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 > 第1317章 赣南见闻(二)

“洪参谋长,我又没有说什么,你何必着急解释?”李航一脸玩味地看着洪养福。

“卑职跟随长官也有一段时间,这点眼力劲还是有的。对于大公子,卑职就算是有心投靠,也不可能做出今天这样让长官为难的事。

而且卑职回来的时间还短,也没时间去做其它事。”洪养福继续解释起来。

他虽说只跟李航共事一年多,但他还是能看出来李航是不是在生气。

而且今天的事也的确出乎他的预料。

很简单,照理说那位大公子此时不该在赣县的。

对方早就在年初就调回重庆了,不应该在赣县才是。

可对方偏偏此时来了,而且还专门请了李航吃饭。

谁敢说这不是故意的?

加上洪养福之前多嘴,也称赞了一下赣南新政。

那纯粹就是顺嘴一说,毕竟总不能说坏话吧。

所以在看到那位大公子的时候,他就知道坏事了。

而李航的确因为此事很生气。

他知道来了这边,肯定会跟那位大公子扯上关系,但他没想到会在赣县这里碰到对方,还被迫一起吃了个饭。

这算什么?

关键是对方前天到的这里,摆明就是等自己的。

可他却不知道。

毫无疑问,肯定是有人泄露了他的行踪。

他要去湘南、赣南虽说没有刻意保密,但知道的人也不多。

见李航没有回答,洪养福继续解释,“长官,以大公子目前的情况,卑职也不敢去投靠,还请长官相信卑职。”

就在他解释的时候,副官已经走了过来。

李航当即开口,“回去查查是谁在泄露我的行踪。”

“是,长官!”

副官连忙点头。

洪养福见状也有些无奈,心里也恨死那个吃里扒外的人了,这不坑人吗?

很简单,在国府上下,很多人都不喜欢那个大公子。

赣南新政虽然持续六年,看似有声有色,但夸张的成分太多。

赣南新政的出发点其实还是很好的,但是改革并不彻底。

有自身的认知水平原因,也有阻力太大的原因。

下面的各派系并不搭理这位没啥本事的大公子。

加上赣南新政搞的虎头蛇尾,也让很多有想法的人不敢过早表态支持。

其实抗战时期搞新政是时机最好的,阻力虽然大,但总比拖到后面再去搞要好。

因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官员、军官这些其实都很希望改变国府现状的。

就像贪腐,此时黄埔系各级将领、军官中,虽说是有一部分贪腐,但毕竟只是少数。

可到了抗战胜利,接收日伪资产时,可以说是一夜腐化。

就像电视剧潜伏里的吴站长,抗战时期表现不错,可抗战胜利后就沉迷于斯提庞克和玉面金佛了。

吴站长虽然不能代表黄埔系将领,但却是当时整个国府各层官员的一个缩影,只想着搞钱。

可惜几年的赣南新政只是治标不治本,甚至连标都没治好。

只能说还行,但并没有达到一些人的期望。

洪养福自然在这种情况也不会傻傻地去投靠。

而李航更不会去投靠,甚至不想建立过于紧密的关系。

他注定抗战结束后不会为蒋家王朝效力,有必要去费劲心思巴结太子爷吗?

给面子是太子爷,不给面子,啥也不是。

这不是李航一个人的看法,而是整个国府很多高层的看法。

与此同时,在滇西和缅北。

中国远征军已经彻底收复了滇西失地,同时新编38师一部加上华侨抗日志愿队一部,也先后拿下南坎和腊戍。

腊戍可是缅北重镇。

要不是日军当初从雨林里钻出来,这里或许还是远征军的抗日大后方。

但如今也无所谓了,毕竟这里已经收复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因为志愿队、乃至缅甸华侨都将会有一个大本营了。

八莫这地方太过靠北,且地形狭窄,并不适合作为大本营。

因此李航之前就跟志愿队说过,趁着远征军收复这里的时候,拿下对腊戍的控制权。

英国人短时间对腊戍等地鞭长莫及,自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只是腊戍被日军祸害了几年,这里基本看不到什么华侨了。

能撤的和愿意撤的在42年基本就撤走了,留下的都是一群顽固分子。

以日军的习惯,这些华侨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事实也是如此,之前没撤走的华侨基本都被日军送去挖矿了。

最先进入腊戍的志愿队并不是梁友国的第四支队,反倒是王兴汉率领的第三支队。

第三支队在去年底还只有两千多人,虽然也有三个团,但跟另外三个支队相比还是有些差了点。

在今年初,志愿队总部从第一支队划拨了部分兵力给第三支队,使之加强第三支队的实力。

因为当时正值王兴汉跟果敢土司争夺果敢控制权。

最后,王兴汉也不负众望,解决了果敢的问题。

尤其是取消了土司。

至于原本的杨家,则是被处理了。

之所以要对果敢动手。

一则是需要更多的人口,二则是志愿队不想自己的基本盘有这么一支封建势力存在。

在整合了果敢的力量后,第三支队的实力大增。

在此时已经有了五千多人的兵力,下辖四个团。

此时进入腊戍的第三支队兵力是两个团,大约2600人。

剩下的两个团则是留在果敢、佤邦等地,以免生变。

不过很快志愿队就要在自己的实控区搞土地改革,先把民心稳定了再说。

有着西起密支那、东抵佤邦、南至腊戍的地盘,土地肯定不缺的。

甚至还可以给其他少数民族一起把土地问题解决了。

所以志愿队必须在腊戍站稳脚。

第三支队因为是协助新编38师作战,反倒成了最先进入腊戍的。

当看到快被炸成废墟的腊戍,王兴汉也很感慨。

或许属于缅甸华侨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进城后,跟远征军沟通,然后按照之前的规矩,接管各个重要的地方。

包括办公大楼、银行、警察局、军营、火车站、军需仓库等等。

宪兵队给我加强巡逻,若是遇到贪墨钱财的,一律处决。

进城!”

“是,长官!”

随着王兴汉一声令下,第三支队正式进城。

看到这偌大的城市,一众士兵都满脸憧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