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 第293章 内部争议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第293章 内部争议

作者:酸甜小苹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1 00:50: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中国队正式和预备选手共计10人,看完竞赛手册里面的内容之后,心里头的压力其实都还挺大。

也挺佩服设计比赛规则的人,搞得这么复杂是真会玩。

为了满足竞赛的各项规则,首先要做的就是填写队员名单,准时把中国一队和中国二队的名单报上去。

这件事很重要!

赛事方对中国队本来就有偏见,且通过竞赛规则可看出时间观念很重,中国队要是不能及时把名单报上去,赛事方肯定会从中挑毛病。

要是因为报送名单超时,导致中国队没法参加竞赛,来这亮个相就得回去。

那可真是丢大脸了。

别以为赛事方做不出这种事,这年头国外对中国的恶意,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出来。

在这之前发生的事就不说了,后面会发生的事更是人神共愤。

99年炸大使馆,01年的撞战斗机。

这两件事都是某国在背后主使,刻意针对中国的强行打压,其嚣张的行径,简直是让人发指。

中国决定在九八年这个时间点,借着信息化军改的风,参加这一场国际性的特种兵竞赛。

最核心的原因就只有一个。

其实就是为了扩大国际影响力。

通过展现中国的军事实力,让中国在世界上有足够的发言权,而不至于让某国一直抹黑打压。

而要想在国际上有足够影响力,其他什么东西都只能够靠边站,唯有拳头足够硬才是真理。

所以……

陈军一行人参加特种兵竞赛,远不仅仅表面上拿冠军那么肤浅。

背后还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那是属于大国之间的博弈,属于国家的深谋远虑,正式走向世界的起步。

只有中**人足够强,中**队足够猛,才能让世界尊敬中国。

正是因为这里面所代表的意义,陈军心中的压力才会如此之大,不敢有哪怕一丝一毫的松懈。

此次是中**人首次出国比赛,首战必须打出一个开门红。

没有第二条路!

要是中国队不能打出好成绩,那可不是丢脸丢到了国外那么简单,那可是会影响到国际声望。

其所这层的负面影响,根本无法用笔墨来形容。

因此陈军在出征时喊出的口号,才是那一句带着视死如归,带着破釜沉舟意志的军令状——

“要么赢,要么死!!”

带着这份破釜沉舟的决心,陈军把目标直接定在了冠军,不管是哪个国家,只要挡在前面全部干掉。

为了能够达成这个终极目标,陈军必须在分队上做出偏颇。

那就是集所有精华,组最强锋刃。

从八个人中挑出四个最强的,最适合这一场原始丛林竞赛的队员,组成一支最强的中国队。

由这个队来负责冲击冠军,为国家拿到国际军事竞赛的首个冠军。

第二队则是作为辅助队伍,目标是争取拿第二名,同时还要设法保“主队”,在必要的时候做出牺牲。

陈军的想法是很极端的,也是成功率最高的打法。

然而李大勇大校却并不同意!

作为中国代表团的团长,李大勇大校对比赛安排有一定的话语权,有足够的权利约束作为队长的陈军。

李大勇大校属于典型的中国性格,也就是偏向于儒家主打的中庸。

陈军这套一主一辅的配置,在他看来过于激进,万一为主的这一队出意外,那中国队彻底没了夺冠机会。

李大勇大校更倾向于中庸平衡,把八个人的实力进行平均分配。

把鸡蛋平均放到两个篮子里,这样即便其中一个篮子打翻了,还有另外一个篮子里的鸡蛋。

等于就是两支队伍齐头并进,比一支队伍单独冲锋希望更大。

至于两支队伍实力平均下来,实力没有办法达到巅峰这问题,李大勇大校有属于它的合理解释。

起码他认为合理的解释!

首先就是这场竞赛的规则很明显,不能够提前抵达,在李大勇大校看来,就不需要太强的实力。

主要考验选手的坚持与毅力,能否撑过七十八个小时不休息。

而这是中**人都不缺的。

其次是中国队的这十名选手,每个队员的实力在他看来都差不多,区别无非就是专长不同。

李大勇大校是军委派下来的,对比赛队员的了解完全是纸面资料。

从资料上看……

除了做队长的陈军比较变态,几乎就是一个无缺陷的八边形战士,让李大勇大校都不得不感叹一句:

“现在的年轻人,都能这么猛了吗?”

剩下其他每一个队员,个人资料基本都差不多,只是擅长的方面各有不同,都是很优秀的选手。

李大勇大校以他的经验和逻辑,认为每一个队员都有冲击冠军的潜力。

既然每个队员实力都能冲击冠军,那就只需要根据个人所擅长方向,均衡搭配出两支队伍即可。

完全没有必要去冒风险,挑出最强的四个人组一起。

李大勇大校没有下过基层,一直都是在机关单位工作,不了解竞赛的机制,有这种判断完全很正常。

如果要是追求保险和稳定,比如稳拿前三就足够了。

李大勇大校这种中庸的选择,也确实是更加的稳妥,只要不出什么大意外,两手准备确实更有优势。

从正常人的角度去分析的话,也会认可李大勇大校的决定。

毕竟第一次参赛,盯着冠军属实太狂。

按照常理来说。

对于第一次参加国际赛事,且现代特战还刚萌芽,还处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能拿前三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

毕竟这次参赛都是欧美国家,现代特战起步几乎都比中国早。

最主要的是作为欧洲人,从小就在这里长大,他们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更加适应这里的气候。

所以李大勇大校选择保三争一,也确实是有足够的理由。

然而陈军属于是开了挂的人,只要他出现就不能以常理来结论,开了挂还只想拿第三那也太丢人了。

所以陈军对于李大勇的“中庸”,想都没想就持反对意见。

队长和团长的意见无法统一,而且说了半天,谁也没有办法说服谁,这还真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

最终陈军只能提议道:“李团长,既然我们两个没法说服对方,那就老传统,团队比赛就由团队来决定,大家一起投票来选择走哪条路,怎么样?”

“行,那就这么办吧。”

李大勇大校思考了几秒钟,也只能同意陈军的提议。

“各位战友,我和李团长的方案,你们应该都已经知道了,究竟保三争一,还是破釜沉舟夺冠军,选择权交给你们,接下来进行举手投票。”

陈军视线环视在场一众队员,心里头还真没有绝对信心,沉吟片刻宣布道:“支持李团长方案的举手。”

……

全场鸦雀无声。

只有一只手举了起来,这只手的主人是李大勇大校。

看到这情景陈军嘴角扬了起来,声音提高了一个调,再次宣布道:“支持我的方案的人,现在举手。”

陈军说完,带头举手。

刷刷刷……

九只手齐刷刷举了起来。

结果已经显而易见,陈军获得了所有队员的支持,以十比一的巨大优势,获得了最终的表决权。

李大勇看到这一幕无奈摇头,陈军的影响力超乎他的想象。

“好吧,看来大家都很相信你,既然这是大家做出的决定,那我自然要尊重,陈队长,就按你说的办吧。”

李大勇到底是个洒脱的人,输了就直接干脆的认输,没有半分的墨迹拖拉。

“是!”

陈军获得胜利,抬手敬礼,随后便开始安排队伍。

考虑到比赛场全都在原始丛林,而且要在七十八小时内奔赴一百五十公里,对体能的考验是最大的。

陈军分析每一名队员的情况后,最终在纸上写出了两份名单。

中国一队:许三多、成才、伍六一、陈军。

中国二队:吴哲、拓永刚、巴特尔、齐桓。

如果这是进行一场实战行动,或者是去带兵突击作战,陈军肯定不会带上许三多和伍六一。

而是会换上吴哲和齐桓!

因为实战的情况更加复杂,需要考虑到更多的变化因素,且需要各种战术配合,经验和智慧价值更高。

吴哲精通爆破、电脑、化工等,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齐桓参加过大量的实战行动,在经验丰富方面绝对仅次于陈军,同样会比许三多和伍六一更合适。

然而偏偏这是一场竞赛,而且是一场不允许战斗的竞赛。

这就让体能在优先的选择权重上,有了绝对的领先地位。

身体素质更好,体能更加充沛,更加年轻具有活力的许三多和伍六一,反而成为了最优的选择。

剩下的成才体能比两人略差,但他在侦查方面有着绝对优势。

整个中国参赛队里除了陈军,没有人在侦查方面有成才的技术,他才是最符合竞赛主题——侦查渗透的选手。

在技战术上面有绝对优势,并且有一手出神入化的枪法。

陈军没理由不带上成才!

剩下的人被归纳到二队,他们同样有着很强的竞争力,而且他们四人的配置,也是非常不错的。

论智商谋略有学霸吴哲,论枪械全能有拓永刚,论经验老道有齐桓,论个人综合素质有猛男巴特尔。

唯一不如一对的就是体能耐力,他们四个在这方面都有不足。

能否坚持四天三夜,现在还不好说。

不过。

只要他们四个能压榨潜能,在比赛中爆发一波,能熬过七十八个小时,拿个第二也不是不可能。

李大勇大校看完陈军的分组,仔细对照资料发现也很合理。

原本因为投票输给了陈军,心中还存留的那么一点的小芥蒂,也在这一刻彻底的烟消云散。

至于参赛的八名队员,他们倒是没有任何意见,一切已成军马首是瞻。

毕竟早就习惯了陈军的指挥!

唯独表情稍有变化的选手,也就只有来自于狼牙特战大队,身份是预备队员的土狼和天狼。

作为预备队员两人很想参赛,为中**队在国外争取荣誉。

可两人又不想参加。

因为他们两个要是参赛了的话,那代表着肯定有正式队员出了意外,这是他们不想看到的。

就是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严重影响了两人的情绪。

陈军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发现了他们俩的情绪变化,走过去拍拍两人肩膀,给两人打气鼓劲道:“你们俩不需要思路失落,你们才是我们最强有力的保障,有了你们我们才能无所畏惧的冲锋。

如果真的出现了意外的话,到时候还得靠你们俩来顶上,所以你们得保持状态,随时准备加入比赛。”

根据竞赛手册中的规则,如果中间发现不可抗力的危险和意外,每个队允许更换一名选手。

这也就是为什么赛事方要求,每个国家还要带两名预备队员的原因。

“好的队长,我会调整好。”

“谢谢队长关心,我随时可以上场。”

冉峰和陈小潘铿锵有力回答,心中很感激陈军对两人的照顾。

最重要的确认名单环节就此结束,由李大勇大校去交给赛事方,抵达第一天的工作也差不多结束。

晚上并没有组织接风宴,吃饭也是属于自助的模式。

因为中国队来的时间比较晚,其他国家的队伍早就已经吃完了,等中国队过来吃晚饭的时候,餐厅里几乎已经没人。

餐厅里的食物偏向于欧美那种,基本都是高甜高热的食物。

陈军在内的中国队还真吃不惯,想着比赛前需要保持好身体体能,才不得不逼自己找勉强能吃的硬塞。

比如把五分熟的牛排,重新加热到十分后撒点椒盐配面包吃这种。

吃完饭了回到宿舍已经快八点,赛事方这时才派人来通知中国队,明天上午九点钟组织领取物资。

参加竞赛的爱沙尼亚、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挪威、丹麦、瑞典、瑞士、芬兰、美国和中国,一共十二个参赛国,共计二十四支参赛队伍。

统一在指定的大本营中心操场,领取比赛所需的所有物资装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