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 第134章 啥?我们全死了?(大章)

“一号炮准备完毕,二号炮准备完毕,三号炮准备完毕……”

随着火力排六门迫击炮陆续报告,进入到了待发状态,三排长举起右手,果断下达命令道:“第一轮,预备,放!”

六名装填手同时一步向前,将炮弹从炮口放进了迫击炮管。

“锵!嘶——”

炮弹滑下去的摩擦声响起,却没有后续的炮火齐鸣。

因为这次是模拟对抗演习,并不是实弹对抗,使用的仅仅只是训练模拟弹,不具备发射的能力。

不过。

有前期的完整预备动作,还有这个开炮动作就够了。

跟在旁边的导演部裁判,会根据100mm迫击炮的常规杀伤数据、命中率、毁伤率和炮袭地点的目标信息等等,进行计算定性和定量分析。

最终在运用数学方法裁决,计算每一次攻击的具体结果。

说的直白点。

只要炮袭的开炮诸元数据,都和目标地能够对得上,毁伤率足以覆盖目标,那就会判定目标被摧毁。

如果毁伤力不够,不足以覆盖,就会计算出大概的百分比的生存率。

这也是为什么需要组建导演部,派出大量的裁判人员到现场,跟着各个作战单位的主要原因。

在没有后世大量监控、无人机、计算机推演等各种高科技的支持下,军演只能全靠人工来判断执行。

虽然过程可能没有那么真实,但总体并不影响对抗军演的结果。

这边钢七连火力排根据陈军命令,对蓝军两个班进行了两轮饱和打击,一共发射了十六枚迫击炮弹。

如此火力炸一个排都够了,摧毁两个步兵班绰绰有余。

火力排这边的裁判收集完数据,然后报给了导演部进行人工推演,结果很快便传到了蓝军。

“现在正式通知你们,在红军迫击炮阵的饱和打击下,你们已全部阵亡,根据对抗军演的规则,请交出你们的通讯设备,待在原地不要动,更不允许联系其他人。”

裁判来到蓝军阵地大声宣布结果,还不忘诙谐的补上一句:“警告你们啊,乖乖做好你们的尸体,别瞎搞。”

裁判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侦察连竟然有火炮连重火力的夸张事情。

想到眼前这两个蓝军的主力班,连敌人在哪里都不知道就被淘汰出局,心里头的感觉还真挺怪怪的。

所以语气也没有那么的正式,最后竟然还开起了玩笑。

裁判看了稀奇,还有心情开玩笑,被宣布成为尸体的红三连两个主力班,他们可没有这么好的心情。

都被这消息给炸裂了!!

“什么?我们全都被炸死了?你是在开玩笑吧。”

“对面就是个侦察连,怎么可能把我们一锅端,他哪来那么猛的重火力?我对这个结果表示强烈怀疑。”

“你们被钢七连买通了吧,啊?就知道瞎搞。”

……

红三连两个班的战士非常不服,群情激昂的冲上去围着裁判讨要说法,场面一时间变得格外混乱。

“好了,都安静下。”

负责带队的排长扒开人群过来,严肃的对裁判说道:“喂,你们导演部的,究竟有没有搞清楚,钢七连是个侦察连,它有个屁的饱和打击啊。”

所谓饱和打击,就是在短时间内,对敌方倾覆的火力,远超他承受的极限。

简单来说。

就是一刀能砍死的,砍他两刀三刀,确保他死透。

要想拥有这样的饱和打击能力,最起码得是重火力部队才能做到,而钢七连显然不是火炮连。

裁判也是活久见,第一次见到“重炮侦察连”,能够理解蓝军的心情。

很有耐心的解释道:“中尉,你也是做排长的人,基本连建制武器数据懂吧,我现在就问你。

六门100迫击炮,两连射,打不打得掉你们这两个没有猫耳洞,就借用了几个土沟沟的步兵班?”

排长的基本功很扎实,如数家珍般的流畅回答道:“89式100毫米迫击炮,最大射程6.4公里,战斗全重73公斤,配榴弹,重量为8公斤。

常规高爆杀伤榴弹,杀伤半径可达三十二米……”

说到这里,排长停了下来,剩下的话没有再说。

因为就一枚炮弹杀伤半径就32米,覆盖范围可以达到64米,两个班分布的作业距离也不过百余米。

真要有12枚炮弹一起打过来,足以将这里的地都消掉一层。

两个班绝无可能存活!

“你是说……”

排长这会儿终于反应了过来,瞪着不敢置信的眼睛问道:“就七连这个侦察连,他们配了六门100mm迫击炮??”

“对,军演就是战争,我绝不可能拿这种事开玩笑。”裁判点头严肃道。

“侦察连配六门重型迫击炮?比我们攻坚主力连都要多,七连是疯了吗??”排长直接傻眼了。

两个排的战士也傻眼了,不敢相信会有这么诡异的事。

“什么?中线部署的两个班,全没了,一个活口都没有?”

蓝军前沿指挥排长傻眼了,坐镇连部的三连长黄洋听到两个班全没了,而且是被迫击炮饱和打击“粉碎”,死之前连敌人在哪都不知道,更是眼珠子都碎了一地。

100毫米迫击炮需要5个人操作,还得两个人负责搬运炮弹,六门迫击炮加起来就是42个人。

哪怕正经的重迫击炮火炮连,也只能配得起十二门迫击炮。

等于说一个负责前沿侦察的连队,竟然搞起了火炮连的配置,动不动就用炮弹去把别人推平。

谁见了谁不迷糊???

钢七连步战车腾出所有空间,全部用于运载炮弹,所有人员全部转炮兵,才能30人完成42人的工作。

如此史无前例的奇葩配置,外人自然是完全无法理解。

“老七要不是疯了,就是魔怔了,七连这么搞,它还是侦察连吗?干脆特么改叫火炮连算球了。”

三连长黄洋气得大骂,随后拍着桌子大声喊道:“好好好,老七这么玩是吧,喜欢玩炮是吧,我定让你好看。

一排长!!”

“到!”

一排长挺身而出。

“你立刻组织你们排三个班,前出中线把蓝军的迫击炮阵地找出来,一门炮都不给他留下。”三连长下令道。

“是,保证完成任务。”

一排长挺身敬了个礼,转身大步跑出了连部。

……

对抗指挥中心。

“最新对抗动态,红军火力排出击,配合侦察班提供的数据情报,通过六门迫击炮两轮射饱和打击,端掉蓝军前线两个班,目前已占据优势。”

分析解说员一边说一边操作,将蓝军阵地前沿两面小蓝旗拿掉了。

“红军一个排配六门迫击炮?这配置都顶得上半个火力连了,侦察连这样的配置真的合理吗?”师参谋长质疑道。

“参谋长,合不合理,在于实战,现在结果摆在眼前,你不是看到了吗?”王团长笑着说道。

嘴说都是假把式,实战才是真道理。

“侦察连的核心任务在于侦察二字,红军有严重的越俎代庖之嫌,重火力输出用不着侦察连,那是火炮连的任务。”师作战参谋说道。

“这些重要吗?一点不重要。”

王团长力挺钢七连说道:“只要能够完成侦察任务,不管是用什么方式,那就是一支合格的侦察部队。

有敌方部队在前方形成阻碍,将它快速清理,确保挺进侦察,快速完成任务,我觉得没问题。”

王团长已经初步融入合同作战,所以他的思考方式已经和其他人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完全不同。

“侦察连干好本职即可,需要火力支援可以请求火炮连支援。”

师作战参谋坚持自己的见解。

这种自己干好自己的活,其他活叫别人去干的思想,属于是传统作战思维。

如今出现与之相悖的作战方式,颠覆了自己多年的所学和认知,会从心理上抵抗也很正常。

王团长越听参谋所说的话,越认同陈军的合同战术理论。

本着以讨论代学习的原则,王团长继续和作战参谋辩证道:“红军从准备进攻,到摧毁目标,全程用时不到五分钟。

我想问,你要是呼叫火炮连,让火炮连调炮过来打掉蓝军,不说五分钟,十五分钟能做到吗?”

王团长说到了最关键的点——

作战效率!

“这……”

师作战参谋不服的张了张嘴,有心想要说点什么反击。

可想到寻常的连队之间作战协同,哪怕是配合得再好的友邦单位,也需要走一套很复杂的流程。

从红军侦察班报告到排,从排再报告到红军连部,再上报到营里进行请示。

营里面通过作战批准后,给火炮连下达作战命令,火炮连根据命令进行转移,再和红军连部沟通,连部再传回到排里,排从侦查班获得数据,再一步步传上去。

就光从沟通这一个过程,前前后后上上下下起码十几道手。

更别说火炮连接到命令后,哪怕是机械化部队要想转移作战位置,也不是说走就能走的,转移过程会极为费时间。

彼此沟通和调兵遣将这两个过程,加起来别说是十五分钟。

半个小时能做到,都已经算很高效。

而钢七连从发起进攻到结束,仅仅只用了不到五分钟,这如此高效的作战,常规部队之间根本不可能。

师参谋很清楚这里面的信息量,所以才被怼得无话可说。

恰好这时又传来了新的动态,解说员向在座的首长通报。

蓝军组织的一个步战车排的兵力,正在快速向中线的位置移动,作战意图已经非常的明确。

就是要干掉红军的火力排。

就开始问了一句,后面都没有说话,一直在旁边听的师参谋长。

听到这个最新的动态,突然笑了,期待的说道:“难怪王团长如此有信心,配置六门中排击炮的侦察连。

别说,这合成化改造后的钢七连,还真有点意思,确实是玩出了花样,还挺让人期待的。

不过,蓝军一个主力排已出动,火力排可拿他们没办法。

我很好奇,红军火力排若是被蓝军主力排给找到,他们该如何从蓝军手中,逃过这一劫。”

火炮部队最怕被敌人找到,这是最基础的战争常识。

配置了86步战车的蓝军主力排,若是真的能够找到红军火力排,三个步战车班如狼似虎扑上去。

火力排车内塞满了炮弹,可没有正面作战的能力。

绝对会被吃的骨头都不剩!

“参谋长,钢七连的合成化改造,可不是只有噱头,什么叫做合同战术,你我都是一知半解,可钢七连不同,他们懂,我相信他们会有解决办法。”

王团长本来就相信钢七连,现在见识到了钢七连的开门红,更是信心十足,无条件的绝对信任。

“好一个合同战术,我还真不懂,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谋长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

蓝军一排接到连长的命令,完美展现出了机械化装甲步兵的最大优势,只用几分钟就赶到了中线。

路过躺在哪里已经变成“尸体”,一个个垂头丧气的两个前沿班。

“连敌人在哪都不知道就没了,真是把三连的脸都丢光了。”

一排长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了,没有选择下车做任何的动作,而是命令部队最快速度往前推进。

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

那就是在红军迫击炮阵地转移之前,快速机动过去找出来围剿。

浑然没有发现他们的一切动态,都被隐藏在中线某处的侦察班尽收眼底,而蓝军排却浑然未知。

当蓝军一排抵达中线的时候,红军部队并开始调整结构排兵布阵。

当蓝军一排三辆步战车气势汹汹,进入A051区大概500米时,红军已经在前面准备好了一场好戏。

最终结果很滑稽,却更加的震撼。

蓝军排在行驶过一个小山丘,进入到另一边发现是一处沟壑严重地形,只有中间有一条几米宽的路。

蓝军排长急于寻找迫击炮阵,加上并不知道钢七连的配置。

哪怕眼前的地形有点不对,也没有做任何的部署和警戒,就只是下令提高戒备,便让车队开了过去。

三台步战车受到地形限制,只能形成前后一路往前行驶。

就在他们开到路中间的时候,前面突然出现两名带着导演部红套袖的裁判,挥手示意他们停下来。

蓝军排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疑惑的命令车队停下来。

刚准备打开顶窗询问裁判,为什么平白无故把他们的车队拦下来,裁判的一番话却让他如遭雷劈。

“嘿,别走了,都下车吧,就在十秒钟之前,你们已经全部阵亡,请根据演习规则配合我们下车,上交通讯设备。”

“什么?我们全死了?”

这消息太炸裂。

蓝军一排上到排长,下到战士,一个个表情如同见了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