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 第十三章 抓捕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十三章 抓捕

作者:白三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3: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1908年的时候,宁沪铁路就已建成通车。

在不知道情报泄露的情况下,日潜伏小组大概率会乘火车进入金陵。

但宋应阁还是低估了日谍的谨慎。

他带人在下关火车站蹲守了三天,严查了每一位从沪市过来的乘客,可连日谍的影子都没抓到。

如此基本可以确定,日潜伏小组已经通过别的方式进入了金陵城。

想在近百万人口的金陵城中找到一个潜伏小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尤其在没有更多线索的情况下,说句大海捞针并不为过。

这种时候,只能用最笨的办法了。

日谍刚进入金陵城,只能选择旅馆暂时落脚。

虽是同一个潜伏小组,但肯定不会一起行动,这样目标太大,容易引起注意。

所以宋应阁的目标很明确。

寻找旅馆中这两日刚入住、单身的、外地来的人。

这年代还没有普通话,是不是外地人,一张嘴就能听出来。

宋应阁带着情报组的人,又排查了三天,倒是有几个嫌疑人,可最后都证明并非日谍。

但宋应阁并不气馁,抓间谍哪有一抓一个准的。

日谍没在旅馆落脚,这就表明了城内必定有人接应,提前给他们安排好了落脚点。

并且落脚点不会太多,最多两处,多了不可控的风险会变大。

等过一段时间后,日谍才会分散开来,各自潜伏,彼此之间也不再横向联系。

如果真到了这一阶段,那抓捕难度将大大提高。

所以必须赶在日谍还没潜伏下来的时候,把他们挖出来。

这样一来,只靠情报四组的这几个人,肯定是不够的。

只能呼叫外援。

外援不是别人,正是金陵的警察。

现任的首都警察厅厅长陈卓也是他们特务处的人。

所以对于警察,特务处经常呼之则来挥之则去。

这时期的金陵有八个警察局,六十四个分驻所。

分驻所下面又有派出所和警管区。

全市警察加在一起有六千余人。

对于排查来说,人多力量就大。

宋应阁将情况上报给了魏斯,由魏斯与警察局交涉。

警察局很快就同意协助调查。

宋应阁要求派出所摸排各辖区内,是否有近期家中来客人的住户,又或长期闲置的民宅忽然有人入住的情况,发现后立刻上报。

第二日,排查情况就出来了。

符合这两种情况的,足足有一千多户。

这一千多户肯定不能全部排查,时间来不及。

于是宋应阁又设置了两个条件筛选。

一是住户非南京本地人的。

二是民宅空置在半年以上的。

如此一来,符合条件的只有三百多户。

宋应阁将八名组员分为四队带着各派出所的巡警去挨门挨户的核查,自己则自成一队。

摊下来每一队负责六十多户,两天就能排查完。

第一日排查完,并没有可疑人员。

次日,宋应阁在玉带桥附近排查时,见负责带路的巡警张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便开口道:“有什么说便是,我有这么可怕吗?”

“长官,有一户人家我没上报,但如今想起来,又觉得很奇怪。”张柯磕磕绊绊道。

“怎么个奇怪法,说来听听。”宋应阁来了兴趣。

“那一户只有一个男人住,叫周顺,在报社上班。

前几天他老婆过来了,我还见过一面,长的很漂亮,所以我印象比较深刻。

我前天晚上去他家排查的时候,却被告知他老婆已经回乡下去了。

可我昨天却在大同旅社,又见到了他老婆。

您说这件事,奇不奇怪?”张柯道。

“万一是他老婆出轨了呢?”宋应阁调侃道。

张柯认真思索了一番,“还真有这种可能,那男的可长得其貌不扬。”

“男的住在这里多久了?”宋应阁问。

“有两个多月了,平时挺和善的,没见他和谁红过脸。”张柯道。

“带我去他家看看。”宋应阁道。

周顺家离得不远,过了玉带桥就到了,他住的是一间合租房,厨房和卫生间都是共用的,倒是符合他的收入水平。

门是锁住的,周顺应该是去上班了。

张柯去找房东拿了备用钥匙,正要开门的时候,却被宋应阁拦了下来。

宋应阁伸出手,在门框上,拿下来了一根头发丝。

“这么古老的手段,我奶奶都会。”宋应阁心道。

至此,基本可以确定周顺是潜伏人员了。

只是具体属于哪一方,还不确定。

宋应阁让张柯留在门口,独自走进房间查看。

这样一来,如果周顺是同志的话,还有回旋的余地。

房内被打扫的很整洁,一圈搜索下来,也没有什么能证明其身份的东西。

宋应阁忽然想起刚才查看的储物柜里有一瓶汾酒,便打开储物柜,将汾酒拿了出来。

宋应阁先是闻了一下,没有刺鼻的气味,应该无毒。

用手指沾了一点,放进嘴里尝尝,立刻感觉出了不对。

这不是汾酒,是日本清酒。

古有掩耳盗铃,今有汾酒瓶装清酒。

“抓到你了。”

事不宜迟,宋应阁立刻打电话通知行动科,让张柯领着人去大同旅馆逮捕周顺老婆。

宋应阁带着一队人,直奔周顺上班的报社。

到了报社,宋应阁根据张柯的描述,很快锁定了周顺。

径直走上前,一拳将毫无防备的周顺打昏了过去。

随后在报社众人惊疑不定的眼神中,将周顺拎了出去。

抓捕过程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当宋应阁回到曹都巷时,行动科的人也将周顺老婆押了回来。

如果能赶在潜伏小组的其他成员还没反应过来前拿到口供的话,便能将其一网打尽。

而其中关键,便在于周顺身上。

周顺至少两个多月前就潜伏在金陵了。

后面接应潜伏小组的人,肯定也是他。

只要撬开他的嘴,剩下的便水到渠成了。

审讯室里,宋应阁百无聊赖的看着报纸。

按规矩,先给周顺安排个曹都巷套餐。

铁鞭炒辣椒,铁板烧还有竹签烤串。

一般人吃到铁板烧的时候就遭不住了。

周顺吃到竹签烤串了,还没招供,显然是个硬骨头。

而宋应阁就喜欢啃硬骨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