朱文琅徐东彬瞿郁等人则躲在城墙上边的一面石墙之后,再加上朱文琅和上官灵两柄剑将钻入缝隙的箭矢砍落,无一伤亡,见蒙古轻骑退去,便又闪身出来,站在城墙之上,遥望北边的蒙古大军。

“这只是纳哈出的试探,碰碰运气而已。”徐东彬淡淡道:“让弟兄们抓紧收集箭矢,纳哈出送了这么个大礼,不还给他,多有失我大汉……汉人的礼数。”

“太尉,这一轮试探,似乎神木堡的明军早有准备,城墙上未见慌乱,太尉请看,方才在城墙上指指点点的几个人,箭雨之后又出来了。”观童探头远望神木堡城墙,回禀纳哈出。纳哈出年近六十,眼神不如观童。

“嗯,孟恩,调三千将士,准备攻城!”纳哈出回头吩咐身边的孟恩。

“是,太尉!”骑在马上的孟恩大声应道,回头一挥手,旁边的卫士将手中的旗帜摇动,将军令传了下去。

顿时,三千蒙古兵缓缓向前,一千轻骑加上两千步卒,毕竟,轻骑只适合于草原上的追逐战,对于攻夺城墙,轻骑是用不上的,还是得靠步卒,外加攻城器械。额日勒钦所借的一万五千兵卒,便包括了一万的步卒和五千的轻骑。

蒙元统治中原近百年,也学会了一些城池攻守的办法,常见的攻城器械也是常用的,比如攻城车,比如投石机。

此次纳哈出虽来得匆忙,只能在额日勒钦的帮忙下,在当地临阵打造攻城器械,草原上又缺少木料铁器,短时间内,也仅是打造出来十台投石车,还有两台吕公车,一台是现打造的,一台则是向额日勒钦借的。(见本章史实贴片【吕公车】)

若是时间太充分一些,纳哈出还能再多准备些器械,只是他的时间实在是太紧了,之前寻找武穆遗书,又与额日勒钦反复讨价还价,他离开辽东过来蒙西草原已过半个月,而南边的朱元璋不断调兵蓟州,连北伐领兵征虏大将军都已指定了宋国公冯胜,他须得尽快返回辽东组织军力防守,实在是再也耽搁不得。

好在,以他所知的军情,大明西北边塞边堡因北伐而抽调军力,实力大减,只能采取守势,据说神木堡剩下的守堡军力不足一千,纵是他此行只带了一万八千大军,且攻城器械准备不足,但想来拿下神木堡也应无问题,可以给朱元璋上上眼药,说不定便可能抽调蓟州的兵马支援西北,那辽东那边便可压力大减。

只可恨蒙西的太尉额日勒钦是个庸碌之辈,不敢趁着南明西北兵力减弱,举大军南下,收复河套,只知道在蒙古包里喝酒吃肉,不思进取,找的理由居然是说冬季行军不利,不便用兵。

笑话,草原上的汉子,除非是天降白灾,又有什么冬季能够挡得住蒙古铁骑?当年,成吉思汗收复撒麻尔罕城,难道不是冬天?当年帖木尔横扫西域,难道不是冬天?无非是额日勒钦这个废物找借口而已。

纳哈出看不起额日勒钦,他相信,以他带来的三千怯薛军,再加上额日勒钦借给的这一万五千兵马,不用两天,他便可以拿下眼前的这神木堡。

哪怕是打下神木堡后,无论金银财宝,兵器,粮食,女人,俘虏,最后都让给额日勒钦,让他占个天大的便宜,只要能够破坏朱元璋北伐的布局,于他纳哈出而言,那也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反正此战,他会以从额日勒钦手中借来的这一万五千士卒为主力,最后死了多少人,那都是额日勒钦的事。

“轰隆隆隆。”三千步卒缓缓向神木堡接近,一大片士卒之中,则是十架两丈余高的投石车。

“投石机准备!”城墙之上,徐东彬下令。

瞿郁连忙将军令宣布下去。

瞿郁乃是现在神木堡中,有朝廷军职在身的职份最高之人,此时却似一名副将一般,守在徐东彬身边,将徐东彬的指令一项项落实下去。

徐东彬带来的二百余玄武弟子,皆已编入军中,每一人指挥几名边军,同进同退。

这玄武弟子在云梦泽谷之中,听徐东彬、赵福贵、冯恨元等大汉军中的老人讲兵法,讲军阵,讲军中器械,再加上操练,已是两年有余,本就是徐东彬按照总旗甚至百户的标准来教的,相当于蒙古军中的十夫长或百夫长,无论是个人身手,又或是军令兵法,皆非寻常普通士卒可比,指挥四五名边军一点问题也没有,更加上玄武弟子间互相熟悉,有些什么事配合起来十分默契,效率极高。

神木堡中的投石机也不多,只有十七架,十架在城墙之上,还有七架则在城墙之内,可以抛出石块越过城墙,攻击近处的敌人。城墙之上的投石机,则可以利用城墙的高度,居高临下抛石砸敌,可比对方砸得更远。

蒙古兵慢慢接近,一千步,八百步,五百步……

沉重的军阵脚步之声传来,令朱文琅的心中十分压抑,就连当日与青城派掌门人余庆峰的洞天剑法对阵之时,也没有此时这般沉沉的压力。

投石车或投石机的抛石距离,一般都在三百步上下,通常城墙攻守双方,便都会在此距离开始抛石发射,自然,相对而言,城墙上的投石机因为占了高度的便宜,能够略微抛远一些,约三百五十步,而在三百步与三百五十步之间的距离内,便是攻城一方处于只能挨砸,却够不着对方的尴尬境地。

唯一的办法,只能是从三百五十步开始加速,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投厂车推到三百步内,然后再固定好投石车,冒着砸过来的石块,向城墙之上发动攻击。这一段时间,通常来说守城一方便可投出一轮石块。

蒙古兵一步步接近,已过了五百步,而且为了抢时间,速度越来越快,以便能够快速地达到三百步的位置。

瞿郁紧盯着蒙兵,右手上举,只待蒙古兵过了三百五十步,便可令早已紧绷的投石机发射杀敌。

却见蒙兵中投石车居中,步卒在前,而步卒中则是数十人一架的,数不清的登城梯,一旦双方投石机发射,这些步卒便须不要命一般,疯狂地快速靠近城墙,架起几丈长的登城梯,然后再犹如蚂蚁一般,沿着登城梯攀上墙头,与守城的军士对面厮杀,以抢点城墙,继而再沿城墙往下,拼着人命打开城门,迎大军入城,那个时候,便是城破之时。

五百步!四百五十步!四百步!瞿郁在城墙上不断地计算蒙兵的距离。曾要沐英帐下数年,攻城守城战经历过上百,这点距离,瞿郁一眼扫过去,能够估算得不超过十步的误差。

却见一排排蒙兵一步步走到四百步的距离,正准备开始加速前冲之时,神木堡城墙之上,不待瞿郁举起的手落下,十架投石机已是快速转动,早已准备好的十块大石已高高抛起,划出一条弯曲的弧线,直朝蒙兵飞去。

顿时,蒙兵有些错愕,不知道这神木堡的明军为何这么早就发射投石机。

自然也有一些最前边的蒙兵已进入三百五十步的距离,但投石车属于威胁较大的攻城器械,按一般常理,城墙上的投石机,最首要的打击目标,便是对方的投石车,其次才是对方的士卒,毕竟三百五十步开外,对方的投石车便可攻击城墙,而三百五十步处的士卒,还得跑好一会才能到达城墙之下。

再说了,投石车将大石块抛上城墙,中人必死,威力可比两三个爬上城墙的士卒有威胁多了。

“妈的!谁干的?这么早就扔!”瞿郁大出意料,高声大骂道。

投石机每抛出一轮石块,便须得再次装填,然后才能继续发射,中间是须要时间的,这第一轮的投石最为关键,一定要力争可以摧毁对方的一两台投石车,否则对方会趁着这一空档,迅速接近,然后抛石上来,从三百五十步到三百步之间,这段守城方占尽便宜的机会,便会白白失去。

而在战场之中,就这么一小点失误,便有可能需要数十,甚至数百士卒的性命去换。

瞿郁还未骂完,却眼睁睁地发现,在攻守双方数万双眼睛之中,神木堡城墙之上抛出的石块,竟是高高飞起,直朝蒙军的投石车而去,不过几个呼吸之间,便听到哗啦啦地巨响,蒙军之中的三辆投石车被巨石砸中,直垮下来,甚至还压死了一两个士卒,还有一辆投石车则被砸中臂杆,臂杆一断两截,但车身并无损坏,只要换上新的臂杆,便又可以正常使用。

“四百步!”瞿郁瞪着大眼,讶道。

军中的投石机,抛程都差不多,并非杆长一点或是石块轻一点重一点,便可以随意变化抛石距离,期间涉及到臂杆材料、长度、蓄力等很多问题,尺寸和抛力都是经过反复试验试制出来的,都有一定的制式。

故而瞿郁早就知道,军中的投石机能够覆盖多远的距离,因为他在云南时用的投石机,也是差不多,抛石距离约在三百步到三百五十步之间,城墙之上的投石机占点便宜,能够更远一些,但也很难超过三百五十步,却从来没有见过能抛四百步的,又或者能够偶尔抛出四百步,却很难保证落点准确性的。

而眼前城墙上的这些投石机,抛石距离竟是在四百步外,且十块石头便毁了三架半的蒙兵投石车,可见根本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不但距离大幅提高,还能保持极高的命中效率。

瞿郁讶然之下,连忙过去看那投石机。这几日他忙上忙下,安排布置防卫,根本没注意到这普普通通的投石机,与之前有什么变化。

却见那城墙上的投石机在几个士卒的操纵之下,又是紧张地做着第二次抛射的准备。

既然已下令抛石,则除非主将下令停止,否则便须得持续不断地发射,无需再下发新的军令了。

投石机仍是那台投石机,没看出什么区别,若非说有区别,那也只有很少一点。

瞿郁注意到,便是原本钉在投石机抛臂一端的投筐,已被取了下来,代之以几根两三尺的粗绳,将投筐与抛臂相连,投筐之上,还连出来一根细绳,却不知是作何用的。

却见瞿郁眼前的投石机被五名士卒操弄,迅速将一块大石放入投筐中,用细绳绑好,臂杆另一头加上配重的石头,用绞盘一点点拉扯到位,到时候只需要扳动卡扣,配重巨石便会迅速下坠,拉动臂杆,将石块抛射出去。

城外的蒙军一阵惊愕之后,在百夫长的催促下,迅速安定下来,重整队伍,继续向城墙方向快速接近。

只见一名士卒一手拿着连在投石筐上的那根细绳,另一手举起,猛地向下一砍。

却见另一士卒将卡扣板动,配石猛地一沉,快速下坠,带动臂杆,将投筐高高甩起。

出乎瞿郁意料的是,最先手拿细绳的士卒紧盯投石筐,投筐被甩到最高处之时,手上一沉一扯,原本绑着石块的细绳被拉开,筐中的石块随即被高高甩出直朝城外而去。

瞿郁连忙冲到城墙外侧,紧盯着那飞起的石块,眼睁睁地看着它直朝蒙兵的一架投石车砸过去,啪地一声,落到距离投石车不过三尺的地方,将五六个蒙兵砸得血肉横飞。

只是这一轮十台投石车的十块大石,只砸毁了两台蒙兵的投石车,加上前一轮,纳哈出的十台投石车已被毁了一半。

白了一眼满脸讶然之色的瞿郁,徐东彬又看了看朱文琅,淡然笑道:“怎么样?这投石车稍一改装之后,已可达四百步,在蒙兵到达三百步之前,原本只能发射一轮的,如今可以发两轮!”

“厉害!”瞿郁翘起大拇指。

不要小看多了这五十步的距离,多发了一轮,在战场之中,多的这一轮,便可多杀伤敌人,毁伤更多的攻城器械。

便如此刻的神木堡一般,第一轮毁了纳哈出三辆投石车,第二轮又毁了两辆,这多出来的两辆,便是这改装出来的效果。

不过如此改装之后,对于操纵投石机的士卒,要求便要高上许多,原本这投筐固定在抛臂顶端,士卒只须扳开卡扣,石块便可甩出,此时却因投筐与抛臂用绳子相连,相当于加长了抛臂,更因抛臂的转动,粗绳拉动投筐,令投筐甩得更快,若确实能在投筐甩到最高处时将石块甩出,确实便可投得更远。

很明显,那位下令发射又拉动细绳的兵士,必须非常精准地掌握拉绳的时机。

瞿郁已经认出来,那名兵士正是一名玄武弟子,只不过现在穿上了武库中取出来的明军甲胄战袄而已。

***********史实贴片【吕公车】*************

【吕公车】====吕公车,中国古代一种大型攻城器械。车起楼数层,内藏士兵,外蔽皮革,以牛拉或人推,可出其不意推至城下,因与城同高,可直接攀越城墙,与敌交战。《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九年》:“造吕公车、仙人桥、长木梯、懒龙爪,拥至城下,高与城齐,欲阶之以登。”《明史·朱燮元传》:“数千人拥物如舟,高丈许,长五十丈,楼数重,牛革蔽左右,置板如平地。一人披发仗剑,上载羽旗,中数百人挟机弩毒矢,旁翼两云楼,曳以牛、俯瞰城中。城中人皆哭。燮元曰:‘此吕公车也。’”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