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 第一百五十九章 明月短松冈

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第一百五十九章 明月短松冈

作者:入潼关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3: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关帝庙外的人群听说有打架,便山呼海啸般前来,一个个手撑竹竿平端破碗闻风而至。

由于破衣烂衫在天寒地冻中伸手漏肘、抬脚泄风,乞丐们只能哆哆嗦嗦地挤成一团,遑顾寒冬也密不透风地看起了热闹。

幸好跟着范兴汉前来的兴汉帮众看似乞丐,实则都是五大三粗、孔武有力的武林人士,对付这些身体孱弱的真乞丐,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就把闲杂人等挤开、清出了一片空地。

“范帮主,关帝庙乃是本会议事所在,你这样做恐怕不合规矩呀……”

头发花白的关帝会乞丐长老,还想站出来说两句充当和事佬的话,可话未说完, 就被范兴汉虎目含电地遏止。

“我们武林中人的事, 自然有我们的规矩解决。”

范兴汉冷声说道,看见了高度还不到他腰部的小石头, 再次冷哼一声。

“你放心,我绝不以大欺小。方才你师父出手指点本帮弟子擒拿,如今我便以二十三路龙爪擒拿手的绝学指点于你,让你看看兴汉帮的绝艺。”

话是狠话,势不两立的姿态也做得很足,江湖殴斗除非是生死之争,否则往往都是这样的形式。关帝会的长老们也能看出来,这场本不应该打的架背后,更多的却是两派为了维护脸面的深思。

就像江闻提前交代的那样,之前他教训了兴汉帮的弟子,在口头上说的是指点武功,那如今就由弟子来领教范帮主武功,绝不占对方便宜。

此时的范兴汉虽然竭力表现得一肚子火气,语气里却都是面对小辈、投鼠忌器的武林前辈风范, 切磋烈度总是保持在一个可控范围,不至于升级为全面械斗。

江湖规矩就是这样, 如此一来既为弟子出了头,也保全了自己作为掌门的体面。

“师父, 为什么不让我去?”洪文定低声问道。

江闻摇了摇头,随后沉默不语,只向自家大徒弟比划了一个手势。

“嗯,师父都跟我说了,范帮主请吧。”

小石头脑海里浮现了江闻的交待,愣头愣脑地来到范兴汉面前,摆出了个洪家拳的起手架势,一看就是跟洪文定那里偷师来的。

眼看这么一个小孩子出来迎战,范兴汉在心中暗暗感慨,只道面前的武夷派掌门江闻当真是急人所难、宅心仁厚,果然深具君子之风,只是不知道江湖上,为何从未听过他的名号?当真是一件怪事。

真君子才可欺之以方,范兴汉感叹之余则是默默记下了这份情。

“二十三路龙爪擒拿手,源自少林龙爪功,练功精纯之时与人交手,触之如着利刃,甚至洞胸入腑,用以打穴无所不中,你可小心了!”

范帮主也摆出了个低桩的起手架势,迅不及防地就伸出两只粗短的手指,向着小石头打来,全场瞬间响起低低的惊叹声。

行家一出手,江闻就得出这是范兴汉数十年如一日的苦功。

自古点穴功夫走的就是刚猛路子,初时以泥沙锻炼指力,继之以硬木,最后要轻易推动铁石,才算是大成。

而龙爪擒拿手中的龙爪,先要以手指抓装满东西的缸坛,至装满铁砂或铁块也能升降自如时,龙爪手的硬功阳刚之劲才有所体现。

随后放弃坛子凭空练习,每日早晚伸张五指向空中作拉抓之状,直到能气随意注,力随指行时,鹰爪力软功阴柔之劲方才练成。

如此阴阳相济之后,威力更加难敌。

见对手出招,小石头的轻身功夫本就聊胜于无,因此下意识地侧身格挡,想靠着身形矮小躲避,但他只觉得耳后被一根手指大力点中,原本连贯的转身晃脑动作,当即不协调了起来。

小石头惊奇不已,再一晃神时后背心上又遭了一指,脚步瞬间踉跄了起来,被制在原地动弹不得。

“看好了,我如今点中了你耳后的‘风池穴’、背心的‘神道穴’。龙爪擒拿手一出,人体血气之穴无不应手而闭,纵使武功再强,也无法抵挡。”

范兴汉点到即止地收手,本以为小石头会瘫倒在地无力动弹,然而他却看见刚刚从打穴副作用里挣脱的孩子,竟然生龙活虎地后退了两步,感觉很是新奇地晃动着手脚,全然没有什么大碍。

“石头,要记住师父说的话!”

江闻在一旁说着莫名其妙的话,似乎对徒弟挨打毫无顾虑。

边上的壮乞丐听到之后,却恼怒地看向了江闻:“江掌门你可想清楚了,我们帮主的擒拿手触之即伤,这不是夹磨徒弟的时候!”

江湖黑话里夹磨是训练的意思,他这是不满江闻拿徒弟出来顶事,用言语讽刺对方。

然而江闻充耳不闻,小石头听到之后也莫名其妙点点头,又冲了上去。

范兴汉有些惊奇,暗想自己虽然因对方年幼而撤了真力,但经年累月的二十三路龙爪擒拿手指力雄浑,不可能连小孩都制不住才是。

范帮主皱着眉头暗想,难道是因为对方经脉稚嫩未成,自己才误了点穴的火候尺寸?

此时小石头已经气势汹汹地再度前来,还摆出了一个左腿微屈、右臂内弯的古怪架势,范帮主便也不信邪地再次出手,又要拿住小石头的背心穴道测试一番。

然而这一次,范兴汉终究是有些大意了,就在他再次轻而易举拿住小石头“神道穴”的时候,一股汹涌澎湃的掌力已经触身,左胁往下一阵剧痛,只感觉骨头都要被碾碎了。

范兴汉内心惊异无比,这人小小年纪,怎么会有如此刚猛的掌力?他自忖学艺资质也算过人,可就是再算上他的几名结义兄弟,也未见得能在五六岁的年纪有这等功力!

吃痛之下,范兴汉靠着排打的硬功夫咬牙撑住面色不变,尽量显得云淡风轻地受下这一掌,心里却再也不敢轻视对方,当即就从双足发力,硬生生把小石头举过了头顶。

范帮主的眼光果然毒辣,被举到了半空的小石头力气失了凭依,果然减弱了许多,再加上他也只会一招亢龙有悔,此时只能胡乱地抵挡。

然而这二十三路龙爪擒拿手见招拆招如影随形,直似生蛆附骨,不管小石头如何挣扎,他的两只手爪总有一只牢牢拿住了他背心穴道,有如铁铸再不肯脱手,范兴汉的目光也越来越惊奇。

在这一次试探之后,范兴汉终于发现了异样所在。

他年轻时曾拜师少林,还记得寺中《达摩禅经》说入定的境界时提到过“修行正住已,种种观察风”,就是要靠着心里无杂念,让身体也处于空寂的上佳状态。

眼前小石头身上的穴道乍一看虽然与常人无异,可筋肉腠里却自然而然地隐含流动着精微之气,无心无意的催动下,气血相遇处自有真气坚固,抵挡着指力钳制。随着范帮主的龙爪擒拿手再度发力,竟然同时察觉出《达摩禅经》所中“轻重冷暖,软粗涩滑”脉触的八种验照!

就在惊讶之时,小石头似乎已经从穴道被钳制中挣脱,虽然四肢仍旧无力,头颈却能转动,眼睛天真地咕噜噜一转,随即便横颈向范帮主急撞而来。

范兴汉而听到风声,急中生智地一低头,索性牢牢抱住他腰身,以脑袋顶住小石头的小腹。

要知道抱腰的姿势自然是要双手腾出,此时小石头后背穴道逐渐松开,上半身已经可动,某些早已形成条件反射的动作也已经找到了目标——

除非兴汉帮还流传有“铁耳功”这样的独门绝技,否则兴汉帮主以后就得改叫一只耳了!

“小心!”

江闻惊呼一声,冷汗哗地一下就下来了。

幸好出声及时,小石头看见江闻在一旁虎视眈眈地发声警告,于是连忙改为双手运劲,伸手往范帮主背心拍去。

那知手掌刚举到空中,小石头四肢立时酸麻,这一掌竟击不下去,却是范帮主又已顺势拿住了小石头腰间的“章门穴”,这次自然是无法挣脱了。

原来是范兴汉听到江闻的警告后会错了意,还以为江掌门在心疼徒弟,连忙又一次点住穴道,决定终止这场较量。

“章门乃脾经募穴,八会穴之一,脏会章门。此处肝经与胆经交会穴,一经点中则四肢酸麻,如坠冰窟。”

见斗扰已久,自家二十三路龙爪擒拿手的精妙也已经展现,范帮主便抢先伸指,又在他“京门穴”上点了两点,随后顺势将小石头放了下来。

他背着手颇有大家风范地解说道,轻轻一抹脸颊,却沿着耳朵摸到了一些古怪的透明液体。

“???”

两人兔起鹘落间连拆数招,在旁人看来就像是大人在给自家孩子喂招做游戏,小石头全无还手之力,此时不管内行外行,也都一股脑地叫起了好,兴汉帮的几名弟子更是与有荣焉,一扫先前被江闻教训的懊恼。

而江闻也悄悄上前,把呆在原地的小石头扛了回去,一手难以察觉地顺势摸在他的脑门上,好似在朝他嘘寒问暖,实则顺道看向了瀑流而下的信息。

“都记住了?”

“师父,记住了。”

果然如小石头所说,此时小石头的武学栏中,赫然已经出现了一个崭新的项目——《龙爪擒拿手》(入门)!

自打江闻在关帝庙里看见他独斗关帝会长老,就想起了范帮主那项人所莫及的绝技,那就是二十三路“龙爪擒拿手”。

原著中说这门武功沾上身时直如钻筋入骨,敲钉转脚,不论敌人武功如何高强,只要穴位给他手指一搭上,立时就给拿住,万万脱身不得。

《雪山飞狐》中就连苗人凤这样的当世高手,都被他点穴功夫屡屡克制,继而遭到暗算,显然妙用无穷。

谷檄自己早就想给小石头找一门实用低调的武功,可鉴于对方这个体验派武学家特殊的状况,一直找不到头绪。铁掌虽说也是刚猛的路子,可铁掌功夫招数精妙繁复,也不像小石头能记住的武功。

眼下这个龙爪擒拿手出现,岂不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范帮主,你的龙爪擒拿手果然是当世罕见,江某算开眼了!”

江湖规矩相逢一笑泯恩仇,和事之后就谁也不能在明面上记仇,于是江闻就能理所当然地化敌为友了。

“我这徒弟打小顽劣,还多亏你今日管教一二。”

范兴汉此时依旧一脸怒容,但这次却是朝着自家门人壮乞丐,“还不快给江掌门赔罪。擅与名家动手,活该被教训,下次长点眼力!”

先护短再教训这也是规矩,对外维护好了名声,对内也得有个体统,否则天天都是徒弟闯祸师父背锅,谁还闹得清楚哪边是尊长了?

壮乞丐横遭训斥也不敢反驳,只能不甘不愿地朝江闻嘟囔了两句大侠莫怪,就怏怏不乐地躲到一边去了。

“江掌门,你这徒弟天资过人,比我带来的这些蠢材强多了。”

再回过头的范兴汉,脸上已经是由衷的笑意和羡艳,“我们还会在广州城盘桓几日,就在城东的贡院外歇脚。要是不见忤的话,我倒是可以传他几手打穴的功夫。”

范兴汉有一半是是起了爱才之心,就跟江闻一样看见好苗子就忍不住想教,另一半则是感激江闻今天的通情达理,想回报些真功夫。

故而江闻也乐呵呵地说道:“一言为定!范帮主,我們师徒暂住在归德门外濠畔街金声馆旁边的客栈,你若是有空也不妨来坐坐。”

光学了两手打穴肯定是不够的,最好能把这门功夫学通。

“归德门的濠畔街?”

闻言的范兴汉,胡子拉碴的脸上满是唏嘘,还有着对江闻的说笑之色,“濠畔街富贵巨商列肆栉居,我带着乞丐去了岂不是找人晦气?不方便,不方便!”

言罢朝天哈哈大笑,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这人虽然大事分不清轻重,为人倒是还有点意思。”

江闻感叹了一句,就和关帝会的几个乞丐头子道了别,准备也带着徒弟们离去。

关帝庙的外敌之忧暂且解除了,几个乞丐长老也纷纷带人离去,其中独眼乞丐显然脑子更灵活一些。

他知道自古就没有乞丐窝留客的到底,于是灵机一动,连忙表示自己回莲花庵也顺路,非要帮着江闻他们领道回去。

江闻只是劝了一劝,也不好意思拂了盛情,便跟着浩浩荡荡的乞丐队伍往东走去。幸好西郊关帝庙说远也不远,距离广州城西门大致七里,走快点也就是半个时辰的功夫。

夜风带着水汽氤氲而来,此时西关荔湾还未填海,关帝庙北边一线之隔的荔枝湾与象岗西边的芝兰湖相通,广袤三十余里后流入珠江,寒冬腊月的荔枝湾沿岸,依稀能够看见残荷枯枝与荔枝树的映照。

师父几人都有些膈应满门符纸的陋巷,便改为沿着湾岸行进,在清朗的夜色中还未走出多时,就看见了一群乞丐围堵在岸边,似乎在窃窃私语着什么。

“师父,那边是在干什么呀?”

傅凝蝶眼睛最尖,立马就看到了热闹所在。

自称独老三的乞丐头子眇了一目,看东西似乎总喜欢歪着脑袋,看清之后连忙阻拦。

“江掌门,千万别往那边去,小心这孩子睡觉吓魇着。”

他朝地上吐了口口水驱逐晦气,才赶忙解释道,“这片湖湾经常有浮尸飘上来,捞上来一具官府给十文的赏钱,那些野丐肯定是争抢起来了。”

江闻凭借着视力看去,果然发现一具尸体背部朝天漂浮在水面上,身着衣服早已褪色,身体被泡得肿胀僵硬,双臂更是不翼而飞,正有许多乞丐争先恐后地拿着杆子去钩。

田间土路并不好走,荒草蔓生又时常绊住脚,江闻站在原地蹑起脚问道:“怎么的?这儿时常有人投湖寻短不成?”

独老三拄着杖敲打着草丛,漫不经心地说道:“那倒不曾。这荔枝湾也不知道闹的什么怪,隔三差五就会有烂到不成样子的海漂出现,因此也就成了花子们的一桩好买卖。”

“那官府总得有个验明尸身的说法吧?”江闻问道。

“难啊。这些尸体衣衫烂尽,面目全非,城中走丢过的人家也从没认出是谁。唯独都是两只胳膊都被扯掉,模样怪吓人的。”

说完他也挠了挠乱发,有些费解地说道,“打开始,我们也以为是从南海里飘来的海漂,就有些想抢生意的乞丐专程溯游去捞尸,结果什么都没找到,而这荔枝湾里的浮尸还是层出不穷。江掌门,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自古大海之中风大浪急,行人旅客都常有被激浪卷走、突遭不幸之事,更不消说那些海上讨生活的蜑民渔家,抛尸汪洋葬身鱼鳖之腹者万千,自然偶有一二会飘到海岸上来。

可是浮尸单独从荔枝湾里飘出来,这就有些古怪了。

江闻所能想到的第一个可能,就是有人故意杀人后往这里抛尸。想到这里,视线也就不自觉地沿着湾岸眺望,凝视向水光夜色的尽头。

“荔枝湾那头是什么所在?”

独老三靠独眼确定一下方位,就以一种本地人独有的唏嘘口吻说道。

“那里呀?那儿旧为靖南王耿氏的跑马场,自耿藩从顺治十六年正月陆续迁往福建后,那片地就并入尚王府了。”

尚可喜?这老家伙滥施淫威惯了,若是他手下的人做出这种事,江闻到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惊奇之处。

然而广州城外的瘗骨共冢尚且成阜,当年的骸烬更是望之如雪,尚藩若是独杀几个逃奴平民,根本不需要刻意抛尸湖中,更不必费如此周章、露出如此破绽才是。

“江掌门,我没读过书,只是偶然在茶寮外听人说过这件事。”

独老三似乎在斟酌着语言,搜挂着他并不丰厚的腑脏匮藏,表达出他也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他们说这些腐而不化的海漂,都是当年随着陆左丞相蹈海而死的十万人众。那时死的人有了必死之心,沉石吞铁无所不用,乃至于把臂携手不愿浮出。”

“而那些遗民的尸体啊,时至今日仍在江心海底抱在一块,偶有一二露出海面,就是这些断了手臂、不成人样的尸体……”

《宋史·瀛国公(二王附)纪》中,关于陆秀夫背小皇帝赵昺跳海的事情只写为:“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万人。”然而背后的无奈与惨状,恐怕只能在当年亲历者的后代子孙口中,悄悄得知一二了。

清朗的月色之下江闻回头看了一眼,发现乞丐抢尸的场面趋于白热化,仿佛那句尸体就是野丐们眼中的一切,唯有荔枝湾仍保持一派树影婆娑的景象。

在荔枝湾面前,不管死生之大、劫难之深,都不过是悬解于天地间的一粒轻粟,可笑人方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悲夫已经噭噭然随而哭之,只有这片溪山泠然于侧,沉默不语。

可江闻总不愿做那个鼓盆而歌之人,故作高态地表现与世独卓——所以他沉默了。

江闻一行继续前进,耳边争抢尸体的纷扰却逐渐停了下来,就连缓慢行进于田垣间的莲花庵乞丐们也纷纷驻足不动,翘首望向了同一个方向。

在那个方向,两艘破旧的平底浅船从远处飘来,划出了道道水面波纹。船身被有意涂成趋吉避凶,镇邪呈祥的红色,拮据地精工彩饰着并肩而行,传来了阵阵丝竹管弦的声音。

“江掌门,咱们听个戏再走吧。”

独老三搓着手略显激动,脚步更加踟蹰了起来,“这是官府雇来的神功戏船,专门在夜里唱戏给鬼神听,平息荔枝湾冤魂的。平日里唱戏可不常听,不常听啊……”

两艘戏船上逐渐传来轻微的歌声,伴随着逐渐浓烈的丝竹裹挟而越发清晰,是有人在用艳耳而俚俗的词曲放起了悲声,就像为荔枝湾底沉着的幽幽水鬼,重演他们临死殉情的凄婉。

水面上有一男一女隔船向往,以戏装翩然起舞,口中唱起的全是哀婉凄迷之音,入耳只想到空山月冷,松冈尚浅,总觉得会有幽圹之人起身应和,唱解出心中迷惘。

戏船开始时越来越近,又逐渐离岸漂远,那两人水袖连携、时倒时起,似乎正被恶人苦苦相逼、追入穷途。眼见生还无望,两人拿出了贴身收藏的毒药,决心共赴黄泉而去。

然而此时的彩妆伶人却相对而拜,忽然宛如喜堂之上的燕尔夫妻,谈论自尽的残酷言语中,却带着几丝憧憬未来的娇羞缠绵,交揉于波影桨声中若有若无,却恰好掩盖住了水底一丝不祥的波纹。

【花烛夜里无鸳帐,只难为郎君饮砒霜。】

【再拜合卺交杯酒,有墓穴空空作新房。】

【寸心盼望能同合葬,哪得善士妥安放。】

【鸳鸯水底眠相傍,今后泉台上再设新房。】

【白头偕老全无望,但想见——】

【娘子不知言哪桩?】

【想见去往地府阴司里,再觅那平阳门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