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 第71章 比武第一人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第71章 比武第一人

作者:酸甜小苹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3: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城没有读心术更没透心眼,并不知道陈军在刻意控制。

有实力却不用,故意不打50环。

他只看到陈军开打了49环,那就证明有机会角逐这个单项第一,好好练一练,运气好打个五十环基本就稳了。

哪怕不能稳,也能并列第一。

而二排长和三排长的打靶成绩,别说是去拿单项第一,在高城的心中,连参加比武的资格都没有。

以选手身份跑到团里面比武,结果只能打个44环。

高城是真丢不起这个脸。

加之一排长和三排长虽然算优秀,但是在全员皆尖子的钢七连,他们两个其他项目没有一个前三。

高城不想为了这个手枪科目,占用掉一个宝贵的比武名额。

所以在手枪80米精确射击项目上,没有像其他项目那样取前面的三名,而是只保留了陈军一个。

缺的那个名额等比武队组建完,把手枪项目加入到训练科目中。

经过四个月的比武特训后,不管最终手枪打靶特训成绩咋样,就从已经入选的十人名单中,矮子里拔高个挑一个凑数。

反正陈军第一次参加打靶测试,就轻松拿下了49环。

高城在惊喜之余,已经吃下定心丸。

经过特训后冲击五十环概率很大,个人比武项目又不用在意团队分,由陈军一个人冲刺这项目第一就行。

最后剩下的车载机枪精度射击,同样不需要进行全连测试。

只有每个班的机枪手参加,从他们中间挑出前三名进特训队即可,而全连机枪手加起来也就十几个。

哪怕需要坐在车上打靶更复杂,十几个人也就半小时的事。

前后总共花了三天半的时间,三大科目十四个比武项目全部完成测试,比武特训队名单也正式出炉。

每个项目选前三名加入特训队,最终人数不是14个项目,个人项目3人,团队项目5人,共计48名队员。

而是只有18人入选特训队。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很多项目的入选队员重复了,有很多队员在多个项目都进入到了前三。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陈军。

哪怕是故意隐藏了大部分实力,只为了专门留在比武的时候再大爆发。

到时就能够放肆的猛拿成绩,有人好奇为什么进步这么快,可以用比赛状态好,激发了潜能来解释。

毕竟有些人确实是这样的,越是大赛发挥的越好。

不然一个连队倒数的拖油瓶,突然变猛一点还能解释的清。

猛得不合常理,那就有点诡异了。

可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陈军依旧拿下了一大堆的项目。

200米运动速射、手枪80米精度射击、三公里冲刺、五公里轻装、十公里轻装、十公里负重越野、手榴弹投掷、武器的分解和结合。

一个人就拿了八个项目,等于压缩了八个比武选手人次。

而高城对于陈军搞这么多项目,除了担心陈军的身体能不能吃得消,还真不担心陈军的实力。

除了两百米运动速射和手枪八十米精度射击,属于是突然冒出来的能力,让高城意外的同时也很惊喜。

其他项目都是陈军的优势项,七连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至于那一甩就甩出去62米,足足领先第二名11米的手榴弹投掷,在高城看来也并不是很意外。

好歹一米**的大个子摆在那,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不是。

除了陈军一人拿下八个项目,成为钢七连绝无仅有的第一人,还有几个人也拿到三个以上的项目。

排在第二的就是伍六一,这个钢七连曾经最猛,也是现在最猛的兵。

一举拿下了六个项目。

分别是三公里冲刺、五公里越野、十公里越野、十公里负重越野、400米障碍、车载机枪精度射击。

排在第三竟然是成才。

在新兵连就展现射击天赋的成才,下到连队七连已经训练了近两个月,期间打靶不下于十五次,打掉子弹不下2000发。

钢七连子弹供应是很充沛的。

别的连队打靶子弹只能按箱算,而钢七连是按车来算的,每打一次靶,起码得干掉一车子弹。

哪怕装甲车装的子弹不如卡车,可一车也能塞下十来箱子弹。

一万多发子弹配到每个人身上,也就是人均要打掉将近两百发。

充沛到奢侈的子弹供应,加上最顶级的射击天赋,两者一加一等于N,产生了强大的化学反应。

让成才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各项射击技术全面开花。

在这次摸底测试中,轻松拿下了150米步枪精度射击、狙击枪500米精度射击、车载机枪精度射击。

只要是他接触过的连队武器,该项目全都被他拿了下来。

以一个新兵之姿,拿下三个项目。

高城都被成才的射击天赋惊艳,特意告诉特训队队长陈军,可以抓一下成才的手枪和运动速射。

这两个项目,高城觉得成才有戏。

尤其是手枪还缺一个名额,成才要是可以练出来,那就正好顶上了。

陈军也觉得成才有戏,答应高城会盯着成才,如果特训效果还行的话,就让成才参加五个比赛项目。

除了他们三个比较惊艳之外,其他队员基本都是两个参赛项目。

那些只拿到一个项目前三的人,不具备参加比武最基本的水平线,都被高城给筛选了下来。

其中就包括三班的甘小宁,还有三班的班长史今。

甘小宁本就是中等偏上水平,没能拿到两个以上项目前三很正常,史今没能入选还是挺遗憾的。

年轻时的史今个人能力很强,当之无愧的七连最优秀的班长。

可惜毕竟已经快三十岁的人了,身体没有办法和年轻人相提并论,竞争前三困难也在情理中。

当然。

也不排除史今有故意放水,把参加比武这么好的表现机会,让给更年轻、更有希望的战友。

换了其他人做不出这种事,老好人史今是真能做出来。

可不管究竟是什么原因,史今错过了大比武这么好的表现机会,陈军心里还是非常遗憾的。

然事已至此,也别无他法

陈军只能后面再想别的办法,从别的途径给史今身上添砖加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