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 第308章 全军“第一排”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第308章 全军“第一排”

作者:酸甜小苹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8 23:41: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炊事排转为中央厨房的新模式,属于是比较大的变动,需要改造厨房,还要重新安排工作任务。

全部办下来起码得小半个月,最快估计也得一个星期才能步入正轨。

陈军决定完工之后再来检查,现在工作暂时交给保障连的副连长,由他来亲自主持炊事班的改造。

紧接着就在许志强的带领下,陈军和史今一行来到了“供应排”。

之前供应排只有四十个人,在保障连的各排中排在倒数第二,仅仅比卫生排多了十个人。

在扩编后却有了大变化,人数一跃来到了六十人。

从倒数一下爬到了前列。

因为机械化部队油料是大头,八个连的油料供应,两个油料班根本顾不过来,所以特意加了一个油料班。

三个油料班共计三十名战士,现在运行的还算稳定。

陈军详细的逛了几圈油料班,还特意拿他们的工作日志看了,以及询问了各个班的战士相关情况。

发现的问题依旧还是有,只不过相比其他排和连要好很多。

都是一些小问题。

比如加油车和油罐车刚刚好,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问题,可只要有车子坏了,就会影响到油料供应。

某连队没有及时补充油料,就会耽误正常的训练。

陈军为了解决这个小问题,决定在原本的基础上再进行增配,让油料班的车辆有足够的富余。

哪怕有个两三辆同时坏了,也不会影响正常的训练。

试点合成营一切都在摸索中,开销比常规部队要大很多是正常,陈军觉得上级应该不会有意见。

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的小问题,陈军都让史今详细记录起来。

后续抽空把小问题解决后,到时就让史今这个营士官长负责执行,陈军自己能够更加轻松,同时史今在营里的话语权,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让全营的战士都深刻意识到,士官长大大小小也是个官。

从油料班出来隔壁就是弹药班,还有为全营提供各种琐碎物品的物资班,情况比油料班还要好。

这两个班本身的工作性质,就不存在什么急迫性。

都是一次供应用很久。

各连把所需的弹药和物资列表,送到营部审批通过后,各连拿着审批的单据,自己开车过来取。

这两个班只要接收单据,清点出相应的物品即可,搬运都是各连自己负责。

相当于是仓库管理员,没什么太大强度。

哪怕是要保障全营八个连,只需要两个满编的十人班,就完全足够应付过来,且工作强度也相对轻松。

陈军只是交待了两个班班长,出入库登记务必要详尽,绝不可记烂账和糊涂账,基本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这不是只有五十个人吗?还有十个人去了哪里?”

陈军把供应排一圈逛了下来,发现即便加上供应排的排长,也还有九个战士他没有看到。

“报告副营长,供应排比较特殊,它的物资供应是不稳定的。”

连长许志强连忙解释道:“比如今天打靶的连队比较多,弹药班可能就会比较忙,明天有几个连队同时搞拉练,那对油料的需求可能会比较大。

且每个班的工作都有一定技术性,从其他班抽调人员过去出公差,可能会因为对设备不熟悉而出事。

所以为了杜绝这种意外的可能,排长带了十个人组成了应急班。

这个应急班没有负责的区域,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各个班的技能,这样一来,在有需要的时候,随时能调动应急班,解决临时人员上面的缺口。”

弹药班需要熟悉各种型号弹药,还要知道子弹、炮弹、榴弹、火箭弹等等,各种弹药的储存保养条件。

油料班需要熟悉各种加油事宜,以及各种储存加油设备的使用。

物资班的各种物资,也同样需要熟门。

要是对这些东西并不熟悉,临时出公差还真可能会出意外,小到发错弹药或加错油这种事,都会严重影响训练。

所以搞一批专业的人做公差,确实是个非常不错的方案。

后世为了解决人员补充难的问题,重装合成旅都会额外挂个补充营,里面都是全职业精通的战士,不管哪个营缺人手,都能立刻出人补上。

两者人数上虽然有巨大差距,但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作用是差不多的!

合成部队多兵种协同作战的特性,每个兵种熟悉的领域都不同,注定了人员补充会是个大麻烦。

怎么快速补充缺失的专业人员,就是合成部队最棘手的难题。

陈军都还没有插手进来,供应排自己就能想办法解决,并且解决方式还挺不错,这让陈军非常满意。

一支部队终究不可能只靠一个人,大家一起想办法进步才是最优解。

……

供应排的精修是最轻松的,陈军基本也就是走了一圈,都没费什么脑子,让他心情都好了不少。

可随后来到维修排进行检查,又发现了挺棘手的问题。

当初陈军在做计划方案的时候,是从常规的角度进行考虑,日常训练车辆损坏应该不会很严重。

所以维修排仅仅只有五十人,加上排长也就只有五十一个。

然而实际和想象差别很大。

合成营这一年进行的是强训,各种训练的强度都很大,对人是很大的考验,对车同样也是如此。

尤其合成营属于是全机械化部队,只要部队动车轮子就会跟着动。

一天至少十小时的高强度训练下,哪怕军工品质是质量的保障,各连的车子也经不住这么造。

结果就是随着训练的持续,出故障的车子也是越来越多。

一开始各连都还有备用车辆,用备用的车辆顶上来,故障的车子送到维修排,训练还能跟得上。

因为各连没有那么急迫的需求,维修排也能勉强维修过来。

可仅撑了不到两个月。

维修排修理车间就堆满了故障车,甚至外面的操场上都已经停满,全都是各连送过来等待维修。

各连的后备车辆此时也不够了,导致训练都开始出现没车可用。

哪怕小的故障克服着使用,只要还能跑的车子也继续上训练场,各连的训练保障用车也不到七成。

眼看正常训练都没法展开,这样下去事情会越来越严重。

当时陈军也不在营里。

高城为了自己掌管的合成营,不会被这点事情拖垮,于是在四个多月前,第一次出动了自己的关系。

亲自打电话给自己的父亲,说了维修排火烧眉毛的困境。

高父可是非常看重试点合成营,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并在一个星期之内,就从各处抽了三十名专业维修员,派遣到维修排扩编成三个班。

维修排从五个班变成了八个班,人数也暴增到了八十个人。

成了保障连人数最多的排。

更是全团人数最多的排。

从各部队抽调来的三十名维修员,技术都是非常顶尖的,坦克、装甲车和各种军车都会修。

确实有效的解决了问题,让积存的故障车辆很快降了下去。

钢七营也因此得以正常训练。

然而训练的困境确实是解决了,可同时又诞生了一个新的问题。

和炊事班一样的问题。

那就是需要维修排高强度工作,平时每天修车时间就超过十一小时,到了训练量大的时候更是标准十四小时以上。

可以说……

最近这三个多月以来,维修排所有人每天的生活模式,除了吃喝拉撒睡觉之外,剩下的时间都在修车。

要是不保持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故障的车辆又会开始逐渐增多。

只有保持这种高强度工作,才能和整个钢七营日常训练所出现的故障车辆,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虽说军人都能够吃苦耐劳,为了训练成绩多工作无可厚非。

但是陈军想要的是健康的,可以良性循环的合成营模式,这样才能进行推广,成为全军的标杆。

这种压榨式的拼命三郎模式,时间长了肯定会出问题。

连长许志强知道,高城也一直知道。

奈何他们想不到好的解决方案,也不可能因为战士的工作强度大,就再向上级继续要求加人。

维修排都已经有八十个人了,再加都要变成维修连编制了。

所以整个营里都知道这个情况,因为没有办法也就没有解决,只能继续维持现状先保障训练。

如今陈军已经发现的情况,就不可能让他继续持续下去。

他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叫做试点合成营?

就是在训练中不断找问题,把存在的各种问题想办法解决完善,为后来的部队避开各种雷区。

这才是试点的意义!

“既然没有办法再增加人手,那就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想办法,让维修的模式变得更加科学,用更聪明的方式来工作,达到降低工作强度的作用。”

陈军说的这些话通俗易懂,可许志强和史今都听不懂。

准确的说。

是不知道什么方法才更聪明。

“副营长,也不怕你笑话,我反正是无计可施的,前面我已经想过几个月,硬是想不到一点头绪,我这么重的黑眼圈,这件事可没让我少熬夜。”

连长许志强自嘲的笑着,也不怕陈军骂他没用,实在是已经被折腾够了,已经心累啥也顾不上了。

“科学的工作方式?这些字我都懂,可合在一起我真不懂,不过……”

史今嘿嘿笑着说道:“我相信只要有副营长在,就没有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您肯定能想到办法。”

“对对对,副营长您可不一般,那可是全军最优秀的青年干部,要是您都解决不了的话,那谁来了都得干瞪眼。”许志强跟着拍起了马屁。

“行了,你们俩就别吹了,再吹我都要飘天上去了。”

陈军笑着瞪了两人一眼,随后沉吟片刻说道:“还真别说,我有个不错的点子,或许能够解决问题。”

“真的吗?”

许志强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满眼期待的看着陈军道:“这个问题要是能解决,我今晚肯定能睡个好觉,我这黑眼圈呀,总算是能消下去了。”

“我的想法是这样……”

陈军略微整理了一下思绪,洋洋洒洒的开始说了起来。

大意是陈军检查了维修排各处,并且查看了工作日志和相关的记录,发现了一个很关键的信息。

那就是维修排的维修模式,属于是非常常规的并列式。

八个班完全没有做任何分工,就是部队常见的吃大桶饭的模式,所有人都在一起维修车辆。

就这么从头到尾排下去,一辆一辆接着排队修。

而且各连有车辆出现故障,没有办法开过来,需要维修牌开车去拖回来,也是谁有空就谁过去。

乍一看上去也确实没毛病,部队都是这样有活一起干,活干完了一起休息。

可就是这种传统的大桶饭模式,实际上却是存在很多弊端的,会大幅度的降低工作的效率。

工作的效率降了下来,工作的时长就会直线攀升。

最终就变成了现在这副,所有人每天都在长时间的工作,没有人偷奸耍滑,工作效率却并不高的局面。

陈军的解决方案,就是针对这两个大方面做调整。

首先是把大桶饭的模式撤掉,对八十名维修员进行一次统一的摸底,确认他们每个最擅长的领域。

把擅长修坦克的分一起,修装甲车的分到一起,修越野车的分到一起,修各种军车的分到一起。

经过细分后的维修员,都去修自己最擅长的车,维修速度肯定会大幅度加快。

假设故障车辆数量不变。

维修速度快了,工作时间就会短。

把这一记猛药打下去之后,陈军还有另外一剂猛药。

那就是从这八个班里面,专门拿出两个班作为外派班,专门负责外出维修,小故障的车就在当场修好,不再拖回维修排,也能省下大量时间。

做到小故障外派快修,大故障拖回来专人修。

陈军相信这两剂猛药一起下去,执行这种更加科学的新工作模式,绝对能让维修排焕然新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