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也是江湖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想法

也是江湖 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想法

作者:实朴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4 21:56:05 来源:小说旗

秦月一开始也认为,这两个人不能在武馆待下去了。虽然怎么和小天宏说,她还没想好。但是,赵忠义刚才那句话提醒了她。他们走了后,这神秘组织能善罢甘休吗?谁知又会搞出什么花样?这两个人失踪了,神秘组织会不会认为是自己暗中除掉他们呢?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和神秘组织矛盾的公开化呢?他们只是让赵忠义二人守护和监督天宏,充分利用这个关系,对自己不是反而有利吗?

秦月这会儿有了新想法。

“伯父,您想过没有,不离开武馆不行吗?”秦月问赵忠义。

赵忠义愣了一下,很快摇头,“那可不行,这个组织势力很大,我们背叛了他们,他们不会放过我们,也会因为我们,连累武馆、连累你们大家的。”

“如果不让他们知道你们背叛他们呢?”秦月已经有了成熟的想法。

“那我们怎么做?”赵忠义不解。

“一切照旧,你原来怎么做,以后还怎么做。”秦月说。

“天宏去哪儿,我还是去报告?”赵忠义还是不太明白。

“是的,天宏在武馆还是在家,让他们知道有什么关系呢?当然,如果天宏去哪儿?我们不想让他们知道,不告诉他们不就可以了?”秦月解释道。

“这倒是个好办法,我怎么没想到。”赵忠义想了想,“不行,这样不行。那个组织神通广大。瞒得了一时,能瞒得了一世吗?早早晚晚还是得让他们知道。一旦败露,可了不得?那些人狠着呢?还是让我们走吧!一走百了。我们就是个干杂活的,他们找我们也不会下很大的功夫。”

“伯父您想过吗?你们走了,他们还要派别人,我们不是更不好控制吗?是的,瞒得了一时,很难瞒得了一世?但事在人为,如果我们搞得好,多瞒些时间也不是不可能的?再说了,我们这个武馆,虽然势力没他们大。但总比你两个人要强大得多。我们一起面对,总比你们两个人要好很多吧?”秦月竭力说服赵忠义。

“其实,我们两人倒没那么多可怕的。主要不想因为我们连累你们大家?”赵忠义动心了。

“我们现在已经是绑在一个绳子上的蚂蚱,就不要分彼此了。”秦月笑了。

“要是这样说,我还能再说什么呢?”赵忠义很感动。

“但是,如果他们又派给您新任务,或者让您做对天宏不利的事,您应该知道怎么办?”秦月提醒。

“我肯定马上告诉你。”赵忠义毫不迟疑。

“对了,伯母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秦月想起了赵天宏的养母。

“她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我。”赵忠义说。

“她自己和这个组织有联系吗?”秦月问。

“没有,都是通过我。”赵忠义回答。

秦月琢磨了一下,“这样的话,为了遮人耳目,我们的事是不是先不让她知道?”

“不让她知道最好。”赵忠义赞同。

秦月又想了一下,“还有,天宏那里,我想还是让他什么都不知道为好?”

“天宏就更不能让他知道了。”赵忠义连连点头。

“为了安全,我这里您还是少来为好,武馆这边人有些杂乱。还有,以后如果有什么事,我若不在,您可以找方小敏。”秦月又嘱咐了几句。

赵忠义点头答应,离开秦月房间时,混身轻松。

赵忠义走后,秦月又找来了方小敏,做了特殊交待。

下山去佟老丈家去取马的时候,秦月对佟老丈说 :那个人的事查清楚了。不是坏人,他到这家人家来,不是干什么坏事,是很正常的。以后也还是会经常到这人家,不用再监督他们了。

佟老丈有些遗憾,也有些不甘心。在他看来,秦月是干大事的人,能参与秦月干的大事之中,对于自己是多荣耀的事呀?现在虽然需要保密,但什么时候这事可以公开了,自己不是有牛可吹了吗?

是的,佟老丈不是个喜欢吹牛的人,但那主要是因为没得可吹的。有牛,谁不会吹呀?

佟老丈这几天眼睛时刻盯着从笔筒山进村的路,做为秦月干大事的一分子,能含糊吗?但是,这事怎么就不了了之的完事了呢?既然秦月说不用再盯着了,当然必须照办。但佟老丈还是一个劲地和秦月讲:以后再有这样的事,一定不能忘了他。

秦月和佟老丈说:他监督武馆那个人的事,千万不能和任何人泄露,尤其是村里的那户人家。佟老丈让秦月尽可放心,这事他知道。

回到家后,和五爷说起,谭五说这是最好的结果。他只是有些担心:赵忠义是不是真正值得信任?

秦月说,从赵忠义提供的情况看,应该还是可信的。

谭五说,希望如此,但还是多加一份小心为好。

秦月说她会小心的。

当天晚上,李如刚也来老宅。原来,京城的二老派老家人过来。

老家人说:老爷和夫人听到了这个喜讯,高兴到了极点。他们已经在家里办了喜宴,把亲戚朋友都请到了家中,摆了几十桌,大大庆贺了一番。

两位老人极力主张让少夫人回京城家中。毕竟那里是京城,干什么都方便,各方面条件都要好得多。这次派老家人过来,就是专程来接少夫人的。

如果少夫人不回去,两位老人就到这里来。

李如刚过来,就是要和大家商量,究竟怎么办好?

当晚,除慧雨和赵天宏的全家人,开了个家庭会议。

中心议题就是一个——少夫人的事情。

赵奶奶说:她认为还是留在这里好,别人照顾,她不放心。再者说把一个孕妇几千里路折腾回去,总不是好事?

谭五说:他也不主张少夫人回京城,他主要是担心少夫人这一路的安全。

赵爷爷说:这个家现在有老有小,就缺个婴儿,他一直盼望着呢?

少夫人说:她也觉得,到哪儿也不如在这里好。但是,因为她在这里,把两个老人折腾过来,实在是过意不去。

李如刚说:他也是这样想的。

谭五说:能不能做一下两位老人的工作,劝他们不要过来。介绍一下这里的情况,让他们放心。

李如刚说一封信往返几个月,到时候想回可能就回不去了。李如刚还说:少夫人娘家,也希望能回京城生孩子。

秦月一直没说话,李如刚问秦月是怎么想的?

秦月说:老爷和夫人那么大年纪了,这一路奔波本来就很难吃得消;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也还要考虑这一路的安全。老爷和夫人过来,要经过神秘组织活动猖獗的地方。现在,因为彻底毁了他们的基地,正对我们恨之入骨。这个神秘组织无孔不入,如果被他们盯上,可是防不胜防?虽然,这个神秘组织,最近以来,连连遭挫,但能量还不可小视。

“现在这个时候,安全是第一位的。从安全上考虑,还是义母回去好些。这附近应该有神秘组织的大本营,终究是是非之地。义母回去,路上虽然有风险,但我们这边可以安排好人员护送。”秦月说道。

这件事,真正有决定权的,还是当事人,也就是李如刚和少夫人。他们本来就不忍心老人长途奔波,再加上秦月又提出更重要的安全问题,少夫人回京城就成了确定无疑的了。

接下来要商量的事,就是如何确保少夫人一路的安全了。

李如刚说,这没关系,他会派自己的几个贴身护卫一路护送。

谭五马上反对,他列举了上次来时,家主、秦月和和自己这三个人还遭人暗算,落入圈套。

人和人之间的缘份真的很难解释。少夫人出身富贵的大户人家。这样的人家成长起来的人,有很大一部分被称作富家子弟;这称呼多半是贬义。确实,这些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觉得这个世上一切都是为他而存在的。别人为他们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却很少或从来不为别人着想。这样的人,在与人交往中只能让人反感,也注定不会被人待见。

从这种家庭出来的人,还有一些人,被称做大家闺秀,这称呼则是褒义的。

这样的人有教养,富于同情心,一事当前总是先替别人着想。毫无疑问,这样的人,在任何人群中都是特别受欢迎的。很明显,少夫人就是这样的人。

这也就使她在这个家里,受到特别的尊重。

谭五这一生,很早就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家人。秦毅其实是一直被他视作儿子,秦月其实也一直被他视为孙女,少夫人来了后,他就又多了一个亲人——女儿。

在这个家里,没有人比谭五更关心少夫人的安全。我们看到过了,只要少夫人到院子里散步,谭五肯定在她的不远处晃来晃去。只是,他怕少夫人过意不去,装做自己是在随意走走。

而少夫人也从来都是视而不见,甚至都从来没提起过。无声胜有声,有些话,不说出来比说出来好。

比如,有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有点土气的小地主和他的朋友,受邀一起去出席一户人家的晚宴。那是一户方圆很出名的讲究人家,主人是非常有教养的一对姐妹。不但晚宴上的酒和每一道菜肴,就是餐桌上的每一件餐具都是特别特别的讲究;特别是桌子上洁白的桌布。

但是,这位小地主用餐时不小心把汤洒在了那洁白的桌布上。

他特别地忐忑,特别的不好意思。或许,有人一定以为:主人,也就是那特别有教养的一对姐妹,会过来安慰这个不知所措的小地主。会说些“不要紧”、“没关系”一类的话。

但是,主人没有,至始至终,她们什么话都没说,一切照常,她们好像根本没看到,或者这件事在她们看来,根本没发生。

离开回去的路上,小地主深有感触地对朋友说:“一个人的有教养,并不在于就餐的时候不往桌布上洒汤,而是汤洒在了桌布上装做看不见。”

或许,少夫人听过这个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