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诡三国 > 第3566章 一次裂变!

诡三国 第3566章 一次裂变!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7 23:43:10 来源:小说旗

太谷关。

或者叫做大谷关也行。

多一点,少一点,这都不是什么大事。

历史上大谷关并不是那么的出名,至少比伊阙关差了很多。一方面是设立的晚,另外一方面是死的人少。

在华夏历史上动辄十几几十万人的死伤面前,太谷关的名号就多少有些不起眼了,而且更关键的问题是这条路,其实是逃亡之路,这个关口,被记载下来的更多的是从河洛往南逃的路,而不是抵御从南面来的进攻。

毕竟伊阙有伊水。

而太谷,只有土。

满宠军令传到了太谷的时候,太谷守将唐山就只想要用头去撞土!

说实在的,和大多数此刻在河洛的其他曹军将领一样,唐山也不愿意抵抗骠骑军,至少不是在这里和骠骑军进行死战。

毕竟在河东之战后,曹军的精锐伤亡也很惨重,普通的兵卒军校就更不用多说了。不仅是在兵力,装备上都显露出了不足,甚至连士气都很是低落。关键是河洛这一带的地形也不能算什么险要,函谷关丢失就导致骠骑军几乎可以长驱直入,而雒阳周边的关卡和渡津,其实更多的职能是对河洛地区之外防御,而不是反过来对河洛内部抵御。

太谷关也是如此。

骠骑军掌握了函谷关,就等于是掌握了主动权,有了战场的优势,可以快速直接进军雒阳,也可以选择慢慢一点点的侵蚀,这都给曹军的防守造成了相当大的难度。

所以唐山认为雒阳其实无险可守,和其他军校守将一样,觉得曹军应该是弃守雒阳而保存实力,通过空间换取时间来消耗骠骑军,尤其是将雒阳残存的那些百姓迁移到山东去……

至于在这个过程当中,会不会类似于董卓迁都一样,给百姓造成什么伤害,那就不是唐山等人考虑的范围了,毕竟他们表示自己是武将,只考虑军事上的优劣,至于民生政务那是文官的事情。难道有错么

毕竟不管是从什么角度来看,河洛的失守,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若死守,极大的可能就是全军覆没,削弱后续对抗骠骑的能力,如果说能退军到兖州一带,那么还可以依托成皋进行防守,近距离调配军用物资,说不得就可以挡住骠骑军的东进。

可是很显然,满宠,或是说曹操,并不认同唐山等基层军将的意见,对于唐山等人的陈述和申辩不予采信。

如今唐山困守太谷,手下的兵卒虽然说是有两个曲,但是实际上并不满员,而且还有两成左右是民夫才转职的新兵,根本没有经过多少的训练。

『启禀司马,张曲长说粮草又不够了……』一旁的亲兵低声说道,声音混在在山岚之中,显得让人心中发寒,『前天从南面送来的粮草,只有单子上的一半……』

『他娘的,又是只有一半!』

唐山怒声道,可是又没有太好的办法,想要将手中的头盔砸在地上,可是看了看,还是舍不得这么做。

他这个司马,是个穷司马,没那么多油水,这头盔是他好不容易才攒钱买下来的,质地坚固,外观谈不上特别华丽,但是至少比较合眼,至少配得上司马的身份。

这年头,山东上下,有能耐的没能耐的,都在贪钱。

贪官污吏极多,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上头知晓,下面百姓也痛恨,可是偏偏就是抓了一个又一个,杀了一群又一群,始终抓不干净,杀之不绝。

唐山回头望了望南面的方向。

太谷群山,远远近近,山峦散乱。

穿过山谷,就可以通往豫州,南阳等地。

这几天满宠派了几名督军,到了这里,也抓了不少的逃兵。

他按照满宠的命令,斩杀了这些逃兵,可是……

唐山揉了揉脑袋,『去后山营中搬那些粮草来。』

『司马,那可是最后的粮草了!』亲兵多少有些迟疑,『吃了那些,我们路上……还吃什么』

『路上』唐山苦笑,『没路上了……满军师要我们去援伊阙……』

『什么』亲兵大叫起来,『我们这里是太谷,翻山越岭去援伊阙,疯了吗』

站在不远处的满宠督军便是立刻沉声说道:『你喊什么你这是要违抗军令,还是要动摇军心!』

唐山摆摆手,陪着笑脸,『没事,没事,就是饿的,饿昏了头……』

这些脸上带着蛇纹面具的灋吏,杀起自己人来,一点都不含糊,就连唐山这样的老兵,也是有些发怵。

唐山陪着笑,扯了亲兵就走。

那年老一些的灋吏看着,也不多说什么。

另外一名年轻的灋吏往前凑了凑,『这家伙肯定也想逃……何不……』

年老的灋吏微微闭上眼,『想的人多了……想一下就杀,那么天下无有不可杀之人。更何况,都杀了……难道你上前去和骠骑军作战我们是督军,不是真来作战的……』

年轻的灋吏连忙低头应是,『受教。』

『盯紧了他们。』年老的灋吏说道,『反正今天令到,明天必须要出兵!今天晚上就是关键,如果今天晚上不出事,也就没事了……』

『如果说……』年轻的灋吏低声说道,『那么……』

『一切都依照上头指令行事。』

……

……

『我们怎么那么倒霉!』

虽然说离开了那些督军灋吏的视线范围,但是唐山依旧觉得不怎么舒服,就像是被毒蛇盯住了一样,『你们说话都注意点,昨天有个傻子,说了句「这仗打不赢」,直接被这些家伙按逃兵给杀了,脑袋还吊在关城上!』

在唐山身边的兵卒纷纷点头,痛骂那些毒蛇残暴,冷血,不像人,可是骂完了,又是忧心忡忡的相互看着,然后低声说道:『司马,难道我们真的明天就去伊阙』

『军令是这样的……明天出发,三天内抵达伊阙,否则……』唐山叹了口气。

边上的兵卒都是一脸的沮丧。

唐山坐着,半晌没说话。

他记得之前从雒阳领命前来镇守太谷关的时候,满宠拍着桌案,表示要对于逃兵严肃处理,抓到一个杀一个,可就在他到了太谷关的那一天,原本守关的曹氏将领,就带着四辆辎重车轻松离开了。

后来,伴随着骠骑军出了函谷关,就有几个人拿着满宠批的军令,说是去南阳敦促粮草,便骑着快马离开了太谷关……

至于会不会真的敦促粮草回来,谁知道

这么多年来,谁还不清楚有些法令法规,表面上说似乎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实际上呢同罪,没错,但是没说『同罚』啊!

千年来,有谁说要『同罪同罚』了

既然天子不同罚,那么大臣贵人们,也就自然不同罚了。

延伸往下,就是谁有本事,谁有关系,谁就能逃脱惩罚。甚至在某些案件处理之时,山东官场之中都会默认的延缓三天,或是更长时间,美名其曰走流程,实际上就是为了让这些人各自施展手段,寻找人脉,如果能手眼通天,那自然什么事情都没有,若是所谓『走流程』时间过去,依旧没什么人来打招呼,或是询问案情,那么官场之中的办事人员也就明白了,立刻跳出来表示要严惩,要给百姓一个交代,然后便是乌泱泱的一群傻子高喊青天大老爷。

至于包拯那样的,那是在公堂上被自己人设给架住了,所以才咬牙铡了驸马,否则要是私下勾兑,皇帝召上殿问讯,让公主给个认罪的态度,都不需要什么实际的行动,那刀还能铡得下去么当然,能下狠心铡下去,即便是铡一个公主的人形震动棒,也是需要相当的勇气和决断力的,这一点不可否认。

可是唐山有这样的勇气么

『曹丞相到底要做什么』一名兵卒嘀咕着,『看看我们这一路来,都死了多少青州的,徐州的,冀州的……前两天那被砍头的那几个,听说是扬州的……再打下去,不都死绝了』

『死不绝的。』唐山说道,『还有豫州的,兖州的……』

唐山下意识的回答,然后他脑海里就像是有什么火花一闪而过,但是等他仔细去想自己是不是发现了什么的时候,却被另外一名兵卒打岔了。

『司马,我们真的要出关去伊阙』

『这都问几遍了』唐山没好气的说道,『军令就是这么样!由得你选啊除非……』

说到这里,唐山顿时神情一紧,『你们想要干什么』

还没等在唐山周边的兵卒说些什么,忽然远处一阵骚乱,然后伴随着起哄的呼喊声。

唐山带着人赶了过去,发现竟然是两个兵卒在斗殴。

原因就是在分饼子的时候,一个大一点,一个小一点。

『干!』

唐山都被气笑了。

骠骑军眼看要打过来,自己还接到了明天就必须出战援救伊阙的命令,面临的不知道是死是活的未来,而他手下这些兵卒,却在为了一块饼子大小不一而打架!

『有气力,有血性,他娘的怎么不去打骠骑啊!』唐山咆哮着,『你们真他娘都是人才!人才啊!』

『司马,』一个被打出了鼻血的兵卒,满不在乎的抓了把土,堵在了鼻孔上,瓮声瓮气的说道,『你觉得是我们这些人,哦,除了那些瞎逼刚来的,那些人是没和骠骑打过』

唐山原本暴怒的情绪,就像是被泼了一盆的冰水,迅速的降了下来,他环视周边,看着那些在周边起哄的兵卒,看着他们有的麻木,有的懵懂,有的还在嬉皮笑脸的准备等着看热闹吃瓜的兵卒,沉默了许久,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人才,啥子叫人才』

忽然有个兵卒冒出了一句。

『傻子!就是柴火!人做的柴火!在潼关那边,轰!烧了!人柴!』

又有一个兵卒接口道。

唐山吞了一口唾沫,不耐烦的驱赶这些家伙,没去纠正这几个人的说法,究竟是人才还是人柴,『滚滚滚!』

甚至在唐山心中,他觉得或许他们说的才是『人才』的真理。

人,先要被烧,烧得黑心了,烧掉了枝枝杈杈,才能从『材』,变成『才』,也才会成为管理阶层,统治者所需要的『人才』。

唐山沉默着,回到了城头。

片刻之后,之前问唐山的那几个兵卒又挪了过来,『司马,我们……明天怎么办』

『怎么办怎么办!』

唐山忽然暴怒的跳起来,指着那几个兵卒的鼻子破口大骂,『是不是想要让我下令,让你们逃走!啊!说,是不是想要逃!你,还有你!说啊!』

最开始的时候,唐山还不明这些兵卒为什么老问他这个问题,但是在看到了手下兵卒为了一块饼子在相互殴打之后,唐山忽然明白过来,这些兵卒,已经废了。

包括他自己。

谁会珍惜一些废物

能废物利用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

……

不论是古今中外,一个民族意识的全面觉醒,是需要时间的,也是需要有组织的,并且必不可少的还需要惨痛教训的催化。

大汉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王朝。

很多大儒表示周王朝是华夏大统一的开端,其实是为了抹杀秦朝的功劳,而相对于比较短暂的秦朝来说,大汉当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华夏一统。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刘秀在有机会选择其他什么为自己名号的时候,依旧选择了『汉』,即便是他这个『汉』已经完全和西汉不一样了。

在西汉东汉持续三四百年的时间里面,人们习惯了。

习惯了大汉的统治。

也就习惯了『代表』大汉的这些官吏的奴役。

就像是后世封建王朝之中的民众,习惯了统治阶级隔一段时间就崩坏,然后习惯了重新有人揭竿而起之后就跟着哦哦哦哈哈哈,等到那些领头人又变成了新的统治阶级,又是习惯的拜倒在其脚下,浑然忘记了之前的统治阶级是多么的残暴。

后来就连外族侵略者来了,也都习惯了。

只要那些侵略者能保全『精英』阶层,那么那些『精英』阶层就会先习惯性的哀嚎一下,然后就立刻开始为新的统治者涂脂抹粉,并且以穿上新长衫而自豪。

所以,真以为那『长衫』是随便谁都能穿的

穿着『长衫』的满宠,自然而然的认为自己是属于大汉的『精英』阶层。

即便满宠原本的家族也不算大,和那些什么大家族没法比,但是也并不意味着满宠就能贴近基层,知道底层的民众需求,并且会跟底层民众站在一起。

所以河洛死伤多少普通百姓和兵卒,又有什么关系

只要能完成曹操的战略部署,适当的『牺牲』,不是很自然的么

春秋战国之中,想要战胜秦国,并不是没有机会,只需要完成合纵,秦国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但是问题就在这里,为什么山东六国,无法完成合纵

这个命题,就是当下满宠在河洛雒阳坚守的意义所在。

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六国,齐、楚、燕、韩、赵、魏之间,未能有效完成合纵抗秦的根本原因有很多,但是归结起来,也就是不外乎三大要素……

政治、战略、利益。

对于斐潜来说,可以有上千年的历史经验教训可以借鉴,可是对于曹操来说,能借鉴的历史,也就是春秋秦汉而已。

那么如今的局势,和当年秦国大军涌出函谷关,又有多少分别呢

山东六国是不是完全没有成功的机会

显然也不是。

可是因为山东六国地缘利益差异,导致六国虽然同为秦国东扩的威胁对象,但地缘位置不同导致战略优先级差异巨大。比如齐国偏居东方,与秦国无直接接壤,所以更关注与赵、燕的边境争端;而楚国虽幅员辽阔,但南方领土开发不足,与秦国在汉中、巴蜀的争夺常使其摇摆于战和之间;三晋虽然与秦接壤,受威胁最大,但彼此间因领土纠纷常互相攻伐,根本无法有效合作。

尤其是作为六国的君主,普遍都有缺乏战略眼光的问题,往往因眼前利益放弃合纵。这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多个国家诸侯都犯下的毛病,魏国为争夺河西之地多次单独与秦媾和,楚国在丹阳、蓝田之战惨败后转向自保,齐国灭宋后招致五国伐齐,便是彻底翻脸,退出抗秦联盟摆烂不玩了……

同时,山东六国也缺乏统一的指挥机制,合纵的联盟多为临时性军事同盟,既无共同财政支持,也无统一指挥体系。信任危机与历史积怨也成为了六国合纵分裂的因素之一,经常在取得了一定胜利之后,便是迅速因为分赃不均等原因,联盟破裂。

这些所有在春秋战国期间,山东六国合纵失败的经验教训,就成为了曹操当下大战略的实施基础。

想要打赢斐潜,曹操从一开始发现仅靠曹军,或者说是曹氏夏侯氏来完成这一项任务,是难以达成的之后,就开始谋划着要进行转变策略了,而最有可能性的方案,无疑就是曹操化身为孟尝君第二,成为山东六国的实质统帅,而不是仅仅代表了曹氏和夏侯氏的利益,这就需要山东之中士族的配合和妥协。

在这个过程当中,自然有一部分人会投向斐潜,但是曹操同样也希望有一部分人能够坚定的站在曹操这一边……

而河洛,就是推动这一次裂变的场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