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 第234章 这打法,所有人都看不懂!

为了搞清楚孙东平到底在干嘛,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师长在不能干扰对抗演习,亲自找孙东平问的情况下,直接给导演部下命令,让他们把电视上面的转播画面,转到蓝军麾下的五个连去。

战场上面一共只有八个转播组,红军和蓝军阵地分别放了三个组,剩下的两个组放在防守绿方。

蓝军这边一个转播组在指挥部,剩下的两个分别位于前方和后线。

前方在坦克连,后线在火炮连。

导播把专线切到前线的转播组,坦克一连的画面就出现在了电视上。

只见指挥部毫无动静的坦克一连,所有坦克早就完成了准备集结,现在都已经驶出了营地。

从他们行驶的方向可以看出,就是奔着10公里外的绿军阵地而去。

电视画面再次切到后方转播组,可以看到火炮连的所有火炮,现在同样已经全部进入战斗状态。

以这两个连的动态不难推测出,剩下的三个连肯定也已经启动。

指挥部没有任何动静,下面的部队却紧锣密鼓开干,从这一点就能算出,他们必然都接到了命令。

“这个孙东平,看来很不一般啊,不愧是军区派下来的候选人。”

师长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体验,看到了别具一格的指挥模式,极有新奇感,忍不住称赞起了孙东平。

相比于李富国的传统模式,孙东平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

“是啊。”

参谋长很赞同的说道:“红军这边还在开战前会议,蓝军部队已经出发,这效率确实高很多。

启动速度更快,在实战上,可以为他们带来很大的优势。

光从这一点上来看,蓝军确实比红军更胜一筹,保守估计,蓝军起码能早两个小时展开进攻。”

参谋长的分析还是很准确的,前提是要保持现在的节奏不变。

“跑得快有什么用,得打得赢才行。”

王团长有不一样的看法,他的立场自然是在李富国这边,反驳道:“蓝军搞一言堂营长说了算,谁能保证他设计的战术,就是最好的战术呢?

红军召集各连长开会讨论,肯定能拿出最好的战术,以稳健的打法推进,未必不能后发先至。”

李富国在强大的压力压迫下,他此时的打法确实是追求稳健。

只求以最稳的方式,拿下这一场对抗。

“王团长说的倒也没错。”

师长也认同王庆瑞的分析,微皱着眉头说道:“独裁式指挥,确实是把双刃剑,好坏就在一念间,现在根本没法做出判断,我们就接着看吧。”

孙东平的作战风格非常独特,师长显然不想做太多评价。

其他人也不好再继续说什么,重新把注意力放到了电视屏幕上,跟着导播的镜头观看转播画面。

蓝军看完接着来到了绿军。

通过画面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绿军阵地上早就摆出了防御阵型。

两个坦克连分别部署在两侧,搭配前一天挖出来的战壕阵地,针对防御这两个方向的红军和蓝军。

步兵连一分为二进入阵地中,依靠战壕辅助坦克进行防御。

所有的攻势和坦克都进行了伪装,从远处看根本发现不了任何异常,除非用直升机从空中侦察。

然而这场战斗只是营级对抗,根本就没有空中力量参与。

在未来二十一世纪统治战场,堪称单兵手中最强空中杀器的小型无人机,这年头也还没有开发出来。

绿军火炮连也已经完成部署,部署在中心足够安全的位置。

前面有步兵搭配战壕防御,坦克做好了随时冲击敌军的准备,后面的火炮既安全又威胁拉满。

但凡红蓝两军敢出现在火力范围,绿军的重炮会教他们做人。

而且占着地形上的绝对优势,红蓝两军很难冲上绿军的阵地,只要不联手合作制造不了太大压力。

而两军是竞争关系,根本就不可能联手。

三方阵营的部署情况看了一圈,画面又回到了红军的指挥部,结果他们还是在会议进行中。

一个战前会议搞这么长时间,可见李富国有多么的谨慎。

开会的画面没有什么好看的,导播又把画面重新切到了蓝军。

蓝军这边精彩多了!

两个坦克连组成的坦克方阵,后面跟着两排装甲运兵车和步战车,组成了声势浩荡的装甲洪流。

从蓝军的这个气势和动态来看,任谁都会以为他们要展开进攻了。

可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孙东平还真在国外学了点东西,再加上他在国内已经读到了硕士,军事基本功非常的扎实。

两者在他的身上结合之后,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打法。

就在大家以为他要抢先硬攻时,蓝军的钢铁洪流却在距离绿军阵地,还有两公里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

随后把部队的阵型拉得很宽,每辆坦克之间间距超过了三十米。

摆出一个奇怪的撒网式阵营后,所有坦克开始就地进行伪装作业,没有再继续往前的架势。

转播室内看到这个画面,再次涌起了一波激烈讨论。

“蓝军火急火燎的把部队拉出来,难道不是想打绿军一个措手不及,在绿军没准备好之前攻上去?”

“兵贵神速,开局确实够速度,可怎么突然停下来呢?”

“等在这半路上是什么意思?而且这位置连绿军阵地都看不到,有什么意义?”

“难道是怕绿军的重炮打击,要等天黑之后再进攻?如果只是等天黑,那怎么不在自家阵地呆着?等天黑之后再出发,也完全不影响啊?”

……

一众干部都有着各自的想法,却没有人能猜透孙东平要干嘛。

“绿军占据了高点,还有重炮连,装甲部队白天进攻,要是被重炮锁定,损失可是会很惨的,在这个位置等到晚上,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

高城虽说不是很喜欢孙东平,但是不影响对他个人的能力评价。

“绿军火炮连其实也不敢轻易开火,毕竟红蓝两方都有火炮连,绿军火炮一旦暴露位置,如果不快速进行转移,很快就会被锁定攻击。红蓝两方要在白天进攻,完全可以在这一点上做文章。”

洪兴国的军事基本功还不错,分析起来也算是头头是道。

也幸好这个年头还没有小型无人机,否则坦克部队在无人机的面前,简直就是一个个活靶子。

哪怕不用自杀式的方式袭击,也能轻松找出坦克的位置。

只要坦克的精准位置暴露了,只要不是在死角内,方圆十公里范围内,重炮开火一打一个不吱声。

就是因为没有空中侦查单位,红蓝绿三方的坦克和火炮部队,对于彼此来说目前都是一片黑。

三方都想找出对方的位置,也都忌讳自家位置被对方找出来。

毕竟大家的配置都是一样的,谁先暴露那就谁先遭殃。

没有第二条路!

“你说的倒也是。”

高城点头说道:“只需用小股兵力佯攻,吸引绿军火炮开火,找到火炮阵地,就能对其进行反击。

只要打掉了绿军的火炮连,没有了重炮的威胁,红蓝两方完全可以肆无忌惮,抵近冲击都不成问题。”

“那……”

洪兴国纳闷地说道:“既然有办法威胁绿军的火炮,蓝军突然停在半路上,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觉得,蓝军就是故意的,假装要进攻绿军,抢先夺得绿旗,逼迫红军不得不在匆忙间对蓝军发起进攻,从而让红军去消耗绿军的兵力。”高城分析道。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这是谁都知道的老故事,也是最经典的战术之一。

“老七,我在旁边听了半天,你这分析的还挺到位啊。”

坐在高城左后方的红三连连长,身子前探掺和进来说道:“我和你的看法一样,蓝军这孙贼肯定是在耍把戏,想让逼得红军和绿军先干起来,他再坐收渔翁之利。”

“红军应该不会这么容易被骗吧,这都是用烂了的老招数了。”洪兴国嘴上虽然是这么说,但心里还真有点担心。

毕竟他们借助转播组的镜头,拥有了上帝的视角纵观全场。

红军可没有他们的这种视角,在不知道蓝军进攻是真是假的情况下,还真可能担心绿旗被抢,不得不被迫提前进攻。

毕竟谁先拿到绿旗就为胜利者,鬼知道蓝军会用什么把戏抢绿旗。

哪怕只是偷偷派了几个人上阵地,偷偷的把绿军的旗子拔到手,绿军防守部队哪怕一个兵没死,也同样能被判为获胜。

杀敌数量可不是获胜条件!

转播室内众人的讨论很激烈,都在猜想孙东平此举究竟是何意,红军指挥部的战前会议总算开完了。

作战核心主打四个字——

稳中求胜!

所以红军制定的作战方案,就是稳打稳扎步步向前,扎扎实实的赢下对抗,绝不做任何冒险之举。

这也是一直接受传统打法洗礼,最适合李富国的战术打法。

要是强行去学合同战术的思路,哪怕陈军曾经打出的战绩可以学习,只怕终究也是邯郸学步。

临阵磨枪。

不是谁都能磨的。

李富国知道自己的学习能力,根本就没法短时间内复刻陈军。

既然没有办法用上陈军的打法,那还不如使用自己最擅长的传统打法,起码能保证不会出大岔子。

根据稳中求胜思路研发的作战方案,没什么亮点但胜在稳重。

第一步就是派出了尖刀班,分成了两个侦查小组,分别前往绿军和蓝军,侦查他们两方的情况。

真搞清楚了对方的情况,到时候再做进一步的行动。

这很符合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尖刀班可是陈军练出来的精英,其他方面的作战能力先不说,就说侦察和反侦察能力堪比特种兵,放在这种级别对抗完全就是降维打击。

史今接到任务立马行动,他和白铁军各带一组人马,兵分两路出发。

之所以让白铁军带一队人,由他来担任这个小组的小组长,而不是让资历更老的谢冲和甘小林等人。

原因就只有一个,大家也都服气的。

那就是超强的保命能力!

伍六一曾经暗搓搓的调侃白铁军,哪怕是他头上有颗原子弹爆炸了,白铁军也能够想办法活下来。

史今之所以让白铁军带小组,就是看中了他的保命能力。

在战场上保命是最重要的。

活着才有输出,死了可就啥都没了。

而只要白铁军能确保小组保命,其他方面根本就不需要他负责,谢冲等老士官就能够全部搞定。

哪怕是退一万步来说。

即便是不能够完成侦察任务,史今也相信白铁军能够把人都带回来,不会出现他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情报没查到,小组也没了。

白铁军突然就当上了小组长,这下让他神气得,立马就找上死党甘小宁,故意装腔作势让他赶紧叫组长。

结果被甘小宁干脆利落的放倒,顺便再送他一句:“白铁皮,别说你是组长,你是班长我也要弄翻你。”

白铁军比甘小宁瘦了一圈,打起架来真不是他对手。

被干一顿立马就老实。

变成了史上最没人权的组长,被一众组内的老兵帮咱们一顿调侃,不得不收起他那还没捂热的官架子。

尖刀班经过短暂的嬉闹后,很快就分成两辆车出发了。

白铁军小组负责侦查绿军情况,因为绿军在规定中是不允许主动进攻的,这边相对来说也比较的安全。

另一边侦查蓝军比较危险,由史今来亲自带小组行动。

由于蓝军已经出发到了半路,史今小主开车从左侧才绕了半圈,很快便发现了伪装的蓝军大部队。

也幸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史今,否则一般人还真发现不了。

真要是开车一头撞进去,被几十辆坦克和装甲车包围,那即便是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出来。

蓝军大部队出现在前方,距离绿军三公里的位置按兵不动。

这可是个大情报!

史今立马利用车载无线电,第一时间把这个情报报给了指挥部。

为了防止被蓝军部队发现,史今特意把车子往后开了几百米,找了个隐蔽的位置把车隐藏起来。

然后通过更加隐蔽的徒步方式,悄悄的摸回到了蓝军大部队附近。

想要通过抵近侦察,获得更多的信息。

距离更近的看得更加清楚,史今通过计算坦克和装甲车的数量,确认这是蓝军的所有进攻部队。

两个坦克连和一个步兵连,都已经在这个地方就位。

把这个情报再次反馈回去,接下来史今继续带人在这附近蹲点,红军作何反应就不归他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