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 > 第248章 严峻的局势(一)

“第四大队如今有21、22、23、24四个中队,其中21、22中队装备的是伊16-17型驱逐机、第23中队装备的是伊16-27型驱逐机、第24中队装备的是伊153型驱逐机。

一共有伊16驱逐机31架、伊153驱逐机11架,一共42架飞机。”

“除了第四大队外,广阳坝机场还驻扎有几架侦察机、运输机这些。”

“这么看来,实力倒也不差。”李航听了当即点头。

毕竟他也带来了两个中队的伊16,援华航空队也在开始进驻重庆及周边地区,实力还是有的。

“主要还是担心日军会采取夜间轰炸。白天的话,我们是真的不担心,日军的轰炸机编队没有护航战机,靠着本身的自卫武器是很难威胁到我们的。”一旁的梁天成不禁担心。

虽说如今日军还未采取夜间轰炸,但这是迟早的事。

日军不可能在损失很大的情况下继续在白天轰炸,肯定会改变战法的。

“夜间轰炸就没法了,就算是换作其他强国,也很难应对,更何况我们还没有雷达这些。”李航不禁摇头。

雷达技术这一块,目前英国走在最前面。

在1936年1月英国就建立了第一个实用雷达站,然后又在1937年英国空军增加了5个雷达站。

同年,英国马可尼公司替英国加建20个链向雷达站。

美国等国因为技术以及需求原因,其实都要慢一步。

此时美国虽然是工业和经济实力第一,但顶尖的技术其实不如英德。

真正完成对欧洲强国技术领先,还是二战后靠着忽悠那些欧洲科学家去美国。

可英国现在一门心思搞绥靖政策,不见得会同意把雷达这种先进技术提供给中国。

没有雷达,夜间作战其实就很困难。

加上中国此时的无线电技术也是个渣渣,要是日军采取夜间轰炸,真的无解。

李航之前想的那个野猪战术,投入太大,效果一般,只能说聊胜于无。

也就德三那雄厚的底子,放在此时的国府,很难有太大的作为。

说到这个事情,三人心情也有些沉重。

“其实我们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若是日军偷袭机场,我们如何保住机场和飞机?”董铭德忍不住开了一个口。

“机场倒是问题不大。主要还是市区,目标太大了,若是遭受的损失太大,我们身上的压力也会也会加大。”

而对于轰炸机场,李航倒不是多担心。

夜间轰炸对于城市威胁最大。

很简单。

如今的轰炸模式是每架轰炸机都会标配一位领航员,他们就是负责为轰炸机进行导航的。

如果是大机群一起出动执行轰炸任务,就会有一架轰炸机作为领航机飞在最前面,扔下炸弹之后,后面的轰炸机就根据领航机投下的炸弹落点和浓烟判断投弹区域。 轰炸机领航员可以利用的导航工具主要是陀螺仪、罗盘和航空地图。

不过要是夜间轰炸的话,领航员就需要通过观察星座进行导航。

但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在如今的条件下,要进行可靠的导航,还是要依靠地面参照物校准航线。

这就很考领航员的眼力,很多轰炸机设计时都要尽量确保领航员的视野不受影响,领航员的座位(一般位于机首)也就成了整架轰炸机中视野最好的位置。

日军轰炸机也大差不差,只是有些自己的特色。

只要晚上广阳坝机场不开灯,一般情况下日军轰炸机是找不到机场的具体位置。

除非是有人故意在周围点火吸引日军。

不过重庆市区这边就没法了。

城区太大,日军这边不需要找到太准的目标,只需要领航的轰炸机可以确认重庆市区位置,然后以燃烧弹或者照明弹指引,剩下的轰炸机投弹就是。

这也是为什么在原时空日军在零式战斗机出来前,一直利用黄昏和夜间发起轰炸,就是为了避免损失。

直到日军的零式战斗机出来,直接领先了当时中国空军装备的伊16、伊153、霍克75等主力战机,然后才肆无忌惮地在白天展开轰炸。

在这之前,日军轰炸主要采用“高密度轰炸”“疲劳轰炸”“无限制轰炸”。

而中国空军就会疲于应对。

李航的出现其实也改变了一些,那就是本该在5月3日、5月4日持续的两天轰炸,并没有发生,目前重庆这边面对轰炸,还不是多有体会。

“想要反制,最好的办法还是炸回去。日军敢来轰炸我们,我们就去轰炸他们。”梁天成气冲冲说道。

“怎么轰炸?白天轰炸,我们缺乏合适的战机护航,之前两次成功也是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如今想要复制之前的大捷,很难了。

若是不出动战机护航,轰炸机太危险。

而夜间轰炸,能找到具体目标吗?”李航没好气地反驳了对方。

因为他们是本土作战,虽说日军占领了武汉三镇,但适合轰炸的目标隐藏在武汉市区之中。

白天还好,大晚上怎么去找?

说不定还会误炸,炸到自己的同胞。

而日军就不用担心这个,反正随便炸都行。

“那怎么办?难道就没有反制的办法吗?”梁天成也着急起来,他看向李航,随即想到一件事,“李副司令,不是说在研制新式战机吗?就不能研制出长航程的飞机吗?”

“新式战机的设计哪有你说的那么容易?”李航摇了摇头,并不打算在这事情上多说。

想到这里,他倒是想起之前老周说的,打算把微操达人请到试飞现场去,也不知道研究所那边的飞机设计地如何了。

据说因为有了李航这边的援助,研究所暂时把木质结构的飞机研究暂停了,转而采用金属结构。

虽说是暂停,但采用木质结构的民27式c型驱逐机(研驱一)依然在成都的第三飞机制造厂生产,据说目前每个月能生产十几架。

这款c型用的是伊16战斗机装备的m-25V发动机,性能不算差,但也没特别明显的优势。

也不是没有,就是便宜。

因为采用的木质结构,不仅原材料便宜,工艺相对来说也低了一些。

只是空军对这款飞机不是多放心,生产出的飞机依然布置在成都、昆明等后方机场。

而能一展抱负的王竹自然不满足于木质飞机,加上之前试飞出了事,因此研究所目前就把最新的改进型改成了金属飞机,只是在部分结构采用木质结构来减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