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 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泛灵槎出尘世

天阶寒雨飘飖不绝,漏声点滴垂打心间,随着洪熙官念完了充斥着神佛异怪、生死轮回的厮杀故事,三德和尚也将署名悉檀寺的来信细细讲罢,堂内便陷入了彻彻底底的沉默之中。

几人在沉默间望向天际,正是广州城数月联绵不绝的大雨,从沸海深处翻涌腾滚而起,猛击在每一寸土地上,随即深深钻入土壤再无踪迹,只剩晦暗潮湿的阴雾缠绕街巷,挂罥树梢,甚至能闻到一股无法散去的腐鱼腥味,正充斥在街巷寒砖冷瓦之间。

而街头巷尾的暗议,已经在连月兵燹阴霾下,流淌着尤为不安的气息,传言着毛骨悚然的消息。

譬如在许多或因出逃、或因横灾而荒废的建筑里,经常有人听闻诡异而幽微的敲击响动,恍如茔旁窃语;而本就无人接近的荔湾边上,也经常有人目睹几名满身泥垢、长相如同猿猴般的蓬发稚童在嬉笑玩耍,语调怪绝不详。

这几封语焉不详的来信,似乎早已猜透了他们如今的想法,急着要将身形隐去。纸上纤细工整的字迹,似乎也开始因潮湿直接空气,而让墨痕变得湿黏模糊、漫灭无比,恍惚的众人只觉得娟秀字迹间,平白生出了犹如虫足蜿蜒的无数分岔,随时可能沿着地面雨水冲刷出来的沟壑,扭动着消失在冰冷空气中。

“原来是红阳教的人送来书信……”

宋献策喃喃自语,将瘦狭脸庞皱成一团,似乎察觉到了情况的复杂。

他曾经收到青阳教出任护法的邀请,弟子也因此被招徕作难,自然是与这些密教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宋献策隐约知道红阳教这些年势力已然衰微,红阳圣童在世期间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一点家底,也被青阳教横空出世的新教主一出金蝉脱壳、借尸还魂的把戏所夺走。

然而,果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红阳教在这种窘迫境况之下,居然还能腾出手来干预西南战事、左右云贵政局,甚至能在佛门无暇兼顾的时候,派人无形中消解了「白阳大劫」的余波。

宋献策这么想着,只觉得这般神出鬼没、踏雪无痕的事情,确实很符合红阳教的风格,只希望他们和青阳教的纠葛不要闹的太大,以至于打乱了自己的计划。

但三德和尚的心情却相当沉重。

他与弘辩方丈是多年好友,与安仁上人也是相交莫逆,没想到南少林的唐突到访,居然会给悉檀禅寺带来如此大的灾殃,就连迫在眉睫的佛门千秋大劫,都只能靠着区区一处鸡足山、小小一座悉檀寺去独自应对。

要知道,佛门除禅宗外的其他宗派,倒不是没人知晓此事,只不过诸宗有的衰微、有的黯弱、有的离心,更多的则是置若罔闻。相传在二十年前,天台宗倒是曾派人携刺血《法华经》前往鸡足山,希冀阻止佛门的千秋大劫,可惜当时值崇祯末年世道混乱,此僧卒于道中未能抵达,天台宗国清寺主持便称此事仍有天意因果,从此闭门谢客,不再过问。

南少林如今孤立无援,如果西南边陲的佛教胜地盟友也因此瓦解,那么今后的境况必定会更加艰难。三德和尚打心眼里觉得,佛门千秋大劫一定是弘辩、安仁两师兄弟拼死化解,乃至于弘辩也应劫而死。

“熙官,你为何一言不发?”

三德和尚见洪熙官沉默不语,似乎陷入了沉思,便淡淡说道。

“三德师叔,我只是回想起了一些旧事罢了。”

洪熙官剑眉星目直视远方,从回忆中暂时抽离,低声说道:“当初我携文定奉命前往武夷山时,碰到了江闻大侠出手相助方才化险为夷,也正是因此,我才让文定拜入了他的门下。如今江大侠也身处鸡足山,莫非他再次出手相助了?”

三德和尚微微一笑,伸手止住了洪熙官的推测,摇头道。

“熙官,关于这件事至善方丈吩咐密不外泄,故而你对此所知甚少。那佛门大劫背后的诸多因果,远远超乎常人想象,江施主纵使武功高强,也是绝无办法插手其中的……”

洪熙官不再多言,但他心中总隐隐一种预感,他相信亲生儿子对于江闻的无尽推崇,一定不是没有原因的。

而满场众人间,唯有绿林大盗骆元通从始至终一言不发,他手里紧紧攥着的信笺,到现在也还未向几人示宣。

“骆兄,如今就剩你还未念信了。想来主使之人动用种种手段送来这些信笺,必定有他的别有用心之处,但前几封信光怪陆离,全然不解。”

宋献策从心事中走出,看向了一旁负手仰天的骆元通,轻轻唤道。

“你这封上面莫非写了什么重要的东西,能够让大家通晓真相的?”

骆元通背对着他们,静听庭中雨打、淅沥不尽,缓缓用独臂将信封慢条斯理地拆开,取出了一张红笺小字的单薄纸页

上面一反先前连篇累牍的字迹,只有四行潦草大字:「青山未老,令爱安然,入我门来,不避仪鸾。」

仪鸾指的是明代锦衣卫的前身仪鸾司,代指着皇权亲领之下的朝堂势力,对方的口气之大,似乎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

而大字底下,更是没头没尾地留下了几行娟秀的字体:「江闻重伤瘫羸,已遣人送至番禺,令爱随行往之,见信之日即许抵达,尊驾崇祺,恕勿阻挠。」

这不明就里的几行字,却看得宋献策眉头紧锁,略带责怪地望向了骆元通。

“骆兄,你有事瞒着我。”

这是一句陈述句,说明宋献策已经明白送信之人真正传递信息的目标,正是眼前这个老当益壮的绿林魁首,而另外几人不过是综合种种身份、立场之后,被选出的最为适合的观众。

在他受邀出山搅动天下局势的时候,宋献策就已经与骆元通约法三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两人之间的信息不能有任何隐瞒,否则信息理解中存在一丁点的疏漏,都会导致原本缜密的计划,暴露出致命的破绽。

原本,宋献策以为金刀骆元通已经将所知所晓倾囊相授了,毕竟两人共商了包括五羊密道、南海蛟鬼、南越王陵、番禺船台、墨龙古碑、花山群盗等等线索,才综合出了一个足以颠覆平南王尚可喜的阴谋,但从这封书信看来,骆元通还是对他有所保留。

他身为谋主,为人出谋划策的底线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你尽可以质疑我的能力,因为我有一百种办法来证明我是对的;但是你不能怀疑我的立场,因为只要预设了立场,就会让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显得居心叵测。

也正是因此态度,才让他在李自成猜忌、牛金星打压的情况下,选择悄然退出了闯王阵营,而骆元通这一手隐瞒,也就使得宋献策相当不满了。

但两鬓斑白的骆元通手握书信,却显露出了老怀甚慰的神情,在长长慨叹一声之后,对宋献策劝言道。

“宋老弟切勿怪罪。这桩远隔千里的事情,本就无关大局,况且你这辈子无儿无女,自然不知道为人父母的苦心,我骆元通伶仃半生就这么一个女儿,总得为她谋一条出路。”

瘦削的宋献策神情促狭,冷冷说道:“莫要欺老夫年迈昏聩,此事想必与天然禅师暗授的秘密有关。再加上令爱远处云南,你为她留的这条后路,应该是大理土司木家吧!”

“所言不差。我与鸡足山弘辩、安仁两位长老乃是故交,又有南少林高僧的嘱托,托付小女一事自然无妨。”

骆元通拊掌叹息道,话音却犹豫中带着欣喜,“可没想到这件事竟然被红阳教横插一手,从书信言辞来看,小女想来是难逃红阳教的指掌了。”

宋献策看着对方便宜卖乖,对这个积年独脚大盗鄙夷中带着佩服,单就这个唾面自干的气度,就比他这个矮子军师的气量高出不止一筹。

大理土司木家执掌政局两百余年,又是身处各方势力犬牙交错的云南一隅,自然是根深蒂固、独霸一方,纵使清廷有心搜寻,也难以深加排查,不失为一个躲灾避祸的好地方——

但是跟红阳教相比,大理木家两百年的底蕴就还是太过短浅了。

红阳教的根源上可追溯至唐宋摩尼教,更化身明教在前元百年间不断揭竿而起,兴起的红巾军乃至左右了朝代更替,对比实力高出不止一层。

并且宋献策听说,偌大红阳教如今仅剩红莲圣母一人,福州总舵独木难支、各地分舵风雨飘摇,此时以骆霜儿的身份加入其中,想必能谋得个不错的出身。

想到此处,宋献策就更看不得骆元通惺惺作态了。

但在骆元通的心中,所计较感叹的还不止这些,他更在乎自家女儿此行,有没有顺利拿到鸡足山上的大机缘!

他在数年之前,便与“铁骨墨萼”梅念笙一同筹划,两人要借「佛门千秋大劫」之期,菩萨应劫、罗汉乘愿的大好机会,凝塑出真正的神佛独坐于灵台,将神异无比的《神照经》推衍更高层次,此行如果顺利,年方十四的骆霜儿就能一跃而就,晋身为江湖上独步天下的高手!

与此相比区区一把湛卢剑,乃至背后所牵扯的传承秘闻,也就不足挂齿了……

几人沉默不语之间,似乎有一股飙风从四周吹起,迥异于屋外的腐臭气味,屋外的雨势猛然变得瓢泼,繁杂声响掩盖住了一切声音,然而比雨点还要轻悄的脚步,正连绵不绝地在屋顶瓦檐间响起。

洪熙官忽然率先察觉到了不对,猛然抬头看往天井之上的高空,精钢打造的夺命锁喉枪从背上疾射而出,如腾蛟起凤、利箭穿空,自己也纵身而起一飞冲天。

只见夺命锁喉枪在临手之际,猛然由四段钢骨,拼接成一把寒光四射的长枪,掀破了当头瓦片,寒芒直指天际!

但如龙寒枪尚未抵达,便有蒲叶般纤长的一对青刀从天而落,飘摇如天女散花、刀影更游离不定,绕着夺命锁喉枪便是一阵叮当作响的连消带打,竟然以此机会,将气势惊人的一枪就此按住,再也无法腾空驾云。

洪熙官如今招式炉火纯青,心境金瓯无缺,转手便敲击在了枪尾处,夺命锁喉枪瞬间拆成多节短棍,他一手握住精钢枪尾,一脚凌空踢在枪尖,势道刚要失坠的寒枪边再度刺出,飞腾姿态更似蛟龙升渊、行云布雨,其间蜿蜒曲折更是难以格挡!

然而如蒲叶般的一对青刀,此时如落叶飘旋、无定无止,被皓腕柔荑擎在手中,扬手便是一记如羚羊挂角、天外流星般的斩击,不闪不避、不依不饶,正好击中了昂首本来的龙首,在半空中发出了铎铃巨响之声,两人刚才分别落地!

在场几人尽皆哗然。

他们都看出洪熙官并未留手,或者说他的武学之道但凡出手必尽全力,就不存在留手的说法,但他这位南少林数一数二的高手,竟然不管是在招法上、功力上,都被对方的气势所压制,一时间竟然无法逃离困锁。

可面前翩跹落地、婷婷袅袅着的,分明只是一位白衣如霜、眉目胜雪的豆蔻少女!

宋献策惊愕、三德和尚迷茫,只有骆元通心喜欲狂,对天大笑不能自已。

然而洪熙官并不认识骆霜儿,他只觉得此人武功之高极为诡异,双目中隐隐有神光闪烁,仿佛时刻在摄人心魄,加之此人又出现在了叛军高层的大本营之中,心中更加警惕。

两人的交手并未有丝毫停滞,洪熙官顿时将少林内功鼓催到了极致,因夺命锁喉枪而降世的绝世枪法中,隐隐有一招天地同寿的招法呼之欲出,先前每一招的无功而返,都是在为下一招蓄力,轻灵狠辣的枪法也逐渐变得沉重如山岳,随时可能引动山崩地裂!

骆霜儿也越战越勇,双目之中的神光几乎如有实质,韩王青刀的刀法之中,逐渐夹带上了一些刺、点、崩,搅的突兀剑招,随着双瞳不断捕捉,她隐隐察觉到了强横枪法招式之间,有一条灰线正浮现在洪熙官身上,鬼使神差地挥出一刀!

只见两人不约而同地放弃防守,刀锋与枪尖的距离仅剩下一寸,出招之速甚至逼退了四周的雨水,清空出了一片白地。

转眼间,洪熙官的枪势催腾到了巅峰,只要触碰到对方的兵器,便能毫无阻滞地贯穿一切防御;骆霜儿的刀招也彻底化为了剑招,只要她贴着那条线轻轻一抹,便能让对方化作两段。

生死危机时刻,忽然有一声龙吟从天而降,就在距离他们两人生死关头不足寸许的时候,竟有一道凛冽堂皇的剑光后发先至,一瞬之间直冲天际,将阻挡在面前的事物横扫一空,也彻底将这寒枪与青刀击落到了远处!

“你……你不是瘫痪了吗?!”

大雨之中浮现出的人影,似乎正踏着灵槎浮海而来,正如他消失时的惊鸿照影,身姿飘邈得如同神仙中人,然而骆元通即便忽略了身上的道袍,也能通过凛冽的剑气分辨出他的身份。

此人握着一把深湛如水的古剑,缓缓踏入了这座大宅之中,对着骆元通淡淡一笑:“垂死病中惊坐起,谈笑风生又一年。骆老前辈,晚辈派人送来的书信,大家应该收到了吧?”

江闻收剑入鞘,此时的气势一扫而空,身上再也不见凛冽之极的剑气,可他单单是站在那里,就让在场之人都觉得如坐针毡,寝食难安,仿佛面对着偃卧沉眠的洪水猛兽,即便靠近都会觉得浑身难受。

“多亏骆老前辈指点,江某如今已经勉强恢复了两成功力。而骆老前辈算计江某的事情,已由令爱代为偿还了,如今她已经是我武夷派的一员,晚辈自然会好生照料的。”

骆元通看着江闻,又看看紧盯着江闻不放,有些娇羞又有些扭捏,却完全没理会自己这个老父亲的骆霜儿,只觉得天都要塌了下来,颓然坐倒在了太师椅中,讷讷说不出话来。

江闻露出牙齿粲然一笑,模样跟强抢民女的恶霸一样,“至于其他事情,我此番只是来化解恩怨,广州城的乱子还是由你们自己解决吧。”

三德和尚率先反应了过来,双手合十便要劝解江闻放下私仇、共谋大业,江闻却抢在了他的前面开口道。

“阿弥陀佛,这位大师不必多言,江某不过是个山野村夫,只想着开宗立派,做不来这等杀头的大事,就此打住吧。”

江闻随后就准备转头离去,骆霜儿也亦步亦趋地紧跟着不放。

三德和尚连忙起身追赶,江闻却随手扔出了一个包袱,将他拦在了原地。

对于这个包袱。三德和尚下意识伸手去接,却未想到包袱皮并未系紧,入手处刚逸散出一团淡淡的暗色,就有某个事物咕噜噜地砸落在地。众人定睛望去,正是一颗遍布黑斑皱纹、神情有如鹰隼的金钱鼠尾人头,正死不瞑目地盯着前方,双瞳已经涣散多时了。

在场众人对这个脑袋的主人,熟悉的不能再熟悉,憎恨得不能再憎恨,谁知他身为一代枭雄,身处无数重兵环卫,又有武林高手在侧,竟然会被人这般简简单单地枭首了!

江闻与骆霜儿的身影渐渐消音,已经匿失在了瓢泼雨幕之中,只剩下声音回荡不休。

“尚老贼已经授首,欺负过我徒弟的大内侍卫也被打成重伤,若你们还不能闹出一番波澜,那江某就无话可说了。”

“如果还有别的事情,就到武夷山上找我吧。”

“好了,我要去接我的乖徒弟们了……”(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