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 第129章 军改的刀子,落下来了!!(二合一大章!)

职能任务最复杂的是一排,剩下两个排相对来说要简单很多。

当然。

简单不代表容易。

二排被整合成了三个战术班,每个班都是不同的武器装备配置,注定了每个班的任务也会不同。

作为战术执行的配置班,每个班第二阶段的训练任务都大差不差。

不管是精准打击的狙击班,还是对空防御的防空班、反装甲的反坦克班,都只需要练好自己的“武器”。

可练会容易,练精却很难。

更别说还带着战术头衔的班,班里的战士需要既能够独自作战,更能够彼此间完美协同,打出整合战术的威力。

要单战,更要群战。

堪称难上加难。

所以整个第二阶段训练期间,三个战术班的任务都是一样的。

那就是根据陈军提供的训练教案,既要尽可能的提升个人作战能力,也要提升整个班的团队协同能力。

狙击班的协同作战训练,主要以协同精准狙击为主。

反坦克班的协同作战训练,主要以整合攻坚打点为主。

防空班的协同作战训练,主要以各种防空阵型为主。

通过各自不同的协同作战训练,将战术班打造成单是一条龙,团是一群虎,能随时快速灵活切变。

如果说战术班相当于是刺客,只需要在快速切入战场,精准击毙各自的猎物。

那最后剩下的三排——火力排,就相当于是合成化钢七连的“远程群攻单位”,需要在后方成为炮台输出。

在钢七连执行任何任务的过程中,但凡有任何远程火力打击需求,火力排都需要做到随时响应,且精准的进行打击。

所以火力排在第二阶段的训练,主要就是围绕远程精准火力打击。

训练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快速机动、转移作业、伪装静默、极速展开、定点打击和撤离隐蔽等等。

说白了。

训练内核和战术排是一样的,就是将本身的技能打造到极致。

做到火炮打击范围之内,首发命中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集火炮袭反应速度在三分钟之内。

完成远程火炮打击任务后,还能在两分钟内完成转移。

做到能打能跑,来无影去无踪,让敌人无法捕捉位置,无法进行反制,确保自身足够安全的程度。

听起来好像不是很难。

实际要想达到这个标准,操作起来难度是很高的。

就说100迫击炮加炮弹近百斤重,要把它在三分钟之内从车上搬下来,然后寻找位置铺设底板,把炮管和支臂给架好,再调整好射击诸元并开火。

这么多动作在三分钟之内做完,需要极其老练的炮手才能做。

而老练的炮手不是天生的,需要在成百上千次的不断重复训练,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中诞生。

还得要大量的炮弹作为基础,在不断的开炮中成就老炮手。

只有打出真炮弹,才能练炮感。

一般的连队还真没那么多的炮弹,让一个连队在最基础的训练中,每天都能打上几十发练手感。

好在钢七连是全团最肥的连,有还有团长王庆瑞在鼎力支柱。

炮弹的消耗问题,才没有变成问题。

在陈军高效且忙碌的指挥下,全连很快便进入到了第二阶段的节奏,有条不紊的开始磨练自身。

训练的时间好像过得很慢,实际上却又过得非常的快。

在其他连队进入十月份以后,一年的工作基本上都已经完成,老兵即将退伍,新兵即将来到部队,连队进入到休整期,生活开始变得轻松的时候。

钢七连的战士们却干得热火朝天,把以往的休整期变成了强训期。

从深秋不知不觉干到了寒冬。

随着又一批新兵进入到新兵营,带着对部队的美好向往和憧憬,开始他们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训练。

许三多、成才和白铁军等新兵,终于换上了上等兵军衔成为了老兵。

进入了军旅的下一个阶段。

钢七连的合成化第二阶段训练,也到了最后的尾声。

为了验证第二阶段的训练成果,是否达到了一开始设定的标准,高城特意组织了一次全连的整体考核。

这次的全年考核没有共同科目,考的是每个班的专属技能和技术。

一班考后勤保障的相关科目,二班和三班考实地模拟侦察,四班考单人和协同狙击目标,五班考火箭筒打移动靶,六班考防空导弹打气球靶。

三排的武器有车载火炮和迫击炮,所以分成了后方隐蔽炮袭和前线火炮掩护,两种不同的考核。

因为每个班考核的科目都不同,而且都是实弹考核。

所以准备工作需要更加复杂细致。

因此整整花费了一个多星期时间,才完成了对全连九个班在第二阶段中,所训练技能技术的考核。

好在验收的结果很不错,没有辜负陈军的辛苦付出。

高城看到如今大变样的钢七连,尽管还没有完成全部的改造,战斗力却已经比以前还要强,笑的嘴都要合不拢了。

他很难想象合成化改造完后,钢七连会变成什么样的恐怖怪兽。

到时候的战斗力,会有多么的恐怖。

全702团其他的十四个正规连,外加一个后勤保障连,现在都不知道,钢七连正在进行进化。

更不会想到等钢七连完成进化,战斗力会飙到他们无法想象的高度。

他们每个连的主要注意力,都还放在今年的新兵营。

去年是钢七连的高城带的新兵连,把好兵给全都挑走了,让他们其他连队连汤都喝不上一口。

钢七连也似乎就此一波肥,在年中大比武中强势崛起一飞冲天。

让其他连队的连长都误以为,钢七连就是因为带了新兵连,让钢七连弄到了一批好兵苗子。

其中最强新兵成才就是例子!

所以才在去年有了这么大的收获,等于钢七连的崛起就是靠的带新兵连。

因而其他连长今年都格外上心,都野心勃勃的想要带新兵连,捞好兵苗子,像七连一样起飞。

也就是对新兵连实在是太在乎,投注了太多的注意力在新兵连上。

以至于都没人发现钢七连的变化。

这也为两个多月后的对抗军演,钢七连横扫八荒带来了伏笔。

有意思的是……

中间还有个小插曲。

为了争夺今年的新兵连带队资格,十四个正规连的连长几乎抢红了眼,把所有的人脉资源全用上。

最后要不是团长不得不站出来,恐怕这些连长都会抢到打起来。

浑然没发现钢七连能崛起,和带新兵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其实没有成才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陈军才是那核心中的核心!

……

随着第二阶段训练的完美收官,在对抗军演即将到来的关键时刻,第三阶段训练争分夺秒的展开了。

相比于第二阶段各玩各的,各自把自己的枪磨光磨亮。

第三阶段才是真正的“合同战术”!

简单来说。

在这关键的第三阶段训练中,各班将从之前的各自玩各自的,演变成各班之间的互相配合训练。

主要是作为核心的尖刀侦察连,与其他各个班之间的模拟实战协同训练。

这也是合同战术的“精髓”!

距离对抗只剩下不到三个月,陈军将剩下的时间做了调整规划,只留最后一个月进行全连整合训练。

在前面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侦查班挨个和其他班进行合训。

比如让侦查班越过敌方封锁线,渗透到敌后收集情报和信息,遇到有敌方狙击手封锁要道,就呼叫狙击班过来清点。

狙击手最懂狙击手。

狙击班四个专业狙击组上阵,对要道各处位置进行严密筛查,或者用办法将敌方狙击手勾引出来。

等狙击班将敌方狙击手清理后,侦察班再越过封锁线完成任务。

如果狙击班找到了敌狙击手位置,却没有办法将敌方给清理掉,就将位置报告给火力排。

由火力排来和侦察班进行配合,通过定点炮袭来将对方给干掉。

狙击手再牛逼。

也怕从天而降的真理打击。

再假设敌方出动了装甲单位,对侦察班所在的位置进行扫荡搜索,企图将尖刀侦察班给找出来干掉。

那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反坦克班就得出来打配合。

通过将敌方装甲单位给干掉,并在必要的时候将敌方支援引开,给侦察班前沿侦察扫清障碍。

再假设敌方意识到地面压力,派遣直升机开着热成像过来进行扫描。

那么侦察班就得呼叫防空班,然后自己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防红外伪装作业,等待防空班将敌方空中打掉。

再假设侦察班成功渗透到敌后,并且找到了敌方关键的设施和单位。

比如导弹营地、指挥部、后勤中心等。

在己方主要单位都被敌方追踪,有任何动静都可能会惊动敌方,无法提供有效火力进行打击时。

侦查班还得通过呼叫火力排,完成对敌方的自侦自打。

还假设侦察班完成任务返回期间,被敌方的大国部队给咬住无法脱身,就需要呼叫火力排、狙击组和反坦克组等,一起上阵被侦察班脱身打掩护。

合同作战主打就是多兵种融合,将自身的功能尽可能完善。

达到一支部队,有多支部队的战斗力。

而不用像传统的作战模式,遇到不同的敌人自己完全搞不定,只能通过呼叫友军来进行支援。

在这过程中要浪费大量时间,让战斗的效率变得极其低效。

而现代化信息战争,主打的就是高效。

类似这样的假设模拟战场情景,陈军凭借着他丰富的实战经验,设想了不下于二十个之多。

通过让侦查班和其他班配合,完成各种各样不同的战场模拟训练。

来达到让侦查班和其他班之间,既能够通过训练不断磨合出默契,进一步提高行动的效率和战斗力。

还能让钢七连的每一个班,在不需要实战的情况下,就能够熟悉战场各种状态。

以便于在接下来的对抗演习中,不管遇到敌方执行任何的战术,也不管在途中遇到任何问题。

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并且想到有效的战术进行反击。

“陈排,我很好奇,这么多的战场模拟情景,我感觉它们都非常的真实,可不像是凭空想象的,而你不可能参加实战,你是怎么做到的?”

高城在领略了陈军千奇百怪,各种他完全想不到的模拟训练后,在佩服的同时也是发自内心的疑惑。

如果陈军今年已经五十岁,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那肯定是一点问题没有。

可问题是陈军刚从军校毕业,满打满算也才只有22岁,没有任何的实战经验,却能够一年想出几十个,完全不带一点重复的实战模拟情景。

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过于诡异,换了谁都会觉得很疑惑。

面对高城那充满疑惑的眼神,陈军自然是不可能跟他说,这些想到的场景都是他的实战经验,在尸山血海中练出来的,用命一个个博出来的。

唯一能作出的合理解释,也就只有全都推到高智商上。

解释自己在读军校期间,最喜欢做的事情和爱好,就是阅览近代战争史,以及现代战争相关的文章书籍。

尤其是对越自卫,对印自卫,两伊战争和科威特战争等,有过大量的研究。

得幸自己的脑瓜子还算可以,通过以点拨面一窥全貌,在这些战争的实例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想法。

所以才能在没有实战情况下,推演出如此多的实战模拟情景做训练。

陈军的解释稍微有一点牵强。

毕竟陈军现在的高智商属性,还有军事天才的标签,不只是在702团,已经在全师都有了很大名气。

在军事天才的巨大光环笼罩下,这一点点瑕疵也就被完美的掩盖。

高城本就是好奇多于质疑,随口这么一问而已,完全相信陈军的说辞,最后的结论就是拍着陈军的肩膀。

既钦佩又服气的说道:“难怪团长说你是百年难遇的军事天才,这脑袋……还真是长得不一样啊。”

“有啥不一样,不都是两个眼睛,两个鼻孔,一个嘴巴。”

陈军故意用开玩笑的方式,把话题引到轻松的层面,逗得高城哈哈大笑,这件事也就过去了。

而随着各班和侦查班之间的配合,随着模拟场景训练不断增加,彼此之间的默契度越来越高。

不知不觉又过去了一个多月,距离对抗军演只剩下最后一个月时间。

怕因为自己的个人身份关系,影响到钢七连合成化改造进度的王团长,都在这时候憋不住,打电话到钢七连询问,合成化改造的情况如何。

王团长担心半年实在是太短,合成化改造没有办法如期完成。

毕竟整编一支部队不是小事,哪怕是一个最低级别的基层连,也是一件牵一而动全身的麻烦事。

其中主要涉及的各个方面,远不是合成化三个字能涵盖的。

尤其是王团长之前去参加了,由师部统一召开的年终工作总结报告大会,得到了一个确切的消息。

那就是上面做错了一些新的决策,军改的进程现在已经再次加速。

集团军已经给了师里面明确命令,那就是T师旗下的每一个团,都必须拿出一个连进行信息化军改。

并且已经安排好了“蓝军考官”,今年将会对T师所有单位进行“摸底”。

702团哪怕比武第一,同样也逃不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