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 第223章 升官了!陈专员上线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第223章 升官了!陈专员上线

作者:酸甜小苹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3: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军解决了会议的最大难题,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加起来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把第二阶段的其他工作全部安排妥当,并且组建起了专门的工作组。

小组一共配置了九个工作人员。

组长是七零二团副团长周辉民,第二阶段的所有工作都由他负责,解决不了的再向团长汇报。

副组长是后勤股的副股长唐国忠,任务就是做组长周辉民的副手。

剩下七个人全都是组员,只有陈军是比较特殊的“专员”。

之所以是一个这样的专员,主要是陈军的军衔职务相对来说较低,没法在小组中安排很高的职务。

比如安排副组长这种职务,身份和副团长差不多,就显得有点过于另类。

可陈军是合成营组建的发起者,又是合成营组建方案的著作人,更是七零二团合同战术的先驱者。

他又需要较高的话语权,才能更方便他展开工作。

所以特意给了他一个专员的身份,专门来负责合成营的筹备组建工作,完美避开这方面的麻烦。

陈专员就此正式上线!

会议结束时间已经来到中午,陈军都没时间回钢七连瞅上一眼,立刻就转入到工作状态中。

在团里面简单的吃了中饭,工作组便火速展开工作。

“陈专员,我们先从哪开始?”

副团长周辉民非常的有自知之明,很清楚陈军才是合成营的主心骨,他就是出来挂个名的,实际完全没能力掌控全局,懂事的把决定权交给了陈军。

“我想先去基地看一看,把验收的工作做了,趁着工兵连的人还没走,如果哪里还有问题,也还来得及做纠正。”

趁着集团军空降的人员还没来,陈军想要集中精力做基地验收。

“行,按你说的办。”

副团长周辉民没有二话,立刻招了下手安排道:“刘干事,去,通知小车班,立刻派三台车过来。”

“是,周组长。”

作为工作组组员的刘干事,麻溜的快步跑了出去。

很快。

小车班开过来三台越野军车,一号车坐了组长周辉民、副组长唐国忠,还有特设专员陈军。

剩下的其他六名组员,分别乘坐后面的两台车。

合成营新打造的全新基地,距离团部也就是10来公里的路程,工作组车队很快便抵达了现场。

还没撤场的工兵连连长,提前接到电话早就在这等候。

在工兵连连长的一路带领下,工作组先从营指挥班子所在的营部开始,验收各处设施修建是否到位。

营部的人数加起来就那么点,工作主要也是协调其他各连。

所以营部只修建了一栋建筑。

一栋三层楼的部队格局走廊楼。

三楼相当于是办公区,营部所有干部的宿舍和个人办公室都在这。

二楼是多功能的媒体中心,集中了营部的会议、图书、文书、通讯、小车班人员宿舍等功能。

一楼相当于是营部的生活区,配套有必须的洗漱和卫生间等等。

在楼房的前面是一片大操场,再搭配一些方方正正的绿化植物,草地加上水泥地的组合。

将所有的一切集中在一栋楼,算是这边军队营区的一个特色。

相对于普通营的营部就几个人,合成营的营部人数翻了几个倍,所以营部占地面积也更大。

除此之外。

基本上也没啥区别。

加上工兵连的办事效率很高,也没有自以为是的去加入自己的创意,营部的建设基本就是陈军的方案。

因此整个一圈检查下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验收算是通关了!

营部这个合成营的大脑之下,最为重要的就是连接合成营各个单位,堪称第二重要的工兵保障连。

作为一个配置超过两百人,相当于两个半常规连的超加强连。

工兵保障连旗下的五个排,其中三个都达到了连级标准,哪怕是剩下的两个,也需要占地很大的仓储。

所以工兵保障连的连营地,占地面积是整个营最大的。

也是最复杂的!

其中供应排主要是仓储设施,占据了营房百分之八十的位置,剩下的区域并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炊事排一共有三个食堂,可以一次供应三个连队就餐。

合成营现在也就只有五个连,炊事排能同时保证三个连的就餐,就足以保证整个营的炊事。

部队吃饭的速度都比较快,十分钟就餐时间就够了。

剩下的设施是一个综合式的厨房,能够同时启用三个大灶炒菜,让三个炊事班同时在里面操作。

以及还有一个大的室内车库,专门用来存放移动炊事相关车辆。

剩下的维修排、工兵排、卫生排也都差不多,都根据各个排的特性,建造了相应一系列的设施。

每个排都有自己的专属设施建筑,而他们的生活区其实都是一样的,统一住在同一栋大楼里面。

一共是两栋两层的宿舍楼!

每栋宿舍楼要住下一百多号人,还有配套的洗漱和储藏室等等,两栋宿舍楼拉的都比较长。

之所以建两栋两层的宿舍楼,而不是一栋四层楼的宿舍楼。

就因为两层的房屋建造更快,对地面的要求没那么高,不需要打地基,可以进一步压缩工期。

还是那句话……

基本是按陈军方案设计的建筑图,而部队的房屋质量又是出了名的好,基本上是没有任何问题。

随后的装甲连营区、电子对抗连和火炮防空连,也都没有什么太大问题。

只有一些不痛不痒的瑕疵,比如厕所修建的坑位不够,生活垃圾填埋场太近,污水处理区需要调整等等。

这些问题都不是很大,解决起来也就是两三天的事。

只是当工作组来到特侦连,也就是未来钢七连新营地的时候,停在这里坐了很长时间讨论。

不是说工兵连的工作有问题,特侦连的营区出现了很大的差池。

而是陈军之前设计方案的时候,当时并没有想到能搞来一个特战排,更没想到在合成营的时候,就能够来一波小起飞,提前就整上了特种部队。

所以陈军当初设计的特侦连营地,是以当初的钢七连为基础延伸的,只能够满足钢七连的训练和生活。

可现在呢?

因为陈军的挖人计划过于顺利,让袁朗和铁路不得不“慷慨大方”,一下子整来了整整三十三名“兵王”。

这可不是一个标准的作战排,而是一个人人军官的特战排。

人家 A大队给军官“战士”的待遇,那可是两个人一间的超大宿舍,再配上独立卫浴的豪华标准。

哪怕是在最没尊严的集训营,也都是四人一间的宿舍。

现在这群军官被陈军画的大馅饼,诱惑来到了钢七连,身为一名军官,也愿意在基层连队做战士。

你要是再按基层部队的标准,给人家整十人一间的宿舍。

那怎么都说不过去。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哪怕就按十人一间的宿舍算,突然多出来一整个排,如今的特侦连也根本放不下。

更别说还有最关键的核心,特战训练和普通训练略有不同。

陈军既然要打造自己的特战部队,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排的规模,他也要以最高的规格来训练。

那么杀戮屋、近距离作战训练场、室外作战中心、特训场等等。

这些服务于特战技训练的训练场,趁着现在工兵连还没有撤走,现在就得必须配套的打造出来。

否则后续再重新设计建造,将会非常耽误合成营的战斗力形成。

而对此工兵连的连长也很懵逼。

他就是按照建筑图开工的,对于能够打造全军第一个合成营的基地,他是真的觉得非常的荣幸。

甚至觉得这很可能就是他这辈子,做过的最牛逼得一件事情。

结果到了验收的时候,一百个人的连队变成了一百三十个人,并且还要多搞一大堆的训练场。

这让他无可奈何!

可是现在特侦连营区都已经竣工,把它推翻重建是根本不可能的,那就只能在该基础上进行改造。

于是乎。

陈军代表的工作组一行人,只能立刻前往工兵连的临时营地,和工兵连的连部众人进行了紧急磋商。

从中午一直讨论到晚上,讨论的时间超过了四个小时。

最终讨论出的两个方案。

首先的第一个方案是扩建,也就是在现如今特侦连营区的规格上,再给它加一个排的配置进去。

然后再去营区周边的空地上,挑选相应的位置修建其他训练设施。

这个方案的优势是速度更快,可以在尽可能最短的时间里完工,不耽误接下来的人员入驻。

缺点也很明显。

那就是后续可能会有一些隐患。

修修补补出来的东西确实能用,可它的使用感受肯定没有全新的好,后续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以一百人为规格设计的营区,住进去一百一十人就饱和了。

而原本钢七连加上连部人员,基本上也就是这个人数。

现在经过各种修修补补之后,强行住进去将近一百五十个人,根本无法保证所有细节全部到位。

就比如厕所坑位够不够?

储藏室的储藏空间够不够?

洗漱淋浴的位置够不够用?

训练场能不能展得开?

……

等等这些现在都没法确定,问题只有等后面真的投入到训练中之后,在使用中才会慢慢的显露出来。

第二个方案是新建!

相当于地球和月球这种模式,在特侦连的旁边再重新修一个营区,专门提供给特战排来使用。

两者分开,却又紧密相连。

缺点就是非常的费时间,按照陈军的标准打造,起码得要一个半月的工期。

毕竟陈军想要打造的特战训练场,大家在会议上听的就已经云里雾里,完全是他们没见过的东西。

修建这些从没有修建过的设施,肯定是会更加的费时间。

加上前面几天还没法动工,必须等陈军把设计图拿出来,他们才能按照设计图正式开始动工。

预计一个半月时间的工期,已经是非常的极限。

且费用又得增加一大笔。

集团军能不能够批得下来,需要多久才能批下来都是未知。

优点就是不会影响合成营入驻,所有工作都可以按原定计划那班,按部就班有序的入驻基地。

多出来的这个特战排,暂时可以安置在钢七连老营区。

等新基地这边的营区建造完毕,到时候特战排再转过来,就能够无缝对接,迅速融入到合成营体系中。

副团长周辉民和工兵连的连长,他们俩都比较倾向于扩建。

这样能够快速完工,也更加的省军费。

陈军能够理解他们俩的心情,毕竟合成营第二阶段非常的关键,上到集团军下到连队的士兵,都在眼巴巴的看着。

如果这个时候闹出幺蛾子,说要再花一个多月新建营区。

还真不是个好兆头!

可陈军也有他的想法和顾虑,他更加倾向于新建,现在多花点心思,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宁愿前面多辛苦,也不愿后面出麻烦。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两方意见,谁也没有办法说服对方,这也不是件小事,不能够轻易的决断。

想着正好快要到了晚饭时间,反正还要回团里面吃晚饭。

索性一车人就开回了团部。

既然他们决定不了,那就交给团长来做决断。

组长周辉民带着专员陈军,直接就干到了团长的办公室,把遇到的情况和问题,向王团长进行了反映。

周辉民以为王团长会讨论一番,最后才会郑重的作出决定。

没成想王团长听完情况后,当场拍板就按陈军说的来,总体工作依旧不变,重新新建一个营区。

并且表示新建所需要的费用,先由团里面来全权负责。

哪怕是大家这个月捏着裤腰带,工资都放到下个月再发,也得先把新建特战排营区的钱款凑齐。

等后续集团军申报通过,钱款发下来了再补给大家。

陈军的话在团长那这么好使,甚至不惜举全团之力全力支持,副团长周辉民是真挺无奈。

还能说啥?

只能同意陈军的新建方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