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 第64章 钢七连内部改编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第64章 钢七连内部改编

作者:酸甜小苹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3: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年中大比武是中**队的特色,也是对各兵种经过一年的艰苦训练,究竟有多少收获的检阅。

野战军没有边防军的戍边任务,年中大比武几乎成了唯一的大舞台。

每支部队都想在这个大舞台上,展现出自己部队的风采,展现自己的能力,让军旅生涯更加精彩。

除了后进兵以外的所有战士,都想在这个大舞台上大放异彩。

T师属于重装机械化步兵师,旗下涵盖的军种非常复杂,各个军种所擅长的专业都不同。

比如火炮部队擅长的地炮技术,直升机大队肯定一窍不通,侦察兵会的擒敌,坦克兵肯定不会。

各兵种的专业擅长都不同,专业技能没法放到一起比武。

所以 T师的年中大比武不比专业,相当于是“平民版”的,只比射击、军体和综合三大共同科目。

别看不比专业以为会很简单,实际上反而会难度更大。

共同科目就是部队都要练的科目,外部的设备和装备没有任何帮助,主要就靠单兵本体的素质。

纯粹就比单兵的个人能力,也就代表对战士的素质要求更高。

越纯粹的东西,到极致越难。

没有固定的训练任务要完成,有足够宽松条件的部队,为了能在大比武中拿到好的成绩,甚至会专门挑一批专业尖兵,组建比武队伍进行脱产集训。

这种情况在702团非常普遍,大部分连队都会这么干。

毕竟卫戍京畿部队需要保护首都,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轻易离开驻地,甚至连演习都很少展开。

注定了生活会比较乏味单调,获得荣誉的机会也比较少。

年中大比武作为仅有的年度项目,且可以说是仅有获得荣誉的地方,自然是会被各连队格外重视。

挑选连队最优秀的尖子生,组成比武特训队也就顺理成章。

钢七连因为高城在的原因,对外的态度都比较强势,连队里从不缺乏尖兵,每个战士都能拿得出手,实力确实比较强。

加上高城本身比较的骄傲,不屑于专门去搞比武特训队。

所以在往年的所有大比武中,钢七连从来没有组建过比武特训队。

一直都是快要到年中大比武了,高城针对大比武的项目,组织全连进行考核,把各项目第一拉出来组成比武队伍,一车拉到比武场就完事。

整个过程非常的简单明了,前期压根就没有专门准备过。

也正是高城的这种过于自信,才有了去年的年中大比武翻车,最终大比武桂冠被红三连给摘走了。

陈军对年中大比武野心很大,肯定是不能留下任何隐患。

别的连队组建比武特训队,能够大幅度提高比武成绩,那七连完全就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

七连本身就非常的强,再跟着搞个比武特训队。

把每个项目的专项人才挑出来,组成比武特训队进行特训,让他们在擅长的项目里继续钻研,继续提高成绩,几个月下来成绩肯定能再上一层楼。

至于连队本身的训练任务,放在下半年时间绰绰有余。

并不会影响连队正常训练!

陈军为了说动高城改变主意,在钢七连组建第一支比武特训队,特意花几天时间做了细致研究。

最终写出了一套完善的方案,只等师部下达今年的比武项目,就去找高城就让他说服配合自己。

在等待师部比武命令下达之前,钢七连的一切开始正常进行。

高城特意把一众干部和骨干,专门叫到了小会议室里面开会,讨论新到的装备怎么用起来。

以前钢七连只有63式装甲运兵车,九个班全都配一样的车,那全连自然都是搞一样的训练。

不管是车载射击、反红外作业,还是伪装侦查、隐蔽擒敌等等。

全连都是统一训练。

可现在装备变了,一切都得变。

以机械化为主的装甲侦察连,核心装备就是装甲运兵车,大部分训练都是围绕装甲车来进行。

如今七零二团整体换装,钢七连从单一的装甲运兵车,增加了新的步战车。

从一种装甲车,变成了两种装甲车。

步战车和装甲车是不同的战车,火力比后者要翻了好几个倍,更具备了中程火力打击的能力。

那为了发挥步战车的最大威力,七连的作战方式必然要大改,连队的整体结构也需要进行调整。

就以八六式步战车的人员配置,七连现在的班级配置就得改。

钢七连现在的九个战斗班,还是之前63式装甲运兵车的配置,各班的战斗单元组成做了分化。

每个班分配一辆装甲运兵车,配置一个驾驶员、一个车载机枪手、两个通用机枪机枪手、一个两人专业组、剩下的人都是突击步枪。

其中两人的专业组比较特殊,他们使用的都是单兵天花板的武器,且一共有三个种类的专业组。

分别是配85狙的狙击组、配40火的单兵反坦克组、配前卫1的单兵防空导弹组。

因为七连以前使用的是统一战车,而且是以常规的侦查部队编制,所以三个排的配置都一样。

一、四、七班是狙击组,二、五、八班为当兵反坦克组、三、六、九班为单兵防空导弹组。

这样正好三个排各一个,每个排的战斗结构都一样。

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优点是每个排什么都能干,缺点是每个排都只能干一点点。

这种模式是非常的传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技术要求精益求精,部队的能力也要更加精益求精。

陈军想要改变成为合成连,这种“都会”的模式就得打乱。

把三个防空主整合成防空班,在战场上所能发挥的战斗力,绝对远超三个防空组的战斗力。

原剧情山地实兵演习中。

蓝军出动了一支直升机编队,低空避开雷达突袭红军指挥部,并顺利的将红军指挥部给端掉了。

期间驻守在阵地上的七连,提前就发现了直升机编队,可惜并没能有效拦截。

当时最大的弊端就是三个排,分在了三个不同的位置,由三个排长指挥,命令要传好几道,无法形成快速有效整合打击。

直升机速度快呼的一下就过去了,怎么可能拦截的下来。

换成是防空排……

三道命令变一道,三次指挥变一次,效率大幅度提高,拦截直升机编队的概率,起码提升九倍不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