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的谍战岁月 > 第1378章 外强中干

我的谍战岁月 第1378章 外强中干

作者:猪头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9 03:39:05 来源:小说旗

池内纯一郎微微颔首,佐上梅津住的谋划,他是赞赏的。

麻痹敌人,然后等待敌人犯错误,这是特务工作最‘质朴’的方略之一。

看似是有些被动,但是,这样做反而才是更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选择。

“佐上,说说你的想法。”池内纯一郎说道。

佐上梅津住早有准备,立刻侃侃而谈。

池内纯一郎听着佐上梅津住的汇报,频频颔首。

佐上梅津住的表现令他感到满意,这同时也是他欣赏佐上梅津住这个年轻人的原因,佐上做事情从来都是深思熟虑,并且极擅长不着痕迹的布局。

……

“看来你是真的认为那些被抓的茶客中有大鱼啊。”池内纯一郎说道,“你似乎很笃定啊。”

“我是从‘水里浪’的态度中察觉到的。”佐上梅津住说道,“我仔细研究过这个‘水里浪’。”

“一开始我也认为,‘水里浪’不开口,是因为所谓的江湖义气。”

“不过,后来我仔细琢磨后,从另一个角度发现了一丝端倪。”佐上梅津住说道,“‘水里浪’受刑的时候,大喊大叫,咒骂不已,看似很坚强,实际上,受刑结束,这个人被押解回牢房后,这个人缩在角落,肌肉都在颤抖,他是害怕的,这个人实际上不是一个坚强的人。”

“不是坚强的人,却能够做到坚持不开口,除了所体现出来的水匪的义气之外,我嗅到了更令我感兴趣的气息。”佐上梅津住说道,“通过暗中观察,‘水里浪’并非绝对意义的硬汉,他咬紧牙关挺住,所谓的义气只占据了一部分因素,实际上是因为他知道他不能开口,一旦开口就铸下大错。”

“他是在保护某个人。”佐上梅津住说道,“‘水里浪’知道是自己说漏嘴,引来了我们的盘查,他知道是自己害了那个人,为了不造成更进一步的灾难,‘水里浪’坚持住了,扛住了刑讯,这是有一股气在支撑着他。”

……

“所以,你就怀疑被抓捕的茶客中有重要人物?”池内纯一郎问道。

“是的,司令官阁下。”佐上梅津住说道,“虽然经过了这几天的讯问和甄别,并未发现可疑目标,但是,属下对此是报以信心的。”

“事情既然交给你负责,我自然是相信你的能力的。”池内纯一郎微微一笑,说道,“大胆去做,我等你的好消息。”

“哈衣。”佐上梅津住高兴道。

司令官阁下一直以来都对他非常欣赏,更是非常信任,愿意给与他成长的机会,最重要的是愿意给与他容错的空间,让他大胆去做事情。

这也是佐上梅津住对池内纯一郎最感激的地方。

……

军统上海区。

“对于戴老板的这份密电,你怎么看?”陈功书问付了。

“戴老板关切七七事变纪念日的暴动行动,这是可以理解的。”付了说道,“如果我方能在上海滩再搞出大动作,这对于我军统,尤其是我上海区来说,可谓是提振士气和军心、民心的大胜利,便是在委员长那里,戴老板的面上也好看的多。”

“这次我上海区要有大行动,向全国人展示我军统的抗日战果!”付了说道。

“我说的不是这个。”陈功书摇摇头说道,“你不了解戴老板,他这封电报表面上是关心七七事变纪念日的行动,实际上是在后面这一句。”

说着,陈功书的手指弹了弹电报纸,“戴老板问我们这边有无异常情况……”

“重点是这个。”他说道。

……

“区座,我不太明白。”付了说道。

“这说明,戴老板远在重庆,实际上却是担心我们这边出了什么事。”陈功书说道,“或许是出于某种考虑,或许是仅仅是为了维持我上海区的面子,戴老板才没有直接言明。”

“我明白了。”付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忽而,他的眼中露出震惊之色,“区座,你的意思是,戴老板在询问岑长官失踪一事?”

“我上海区最近动作不断,捷报频传,并无不妥和隐患之处。”陈功书思忖说道,“现在唯一的情况就是岑书记失踪之事。”

“无论是从哪方面来算,岑雨锋的失踪都堪称是我上海区之头等要事。”陈功书说道,“我估摸着,重庆那边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只是没有确定,故而这般隐晦询问。”

“那依区座之见,如何向戴老板回电?”付了问道。

“如实回电。”陈功书说道。

他看了付了一眼,“就由你亲自向重庆回电。”

付了不仅仅是上海区的书记助理,同时此人还精通电讯,是电报高手。

上海区最机密的电文,不一定经过电讯科,更多是由付了亲自负责发送出去。

“属下明白了。”付了说道。

……

“局座,上海区回电。”齐伍将刚刚收到的电报呈给戴春风。

“娘希匹!”戴春风看着电报纸,他实在是怒不可遏,骂出了领袖国骂,“陈功书要做什么!”

齐伍看了戴春风一眼,随之垂下眼睑。

在收到电报,译出电文后,齐伍就知道戴春风会发怒了。

盖因为上海区的回电,洋洋洒洒历数了上海区近日的行动功绩,言说上海区一切正常,所有袍泽皆是铁骨男儿,只需要戴老板一声令下,上海区将席卷大闹上海滩,令日寇伪政权胆寒。

只是在最后一句,电报中提了一嘴,因近期行动密集,人员分散,本部人员多有在外,一时间无法联络,后续情况待联络上以后向重庆汇报。

所以,陈功书的这份电报,既好像是针对重庆垂询之事回电,但是,仔细琢磨一下,又似乎什么都没有说。

其中戴春风最关切的是岑雨锋的情况,但是,上海区方面用春秋笔法模糊了。

……

“或许陈区长那边确实是并未发现什么异常。”齐伍说道,“正如陈区长所说,各部分散潜伏,一时间有联络不上的,暂时无法及时汇报情况。”

“不,我总觉得是有问题的。”戴春风摇摇头,他表情阴沉,说道,“我怀疑岑雨锋出事了。”

“应该不会。”齐伍立刻说道,“倘若岑雨锋真的出事了,陈区长是断断不敢隐瞒的,他必然在这份密电中汇报此事。”

他思忖着,“最大之可能是岑雨锋那边可能暂时联络不上,又无法查勘发生了什么,陈功书担心局座问责,故而以春秋笔法暂时应付。”

“应付?”戴春风突然怒不可遏,“做特务工作是能应付的?一句话,一个字,乃至是一个表情不对劲都可能引来杀身之祸,还应付?真要是出了事,到阎罗王那里应付去吧!”

……

“那我这边再去电上海区……”齐伍有些犹豫,想了想还是问道。

“不必拐弯抹角了,询问陈功书,问他岑雨锋的情况。”戴春风说道。

“明白了。”齐伍点点头,说道。

“让陈功书即刻回电。”戴春风冷哼一声,说道。

“是。”齐伍说道,“还是局座考虑的更周详,就应该这般直接问讯。”

“哪里有什么周详不周详的。”戴春风摇了摇头,面色严肃说道,“不过是勉力支撑罢了。”

他微微摇了摇头,说道,“下边这些人,在前线辛苦自然是辛苦的,都是提着脑袋为党国做事情,都不容易啊。”

齐伍听了戴春风的话,直觉告诉他,戴春风这话只说了一半,还有一半没有说出来。

他仔细想了想,心中不禁一动:

戴春风看似冷静下来后,对上海区的态度也缓和了,对于陈功书也不再愤怒批判,似乎一切都风平浪静,但是,熟悉戴春风的齐伍觉得,实际上戴春风对于陈功书的不满是愈发强烈了的。

这也正是他所期待的。

……

齐伍亲自拟定电文,问讯上海区和陈功书。

很快,上海区的回电来了。

“看看,这就叫会说话。”戴春风扬了扬手中的电报纸,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说道。

在电报中,陈功书向他汇报,闸北方面的行动三大队刚刚联系了区本部,向区本部汇报联系不上岑雨锋。

随后,陈功书一边下令找寻岑雨锋的下落,与此同时,陈功书对于岑雨锋的失踪是高度警惕的,他立刻下令区机关以及相关各部门单位即刻执行疏散、隐蔽预案。

也就难怪戴春风挖苦说陈功书会说话,谨以此份电报,‘陈功书及时发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完成了上海区的应急疏散,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足以说明陈功书的果断应对,以及此应对的背后所体现出来的陈功书对整个上海区的较好掌控,以及上海区的弟兄的迅捷反应。

总之一句话,应该夸赞!

……

“现在,已经可以确定岑雨锋失踪了。”戴春风说道,“综合此前的情报,可以高度怀疑岑雨锋就在被日本宪兵抓捕的茶客中。”

“现在就看他是意外被捕,还是说敌人就是冲着他去的了。”戴春风来到墙壁边,拉开帷幕,看着墙壁上悬挂的上海地图陷入了沉思之中。

“此事紧急。”齐伍思忖说道,“局座,是不是紧急联系‘青鸟’,让‘青鸟’想办法搞清楚其中情况。”

戴春风沉默了。

齐伍没有催促。

此时再去电‘青鸟’,让程千帆查勘此事,这不同于此前戴春风让程千帆查勘,那一次是寻常的任务口吻,这次则是紧急电令,虽然还未达到‘不惜一切代价’的地步,依然是带着紧迫和不容置疑的命令的。

这种急切的命令,对于‘青鸟’来说是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

为了上海区的安危,动用‘青鸟’,甚至可能让‘青鸟’陷入可能的危急境地,这是否值得?

这个答案和决定,只有戴春风能作出决定。

……

“去电‘青鸟’。”戴春风思索片刻,下定决心说道,“我要知道岑雨锋现在的情况。”

尽管他也知道这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险,但是,无论是上海特情处还是上海区,此乃他戴春风在上海滩布下的两道线,缺一不可。

“明白。”齐伍赶紧说道。

“告诉‘青鸟’,要小心。”戴春风停顿了一下,表情凝重说道。

“是。”齐伍点点头,说道。

局座对那位小老乡,小学弟,到底是和其他人不一样。

……

整个法租界,亦或者说,偌大的上海滩这几天都有些躁动不安。

媒体报端都在报道发生在欧罗巴的战争。

而报道的焦点很显然就是,德国人闪击苏俄。

战争突然爆发,这惊呆了不少人。

而随后战事的进展情况,则可以用‘更加令人瞠目结舌’来形容。

根据在租界的德国报纸的报道。

德军在第一天摧毁了苏俄西部军区约一千五百架飞机,这些飞机数量占苏俄西部军区飞机总数的近八成。

用德国人报纸上话说,苏俄人其中大多数飞机,都是未起飞即被炸毁在机场。

由此可见苏俄军方对于德国人的突然进攻,简直可以说是毫无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苏俄西部军区的空中力量就此瘫痪,而掌握了制空权的德国人,则是一路进军,所向披靡。

几乎每天都有报道说苏俄的军队,某个团,某个旅,某个师,乃至是军一级别的部队被德国人分割包围,被歼灭亦或者是选择了举手投降。

……

“归根结底是苏俄的那位领袖坚信《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认为德军不会两线作战。”今村兵太郎说道,“或者说,也许那位还认为,即便是苏俄与德国之间发生战争,也不是德国人主动进攻苏俄,更应该是苏军应主动进攻德国人。”

程千帆微微颔首,“老师,道理是这个道理,不过,有一个极大的疑惑,我还是不太理解。”

“你说。”今村兵太郎说道。

“即便是苏俄人被德国人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是,苏俄在战争爆发后这几天的表现还是令人大跌眼镜。”程千帆说道,“他们的表现简直可以用孱弱来形容。”

“面对德国人的铁蹄,苏俄人几乎可以用抱头鼠窜,纷纷投降来形容。”程千帆说道。

他冷哼一声,“苏俄——”

“——外强中干!”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票,拜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