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 > 第1200章 重振第三飞机制造厂

李航要的其实就是去年两国首脑在开罗会议达成的援助飞机剩余的那些。

达成的协议是581架,实际上只到位了158架。

没到位的飞机有很多原因。

首先是美国为了保障欧洲战场,尤其是已经开始的诺曼底登陆,把不少本该援助给中国的物资抽调了。

其次就是史笛葳截留了不少。

此次李航其实也没全部要回来。

他跟史笛葳达成的协议是p40N战斗机160架、p51战斗机80架、b25轰炸机70架、b24轰炸机30架、c47运输机40架、p38侦察机20架,一共400架,比下差的423架差点。

具体的飞机也有出入,例如轰炸机和侦察机就不够,就用运输机来凑。

而且这些运输机原本就是美军用于执行驼峰航线的二手飞机。

如今中印公路基本畅通,驼峰航线虽然还在,但却不需要那么多运输机了。

但对于此时的中国来说,也可以了。

不过那些p51野马战斗机也是b或者c型,d型是不可能的,因为美军第10和第14航空队都还没装备。

即便如此,在中国战场也足够了。

“李航,你这次算是立了大功,只是史笛葳就这么同意把这些飞机给我们?”

“长官。这些本就是该给我们的援助。”

“史笛葳没提要求?”

“这个自然有。”李航随即把史笛葳建议让自己随美军观察组去延安的事情说了。

听到这个要求,老邹眉头微皱。

“你答应了?”老邹忍不住问道。

“卑职只是答应,若史笛葳梦说服国府,卑职可以冒险同行。”

“倒是难为你了。估计美国人也是觉得你好交流一些。”老邹看到一脸决然的李航,便为其对空军的付出感到愧疚。

“若只是去延安待几天,就能换回数百架飞机,卑职受些委屈也无妨,就当去延安看看风景。”

“那地方有什么好看的?都是黄土高坡,听说那些人都住在窑洞里,条件很差。”

可就是这群生活条件艰苦的军队把你们这些骄奢淫逸的国府给赶到了岛上,李航不禁在心里吐槽。

咦。

是不是把自己骂了?

自己如今不也是有点骄奢淫逸?

也不对,自己没上岛,更不会去岛上。

“史笛葳那性格,长官应该有所耳闻,卑职大不了忍受几天就行。”

“我会把这事跟国府汇报,应该问题不大。国府都同意美军观察组去延安,多你一个人问题不大。”老邹倒也没多想,他不认为李航会跟延安那边有什么联系,“那个美械步兵师,你是怎么安排的?

给伞兵总队?”

“伞兵总队要带武器回来,有需要也不多。

长官不妨问问陈长官,看看18军要不要,装备一个师应该没什么问题。”李航笑着解释。

“这么好?”老邹有些惊讶。

因为目前**中的美械部队其实就两支部队。

新一军,以及由原54军两个师为主组建的新6军。

这是真正的美械部队。

除此之外,如今的54军以及老杜的第5军也算是美械部队,但不是纯美械,而是半美械。

54军如今只有198师这支老部队是纯美械,新编入的36师是半美械,暂时节制的暂编2师只有部分美械美式迫击炮。

第五军也差不多。

其实200师是纯美械,现在驻扎在宝山,正在配合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反攻滇西日军。

关键是200师如今隶属于远征军司令部。

这么一来,整个**真正的美械师其实就7个, 5个都在驻印军,剩下两个在远征军。

其它部队,只是有部分美式装备。

如今李航突然要来一个师的美式装备,哪怕是老邹也很意外。

“卑职要美械装备本就是从史笛葳那里多要些好处。

当然,若是能让一个师驻扎在贵阳附近,再顺便换装美械,就更好了。”李航说出了自己的意图。

老邹听闻不禁哑然,“感情你是给第六路军要了个警备部队。”

“长官,若是18军看不上,卑职可就给别人了。一个师的美式装备,卑职也不见得能保住,眼馋的多了去。”

李航倒是没说谎,因为国府那些人拿史笛葳没办法,但拿李航还是有办法。

“你呀。”老邹不禁笑着指了指李航,不知道该怎么说对方,“我知道你的想法。这件事我会跟辞修说,18军正好在湘西,倒是可以调一个师回来换装美械。

只不过目前湖南战局不利,也不知道能不能调回来。”

“长官,贵州其实也很重要,毕竟这里是陪都的南面屏障。”李航解释道。

就后面衡阳保卫战,18军多一个师、少一个师,其实问题都不大,反正也没怎么积极去解救。

与其那样,还不如调到贵州来驻守,说不定能阻止日军打入贵州。

至于李航为什么不把手上那个师的美械装备给74军或者老方的第10军,或者其它敢打敢拼的部队。

不是李航不想,而是这不是他能决定的。

再说他在国府被打上的标签就是土木系空军里面的骨干将领,也得到过土木系一些庇佑,把那个师的美式装备给土木系也算是理所当然。

聊了这些好消息后,李航又聊到了造飞机的事。

老邹看到李航对此事如此上心,知道李航也是一心为公,思索一番还是答应了。

但也只是保证航空研究院和第三飞机制造厂的正常运行,可以研究新式飞机,也可以小批量制造飞机,但第三飞机制造厂主要还是建造教练机、滑翔机等。

并不是老邹不想自己造飞机,而是目前这么多援助的情况下,自己造没多大必要。

国府也是这么想的,自然也不会拨付多少经费。

老邹也只能保证维持基本的制造能力,可以把造的飞机用于日常训练,或者给西北的第四路军或者位于成都附近的第三路军。

第一、第二、第五和第六肯定是装备援助的没事飞机,这是没法改变的。

李航也知道只能如此,看后面是否可以给第三飞机制造厂争取点国外订单。

例如志愿队,或者义勇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