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 第二十五章 介公的佩剑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二十五章 介公的佩剑

作者:白三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3: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宋应阁太了解戴笠了,他若真是生气了,必不是这般姿态。

戴笠掌握特务处后,曾有黄埔军校的同窗上门求职,他设宴热情款待。

在席间,这位同窗一直提及戴笠的糗事,并直言其在校时并不起眼。

戴笠言笑晏晏,表现的毫不在意。

但饭后,给了这位同窗盘缠后,便遣人把其送走了。

对于身居高位的人来说,许多时候情绪只是一种手段。

但见到戴笠的脸冷了下来,宋应阁还是慌忙站起了身,他也不是真的害怕,而是在向戴笠表达自己的态度。

“处座,卑职有错。请处座责罚。”宋应阁道。

“说说你错哪儿了。”戴笠依旧冷着脸。

“卑职不该自作主张。”宋应阁道。

戴笠脸色缓和了几分,“说说情况吧。你不是那种莽撞的人。”

“是。”宋应阁将准备好的说辞讲了出来,“属下在见到赵耀邦之兄赵耀辉时,他说了一句话,让属下不寒而栗。

他说,最怕的不是送钱,而是钱送不出去。

属下当时便想到了汉官张汤。”

宋应阁观察了一下戴笠的表情,见其并未动怒,继续道:“叔父,属下实在是担心你,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

“闭嘴!”戴笠怒斥道。

“叔父明鉴,侄儿未收赵耀辉一分钱。”宋应阁道。

戴笠脸上怒色散去,一脸沉思。

“这件事,放人只怕收效甚微。”戴笠道。

“侄儿给叔父想了一个称号,不知叔父喜不喜欢。”宋应阁道。

“说来听听。”戴笠道。

“介公的佩剑!这称号借赵耀邦之口说出,而后只需传播开来便可。”宋应阁道。

戴笠沉吟一会儿后,出声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蒋校长的佩剑这个称号是在军统局成立以后才出现的。

戴笠听闻后甚是喜欢,常以此标榜自己。

但细究一下这个称呼,发现颇耐人寻味。

戴笠名声一直很臭。

但有了这个称呼,戴笠便有了块遮羞布。

他只是一把剑,刺向哪里,他决定不了,要看握剑之人。

更妙之处在于,这一称号又恰恰表现出了其对蒋校长的忠心。

即便蒋校长心里有些腻歪,也不好直说。

“处座,这是赵耀辉请您的吃茶钱。”宋应阁将小木盒递给了戴笠。

戴笠打开木盒,拿了两根扔给宋应阁,“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这怎么好意思。”宋应阁嘴上说着不要,双手却伸过去接着。

“你知道我最喜欢你小子哪一点吗?”戴笠笑道。

“每一点?”宋应阁道。

“就喜欢你插科打诨这一点。在特务处敢和我开玩笑的没几个了。”戴笠惆怅道。

……

次日,羊皮巷监狱。

“蒋校长的佩剑一把剑吗?不,那是一个人,为蒋校长披荆斩棘。剑之所指,虽千万人戴笠往矣。”

“汉有霍去病,唐有李靖,民国有谁?大声告诉我,没错,就是戴处长。”

……

这些话明明是夸人的,但从赵耀邦口中说出来,总有那么几分嘲讽的意味在里面。

骂人赵耀邦内行,拍马屁是真外行。

不过好在效果也是达到了。

宋应阁并未让人去散播,等其自然发酵就好,太过刻意,反而会弄巧成拙。

第三日,戴笠下令释放了赵耀邦。

赵耀邦回去后,赵耀辉两兄弟非要请宋应阁吃饭。

宋应阁推脱不过,只能赴宴。

宴席间,赵耀辉为表达谢意,拿出五根大黄鱼送给宋应阁,被后者拒绝了。

赵家兄弟算是欠了宋应阁一个大大的人情。

赵耀辉为宋应阁办起事情来也更加上心,次日便坐上了去往沪市的火车。

金陵这边符合宋应阁要求的轮船并不多,沪市却有不少。

想必用不了几日,便能将轮船买到手。

赴完宴后,天色已晚,宋应阁并未回家,而是去了许钟的出租屋。

许钟此时还没回家。

又等了二十多分钟,许钟才一瘸一拐的出现在宋应阁视线中。

“腿怎么了?”宋应阁关心道。

“和一家车行发生点冲突。”许钟闷声道。

“需不需要我出面解决?”宋应阁继续问。

“不用。说吧,来找我什么事?”许钟道。

“本来想让你去呼沪市出一趟差,但你现在这个样子,也没法去了。”宋应阁道。

手下能用的人还是太少了,许多事不能交给特务处的人去办。

“很重要?”许钟问。

“缓一缓也没事,等你伤愈再说。”宋应阁道说完,又道,“和哪一家车行发生冲突了?”

“这事你不用管,我能解决。”许钟坚持道。

“你就这样解决的?别忘了,我才是车行老板。”宋应阁指着许钟的腿说。

许钟犹豫了一下,“是财茂车行。”

财茂车行是一家规模很大的黄包车车行,拥有黄包车近六百辆。

宋应阁听过这家车行,背后有些势力。

“因为什么?”宋应阁问。

“黄包车这个行业,僧多粥少。

好位置都被那些大车行给占了,小车行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

我们车行里有个叫冯海的车夫,偷偷去财茂车行的地盘上拉客被发现了,双方起了冲突,冯海手被打折了。

我昨天到他们车行去要赔偿,也被揍了一顿。”许钟道。

“你一个人去的?”宋应阁问。

许钟点了点头,“这世上总要讲道理的吧。”

宋应阁扶额,本以为许钟有了些长进,没想到还是这么意气用事。

“谁的拳头大,谁就有道理。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国与国之间也是如此。”宋应阁道。

许钟沉默。

“拿一百元给冯海。他手折了,好几个月都没法拉车了,家里生计没了,要是不帮一把,这个冬天估计难熬了。另外财茂车行的事你不要掺和了,交给我。”宋应阁道。

许钟道:“王胜,财茂车行的老板。我的腿就是他的下的手。”

有长进,知道告状了。宋应阁对此很是欣慰。

“让他还你两条腿,够不够?”宋应阁道。

“还有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加在一起,一千元。”许钟道。

“我让他赔你两千。”宋应阁道。

许钟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心里却很是感动。

他理解为什么古人会说“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